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7110U -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7110U
CN212277110U CN201921418648.5U CN201921418648U CN212277110U CN 212277110 U CN212277110 U CN 212277110U CN 201921418648 U CN201921418648 U CN 201921418648U CN 212277110 U CN212277110 U CN 212277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dule
switc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86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巍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li Shend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li Shend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li Shend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li Shend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86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7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7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7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复合型开关采用模块化分体式设计,包括保护模块、控制模块、通讯采集驱动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强弱电混区、抗干扰性不强、保护精度差,还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使得生产、调试和维修更加方便,互换性、维修性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通过各部分的模块化设计便于配电箱生产和维护,复合型开关配合多回路控制终端的使用减小了配电箱体积和外部走线,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更高,便于扩展,可实现对所有回路进行本地和远程的保护、控制、监测、管理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强弱电接线复杂凌乱和箱体尺寸过大问题,安装拆卸更加快速,提升整个配电箱产品生产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复合型开关是在正常导电回路条件下关合、承载和开断电流的开关设备,是配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及民用住宅等配电场所,但是随着智能配电用电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复合型开关已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不适用于配电通断的智能化控制;并且传统复合型开关强电和弱电分区不彻底,抗干扰性差,离散性较高以及保护精度差和配电保护功能不全面的问题,使得配电系统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开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申请号201920066628.X)中所公开的复合型开关,把复合型开关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低压配电系统中传统断路器所存在保护精度差和保护不全面,仍然存在着配电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适用于对电路频繁的通断控制,也可以实现对复合型开关的本地或远程集中监测和管理,显著提升配电安全和配电智能化控制程度。但是,上述复合型开关存在强弱电混区的问题,安全性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上述复合型开关采用一体化设计,互换性和维修性及生产效率还不够高。
配电箱是电源管理和电气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配电箱,通常将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简单地设置于配电箱体中,当用户对配电需求较低时可以满足,但是目前随着用户对配电需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配电箱面临着用户对配电需求较高时已无法满足的问题,不适用于配电通断的智能化控制,一方面会造成配电箱结构复杂,箱体庞大,存在装配和维护难度大,接线复杂和线路凌乱的问题,且生产和工作效率低,不便于大批量的快速生产;另一方面传统配电箱的可控性和可扩展性差,集成度差,智能化程度低,各种操作控制不够系统和集中难以满足用户对配电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来解决以上问题。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8656230U(申请号201820266831.7)中所公开的配电箱,通过配电箱各部分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以及插接连接,使所述断路器、电流互感器、控制接触器安装连接更加快捷准确且不需要额外复杂的外部连接线路。但是实际生产中,断路器和接触器部分接线还是过多,造成此部分结构还不够紧凑,连接关系也相对复杂,由此造成配电箱体积重量大、扩展负载通道较少、系统集成度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以解决现有复合型开关和配电箱所存在的问题,使所述复合型开关和配电箱各部分结构模块化,体积小且分路多,安全性好,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高,便于装配、维护和监测控制,有效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并且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可扩展性,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配电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开关,所述复合型开关采用模块化分体式设计,包括保护模块、控制模块和通讯采集驱动模块,对复合型开关强弱电进行分区设计,其中保护模块主要是强电区和机械驱动部件,控制模块主要是电磁驱动部件区,通讯采集驱动模块主要是弱电采集控制区;所述保护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进行机械驱动连接,用于采集手柄的开关状态;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和所述保护模块进行机械驱动连接和/或电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插接端子进行电连接;所述保护模块设有进线端口第一压线框和负载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设有出线端口第二压线框连接负载,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设有第一插接端子连接外部通讯采集设备。
可选的,第一压线框和第二压线框可采用压接、插接、卡接中的一种,但并不限于此三种形式。
所述保护模块包括手柄、顶杆、微动开关顶杆;所述顶杆下端从保护模块外壳露出一段,用于和通讯采集驱动模块机械驱动连接,所述保护模块外壳在第四连接件一端处设有开口,用于实现和通讯采集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通过微动开关顶杆与手柄驱动连接,实时反馈手柄的开关状态,保护模块和控制模块在相应的接触面开设必要的开口;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五连接件和拨叉;所述拨叉通过顶杆开口与所述顶杆驱动连接,依靠所述拨叉的转动驱动顶杆上下运动;所述第五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电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通过第二插接端子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采集控制模块的信号并进行控制。可选的,所述第五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电连接方式可以使螺钉连接和/或插件连接。
上述复合型开关中,所述保护模块还包括电磁脱扣器、开关动触点、开关静触点和双金属片、第一驱动机构、辅助拨块、钩簧、动触点座、跳杆、卡扣、连接轴、第一连接件、灭弧栅和引弧板;所述开关动触点与所述开关静触点相对应,通过开关动触点和开关静触点的接触或分离实现对电流的通断控制;所述开关动触点与所述双金属片电连接;所述开关静触点分别与电磁脱扣器电连接和灭弧栅电连接;所述顶杆与辅助拨块驱动连接,所述辅助拨块与所述跳杆驱动连接,所述跳杆与所述动触点座驱动连接,所述跳杆通过所述钩簧与所述双金属片驱动连接,实现双金属片受热变形后通过钩簧驱动跳杆动作;所述动触点座与所述开关动触点驱动连接,所述动触点座与所述跳杆驱动连接;所述跳杆通过连接轴与手柄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线框和所述双金属片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电磁脱扣器电连接;所述引弧板与双金属片电连接,与灭弧栅结合使用有效减轻电弧打火现象,提高复合型开关安全性。
上述复合型开关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静触点、动触点、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动触点驱动连接;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静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静触点和所述第二压线框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微动开关顶杆与所述手柄驱动连接。
上述复合型开关中,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还包括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第一驱动机构、控制电路板;所述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套设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中的至少一项上;所述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实现电流信号的采集;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实现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机构动作控制;所述拨叉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或所述顶杆相对应,实现第一驱动机构和/或所述顶杆驱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第二插接端子与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当复合型开关分合闸时,可通过微动开关传递信号至控制电路板,由此可以实时监测复合型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方便管理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上述复合型开关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静铁芯、线圈和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与所述动触点驱动连接。可选地,当静铁芯吸附动铁芯时,闭合动触点与静触点;当静铁芯断开动铁芯时,分断动触点与静触点;或者另一种方式,当静铁芯吸附动铁芯时,分断动触点静触点;当静铁芯断开动铁芯时,闭合动触点与静触点。例如,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断开时,线圈通脉冲电流使动铁芯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分断,并不需要对线圈进行不间断的供电,即可实现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持续分断,有效避免电能的浪费;当需要闭合时,线圈通反向脉冲电流使动铁芯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接通,同时静铁芯将动铁芯吸附,并不需要对线圈进行不间断的供电,即可实现动触点与静触点持续闭合,有效避免电能的浪费。对于另一种方式:当静铁芯吸附动铁芯时,分断动触点与静触点;当静铁芯断开动铁芯时,闭合动触点与静触点,原理与上述相似,在此不再赘述。由此通过本复合型开关可以适用于对电路频繁的通断控制,同时并不需要持续的供电来保持接通或断开,有效避免电能的浪费,也并不需要手动控制通断,也并不会影响复合型开关的使用寿命,可实现对复合型开关的智能化控制,提升配电智能化控制程度,同时无需其他额外分断装置,可节约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开关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有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可选地,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可以为插头或插座,可以为RS485插接端子、RS232插接端子、USB插接端子、网口或ZigBee无线模块中的至少一项;由此,可以将控制电路板、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微动开关或电流互感器的信号输出,或者向控制电路板、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微动开关或电流互感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复合型开关通过第一插接端子可以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可通过与处理器、配电终端、监控主机、上位机等外部设备连接,实现对复合型开关本地或远程的集中监测和管理,由此通过外部设备数字化分析电流电压信号,当出现异常时,可以实时切断线路,保护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安全,解决传统断路器所存在保护精度差和保护不全面,仍然存在着配电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配电的精确的全面的保护;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各种用电条件实现对复合型开关通断的控制;提升复合型开关的智能化控制和配电控制的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保护模块、控制模块和通讯采集驱动模块两两连接的壳体接触面可通过设置相应形状的凹凸部、导轨、插销、螺钉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模块之间的紧密连接,防止在三个轴向滑动,实现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上设置至少一个进线口和至少一个出线口,进线口和出线口一般位于箱体顶部或底部或者左右两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不同设置,箱体和箱门通过合页进行连接,使得箱门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箱门上设置有显示屏,利用显示屏进行供电信息的显示并实现人机交互参数设置,显示屏上还设有远程通讯接口以实现配电的远程监测控制;所述箱体还设置有熔断器、DC供电电源、进线断路器、进线铜排、进线分线端子、PE分线端子、复合型开关、多回路控制终端;所述显示屏与所述DC供电电源进行电连接,与所述多回路控制终端通过通讯线缆进行连接,以读取并控制多回路控制终端、进线断路器;至少一路所述复合型开关通过第一插接端子与多回路控制终端上实现电连接,所述复合型开关通过卡子与多回路控制终端卡接;复合型开关第一压线框与进线分线端子出线端电连接,复合型开关第二压线框连接负载,负载根据需要从1路到多路不等,多回路控制终端可根据需要设置至少一组;熔断器连接于进线断路器和多回路控制终端之间的电路,为多回路控制终端所采集的电压提供保护;所述断路器出线任一相电压通过DC供电电源变换成DC直流输出,分别为多回路控制终端、弱电控制模块和显示屏提供必要的二次直流供电电源;所述断路器出线端通过进线铜排连接进线分线端子,经过分线后连接至少一路复合型开关;PE分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箱体的PE地,已保证箱体的良好接地。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还包括一电流互感器和弱电控制模块,所述电流互感器电连接于进线断路器和进线铜排并与弱电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流互感器也可以安装在进线断路器的输入端,用于检测主线路的电流信号,并向弱电控制模块输送信号,通过分析解算将相关电流信息显示于显示屏,弱电控制模块与显示屏、多回路控制终端通过通讯连接,与所述DC供电电源、进线断路器进行电连接,主要实现对各个模块单元的信息采集。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还包括浪涌保护器,所述浪涌保护器进线取自进线铜排与N分线端子,浪涌保护器出线PE接入PE分线端子上,用于配电箱的雷电防护。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还包括一零序互感器和多功能防火探测器,所述零序互感器套设于进线端与进线断路器之间的线路上并与弱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多功能防火探测器与弱电控制模块、显示屏通过通讯连接。所述零序互感器套设于进线端与进线断路器之间的线路上并与弱电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电路中发生的异常时在零序互感器的二次侧输出零序电流,使所接零序互感器的弱电控制模块输出报警信号;多功能防火探测器供电取自三相电压的任意一路,并与弱电控制模块、显示屏进行通讯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功防火探测器包括下列至少之一:多功防火探测器、故障电弧探测器、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还包括一自备电源,所述自备电源与弱电控制模块、显示屏、多回路控制终端分别进行电连接,为弱电控制模块、显示屏、多回路控制终端在外界出现掉电情况时提供备用工作电源,确保配电箱主要模块工作正常,减少和避免断电损失。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用于通过支撑架安装于箱体上,便于安装单元模块,隔板与箱体后壁之间的缝隙可以布置走线。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机械连接箱体后壁和隔板,并固定隔板,隔板用于安装相关模块。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包括下列至少之一:触控屏、液晶屏、LED屏、OLED屏。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复合型开关采用模块化分体式设计,包括保护模块、控制模块、通讯采集驱动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强弱电混区、抗干扰性不强、保护精度差,还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使得生产、调试和维修更加方便,互换性、维修性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通过各部分的模块化设计便于配电箱生产和维护,复合型开关配合多回路控制终端的使用减小了配电箱体积和外部走线,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更高,便于扩展,可实现对所有回路进行本地和远程的保护、控制、监测、管理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强弱电接线复杂凌乱和箱体尺寸过大问题,安装拆卸更加快速,提升整个配电箱产品生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控制模块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控制模块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保护模块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保护模块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保护模块的左视图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通讯采集驱动模块主视图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通讯采集驱动模块等轴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箱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门锁;2、箱门;3、显示屏;4、弱电控制模块;5、自备电源;6、零序互感器;7、熔断器;8、DC供电电源;9、多功能防火探测器;10、进线断路器;11、隔板;12、电流互感器;13、进线铜排;14、浪涌保护器;15、进线分线端子;16、PE分线端子;17、复合型开关;1701、壳体;170101、接触器壳体;170102、断路器壳体、170103、控制器壳体;1702、手柄;1703、跳杆;1704、电磁脱扣器;1705、开关动触点;1706、开关静触点;1707、灭弧栅;1708、引弧板;1709、双金属片;1710、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1711、第一驱动机构;1712、卡扣;1713、动触点座;1714、控制电路板;1715、第一插接端子;1716第二驱动机构;171601、动铁心;171602、线圈;171603、动铁芯;1717、第二插接端子;1718、静触点;1719、动触点;1720、第一连接件;1721、第二连接件;1722、第三连接件;1723、微动开关;1724、卡子;1725、第一压线框;1726、第二压线框;1727、连接轴;1728、勾簧;1729、顶杆;1730、辅助拨块;1731、拨叉;1732、微动开关顶杆;1733、第一连接紧固件;1734、第二连接紧固件;1735、第四连接件;1736、第五连接件;1750、控制模块;175001、控制模块凹陷部;175002、控制模块凸出部;175003、控制模块底座;175004、微动开关开口;1751、保护模块;175101、保护模块第一凸出部;175102、保护模块底座、175103、保护模块第二凸出部;175104、微动开关顶杆开口;1752、通信采集驱动模块;175202、控制模块底座插口;175203、通讯采集驱动模块器第一凹陷部;175204、通讯采集驱动模块第二凹陷部;175205、保护模块底座插口;175206、第二连接点;175207、第一连接点;175208、顶杆开口;18;C型支撑架;19、箱体;20、多回路控制开关;21、N分线端子;22、支撑架;23、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实施例中被描述对象在配电箱和/或复合型开关中“上”、“下”、“左”、“右”位置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实施例中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10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一的复合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和各个模块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复合型开关,包括保护模块1751、控制模块1750和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所述保护模块1751包括手柄1702、第四连接件1735、顶杆1729、微动开关顶杆1732、微动开关顶杆开口175104;所述保护模块1751设有微动开关顶杆开口175104,所述顶杆1729一端从保护模块1751外壳露出,所述保护模块1751外壳在第四连接件1735一端处设有开口;所述控制模块1750包括微动开关1723、第二连接件1721;所述微动开关1723穿过微动开关开口175004和微动开关顶杆开口175104通过微动开关顶杆1732与手柄1702驱动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包括第一插接端子1715、第二插接端子1717、第五连接件1736和拨叉1731;所述拨叉1731通过顶杆开口175208与所述顶杆1729驱动连接,依靠所述拨叉1731的转动驱动所述顶杆1729上下运动;所述第五连接件1736通过第一连接紧固件1733在第一连接点175207处与第四连接件1735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1736通过第二连接紧固件1733在第二连接点175206处与第二连接件1721进行电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通过第二插接端子1717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750,采集控制模块的信号并进行控制。
在上述复合型开关中,所述保护模块1751还包括电磁脱扣器1704、开关动触点1705、开关静触点1706和双金属片1709、第一驱动机构1711、辅助拨块1730、钩簧1728、动触点座1713、跳杆1703、卡扣1712、连接轴1727、第一连接件1720、灭弧栅1707和引弧板1708;所述开关动触点1705与所述开关静触点1706相对应,通过开关动触点1705和开关静触点1706的接触或分离实现对电流的通断控制;所述开关动触点1705与所述双金属片1709电连接;所述开关静触点1706分别与电磁脱扣器1704电连接和灭弧栅1707电连接;所述顶杆1709与辅助拨块1730驱动连接,所述辅助拨块1730与所述跳杆1703驱动连接,所述跳杆1730与所述动触点座1713驱动连接,所述跳杆1703通过所述钩簧1728与所述双金属片1729驱动连接,实现双金属片1729受热变形后通过钩簧1728驱动跳杆1703动作;所述动触点座1713与所述开关动触点1705驱动连接,所述动触点座1713与所述跳杆1703驱动连接;所述跳杆1703通过连接轴1727与手柄170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720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线框1725和所述双金属片1709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1735与所述电磁脱扣器1704电连接;所述引弧板1708与双金属片1709电连接,与灭弧栅1707结合使用有效减轻电弧打火现象,提高复合型开关安全性。
在上述复合型开关中,所述控制模块1750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1716、静触点1718、动触点1719、第三连接件172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716与所述动触点1719驱动连接;所述动触1719与所述静触点1718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1721和所述静触点1718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1722分别与所述静触点1718和所述第二压线框1726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716包括静铁芯171601、线圈171602和动铁芯171603,所述动铁芯171603与所述动触点1719驱动连接;所述微动开关1723通过所述微动开关顶杆1732与所述手柄1702驱动连接,实时采集手柄1702的开关状态。
在上述复合型开关中,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还包括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1710、第一驱动机构1711、控制电路板1714;所述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1710套设于第一连接件1720、第二连接件1721、第三连接件1722、第四连接件1735、第五连接件1736中的至少一项上;所述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171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714连接,实现电流信号的采集;所述控制电路板1714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711和/或第二驱动机构1716电连接,实现第一驱动机构1711和/或第二驱动机构1716动作控制;所述拨叉1731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711和/或所述顶杆1729相对应,实现第一驱动机构1711和/或所述顶杆1729驱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714通过第二插接端子1717与所述微动开关1723电连接,当复合型开关分合闸时,可通过微动开关1723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板1714,由此可以实时监测复合型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方便管理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开关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716包括静铁芯171601、线圈171602和动铁芯171603,所述动铁芯171603与所述动触点动触点1719驱动连接。可选地,当静铁芯171601吸附动铁芯171603时,闭合动触点与静触点1718;当静铁芯171601断开动铁芯171603时,分断动触点1719与静触点1718;并不需要对线圈171602进行不间断的供电,即可实现动触点1719与静触点1718的持续分断,有效避免电能的浪费;由此通过复合型开关可以适用于对电路频繁的通断控制,同时并不需要持续的供电来保持接通或断开,有效避免电能的浪费,也并不需要手动控制通断,也并不会影响复合型开关的使用寿命,可实现对复合型开关的智能化控制,提升配电智能化控制程度,同时无需其他额外分断装置,可节约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开关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控制电路板1714设置有第一插接端子1715和第二插接端子1717。可选地,第一插接端子1715和/或第二插接端子1717可以为插头或插座,可以为RS485插接端子、RS232插接端子、USB插接端子、网口或ZigBee无线模块中的至少一项;由此,可以将控制电路板1714、第一驱动机构1711、第二驱动机构1716、微动开关1723或电流互感器1710的信号输出,或者向控制电路板1714、第一驱动机构1711、第二驱动机构1716、微动开关1723或电流互感器1710输入控制信号。所述复合型开关通过插接端子可以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可通过与处理器、配电终端、监控主机、上位机等外部设备连接,实现对复合型开关本地或远程的集中监测和管理,由此通过外部设备数字化分析电流电压信号,当出现异常时,可以实时切断线路,保护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安全,解决传统断路器所存在保护精度差和保护不全面,仍然存在着配电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配电的精确的全面的保护;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各种用电条件实现对复合型开关通断的控制;提升复合型开关的智能化控制和配电控制的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所述保护模块底座插口175205与所述保护模块底座175102进行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第二凹陷部175204与所述保护模块第二凸出部175103进行连接;控制模块插口175202与所述控制模块底座175003进行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器第一凹陷部175203与所述控制器凸出部175002进行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凹陷部175001与所述保护模块器第一凸出部175101进行连接。通过保护模块、控制模块和通讯采集驱动模块两两连接的接触面设置相应形状的凹凸部和插销、螺钉等实现保护模块、控制模块和通讯采集驱动模块接触面之间的紧密可靠连接。
实施例二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9和箱门2,所述箱体上设置一个进线口和一个出线口,进线口和出线口一般位于箱体顶部或底部或者左右两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不同设置,箱体19和箱门2通过合页23进行连接,使得箱门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箱门上设置有显示屏3,利用显示屏3进行供电信息的显示并实现人机交互参数设置;所述箱体19还设置有熔断器7、DC供电电源8、进线断路器10、进线铜排13、进线分线端子15、PE分线端子16、复合型开关17、多回路控制终端20;所述显示屏3与所述DC供电电源8进行电连接,与所述多回路控制终端20、进线断路器10通过通讯线缆进行连接,以读取并控制多回路控制终端20、进线断路器10;所述复合型开关17共36路(因箱体体积限制,本实例最多可扩展到36路,如果外接扩展箱最多可扩展到72路)通过插接在多回路控制终端20上实现连接,复合型开关17进线端与进线分线端子15出线端连接,复合型开关17出线端连接负载,负载根据最多可接36路,多回路控制终端20可根据需要设置3组(每组12路);熔断器7连接于进线断路器10和多回路控制终端20之间的电路,为多回路控制终端20所采集的电压提供保护;所述进线断路10器出线任一相电压通过DC供电电源8变换成DC直流输出,分别为多回路控制终端20、弱电控制模块4和显示屏3提供必要的二次直流供电电源;所述进线断路器10出线端通过进线铜排13连接进线分线端子15,经过分线后连接复合型开关17;PE分线端子16连接所述箱体19的PE地,已保证箱体19的良好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还包括一电流互感器12和弱电控制模块4,所述电流互感器12连接于进线断路器10和进线铜排13并与弱电控制模块4相连接,电流互感器12也可以安装在进线断路器10的输入端,用于检测主线路的电流信号,并向弱电控制模块4输送信号,通过分析解算将相关电流信息显示于显示屏3,弱电控制模块4与显示屏3、多回路控制终端20、进线断路器10通过通讯连接,与所述DC供电电源8进行电连接,主要实现对各个模块单元的信息采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还包括浪涌保护器14,所述浪涌保护器14进线A、B、C、N取自进线铜排13与N分线端子21,浪涌保护器14出线PE接入PE分线端子16上,用于配电箱的雷电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还包括一零序互感器6和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所述零序互感器6套设于进线端与进线断路器10之间的线路上并与弱电控制模块4相连接;所述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与弱电控制模块4、显示屏3通过通讯连接。
所述零序互感器6套设于进线口与进线断路器10之间的线路上并与弱电控制模块4电连接,用于检测电路中发生的异常时在零序互感器6的二次侧输出零序电流,使所接零序互感器6的弱电控制模块4输出报警信号;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供电取自三相电压的任意一路,并与弱电控制模块4、显示屏3进行通讯连接。
可选的,多功防火探测器9也可以更换为故障电弧探测器、故障电弧保护器、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还包括一自备电源5,所述自备电源5与弱电控制模块4、显示屏3、多回路控制终端20分别进行连接,为弱电控制模块4、显示屏3、多回路控制终端20在外界出现掉电情况时提供备用工作电源,确保配电箱主要模块工作正常,减少和避免断电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还包括隔板11,所述隔板11用于通过支撑架18安装于箱体19上,便于安装单元模块,隔板11与箱体19后壁之间的缝隙可以布置走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还包括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用于机械连接箱体后壁和隔板11,并固定隔板11,隔板11用于安装相关模块。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包括下列至少之一:触控屏、液晶屏、LED屏、OLED屏。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还包括门锁1,所述门锁1用于保护箱体和箱门,防止人员随意打开箱门造成异常或引起安全事故。
所述配电箱通过复合型开关和多回路控制终端的模块化匹配设计,使配电箱结构简单体积小且分路多,提高配电箱的可控性和可扩展性,配电箱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高,且本配电箱在组装时不需要使用复杂的连接走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强弱电接线复杂和线路凌乱的问题,使配电箱安装和拆卸都更加方便快速,显著提升整个配电箱产品的装配和维护效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配电需求。
实施例三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仅对不同之处予以说明,本实例相比于实施例一减少了自备电源5,同步减少了与自备电源5的连接,配电箱相应的没有断电保护功能。
实施例四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仅对不同之处予以说明,本实例相比于实施例二减少了浪涌保护器14,同步减少了与浪涌保护器14的连接,配电箱相应的没有雷电防护功能。
实施例五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仅对不同之处予以说明,本实例相比实施例三减少了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同步减少了与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的连接,配电箱相应的没有防火功能。
实施例六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仅对不同之处予以说明,本实例相比实施例一减少了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和零序互感器6,同步减少了与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和零序互感器6的连接,配电箱相应的没有防火和零序电流异常监测功能。
实施例七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仅对不同之处予以说明,本实例相比实施例一减少了弱电控制模块4和电流互感器12,同步减少了与弱电控制模块4和电流互感器12的连接,配电箱相应的没有防火和零序电流异常监测功能。
实施例八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仅对不同之处予以说明,本实施例配电箱所示设置有熔断器7、DC供电电源8、进线断路器10、进线铜排13、进线分线端子15、PE分线端子16、复合型开关17、多回路控制终端20,上述各个模块单元同图3在箱体中的位置不同,连接关系同图3相同;复合型开关17和多回路控制终端20在箱体下半部分呈左右双侧分布,也可以根据数量多少呈单侧分布,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本实例箱体尺寸条件下,所述实例可最多扩展到48路复合型开关。
可选的,所述配电箱也可以配置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或自备电源15,以适应用户不同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到八所提供的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可以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自备电源5、浪涌保护器14、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零序互感器6和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电流互感器12和弱电控制模块4进行任意增加并进行自由组合,已达到不同的用户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八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有益效果为:通过复合型开关采用模块化分体式设计,包括断路模块、接触模块和控制模块,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强弱电混区、抗干扰性不强、保护精度差,仍然存在着配电安全隐患的问题,使得生产、调试和维修更加方便,互换性、维修性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通过各部分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便于配电箱的生产和维护,复合型开关配合多回路控制终端的使用大大减小了配电箱的体积,减少了模块种类和体积,提高了扩展性、互换性、维修性,安装连接更加快捷准确且不需要额外复杂的外部连接线路,只需要根据需求直接在配电箱上装配及连接对应的模块即可,提高配电箱可控性和可扩展性,使配电箱结构简单体积小且分线路多,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高,满足不同的配电需求,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强弱电接线复杂凌乱的问题,安装拆卸更加快速,提升整个配电箱产品的装配和维护效率。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附图中,同一标号代表同一含义。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3)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附图中的部分结构可能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4)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复合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开关采用模块化分体式设计,对复合型开关强弱电进行分区,复合型开关包括保护模块(1751)、控制模块(1750)和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所述保护模块(1751)和所述控制模块(1750)进行机械驱动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和所述保护模块(1751)进行机械驱动连接和/或电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和所述控制模块(1750)进行电连接;所述保护模块(1751)和负载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750)连接负载,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连接外部通讯采集设备;
所述保护模块(1751)主要包括开关装置、机械驱动装置、电磁脱扣装置和灭弧装置;所述控制模块(1750)主要包括电磁驱动装置;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主要包括控制电路板(1714)、电流感应装置、机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板(1714)对开关装置、电磁驱动装置、电流感应装置和机械驱动装置状态信息进行采集、控制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1751)设有手柄(1702)、第四连接件(1735)、顶杆(1729)、微动开关顶杆(1732),所述顶杆(1729)一端外露于所述保护模块(1751)下端;所述控制模块(1750)设有微动开关(1723)、第二连接件(1721);所述微动开关(1723)通过所述微动开关顶杆(1732)与所述手柄(1702)机械驱动连接,向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传递手柄的合闸状态信号;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包括第一插接端子(1715)、第二插接端子(1717)、第五连接件(1736)和拨叉(1731),所述拨叉(1731)通过所述顶杆(1729)机械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顶杆(1729)上下运动并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手柄(1702),所述第五连接件(1736)通过第一连接紧固件(1733)在第一连接点(175207)处与所述第四连接件(1735)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1736)通过第二连接紧固件(1734)在第二连接点(175206)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721)进行电连接;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通过所述第二插接端子(1717)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750)进行电信号的采集与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1751)还包括电磁脱扣器(1704)、开关动触点(1705)、双金属片(1709)、开关静触点(1706)、灭弧栅(1707)、辅助拨块(1730)、钩簧(1728)、动触点座(1713)、跳杆(1703)、卡扣(1712)、连接轴(1727);所述开关动触点(1705)与所述双金属片(1709)电连接;所述开关静触点(1706)分别与所述电磁脱扣器(1704)电连接和所述灭弧栅(1707)电连接;所述顶杆(1729)与所述辅助拨块(1730)驱动连接,所述辅助拨块(1730)与所述跳杆(1703)驱动连接,所述跳杆(1703)与所述动触点座(1713)驱动连接,所述跳杆(1703)通过所述钩簧(1728)与所述双金属片(1709)驱动连接;所述动触点座(1713)与所述开关动触点(1705)驱动连接,所述动触点座(1713)与所述跳杆(1703)驱动连接;所述跳杆(1703)通过所述连接轴(1727)与所述手柄(1702)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750)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1716)和动触点(1719),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716)与所述动触点(1719)驱动连接,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1717)电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端子(1717)与所述微动开关(172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采集驱动模块(1752)还包括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1710)、第一驱动机构(1711)、控制电路板(1714);所述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1710)套设于第一连接件(1720)、第二连接件(1721)、第三连接件(1722)、第四连接件(1735)、第五连接件(1736)中的至少一项上;所述复合型开关电流互感器(171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714)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714)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711)和/或第二驱动机构(1716)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714)通过第二插接端子(1717)与所述微动开关(1723)电连接;所述拨叉(1731)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711)和/或所述顶杆(1729)相对应。
6.一种配电箱,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复合型开关,还包括箱体(19)和箱门(2),所述箱体(19)上设置至少一个进线口和至少一个出线口,所述箱体(19)和箱门(2)通过合页(23)进行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上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箱体(19)中设置有熔断器(7)、DC供电电源(8)、进线断路器(10)、进线铜排(13)、进线分线端子(15)、PE分线端子(16)、复合型开关(17)、多回路控制终端(20)和N分线端子(21);所述显示屏(3)与所述DC供电电源(8)进行连接,与所述多回路控制终端(20)通过通讯线缆进行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复合型开关(17)通过第一插接端子(1715)插接于所述多回路控制终端(20)上,第二压线框(1726)与所述进线分线端子(15)出线端电连接;所述熔断器(7)连接于所述进线断路器(10)和所述多回路控制终端(20)之间的电路;所述进线断路器(10)任一相电压出线通过所述DC供电电源(8)变换并输出直流电压,所述DC供电电源(8)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多回路控制终端(20)、显示屏(3)电连接;所述进线断路器(10)通过所述进线铜排(13)连接所述进线分线端子(15)输入端,经过所述进线分线端子(15)分线后电连接于所述复合型开关(17);所述PE分线端子(16)电连接所述箱体(19)的PE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流互感器(12)和弱电控制模块(4),所述电流互感器(12)连接于所述进线断路器(10)和所述进线铜排(13)并与所述弱电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弱电控制模块(4)与所述显示屏(3)、所述多回路控制终端(20)通过通讯连接,与所述DC供电电源(8)、所述进线断路器(10)进行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浪涌保护器(14),所述浪涌保护器(14)进线取自所述进线铜排(13),所述浪涌保护器(14)N线取自所述N分线端子(21),所述浪涌保护器(14)出线PE电连接所述PE分线端子(16)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零序互感器(6)和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所述零序互感器(6)套设于进线端与所述进线断路器(10)之间的N项线路上并与所述弱电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多功能防火探测器(9)与所述弱电控制模块(4)、所述显示屏(3)通过通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自备电源(5),所述自备电源(5)与所述弱电控制模块(4)、所述显示屏(3)、所述多回路控制终端(20)进行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7或9任一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9)上设有隔板(11)和C型支撑架(18),所述隔板(11)用于安装相应单元模块;所述C型支撑架(18)用于机械连接所述箱体(19)和所述隔板(11)并固定所述隔板(11)。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9)上设有隔板(11)和C型支撑架(18),所述隔板(11)用于安装相应单元模块;所述C型支撑架(18)用于机械连接所述箱体(19)和所述隔板(11)并固定所述隔板(11)。
CN201921418648.5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Active CN212277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8648.5U CN212277110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8648.5U CN212277110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7110U true CN212277110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1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8648.5U Active CN212277110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7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1314A (zh)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US7612988B2 (en) Switchgear with movable user interface module
CN102593724A (zh) 积木式快装配电装置
CN206211298U (zh) 低压电气柜柜体及使用该低压电气柜柜体的低压电气柜
CN205319562U (zh) 模块化台区变电综合配电箱
CN212277110U (zh) 一种复合型开关和配有复合型开关的配电箱
EP4362277A2 (en) Communica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CN210867288U (zh) 一种电费控制系统
CN116742514A (zh) 一种智能配电柜和低压配电系统
CN206557299U (zh) 一种带失压计时的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
CN204793992U (zh) 一种条形开关及电缆分支箱
WO2019050104A1 (ko) 부스바 일체형 계량기를 갖는 분전함
CN210577088U (zh) 一种低压固定分隔式开关柜
CN201629565U (zh) 结构紧凑的开关柜电弧光保护系统
CN220934669U (zh) 一种用于低压电力分配和控制的固定分隔式配电柜
CN207021223U (zh) 一种使用集成控制装置的汇控柜
CN113551804A (zh) 一种开关成套系统
CN220874051U (zh) 一种插入分隔式配电柜
CN110601003A (zh) 数字配电终端安装结构、配电终端、开关单元和配电柜
CN210723696U (zh) 数字配电终端安装结构、配电终端、开关单元和配电柜
CN219918046U (zh) 一种开关柜
CN209544832U (zh) 多功能综合可调整内部接线装置
CN214380123U (zh) 一种应急用便携式发电机并网和脱网控制柜
CN219643318U (zh)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高压组合真空配电装置
CN219874503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