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8647U - 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8647U
CN212278647U CN202021390156.2U CN202021390156U CN212278647U CN 212278647 U CN212278647 U CN 212278647U CN 202021390156 U CN202021390156 U CN 202021390156U CN 212278647 U CN212278647 U CN 212278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apacitor
reactive compensation
power
mounting structure
compens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01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佳昊
李伟
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i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i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i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i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01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8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8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8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包括主控驱动板、人机交互单元、投切电容开关、电力电容器组、塑壳断路器、连接铜排、电源接线端子、电容电流互感器和壳体。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模块化设计,组合式安装,可有效的降低物料及生产装配工时,由于实现了综合配电箱中无功补偿单元的一体化模块设计,用户安装更加简便,同时方便实现易损部件维修更换,并且其投切安全可靠,投入涌流小,对电网冲击较小,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可有效的保证电容器的运行安全可靠,适用性好,实用性强,便于远程监控,可不用另外配置无功补偿控制器便可实现自动补偿控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配电箱无功补偿单元的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大量的JP柜(低压综合配电箱)被应用于农村电力线路及各配电台区中。JP柜是为适应农村低压配电装置标准化、小型化、模块化、智能化的要求而设计的,它集配电、计量、保护(过载、短路、漏电、防雪)、无功补偿于一体。由于居民用电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及高峰低估时段,就需要无功补偿需要采用三相及分相补偿相结合的混合补偿方式,根据负荷变换的实际无功需求进行自动投切电容。
较早的综合配电箱的无功功率补偿部分柜包括:塑壳断路器或刀熔开关、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电容器专用投切接触器或复合开关、低压自愈式电力电容器等。其存在如下缺点:投切涌流大,电容器专用投切接触器触点寿命短,接线繁杂,占用空间大,维护检修不方便,成本高,机械连接部件多,设备容易失效。近几年随着智能电容器的不断普及应用,以上补偿方案逐步被智能电容器替代,但当前智能电容器的补偿方案多采用4-5 个独立的智能电容器安装使用,给生产厂家带来比以往安装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驱动板、人机交互单元、投切电容开关、电力电容器组、塑壳断路器和电容电流互感器,所述电力电容器组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在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结构相同的L形连接铜排,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插卡固定有电源接线端子,所述L形连接铜排处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所述塑壳断路器设置于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且靠电源接线端子一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连接铜排的竖板上,所述塑壳断路器通过铜铰线与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在所述投切电容开关的底面中部固定有连接铜片,所述投切电容开关处于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且投切电容开关的连接铜片通过螺栓与L形连接铜排的横板相连接,所述主控驱动板处于投切电容开关的上方,所述电容电流互感器套穿在塑壳断路器与电源接线端子连接的铜铰线上,所述人机交互单元通过信号排线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所述投切电容开关与主控驱动板通过电缆相连接,所述电容电流互感器通过线缆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
所述电力电容器组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电力电容器单元。
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为两个,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和一组“Y”型连接或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和一组“Δ”型连接。
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为三个,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剩余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和一组“Y”型连接或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剩余两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和一组“Δ”型连接。
在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线缆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
所述塑壳断路器分别与电力电容器单元的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所述L形连接铜排的横板上固定有至少三个投切电容开关。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L形连接铜排对各个模块化组合式进行安装连接,可有效的降低物料及人工安装成本,可有效的降低物料及生产装配工时,由于实现了综合配电箱中无功补偿单元的一体化模块设计,用户安装更加简便,同时方便实现易损部件维修更换,并且其投切安全可靠,投入涌流小,对电网冲击较小,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可有效的保证电容器的运行安全可靠,适用性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投切电容开关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 中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投切电容开关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见图1至图4,一种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包括壳体9,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驱动板1、人机交互单元2、投切电容开关3、电力电容器组4、塑壳断路器5和电容电流互感器8,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在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结构相同的L形连接铜排6,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插卡固定有电源接线端子7,所述 L形连接铜排处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所述塑壳断路器设置于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且靠电源接线端子一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连接铜排的竖板上,所述塑壳断路器通过铜铰线与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在所述投切电容开关的底面中部固定有连接铜片10,所述投切电容开关处于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且投切电容开关的连接铜片通过螺栓与L形连接铜排的横板相连接,所述主控驱动板处于投切电容开关的上方,所述电容电流互感器套穿在塑壳断路器与电源接线端子连接的铜铰线上,所述人机交互单元通过信号排线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所述投切电容开关与主控驱动板通过电缆相连接,所述电容电流互感器通过线缆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
所述电力电容器组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电力电容器单元。
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为两个,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和一组“Y”型连接或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和一组“Δ”型连接。
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为三个,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剩余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和一组“Y”型连接或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剩余两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和一组“Δ”型连接。
在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线缆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主控驱动板通过采集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温度参数,可实现电容器工作温度实时监测及过温保护。
所述塑壳断路器分别与电力电容器单元的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所述L形连接铜排的横板上固定有至少三个投切电容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L形连接铜排对各个模块化组合式进行安装连接,可有效的降低物料及人工安装成本,可有效的降低物料及生产装配工时,由于实现了综合配电箱中无功补偿单元的一体化模块设计,用户安装更加简便,同时方便实现易损部件维修更换,并且其投切安全可靠,投入涌流小,对电网冲击较小,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可有效的保证电容器的运行安全可靠,适用性好,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标准零件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而根据说明书记载的非标准结构部件,也可以直接根据现有的技术常识毫无疑义的加工得到,同时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而机械、零件及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故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驱动板、人机交互单元、投切电容开关、电力电容器组、塑壳断路器和电容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在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结构相同的L形连接铜排,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插卡固定有电源接线端子,所述L形连接铜排处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所述塑壳断路器设置于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且靠电源接线端子一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连接铜排的竖板上,所述塑壳断路器通过铜铰线与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在所述投切电容开关的底面中部固定有连接铜片,所述投切电容开关处于电力电容器组的上方且投切电容开关的连接铜片通过螺栓与L形连接铜排的横板相连接,所述主控驱动板处于投切电容开关的上方,所述电容电流互感器套穿在塑壳断路器与电源接线端子连接的铜铰线上,所述人机交互单元通过信号排线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所述投切电容开关与主控驱动板通过电缆相连接,所述电容电流互感器通过线缆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电力电容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为两个,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和一组“Y”型连接或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和一组“Δ”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为三个,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剩余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Δ”型连接和一组“Y”型连接或其中一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剩余两个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的电容器为两组“Y”型连接和一组“Δ”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线缆与主控驱动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断路器分别与电力电容器单元的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连接铜排的横板上固定有至少三个投切电容开关。
CN202021390156.2U 2020-07-15 2020-07-15 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Active CN212278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0156.2U CN212278647U (zh) 2020-07-15 2020-07-15 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0156.2U CN212278647U (zh) 2020-07-15 2020-07-15 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8647U true CN212278647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9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0156.2U Active CN212278647U (zh) 2020-07-15 2020-07-15 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8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3938A (zh) 数字化低压综合配电箱
CN201478707U (zh) 智能综合配电柜
CN201113331Y (zh) 户外低压柱上综合配电箱
CN212278647U (zh) 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模块新型安装结构
CN208369216U (zh) 一种一体化有源补偿配电变台成套装置
CN219498966U (zh) 一种插拔式智能电容补偿装置新型安装结构
CN201341038Y (zh) 多功能双电源切换装置
CN201509017U (zh) 卧式配电一体化智能箱变装置
CN207234180U (zh) 一种一体式低压配电柜
CN201374591Y (zh) 数字化低压综合配电箱
CN201509020U (zh) 立式配电一体化智能箱变装置
CN201674138U (zh) 箱型固定式环网高压开关设备
CN2870148Y (zh) 热继电器的组合安装结构
CN109494125A (zh) 集成化低压多功能断路器
CN215377233U (zh) 一种抗谐型智能电容器
CN214899796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配电柜
CN204046035U (zh) 一种小型配电室
CN2369383Y (zh) 户外型箱式变电箱
CN217388015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
CN219535295U (zh) 一种jp配电柜
CN2256191Y (zh) 新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CN212849877U (zh) 一种抑制谐波型电容器模组
CN201167236Y (zh) 智能无功补偿模块
CN215934692U (zh) 一种电能转换装置功率单板及电能转换装置
CN209298587U (zh) 一种壁挂式低压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