CN212298354U -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8354U
CN212298354U CN202020998744.8U CN202020998744U CN212298354U CN 212298354 U CN212298354 U CN 212298354U CN 202020998744 U CN202020998744 U CN 202020998744U CN 212298354 U CN212298354 U CN 212298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ied sleeve
observation pier
upright post
lifting upright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87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松勤
李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ter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ter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ter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ter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87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8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8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8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包括埋地套筒、升降立柱和承载座;埋地套筒内具有纵向延伸的内腔,升降立柱可伸缩的设置于埋地套筒的内腔中,平时升降立柱缩进埋地套筒内,使用时将升降立柱抽出即可安装测试仪器;承载座位于升降立柱的顶端,其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观测仪器的连接件;埋地套筒的外周侧设置有沿水平延伸的翼板;该装置在工厂内直接加工为成品,一次完成安装,无需混凝土浇筑;平时观测墩收缩沉入地面以下,使用时将升降立柱抽出,使用效果与传统观测墩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背景技术
测绘工作中变形监测的基准点、工作基点或控制测量的控制点通常需采用强制对中观测墩。通常的观测墩为混凝土结构,呈方形柱体或圆形柱体,上小下大,上表面300×300mm2或直径300mm,下截面积700×700mm2或直径700mm,高度视观测人员的平均身高及观测习惯适当调整,一般在1100~1300mm之间。观测墩的顶部具有承载观测仪器的承台,有些观测墩还配置有用于固定观测仪器的连接件。
建造这种传统的观测墩,需要经历开挖土方-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基座、承台-安装对中盘、水准标点-等待混凝土硬化-拆模-外立面防护(喷漆、瓷砖)-安装保护罩等多道工序,不仅需要多人多工种协同,施工时间也很长。
另外建在市区的观测墩,为了观测方便经常建在较开阔的人行道或其他行人活动空间,不仅影响市容美观,还容易绊倒行人或者影响车辆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该装置在工厂内直接加工为成品,一次完成安装,无需混凝土浇筑;平时观测墩收缩沉入地面以下,使用时将升降立柱抽出,使用效果与传统观测墩相同。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包括埋地套筒、升降立柱和承载座;
埋地套筒内具有纵向延伸的内腔,升降立柱可伸缩的设置于埋地套筒的内腔中,平时升降立柱缩进埋地套筒内,使用时将升降立柱抽出即可安装测试仪器;
承载座位于升降立柱的顶端,其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观测仪器的连接件;
埋地套筒的外周侧设置有沿水平延伸的翼板,翼板既可以阻止埋地套筒的沉降,也可以使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保持与地平面垂直的姿态,还可以防止窃贼拔出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优选的,升降立柱的外周侧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滑槽,埋地套筒的内周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纵向凸条,两者配合用于限制升降立柱相对埋地套筒转动;
另外,每次使用观测墩进行观测,其顶部承载台的高度、朝向均应当没有变化,否则将影响观测精度。
优选的,滑槽的数量不少于3条,纵向凸条的数量与滑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滑槽的数量越多,在同样的工艺工差水平下,升降立柱每次升起后的角度误差相对较小。
优选的,翼板呈环状,埋地套筒套接于翼板的内环。
优选的,埋地套筒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设置有固定孔;
底座用于与基桩连接。
优选的,埋地套筒的外周侧覆盖有防腐层,用于防止土壤物质的侵蚀。
优选的,还包括摩擦基桩,摩擦基桩通过固定孔螺接固定于底座的底部;
如果在埋设埋地套筒的基坑底部预制有混凝土桩,则可以不使用摩擦基桩,直接将底座固定在混凝土桩顶部。
优选的,还包括保护盖,保护盖可拆卸的设置于升降立柱的上部;
保护盖具有底面开口的空腔,承载座容纳与保护盖的空腔中;
保护盖可以防止人和动物对承载座及连接件的直接破坏,同时还可以防水、防虫、防压;
在施工安装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时,应充分考虑车辆对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的碾压,尽量不将保护盖突出地面,而是略低于地面,不仅避免保护盖变形或破坏,还可以避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因碾压而沉降。
优选的,升降立柱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卡舌;
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每次抽出升降立柱使用时应为同样高度,因此限位卡舌不可调节位置。
优选的,埋地套筒的顶部周侧设置有防水胶圈,防止积水渗入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包括埋地套筒、升降立柱和承载座;埋地套筒内具有纵向延伸的内腔,升降立柱可伸缩的设置于埋地套筒的内腔中,平时升降立柱缩进埋地套筒内,使用时将升降立柱抽出即可安装测试仪器;承载座位于升降立柱的顶端,其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观测仪器的连接件;埋地套筒的外周侧设置有沿水平延伸的翼板;该装置在工厂内直接加工为成品,一次完成安装,无需混凝土浇筑;平时观测墩收缩沉入地面以下,使用时将升降立柱抽出,使用效果与传统观测墩相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非工作状态下的组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保护盖的仰视图。
图4是埋地套筒水平方向的截面图。
图中:
1-埋地套筒,11-纵向凸条,12-底座,121-固定孔,13-防腐层,14-防水胶圈,15-环状凸沿,2-升降立柱,21-滑槽,22-限位卡舌,3-承载座,4-翼板,5-摩擦基桩,6-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包括埋地套筒1、升降立柱2和承载座3;
埋地套筒1内具有纵向延伸的内腔,升降立柱2可伸缩的设置于埋地套筒1的内腔中;
承载座3位于升降立柱2的顶端,承载座3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观测仪器的连接件。
埋地套筒1的外周侧设置有沿水平延伸的翼板4,本实用新型安装了两个圆环状的翼板4,其内环固定套接于埋地套筒1的外周侧;安装时,将底部的土层夯实,然后安装第一个翼板4,然后继续填土并夯实,再安装第二个翼板4,接着继续填土并夯实直至埋地套筒1被埋设完成;
也可以先将翼板4安装在埋地套筒1外侧,再将埋地套筒1连带翼板4直接放入基坑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并适当振捣。
本实施例中,升降立柱2的外周侧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滑槽21,埋地套筒1的内周侧设置有与滑槽21相配合的纵向凸条11。
本实施例中,滑槽21的数量不少于3条,纵向凸条11的数量与滑槽2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翼板4呈环状,埋地套筒1套接于翼板4的内环。
本实施例中,埋地套筒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2,底座设置有固定孔121,底座12可以安装在预制的混凝土基桩上,也可以安装在其它类型的基桩上。
本实施例中,埋地套筒1的外周侧覆盖有防腐层13,防腐层13采用耐腐蚀、防水的PVC材料制成,将钢制的埋地套筒1与土层隔绝。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摩擦基桩5,摩擦基桩5通过固定孔121螺接固定于底座12的底部;本实施例的摩擦基桩5为上大下小的棱锥形或圆锥形,安装时将摩擦基桩5插入基坑图层中;
摩擦基桩5的上部具有承台,承台用于与底座12连接固定,并且也加强了限制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下沉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盖6,保护盖6可拆卸的设置于升降立柱2的上部;
保护盖6具有底面开口的空腔,承载座3容纳与保护盖6的空腔中。
本实施例中,升降立柱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卡舌22;
埋地套筒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环状凸沿15,限位卡舌22为成对设置,两只限位卡舌22对称的设置在升降立柱2下部的两侧,两只限位卡舌22之间设置有弹簧机构,限位卡舌22弹出时卡在环状凸沿15的上部;
限位卡舌22类似于雨伞上的限制伞骨沿伞柄滑动的卡舌机构。
本实施例中,埋地套筒1的顶部周侧设置有防水胶圈14;
使用完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后,将限位卡舌22推回升降立柱2内,将升降立柱2按压缩入埋地套筒1内,再将保护盖6与埋地套筒1通过栓接固定;
防水胶圈14的主体贴合于埋地套筒1顶部,防水胶圈14的内环向上弯折并贴合于环状凸沿15的外周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地套筒(1)、升降立柱(2)和承载座(3);
所述埋地套筒(1)内具有纵向延伸的内腔,所述升降立柱(2)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埋地套筒(1)的内腔中;
所述承载座(3)位于所述升降立柱(2)的顶端;
所述埋地套筒(1)的外周侧设置有沿水平延伸的翼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2)的外周侧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滑槽(21),所述埋地套筒(1)的内周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1)相配合的纵向凸条(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的数量不少于3条,所述纵向凸条(11)的数量与所述滑槽(2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4)呈环状,所述埋地套筒(1)套接于所述翼板(4)的内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地套筒(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设置有固定孔(1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地套筒(1)的外周侧覆盖有防腐层(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基桩(5),所述摩擦基桩(5)通过所述固定孔(121)螺接固定于所述底座(12)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6),所述保护盖(6)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升降立柱(2)的上部;
所述保护盖(6)具有底面开口的空腔,所述承载座(3)容纳于所述保护盖(6)的空腔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卡舌(2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地套筒(1)的顶部周侧设置有防水胶圈(14)。
CN202020998744.8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Active CN212298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8744.8U CN212298354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8744.8U CN212298354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8354U true CN212298354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0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8744.8U Active CN212298354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8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2642A (en) Footings for post or beam construction
US20080175673A1 (en) Foundation lif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CA2561144A1 (en) Method for erecting a tower
US5318376A (en) Manhole frame
CN108842798B (zh) 一种预制后浇筑式沉井的静压下沉施工方法
CN104499501B (zh) 一种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
CN212298354U (zh) 一种新型观测墩立模装置
CN20589408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生态型挡土支护结构
KR20080092639A (ko) 지주의 기초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2609725A (zh) 适用于中心城区的预制钢沉井施工方法
CN211395755U (zh) 预制装配式方形检查井
CN108222054A (zh) 塔吊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975551U (zh) 新型高应变力基桩结构
US4999966A (en) Method of forming an-before "immured"
WO2008039225A2 (en) Foundation lifting a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EP2597206A1 (en) Founda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GB2314860A (en) Post support
AU2006201409A1 (en) Stump Former
CN111811491A (zh) 能够自由升降、循环使用和可集成化作业的强制对中装置
CN209429119U (zh) 一种用于注浆施工的混凝土灌注桩
CN212432165U (zh) 能够自由升降、循环使用和可集成化作业的强制对中装置
JPH0351373Y2 (zh)
CN215105472U (zh) 一种回填土软基临建基础施工装置
CN201314046Y (zh) 现浇十字形桩沉模装置
CN219604406U (zh) 一种人行路面检查井井口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