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7907U - 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7907U
CN212277907U CN202021050797.3U CN202021050797U CN212277907U CN 212277907 U CN212277907 U CN 212277907U CN 202021050797 U CN202021050797 U CN 202021050797U CN 212277907 U CN212277907 U CN 212277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operational amplifier
inverting input
control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07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森
喻榕
李小波
刘子岳
刘斯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07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7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7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7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分断器与第一电阻以及电池串联形成电源回路,第一电阻与控制电路并联,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场效应管,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分断器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根据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向场效应管输出电压信号,场效应管用于在电压信号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分断器断开。实施本申请,通过硬件方案采集电源回路电流,通过电子元器件搭建控制电路,提高对分断器控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分断器是保护电路的常用器件,现有技术中分断器的控制是由电流传感器与处理器配合完成的,具体实现过程是,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号反馈给处理器,处理器中设置有判断程序,由处理器执行相关的程序来判断电流信号是否异常,当判断电流信号出现异常时,该处理器发出电压信号控制分断器断开。现有方案中依赖于电流传感器的感测以及处理器的软件判断,若电流传感器发生故障或者处理器中相关的程序出现异常,都会导致不能可靠地控制分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通过硬件方案采集电源回路电流,通过电子元器件搭建控制电路,提高对分断器控制的可靠性。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所述分断器与第一电阻以及电池串联形成电源回路,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电路并联,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场效应管,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向所述场效应管输出电压信号,所述场效应管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分断器断开。
可选的,所述分断器内设置有点火单元、切断单元以及保护单元;
所述分断器与第一电阻以及电池串联形成电源回路包括:
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电池串联形成所述电源回路;
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连接包括:
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的点火单元连接;所述场效应管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分断器的点火单元工作,使得所述点火单元工作时产生的气压推动所述切断单元将所述保护单元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整流桥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整流桥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其中: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与地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九电阻,其中: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第一阻值,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为第二阻值,所述第二阻值与所述第一阻值的比值为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成预设比例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六电阻与第七电阻的阻值为第三阻值,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九电阻的阻值为第四阻值,所述第四阻值与所述第三阻值的比值为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与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并联,用于在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被所述切断单元切断时发生熔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整流桥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分断器以及上面所述的任一项控制电路。
实施本申请,通过硬件方案采集电源回路电流,通过电子元器件搭建控制电路,提高对分断器控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如图 1所示,所述分断器CK1与第一电阻R1以及电池VBAT串联形成电源回路,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控制电路10并联,所述控制电路10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 U1以及场效应管Q1,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CK1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向所述场效应管Q1输出电压信号,所述场效应管 Q1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分断器CK1断开。示例性的,所述场效应管Q1为N沟道场效应管,当所述电压信号为高电平,并且使得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导通电压VT 时,所述场效应管Q1导通,所述分断器CK1断开。所述预设阈值可以理解为所述场效应管Q1的导通电压VT,而所述导通电压VT是场效应管Q1的器件属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R1是精密电阻,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阻R1的误差为0.01%精度。
所述电池VBAT为二次电池,即可进行充电的电池,例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的个数为至少一个,具体使用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断器CK1内设置有点火单元CK11、切断单元CK12以及保护单元CK13;
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CK13与所述第一电阻R1以及所述电池VBAT串联形成所述电源回路;
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的点火单元CK11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分断器的点火单元CK11工作,使得所述点火单元CK11工作时产生的气压推动所述切断单元 CK12将所述保护单元CK13断开。具体的,所述电压信号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场效应管Q1导通,由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12V电源连接,在所述场效应管Q1导通时,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的电压为12V,使得所述点火单元 CK11工作,即产生火花,所述点火单元CK11产生火花后增加的气压推动所述切断单元CK12向下移动,切断所述保护单元CK1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五电阻R5,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 的反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 R4的另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 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具体的,所述电源回路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 的两端产生电压差,所述第一运算放大电路U1把所述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进行放大。可选的,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阻值为第一阻值,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阻值为第二阻值,所述第二阻值与所述第一阻值的比值为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放大倍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 U1的放大倍数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成预设比例关系。具体的,由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和反相输入端均有输入,所以该第一运算放大器U1 可以实现差分运算放大的功能,为了更好地实现差分,可以将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的所述第二电阻R2以及反相输入端的所述第三电阻R3 的阻值设置为一样,即所述第一阻值,而将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五电阻 R5的阻值设置为一样,即所述第二阻值,因此,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放大倍数可以表示为:Au=(Vi+-Vi-).(r2/r1),r2为所述第二阻值,r1为所述第一阻值,Vi+为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电压,即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的电压,Vi-为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电压,即所述第一电阻 R1的另一端的电压,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将所述第一电阻 R1两端的电压进行放大,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放大倍数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成预设比例关系,例如所述预设比例为100,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正电压。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10还包括熔断器A1,所述熔断器A1与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CK13并联,用于在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CK13被所述切断单元 CK12切断时发生熔断。具体的,为了避免所述电源回路中的电流在瞬间对所述分断器CK1造成冲击,造成所述分断器CK1的损坏,在所述分断器CK1上并联一个熔断器,例如所述熔断器A1,在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被切断时,所述电源回路的电流可以流向所述熔断器A1所在的支路,可选的,所述熔断器A1 所在支路的电阻阻值是所述分断器CK1的电阻阻值的300倍,这样可以使得所述保护单元CK13在没有被切断时,所述电源回路的电流大部分经过所述保护单元CK13,而在所述保护单元CK13被切断时,所述电源回路的电流流向所述熔断器A1所在支路,避免瞬间的电流变化对所述第一分断器造成损坏,而所述熔断器A1在所述电源回路的电流经过时发生熔断,保证所述电源回路断开。
下面对上述控制电路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所述控制电路10的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根据所述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控制所述分断器 CK1的通断状态,例如,所述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经过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 U1后的电压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即所述场效应管Q1的导通电压时,所述场效应管Q1处于截止状态,所述分断器CK1保持导通状态;又例如,所述电源回路电流增大,所述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着增大,当所述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经过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后的电压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场效应管Q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分断器CK1断开。
实施本实施例,通过硬件方案采集电源回路电流,即所述第一电阻采集所述电源回路电流,通过电子元器件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所述场效应管Q1 搭建控制电路,不用软件程序的介入就可以实现对分断器通断的控制,大大提高了对分断器控制的可靠性。
在前文结合图1所描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分断器CK1与第一电阻R1以及电池VBAT 串联形成电源回路,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控制电路20并联,所述控制电路 20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以及场效应管Q1,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 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CK1 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20还包括整流桥U3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U2,所述整流桥U3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U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U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U3 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整流桥U3的第二输出端与地连接。具体的,所述整流桥U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 的阳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U3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U3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U3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U3的第二输出端。所述整流桥U3用于对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 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使得所述场效应管Q1接收到的电压信号恒为正电压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20还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 R7、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其中: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七电阻R7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连接。可选的,所述第六电阻R6与第七电阻R7的阻值为第三阻值,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九电阻 R9的阻值为第四阻值,所述第四阻值与所述第三阻值的比值为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放大倍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放大倍数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放大倍数相同。具体的,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一样,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可以实现差分运算放大的功能,为了更好地实现差分,可以将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的所述第六电阻R6 以及反相输入端的所述第七电阻R7的阻值设置为一样,即所述第三阻值,而将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九电阻R9的阻值设置为一样,即所述第四阻值,因此,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放大倍数可以表示为:Au2=(Vi2+-Vi2-).(r4/r3), r4为所述第四阻值,r3为所述第三阻值,Vi2+为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电压,即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的电压,Vi2-为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 的反相输入电压,即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的电压,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 U2将所述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进行放大,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之间形成差分放大,由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无论所述第一电阻R1的电流方向如何,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两者中有一个输出正电压,另一个输出负电压,即使负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正电压,由于整流桥U3保证了输出至所述场效应管Q1的电压恒为正电压。实施本实施例,可以不用考虑第一电阻的电流方向,使得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面所述的任意一种可能的控制电路。例如,将如图1所描述的控制电路应用于车辆分断器中,不用软件程序的接入就可以实现对分断器通断的控制,大大提高了对分断器控制的可靠性;又例如,将如图2所描述的控制电路应用于车辆中,在车辆出厂拼装的过程中或车辆维修的过程中,不用考虑第一电阻的电流方向,实现无极性控制,可以大大提高车辆拼装或车辆维修的工作效率。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控制电路20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分断器CK1 以及所述熔断器A1分别单独放置,在所述分断器CK1被切断或所述熔断器A1 发生熔断后,可以不对所述控制电路20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作出更换,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R1可以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20的电路板上,而对被切断的分断器CK1或熔断的熔断器A1进行更换,实施本实施例可以节约维修成本;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20、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分断器 CK1以及所述熔断器A1集成为一个电子设备,示例性的,该电子设备可以不用软件程序的介入就实现对分断器通断的控制,实施本实施例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集成度,减少设备维修的麻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控制电路、第一电阻、分断器以及熔断器之间的放置位置作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可以理解的是,图1和图2对应的示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不应构成限定,在可选方式中,图1和图2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例如可以将图2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与第二运算放大器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中等等,在此不再列举。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断器与第一电阻以及电池串联形成电源回路,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电路并联,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场效应管,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向所述场效应管输出电压信号,所述场效应管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分断器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断器内设置有点火单元、切断单元以及保护单元;
所述分断器与第一电阻以及电池串联形成电源回路包括:
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电池串联形成所述电源回路;
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连接包括:
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分断器的点火单元连接;所述场效应管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分断器的点火单元工作,使得所述点火单元工作时产生的气压推动所述切断单元将所述保护单元断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整流桥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整流桥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其中: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与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九电阻,其中: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第一阻值,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为第二阻值,所述第二阻值与所述第一阻值的比值为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成预设比例关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电阻与第七电阻的阻值为第三阻值,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九电阻的阻值为第四阻值,所述第四阻值与所述第三阻值的比值为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相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与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并联,用于在所述分断器的保护单元被所述切断单元切断时发生熔断。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处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分断器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CN202021050797.3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Active CN212277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0797.3U CN212277907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0797.3U CN212277907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7907U true CN212277907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2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0797.3U Active CN212277907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7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7935U (zh) 基于高边电流检测的过流保护电路
CN109525206B (zh)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实时监测保护电路
CN102790373B (zh) 过流保护电路及具有该过流保护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04218558B (zh) 防浪涌高压保护电路
CN101752148A (zh) 带选择性的断路器
CN207612045U (zh) 一种保护芯片
TWI530051B (zh) 過壓保護電路及可攜帶型電子裝置
TW201338323A (zh) 鋰電池保護電路
CN104037466A (zh) 电池装置
CN208589768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低压电源的过功率保护电路
CN212277907U (zh) 一种应用于分断器的控制电路以及车辆
CN208257378U (zh) 一种多路输出低压差过流保护器
CN106099842A (zh) 一种反接或短路保护电路
CN203859501U (zh) 电池组放电保护电路及装置
CN104184127B (zh) 电池保护电路
CN103683215B (zh) 一种电子开关之短路保护电路
CN214280911U (zh) 过流保护电路、风机以及清洁设备
CN113131436A (zh) 过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1044436Y (zh) 一种过流自锁桥式驱动电路
CN210137202U (zh) 电池保护电路及机器人
CN202405740U (zh) 交流供电回路的限流保护电路
CN112952924A (zh) 一种电池管理装置以及一种电器装置
CN218603457U (zh) 一种放大器保护电路
CN202150690U (zh) 辅助电源的保护装置
CN214707134U (zh) 过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