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7404U - 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7404U
CN212297404U CN202020621719.8U CN202020621719U CN212297404U CN 212297404 U CN212297404 U CN 212297404U CN 202020621719 U CN202020621719 U CN 202020621719U CN 212297404 U CN212297404 U CN 212297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late
bottom plate
platform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17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静毅
张朝锋
张盼盼
邹晋欢
李清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ota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ota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ota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ota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17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7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7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7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包括相互平行的减振板和底板,所述减振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减振弹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减振组件还包括多个减振单元,所述减振单元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减振单元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所述减振单元通过所述插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增减减振单元的数量调节减振平台的减振能力以适应不同规格电力设备的减振需求,方便了减振平台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减振平台生产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电力设备通常安装在人们的生活区域内,而多数电力设备如常见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等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因振动而产生很大的噪音,对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安装电力设备时需要对其进行减振安装。
现检索到一篇专利公开号为CN2080096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质量可调的减振平台,包含钢筋混凝土质量模块、连接螺栓、弹簧减振器,钢筋混凝土质量模块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钢筋混凝土质量模块安装在弹簧减振器上。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场所对电力的需求不同,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等)的功率、尺寸和重量等都会不同,而针对不同规格的电力设备,对其进行减振安装时对减振平台的减振能力要求也不同。减振平台在生产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减振需求制作成各种不同规格,不利于减振平台的规模化生产。因此,提出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减振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通过调整减振平台的减振能力以对不同规格的电力设备都能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包括相互平行的减振板和底板,所述减振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减振弹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减振组件还包括多个减振单元,所述减振单元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所述减振单元通过所述插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电力设备前,于减振板和底板之间安装一定数量的减振单元,将减振平台放置于地面上指定位置,使底板贴紧地面,将电力设备放置于减振板上,开启电力设备,根据震感判断减振效果是否符合要求,若减振效果不佳,将电力设备吊起后于减振板和底板之间增加减振单元的数量,直至减振效果达到要求,多个第一减振弹簧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的同时使底板与减振板相互连接,进而方便减振平台的运输以及减振单元的安装,减振单元与底板和减振板之间通过插接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使减振单元能够分别与底板和减振板固定连接,进而方便减振单元发挥其减振功能,以保证减振平台的减振效果。通过增减减振单元的数量即可调节减振平台的减振能力,以对不同规格的电力设备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即只需生产一种规格的减振平台即可满足多种规格电力设备的减振需求,方便了减振平台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减振平台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振单元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和设置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的第二减振弹簧,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所述支撑板,当所述减振单元安装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时,所述第二减振弹簧和所述第一减振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振单元安装在减振板和底板之间时第一减振弹簧与第第二减振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当电力设备安装完成后,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电力设运行时,其振动传递至减振板,减振板将振动传递至第一减振弹簧和与减振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经过第一减振弹簧后振动被减弱并传递至底板,传递至支撑板上的振动经过第二减振弹簧后被减弱传递至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上,即传递至底板上,经过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的减振作用后的传递至底板上的振动被明显降低,进而起到减振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组件包括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减振板上和所述底板上的多根插接杆,所述减振板上的插接杆和所述底板上的插接杆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杆插接适配的插接孔,通过所述插接杆与所述插接孔的插接配合使同一减振单元的两块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杆与插接孔的插接配合使同一减振单元的两块支撑板分别与减振板和底板之间固定连接,当电力设备运行的振动传递至减振板时,由于减振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减振板与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运动,支撑板与减振板同步运动,进而使振动能够更好的传递至第二减振弹簧上并被第二减振弹簧减弱,同理,第二减振弹簧将振动传递至与底板固定的支撑板时,靠近底板的支撑板与底板同步运动不易发生相对运动,避免产生额外的振动,进而保证减振平台更好的发挥其减振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和所述减振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平行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减振板的多个安装槽,所述减振板上的安装槽和所述底板上的安装槽长度方向一致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安装槽长度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减振板的放置槽,所述插接杆滑动穿设于所述放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减振单元时,将减振单元放置于减振板和底板之间,并使两块支撑板分别位于减振板上的安装槽和底板上的安装槽内,并沿安装槽长度方向飞滑动,当支撑板滑动至插接杆与插接孔位置对应时,滑动插接杆使其插接于插接孔内,实现支撑板与底板和减振板的插接固定,进而使减振单元能够发挥其减振功能,并根据安装减振单元的数量调节减振平台的减振能力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电力设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接杆上和所述放置槽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时,所述插接杆远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伸出所述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时,插接杆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伸出放置,即实现插接杆与插接孔的插接适配功能,且在安装好减振单元后,插接杆能够保持插接于插接孔内的状态,即使支撑板与底板和减振板保持固定连接,保证减振单元发挥减振效果,即保证减振平台的减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杆远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沿所述安装槽长度方向的一侧设为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上斜面的设置,在支撑板在安装槽内滑动时,支撑板先与插接杆上的斜面抵接,使插接杆向放置槽内滑动,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支撑板移动至插接孔位置与放置槽同轴时,复位弹簧使插接杆向放置槽外滑动,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内,进而实现支撑板与底板或者减振板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振板上的安装槽两端贯穿所述减振板的两侧侧壁,所述底板上的安装槽两端贯穿所述底板的两侧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拆卸减振单元时,使支撑板继续沿背离插接杆上的斜面方向滑动,使插接杆滑入放置槽内与插接孔脱离插接配合,即可拆下减振单元,操作简单,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放置槽的螺孔,所述螺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所述螺孔内螺纹穿设有螺栓,所述插接杆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插接适配的插孔,当所述插接杆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时,所述插孔与所述螺孔同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减振单元的安装后,此时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此时螺孔与插接杆上的插孔同轴,拧动螺栓使其向插孔内运动至插接于插孔内,此时插接杆不能再向放置槽内滑动,即插接杆与插接孔不易因振动而脱离插接配合,进而保证支撑板与减振板或者底板的固定效果,避免因振动而导致减振单元与减振板或者底板发生脱离,即保证减振平台的减振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振板和所述底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的设置使底板与地面之间以及减振板与电力设备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运动,尽可能避免因振动而导致电力平台发生移动或者倾斜等安全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减振单元的可拆卸安装,即能够通过增减减振单元的数量调节减振平台的减振能力,以对不同规格的电力设备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从而只需生产一种规格的减振平台即可满足多种规格电力设备的减振需求,方便了减振平台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减振平台生产的效率;
2.通过插接组件实现减振单元的安装或者拆卸,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大大提高了减振平台安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振板;2、底板;3、减振组件;31、第一减震弹簧;32、减震单元;321、支撑板;322、第二减震弹簧;4、插接组件;41、插接杆;411、插孔;42、插接孔;43、安装槽;44、放置槽;45、复位弹簧;46、螺孔;4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包括相互平行的减振板1和底板2以及设置于减振板1与底板2之间的减振组件3。减振板1与底板2均呈矩形且减振板1在底板2上的正投影与底板2重合,减振板1和底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防滑垫。减振组件3包括多个第一减振弹簧,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弹簧设置为四个,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为其他数量。四个第一减振弹簧分别位于减振板1和底板2的四角,第一减振弹簧的轴线垂直于减振板1和底板2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减振板1和底板2上。减振组件3还包括多个减振单元,减振单元与减振板1和底板2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4,减振单元通过插接组件4分别与减振板1和底板2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安装电力设备时,将减振平台放置于地面上指定位置,使底板2贴紧地面,将电力设备放置于减振板1上,电力设备开启时振动传递至减振板1,减振板1将振动传递至多个第一减振弹簧,振动被第一减振弹簧减弱后传递至底板2上,同时第一减振弹簧使底板2与减振板1相互连接,进而方便减振平台的运输以及减振单元的固定安装。
参照图1和图2,减振单元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321和设置于两块支撑板321之间的第二减振弹簧,支撑板321呈矩形,第二减振弹簧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支撑板321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支撑板321。插接组件4包括滑动分别设置于减振板1上和底板2上的多根插接杆41和开设于支撑板321上与插接杆41插接适配的插接孔42。通过插接杆41与插接孔42的插接适配实现支撑板321与底板2以及支撑板321与减振板1的固定连接,减振板1将电力设备的振动更好的传递至支撑板321上,方便第一减振弹簧发挥减振作用。底板2和减振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平行于底板2和减振板1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槽43,安装槽43的深度与支撑板321的厚度一致且宽度与支撑板321的宽度一致,减振板1上的安装槽43和底板2上的安装槽43均沿其宽度方向开设且位置一一对应,减振板1上安装槽43的两端分别贯穿减振板1的两侧侧壁,底板2上安装槽43的两端分别贯穿底板2的两侧侧壁,第一减振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减振板1与底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减振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时两块支撑板321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安装槽43的设置,使支撑板321放置于安装槽43内并与之契合,方便对支撑板321进行固定。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槽43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安装槽43长度方向且平行于底板2和减振板1的放置槽44,安装槽43两侧壁上的放置槽44的轴线重合。放置槽44沿安装槽4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组,本实施例中设为三组,三组放置槽44沿安装槽43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相邻两组放置槽44之间距离与支撑板321的长度一致。多根插接杆41分别滑动穿设于多个放置槽44内,放置槽44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45,复位弹簧4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放置槽44的底部和插接杆41靠近放置槽44底部一端的端部,放置槽44的长度大于插接杆41的长度与复位弹簧45压缩至最短时的长度之和,复位弹簧45在自然状态下时,插接杆41远离复位弹簧45的一端伸出放置槽44,插接杆41远离复位弹簧45的一端沿安装槽43长度方向的一侧设为斜面。支撑板32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孔42,插接孔4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减振弹簧的轴线方向垂直,同一支撑板321上的两个插接孔42的轴线重合。在安装减振单元时,将减振单元上的两块支撑板321分别放置于减振板1和底板2上的安装槽43内并沿安装槽43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板321与插接杆41抵接,由于插接杆41斜面的设置,支撑板321将插接杆41向放置槽44内推动,复位弹簧45被压缩,防支撑板321滑动至插接孔42与放置槽44同轴时,复位弹簧45复位使插接杆41插入插接孔42内,从而实现支撑板321与底板2以及支撑板321与减振板1的固定连接,进而方便减振单元发挥减振功能;当需要拆卸减振单元时,继续沿背离插接杆41上斜面的方向推动支撑板321,插接杆41滑入放置孔内与插接孔42脱离插接配合,即可拆下减振单元,操作简单,安拆方便。
参照图1和图2,减振板1和底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放置槽44的螺孔46,螺孔46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减振板1和底板2,螺孔46内螺纹穿设有螺栓47,插接杆41上开设有与螺栓47插接适配的插孔411,当插接杆41插接于支撑板321上的插接孔42内时,插孔411的轴线与螺孔46轴线重合。当插接杆41插接于插接孔42内时,插孔411与螺孔46轴线重合,拧动螺栓47使其靠近插接杆41的一端插入插孔411内,使插接杆41被固定不能向放置槽44内滑动,从而使插接杆41与插接孔42保持插接配合,即使支撑板321与底板2以及支撑板321与减振板1保持固定连接,不易因振动而导致减振单元与底板2或减振板1脱离,从而保证减振平台的减振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电力设备前,于减振板1和底板2之间安装一定数量的减振单元,将减振平台放置于地面上指定位置,使底板2贴紧地面,将电力设备放置于减振板1上,开启电力设备,根据震感判断减振效果是否符合要求,若减振效果不佳,将电力设备吊起后于减振板1和底板2之间增加减振单元的数量,直至减振效果达到要求。减振单元与底板2和减振板1之间通过插接组件4实现可拆卸连接,使减振单元能够分别与底板2和减振板1固定连接,进而方便减振单元发挥其减振功能,以保证减振平台的减振效果。通过增减减振单元的数量即可调节减振平台的减振能力,以对不同规格的电力设备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即只需生产一种规格的减振平台即可满足多种规格电力设备的减振需求,方便了减振平台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减振平台生产的效率。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包括相互平行的减振板(1)和底板(2),所述减振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3),所述减振组件(3)包括多个第一减振弹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3)还包括多个减振单元,所述减振单元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减振单元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4),所述减振单元通过所述插接组件(4)分别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单元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321)和设置于两块所述支撑板(321)之间的第二减振弹簧,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321)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所述支撑板(321),当所述减振单元安装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之间时,所述第二减振弹簧和所述第一减振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4)包括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上的多根插接杆(41),所述减振板(1)上的插接杆(41)和所述底板(2)上的插接杆(41)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321)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杆(41)插接适配的插接孔(42),通过所述插接杆(41)与所述插接孔(42)的插接配合使同一减振单元的两块所述支撑板(321)分别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和所述减振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平行于所述底板(2)和所述减振板(1)的多个安装槽(43),所述减振板(1)上的安装槽(43)和所述底板(2)上的安装槽(43)长度方向一致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槽(43)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安装槽(43)长度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底板(2)和所述减振板(1)的放置槽(44),所述插接杆(41)滑动穿设于所述放置槽(44)内,所述插接孔(42)开设于所述支撑板(321)相对的两侧侧壁上,所述插接孔(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支撑板(321)开设插接孔(42)的两侧壁之间距离与所述安装槽(43)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44)内设置有复位弹簧(45),所述复位弹簧(4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接杆(41)上和所述放置槽(44)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45)在自然状态下时,所述插接杆(41)远离所述复位弹簧(45)的一端伸出所述放置槽(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41)远离所述复位弹簧(45)的一端沿所述安装槽(43)长度方向的一侧设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板(1)上的安装槽(43)两端贯穿所述减振板(1)的两侧侧壁,所述底板(2)上的安装槽(43)两端贯穿所述底板(2)的两侧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放置槽(44)的螺孔(46),所述螺孔(46)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所述螺孔(46)内螺纹穿设有螺栓(47),所述插接杆(41)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47)插接适配的插孔(411),当所述插接杆(41)插接于所述插接孔(42)内时,所述插孔(411)与所述螺孔(46)同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板(1)和所述底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垫。
CN202020621719.8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Active CN212297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1719.8U CN21229740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1719.8U CN21229740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7404U true CN212297404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74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1719.8U Active CN21229740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74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309A (zh) * 2021-10-21 2022-03-01 山东奇虎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支撑底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309A (zh) * 2021-10-21 2022-03-01 山东奇虎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支撑底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7404U (zh) 一种减振能力可调的电力设备减振平台
CN213521083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电缆支架
CN210034970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检修的摄像支架
CN203604123U (zh) 一种带限位的可调节的风力发电机弹性支撑件
CN215580275U (zh) 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
CN112187144A (zh) 一种拆装便捷的太阳能组件
CN202431454U (zh) 风力发电机弹性支撑件
CN210372618U (zh) 一种可拆卸的电力设备检测装置
CN212011922U (zh) 一种用于占位式驱鸟器安装的工具头
CN218323276U (zh) 燃气场噪声治理设备
CN207995421U (zh) 一种插拔式加热板
CN216553365U (zh) 一种电力设备二次施工隔离装置
CN217441311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方便维修的模块化控制装置
CN211456549U (zh) 一种带有自扣结构的电缆桥架
CN219697256U (zh) 一种线缆固定装置
CN220526421U (zh) 一种森林防火监测装置
CN221035110U (zh) 一种输电线路监控器
CN214176555U (zh) 一种配电箱支撑底座
CN212377909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吊装灯杆
CN22105856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风光互补控制器
CN220754016U (zh) 一种便于排线的低压配电柜
CN218383407U (zh) 一种光纤入户布线箱
CN218482552U (zh) 一种自锁型悬挂式直流屏
CN217591885U (zh) 一种户外电力设备用驱鸟装置
CN217388526U (zh) 一种起重机防摇摆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