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0872U - 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0872U
CN212280872U CN202020737089.0U CN202020737089U CN212280872U CN 212280872 U CN212280872 U CN 212280872U CN 202020737089 U CN202020737089 U CN 202020737089U CN 212280872 U CN212280872 U CN 212280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over
water outlet
suction nozzl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70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惠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sheng Plastic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asheng Plastic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asheng Plastic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asheng Plastic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370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0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0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0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其在盖体上同时设置了吸嘴和直饮口供使用者选择使用,使一个水杯上同时具备两种不同的饮用方式。若使用者想通过吸嘴饮用盛装空间中的饮品时,可将第二翻盖翻至与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的位置,并将吸嘴摆动至其水流通道与第二出水口接通即可;而不需要通过饮嘴饮用饮品时,则可将吸嘴摆动至将第二出水口关闭的位置,并将第二翻盖翻转至将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遮盖,以防止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粘附污物,从而避免产生卫生隐患并危害健康。而若使用者想通过第一出水口直接饮用饮品,则将第一翻盖翻转至将第一出水口开启的位置即可。

Description

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其中根据饮用方式分为多种,如带有直饮口的水杯,或者带有吸嘴的水杯,以供使用者按个人习惯购买,也有些使用者两者都喜欢,但是购买两个水杯显得有些浪费。现有的解决方法是一个杯体配两个杯盖,一个杯盖具有直饮口,另一个杯盖具有吸嘴(应当说明的是,杯体内部空间一般会设置与吸嘴直接或者间接通连的吸管),以供使用者根据的饮用需求更换相对应的杯盖。但是,一杯体适配两不同饮用方式的杯盖的,一方面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使用者的想法变化是非常快的,上一刻想用直饮口下一刻想用吸嘴的情况时有发生,使用较为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也出现了同时具备直饮口和吸嘴的水杯,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7323218 U”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吸嘴的两用杯盖及保温杯”,其杯盖同时设有出水口和吸嘴,令使用者可分别通过出水口和吸嘴来饮用杯中的溶液。但其仍有不足之处,例如,其吸嘴始终处于裸露状态,容易粘附污物(如从空气中飘落的灰尘或者污液等),并在使用吸嘴吸吮饮用杯中的溶液时进入使用者口腔,容易引起卫生隐患,并影响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旨在方便快捷的满足人们对水杯的不同饮用方式的需求的同时,避免产生卫生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杯盖,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贯穿盖体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可枢转安装于盖体,第一翻盖设有塞体,且第一翻盖可带动塞体在将第一出水口关闭和开启的位置之间摆动;
吸嘴,所述吸嘴设有贯穿吸嘴的水流通道,吸嘴可枢转安装于盖体顶部,并可在将其水流通道与第二出水口接通以及将所述第二出水口关闭的位置之间摆动;以及
第二翻盖,所述第二翻盖可枢转装于吸嘴或者盖体,并可在将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遮盖和与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的位置之间摆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水杯,包括杯体以及杯盖,所述杯体内部限定有顶部开口的腔体,所述杯盖为上述的杯盖,杯盖的盖体可拆卸装于杯体顶部,并将所述腔体封闭形成盛装空间,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位于盖体顶部对应腔体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盖体上同时设置了吸嘴和直饮口(即第一出水口)供使用者选择使用,使一个水杯上同时具备两种不同的饮用方式。若使用者想通过吸嘴饮用盛装空间中的饮品(如水、奶或者饮料等)时,可将第二翻盖翻至与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即第二翻盖不再遮盖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的位置,并将吸嘴摆动至其水流通道与第二出水口接通即可;而不需要通过饮嘴饮用饮品时,则可将吸嘴摆动至将第二出水口关闭的位置,并将第二翻盖翻转至将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遮盖,以防止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粘附污物(如从空气中飘落的灰尘或者污液等),从而避免产生卫生隐患并危害健康。而若使用者想通过第一出水口直接饮用饮品,则将第一翻盖翻转至将第一出水口开启的位置即可,从而可在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对水杯的多种饮用方式要求的同时,避免产生卫生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杯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杯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详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杯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杯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杯通过吸管吸用饮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水杯通过第一出水口吸用饮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杯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7所示,该杯盖包括盖体1、第一翻盖2、吸嘴4和第二翻盖5,盖体1用于可拆卸安装于水杯杯体6的顶部,并将杯体6顶部开口的腔体60封闭形成盛装空间,盖体1的顶部设有贯穿盖体 1的第一出水口11和第二出水口12,第一出水口11和第二出水口12与腔体 60相对;所述第一翻盖2可枢转安装于盖体1,第一翻盖2设有塞体3,且第一翻盖2可带动塞体3在将第一出水口11关闭和开启的位置之间摆动。所述吸嘴4设有贯穿吸嘴4的水流通道41,吸嘴4可枢转安装于盖体1顶部,并可在将其水流通道41与第二出水口12接通以及将所述第二出水口12关闭的位置之间摆动;所述第二翻盖5可枢转装于吸嘴4或者盖体1,并可在将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包括水流通道41的出水端)遮盖和与吸嘴 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的位置之间摆动。若使用者想通过吸嘴4饮用盛装空间中的饮品(如水、奶或者饮料等)时,可将第二翻盖5翻至与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即第二翻盖5不再遮盖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的位置,并将吸嘴4摆动至其水流通道41与第二出水口 12接通即可;而不需要通过饮嘴饮用饮品时,则可将吸嘴4摆动至将第二出水口12关闭的位置,并将第二翻盖5翻转至将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遮盖,以防止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粘附污物(如从空气中飘落的灰尘或者污液等),从而避免产生卫生隐患并危害健康。而若使用者想通过第一出水口11直接饮用饮品,则将第一翻盖2翻转至将第一出水口11开启的位置即可,从而可在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对水杯的多种饮用方式要求的同时,避免产生卫生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1顶壁设有将第二出水口12围于其内的第二围壁 14,所述第二围壁14远离第一出水口11的一侧开放,所述盖体1顶壁被第二围壁14包围的区域设有远离第二围壁14开放一侧的球面凹窝15,所述第二出水口12位于球面凹窝15中,所述第二围壁14、球面凹窝15和盖体1 顶壁位于第二围壁14内围的其他区域共同围成与吸嘴4相适的枢接槽,所述吸嘴4枢接于枢接槽的一端为球面状结构,并与球面凹窝15配合,水流通道 41的一端位于球面状结构处。当球面状结构随吸嘴4摆动至水流通道41的一端与第二出水口12相对时,可将第二出水口12与水流通道41接通,而当球面状结构随吸嘴4摆动至水流通道41的一端与第二出水口12完全错开时,则可将第二出水口12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围壁14的内壁设有相对的枢接凹槽141,所述球面状结构的两侧设有与枢接凹槽141相配合的枢接轴43,所述第二围壁14的顶壁开设有延伸至与接槽相通连的过渡槽142,所述过渡槽142的上端宽度大于枢接轴43的直径,过渡槽142和枢接凹槽141的过渡处的宽度略小于枢接轴43的直径,将枢接轴43经过渡槽142的上端卡入过渡槽142后,稍微用力下压吸嘴4,即可使枢接轴43将枢接凹槽141和过渡槽142的过渡处的壁面挤压至弹性变形,并进入枢接凹槽141,此枢接方式,可简化吸嘴4 与枢接槽的枢接结构,且装配更为方便。当然,吸嘴4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枢接方式枢接于枢接槽,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塞体3可通过一体成型、粘接或者卡接等方式与第一翻盖2相连,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盖2开孔并卡接塞体3。
可以理解的,所述球面凹槽中可设槽并安装防水圈18,防水圈18将第二出水口12围于其内,并可用于与球面状结构密封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围壁14内壁接近其开放的一侧的位置设有凸条17,当吸嘴4处于将第二出水口12封闭的位置时,所述凸条17与吸嘴4的外壁相抵,以对吸嘴4进行定位,防止吸嘴4非正常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1外侧壁还装有挂绳9,以便于挂放杯盖和水杯,具体地,盖体1的侧壁设有连接环100,所述挂绳9系或者插装于连接环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嘴4背向第二出水口12的壁面设有枢接座42,所述第二翻盖5可枢转安装于枢接座42,并可在将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包括水流通道41的出水端)遮盖和与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的位置之间摆动。具体地,所述吸嘴4背向第二出水口12的壁面优选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4背向第二出水口12的壁面还设有上凸的限位部 44,通过限位部44限制第二翻盖5相对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摆动的幅度,当第二翻盖5相对吸嘴4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摆动至与限位部44相抵后,继续扳动第二翻盖5,即可驱使吸嘴4向将第二出水口 12开启的位置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盖2呈月牙形、C型或者U型,其敞开一端的两侧可枢转安装于第一围壁13的外壁接近第二围壁14敞开一侧的位置,且第一围壁13对应吸嘴4和第二围壁14的区域镂空,以避免阻碍吸嘴4摆动。
所述盖体1顶部边缘设有将第一出水口11和第二围壁14围于其内的第一围壁13,第一出水口11位于第一围壁13和第二围壁14之间,以对经第一出水口11流出的饮品进行引导,方便使用者饮用饮品。具体地,所述盖体 1顶面被第一围壁13包围的区域向第一出水口11方向下倾,便于通过第一出水口11饮用饮品后,位于盖体1顶面被第一围壁13包围的区域的饮品能顺利流向第一出水口11,并经第一出水口11回流到腔体60内。
具体的,所述盖体1顶壁位于第二围壁14内围的位置还开设有贯穿盖体 1的通气孔19,所述吸嘴4外壁设有堵头45,所述堵头45可随吸嘴4在将通气孔19封闭和开启的位置之间摆动。用吸嘴4饮用饮品时,通气孔19处于开启状态,杯体6的腔体60内的饮品经吸嘴4流出的过程中,空气可经通气孔19进入腔体60内,以避免腔体60因饮品减少而产生负压并影响饮品继续从吸嘴4中流出。当堵头45由弹性密封材料制成时,堵头45可直接将通气孔19密封关闭,而如堵头45采用非弹性密封件制成时,则可在通气孔19 嵌设密封套190,通过密封套190与堵头45和通气孔19的配合实现通气孔 19的密封关闭。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在第一翻盖2将第一出水口11关闭时,对第一翻盖2进行定位。具体地,所述定位装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采用现有技术,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翻盖2的自由端(即远离第二围壁14开放一侧的一端)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延伸部21,延伸部21开设有卡孔22,所述第一围壁13对应卡孔22的位置设有卡接部16,当第一翻盖2将第一出水口11关闭时,卡接部16局部卡入卡孔22,从而对第一翻盖2进行定位,防止第一翻盖2非正常摆动。而需要开启第一出水口11时,则可经延伸部21稍微用力扳动第一翻盖2,即可使卡接部16和/或卡孔22弹性变形,并使第一翻盖2与卡接部16分离,以将第一出水口11开启。
在介绍了本实用新型杯盖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后,下面对具有本实用新型杯盖的水杯的具体实施方进行介绍,杯盖的具体结构见上述实施方式,重复之处可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7所示,该水杯包括杯体6以及杯盖,所述杯体6内部限定有顶部开口的腔体60,所述杯盖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实施例,杯盖的盖体1可拆卸装于杯体6顶部,并将所述腔体60封闭形成盛装空间,所述第一出水口11和第二出水口12均位于盖体1顶部对应腔体60 的位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水杯采用了上述杯盖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盖体1可拆卸装于杯体6顶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或者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杯体6上部的外周壁成型有外螺纹,所述盖体1的内周壁成型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即可将盖体1旋紧于杯体 6上部。具体的,所述盖体1可采用橡胶制成,以提高紧密性,防止饮品从盖体1和杯体6的结合处渗漏。或者,体盖和杯体6的配合面处设有密封圈61,以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限定有顶部敞开的储物腔70,所述筒体7直接或者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安装于杯体6的底部,并由杯体6或者连接件将储物腔70敞开的顶部封闭形成储物空间,用于放置茶叶、糖、冲剂等物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杯体6的底部有向下延伸的环状连接部62,所述环状连接部62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套筒8(即上述连接件),所述筒体7与连接套筒8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套筒8的上部伸入环状连接部62,环状连接部62的内周壁环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接部63,所述第一卡接部63 和杯体6的外底壁之间形成卡接空间,所述连接套筒8伸入环状连接部62 的部位设有可卡入卡接空间的第二卡接部81,将连接套筒8以第二卡接部81与第一卡接部63错位的方式插入环状连接部62后,相对杯体6旋转连接套筒8至第一卡接部63卡入卡接空间即可将连接套筒8与杯体6可拆卸连接。
所述筒体7和连接套筒8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套筒8的下端敞开,内周壁成型有内螺纹,所述筒体7的上部成型有外螺纹,所述筒体7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与连接套筒8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6的外底壁内凹形成定位槽64,以在对杯体6的外壁进行图文(如Logo)丝印时,将定位槽64套于丝印机的定位件,以对杯体6进行定位,从而使丝印机可将图文丝印于预定的位置。
可以理解地,还包括可插入腔体60内的吸管46,所述吸管46的上端与第二出水口12相连,方便吸嘴4通过吸管46饮用杯体6内的饮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贯穿盖体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可枢转安装于盖体,第一翻盖设有塞体,且第一翻盖可带动塞体在将第一出水口关闭和开启的位置之间摆动;
吸嘴,所述吸嘴设有贯穿吸嘴的水流通道,吸嘴可枢转安装于盖体顶部,并可在将其水流通道与第二出水口接通以及将所述第二出水口关闭的位置之间摆动;以及
第二翻盖,所述第二翻盖可枢转装于吸嘴或者盖体,并可在将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遮盖和与吸嘴至少供使用者吸吮的区域分离的位置之间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顶壁设有将第二出水口围于其内的第二围壁,所述第二围壁远离第一出水口的一侧开放,所述盖体顶壁被第二围壁包围的区域设有远离第二围壁开放一侧的球面凹窝,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球面凹窝中,所述第二围壁、球面凹窝和盖体顶壁位于第二围壁内围的其他区域共同围成与吸嘴相适的枢接槽,所述吸嘴枢接于枢接槽的一端为球面状结构,并与球面凹窝配合,水流通道的一端位于球面状结构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第二围壁的内壁设有相对的枢接凹槽,所述球面状结构的两侧设有与枢接凹槽相配合的枢接轴,所述第二围壁的顶壁开设有延伸至与接槽相通连的过渡槽,所述过渡槽的上端宽度大于枢接轴的直径,过渡槽和枢接凹槽的过渡处的宽度略小于枢接轴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壁内壁接近其开放的一侧的位置设有凸条,当吸嘴处于将第二出水口封闭的位置时,所述凸条与吸嘴的外壁相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背向第二出水口的壁面设有枢接座,所述第二翻盖可枢转安装于枢接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盖呈月牙形、C型或者U型,其敞开一端的两侧可枢转安装于第一围壁的外壁接近第二围壁敞开一侧的位置,且第一围壁对应吸嘴和第二围壁的区域镂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盖体顶部边缘设有将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围壁围于其内的第一围壁,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围壁和第二围壁之间,盖体顶面被第一围壁包围的区域向第一出水口方向下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第一翻盖的自由端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围壁对应卡孔的位置设有卡接部,当第一翻盖将第一出水口关闭时,卡接部局部卡入卡孔。
9.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杯盖,所述杯体内部限定有顶部开口的腔体,所述杯盖为上述杯盖,杯盖的盖体可拆卸装于杯体顶部,并将所述腔体封闭形成盛装空间,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位于盖体顶部对应腔体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限定有顶部敞开的储物腔,所述筒体直接或者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安装于杯体的底部,并由杯体或者连接件将储物腔敞开的顶部封闭形成储物空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杯体的底部有向下延伸的环状连接部,所述环状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筒体与连接套筒可拆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上部伸入环状连接部,环状连接部的内周壁环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杯体的外底壁之间形成卡接空间,所述连接套筒伸入环状连接部的部位设有可卡入卡接空间的第二卡接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外底壁内凹形成定位槽。
CN202020737089.0U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Active CN212280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7089.0U CN212280872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7089.0U CN212280872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0872U true CN212280872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7089.0U Active CN212280872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0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9589A (en) Drinking receptacle covers
US8851324B2 (en) Drinking cup with a straw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up
US6499614B1 (en) Straw accessible compartmented container
US8657148B2 (en) Drinking container lid with soft spout
KR100706426B1 (ko) 병의 스파우트
US20050269336A1 (en) Vented drinking vessel in the style of a racecar fueling tank
CN212280872U (zh) 一种杯盖及具有其的水杯
CN210842543U (zh) 具有自吸功能的饮料杯
US20050167437A1 (en) Drinking aid
CN213429487U (zh) 具有便饮快掀盖的双层随行杯
CN210581981U (zh) 一种杯盖透气系统和杯盖
CN216364644U (zh) 杯盖及杯具
CN217907247U (zh) 一种新型饮用水杯
CN216089950U (zh) 一种饮用水杯
CN216854349U (zh) 一种创意三饮杯
CN210300518U (zh) 一种水杯
CN214207980U (zh) 一种饮水杯
CN217309801U (zh) 双饮水杯
CN217592487U (zh) 一种具有双饮水口的杯盖以及水杯
CN217243655U (zh) 一种双饮杯盖及水杯
CN212489448U (zh) 一种保温杯盖
CN220001429U (zh) 一种双饮杯盖及杯子
CN215959288U (zh) 一种具有双饮口的杯盖
CN215777084U (zh) 杯盖及杯具
CN217488214U (zh) 单盖双饮口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