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7990U -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7990U
CN212277990U CN202021754565.6U CN202021754565U CN212277990U CN 212277990 U CN212277990 U CN 212277990U CN 202021754565 U CN202021754565 U CN 202021754565U CN 212277990 U CN212277990 U CN 212277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ox
box
battery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45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锋
申望屏
秦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45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7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7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7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多层承重架,每层承重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所述主控箱与相邻一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相邻设置;所述主控箱的第一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第二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第三输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第四输入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第三输出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第四输出端子与所述主控箱的第一输入端子相连接。本申请可有效避免信号干扰、降低成本和线损,整体走线整洁,利于安装和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该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占地面积小、走线整洁,易于拆装,便于维护,在保证电气间隙安全与避免信号干扰的同时,连接线材可以做到最短,有利于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面对当今国内乃至全球日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及未来的能源危机,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研发低排放的新能源技术,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近年来,得益于锂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锂电池具有快速的响应电网能力,在增强电网调节能力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应用于电网中的电池储能电站数量与规模也在显著增多,并不断的刷新装机容量的新纪录。因此,储能系统的结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储能电站的模块连接方式以及方便性在新能源行业里一直倍受关注,目前市面上储能系统模块的连接方式存在走线杂乱,整洁度不够等问题。高压储能电池在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过程中,需要不断得吸收、释放功率循环产生效益,充放电电流达到1C(200A),电压等级高达700V以上,过大的电流以及模组间的连接方式,会对导体产生重大的线损,也会降低储能系统的转换效率,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该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占地面积小、走线整洁,易于拆装,便于维护,在保证电气间隙安全与避免信号干扰的同时,连接线材可以做到最短,有利于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多层承重架,每层所述承重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所述主控箱与相邻一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相邻设置;所述主控箱上设置有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一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所述第二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三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入端子,所述第三电池箱上设置有第四输出端子和第四输入端子;所述主控箱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第四输入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所述第四输出端子与所述主控箱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当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当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当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当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相连接为通过等长铜排相连接。在本申请中,所有的连接都是通过铜排进行连接,所有的铜排都是采用规格一样的等长铜排,有利于物料的管理,也能够有效避免安装出错,提高安装或拆卸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等长铜排的连接采用等距连接。在保证电气安全间隙的条件下,本申请的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的连接铜排为最短铜排,并且铜排的连接等距,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线损,结构的整体走线整洁,有利于安装和维修,能够有效提高安装和维修的效率。而且,本申请的结构支持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通用一套辅助线材即可实现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不需要区分上下走线方式的线材,进一步利于安装和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以及所述主控箱远离所述风扇的侧面上均设置有上通信接口和下通信接口;
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当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
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与所述主控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主控箱的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当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
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与所述主控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主控箱的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
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相连接为通过通信线相连接。通过通信线将第一电池箱、第二电池箱、第三电池箱、以及主控箱有效连接起来。这样设置,使得本申请的通信线最短,进一步地避免信号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以及所述主控箱上均设置有多个把手。在电池箱和主控箱上设置把手,方便搬运电池箱和主控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以及所述主控箱远离所述把手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风扇。在电池箱和主控箱上设置风扇,能够对电池箱和主控箱进行有效的散热,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能够有效解决电池箱内部温度过高、散热不及时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也有效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能够更好地保障电池容量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以及主控箱均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承重架上,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一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二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三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主控箱之间、以及所述螺丝与所述支架之间均设置有绝缘片。这样,使得支架可以对电池箱起绝缘作用,有效防止电池箱的短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保证电气间隙安全和信号干扰的条件下,本申请的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的连接铜排为最短铜排、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连接的通信线为最短通信线,有利于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与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信号干扰。并且铜排的连接等距,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线损,结构的整体走线整洁,有利于安装和维修,能够有效提高安装和维修的效率。而且,本申请的结构支持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可以在不影响其他的电气连接以及功率线长度的条件下,将主控箱改变固定位置而实现上走线或下走线,上走线和下走线的转换无须重新设计铜排和通信线,通用一套辅助线材即可实现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不需要区分上下走线方式的线材,避免了重复设计,进一步利于安装和维修。
(2)本申请采用多层层叠排布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支架内的有效空间,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易于拆装、方便维修。另外,本申请可以对电池箱起绝缘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箱的短路,在保证电流传递效率的同时,走线方便,且不影响美观,成本低廉,可加工性好,而且安装方便,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储能电站的模块连接方式以及方便性在新能源行业里一直倍受关注,储能系统的结构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锂电储能系统的可靠、可用、可管理、可维护和可扩展性是其集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的基础,锂电储能系统能够保障供电的安全性,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电网调频调压、削峰填谷等应用中。
一般的,高压储能电池在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收、释放功率以循环产生效益,充放电电流达到1C(200A),电压等级高达700V以上,过大的电流以及模组间的连接方式,会对导体产生重大的线损,也会降低储能系统的转换效率,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而且,目前市面上储能系统模块的连接方式存在走线杂乱,整洁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从模块的设计、以及模块的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改善以减少储能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储能系统走线的整洁度,解决现在大多数储能系统的走线混乱、连接不一的问题。本申请的结构支持上下走线,上下走线结构的线材可以通用,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100,包括支架10及设置于所述支架10上的多层承重架20,每层所述承重架20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池箱30和第二电池箱40,靠近所述支架10底部的承重架20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50和主控箱60,所述主控箱60与相邻一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30相邻设置;所述主控箱60上设置有第一输出端子61和第一输入端子62,所述第一电池箱30上设置有第二输出端子31和第二输入端子32,所述第二电池箱40上设置有第三输出端子41和第三输入端子42,所述第三电池箱50上设置有第四输出端子51和第四输入端子52;所述主控箱60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61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30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32相连接;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10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30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31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40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42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50的第四输入端子52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40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41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50的所述第四输出端子51与所述主控箱60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62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当靠近所述支架10底部的承重架20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50和主控箱60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30,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靠近所述支架10底部的承重架20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50和主控箱60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40,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200中,靠近所述支架10顶部的承重架20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50和主控箱60,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10顶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30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31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40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42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靠近所述支架10顶部的承重架20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50和主控箱60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靠近所述支架10顶部的承重架20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50和主控箱60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相连接为通过等长铜排70相连接。在本申请中,所有的连接都是通过铜排进行连接,所有的铜排都是采用规格一样的等长铜排,有利于物料的管理,也能够有效避免安装出错,提高安装或拆卸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等长铜排的连接采用等距连接(等距连接指的是相邻的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的连接距离相等,该连接距离与铜排的长度相等)。在保证电气安全间隙的条件下,本申请的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的连接铜排为最短铜排,并且铜排的连接等距,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线损,结构的整体走线整洁,有利于安装和维修,能够有效提高安装和维修的效率。而且,本申请的结构支持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通用一套辅助线材即可实现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不需要区分上下走线方式的线材,进一步利于安装和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箱30、所述第二电池箱40、所述第三电池箱50、以及所述主控箱60上均设置有多个把手80。在电池箱和主控箱上设置把手,方便搬运电池箱和主控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箱30、所述第二电池箱40、所述第三电池箱50、以及所述主控箱60远离所述把手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风扇(图中未标识)。在电池箱和主控箱上设置风扇,能够对电池箱和主控箱进行有效的散热,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能够有效解决电池箱内部温度过高、散热不及时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也有效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能够更好地保障电池容量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箱30、所述第二电池箱40、所述第三电池箱50、以及所述主控箱60远离所述风扇的侧面上均设置有上通信接口91和下通信接口92;
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30,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30的所述上通信接口91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30的所述下通信接口92相连接;
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40,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40的所述上通信接口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40的所述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当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
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与所述主控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主控箱的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
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与所述主控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主控箱的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
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相连接为通过通信线93相连接。通过通信线将第一电池箱、第二电池箱、第三电池箱、以及主控箱有效连接起来。这样设置,使得本申请的通信线最短,进一步地避免信号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箱30、所述第二电池箱40、所述第三电池箱50、以及主控箱60均通过螺丝(图中未标识)固定于所述承重架10上,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一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二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三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主控箱之间、以及所述螺丝与所述支架之间均设置有绝缘片(图中未标识)。这样,使得支架可以对电池箱起绝缘作用,有效防止电池箱的短路。
在保证电气间隙安全和信号干扰的条件下,本申请的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的连接铜排为最短铜排、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连接的通信线为最短通信线,有利于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与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信号干扰。并且铜排的连接等距,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线损,结构的整体走线整洁,有利于安装和维修,能够有效提高安装和维修的效率。而且,本申请的结构支持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可以在不影响其他的电气连接以及功率线长度的条件下,将主控箱改变固定位置而实现上走线或下走线,上走线和下走线的转换无须重新设计铜排和通信线,通用一套辅助线材即可实现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不需要区分上下走线方式的线材,避免了重复设计,进一步利于安装和维修。
本申请采用多层层叠排布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支架内的有效空间,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易于拆装、方便维修。另外,本申请可以对电池箱起绝缘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箱的短路,在保证电流传递效率的同时,走线方便,且不影响美观,成本低廉,可加工性好,而且安装方便,结构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多层承重架,每层所述承重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所述主控箱与相邻一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相邻设置;所述主控箱上设置有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一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所述第二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三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入端子,所述第三电池箱上设置有第四输出端子和第四输入端子;所述主控箱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第四输入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所述第四输出端子与所述主控箱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相连接;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连接为通过等长铜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长铜排的连接采用等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以及所述主控箱上均设置有多个把手;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以及所述主控箱远离所述把手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风扇;
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以及主控箱均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承重架上,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一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二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三电池箱之间、所述螺丝与所述主控箱之间、以及所述螺丝与所述支架之间均设置有绝缘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以及所述主控箱远离所述风扇的侧面上均设置有上通信接口和下通信接口;
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
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与所述主控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主控箱的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上通信接口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
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与所述主控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主控箱的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上通信接口相连接;
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下通信接口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连接为通过通信线相连接。
CN202021754565.6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Active CN212277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4565.6U CN212277990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4565.6U CN212277990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7990U true CN212277990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99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4565.6U Active CN212277990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7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3077A (zh) * 2020-08-20 2020-11-17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3077A (zh) * 2020-08-20 2020-11-17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77990U (zh)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CN111953077A (zh)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CN104199530A (zh) 一种利于云服务器散热的铜排装置
CN209805685U (zh) 双桥臂功率单元模组
CN215681894U (zh) 一种一体机式储能系统
CN210225261U (zh) 储能变流器
CN210296126U (zh)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的母线电容
CN113437739A (zh) 一种一体化供电机柜
CN109217480B (zh) 一种飞轮电池储能装置
CN210958175U (zh) 功放模组及逆变器
CN104901518A (zh) 一种高压电力变换设备及其功率单元
CN221428604U (zh) 一种级联储能装置
CN212850290U (zh) 多电平换流器
CN220629180U (zh) 单/双向交流/直流电源供应器的配置结构
CN214098420U (zh) 考虑可重构电池网络控制装置的边缘数据中心
CN209930197U (zh) 一种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功率单元
CN216699510U (zh) 一种一体化供电机柜
CN211508888U (zh) 一种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
CN218161346U (zh) 变流柜、储能变流器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20652987U (zh) 一种智能错峰储能系统
CN215897599U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
CN218386841U (zh) 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充电器
CN211557798U (zh) 一种功率单元
CN218771982U (zh) 一种光能控制器
CN213692220U (zh) 电池模块及储能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high pressure energy storage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

Pledgee: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