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1743U - 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1743U
CN212261743U CN202020300194.8U CN202020300194U CN212261743U CN 212261743 U CN212261743 U CN 212261743U CN 202020300194 U CN202020300194 U CN 202020300194U CN 212261743 U CN212261743 U CN 212261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racket
plate
patient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01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卫文
高君瑜
曹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3001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1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1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17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包括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均对称设在中间支架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间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以及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互配合围成一个矩形框放置在病床上,在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远离病床床板的一面均设有用于增患者加舒适度的软垫,在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软垫外套设有一层枕套。本装置简单实用,在对患者翻身、转移时保持平稳,减小影响,方便使用,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翻身枕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轴线翻身的方式减轻压力性损伤,目前的翻身枕大多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枕头,长度仅到患者大腿部位,在患者翻身时需要更换垫到患者另一边,这种枕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然而对于骨折患者,患处不能随意挪动,普通的翻身难以帮助骨折患者翻身甚至转移,该问题一直无法有效的得到改善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包括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中间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工”字形,第三支架为“U”字型,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均对称设在中间支架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间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以及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互配合围成一个矩形框放置在病床上,且在矩形框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有若干矩形板,各矩形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在相应的支架上;
矩形板分为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相邻,且位于中间支架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转动连接的位置,其余位置均为第四板,在第一板靠近病床床尾的一端,且沿第一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插销孔,在第二板和第三板靠近病床床尾的一端,且沿其宽度方向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在插销孔、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内套设有用于固定相邻两个支架的插销装置;
插销装置包括第一插销杆、第二插销杆、插销冒和弹簧,第一插销杆和第二插销杆对称设在插销冒两端,第一插销杆穿过插销孔和第一过孔,第二插销杆穿过第二过孔,在第二插销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插销冒和第三板接触;
在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远离病床床板的一面均设有用于增患者加舒适度的软垫,在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软垫外套设有一层枕套,在枕套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毛面魔术贴,在枕套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第一支架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勾面魔术贴,通过毛面魔术贴与勾面魔术贴配合,可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围成三角形且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该装置未使用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邻且对称设在中间支架两侧,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互配合围成一个矩形框放置在病床上,各支架之间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使用时,一侧的支架可折叠并围成三角形支撑患者,围成的三角形通过枕套上的魔术贴配合固定,方便灵活,当患者需要转运时,可将对称设在两侧的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向上折叠,此时本装置形成三角形将患者包裹在内,中间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均设有插销装置,增加了患者在转运时本装置的稳定性,有效保护患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在枕套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用于固定两个第三支架的绑带,绑带位于第三支架边缘,当患者转运时,两侧的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通过插销装置固定且向上折叠,此时两个第三支架边缘可通过绑带固定,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枕套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处的位置设有用于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提拉带,转运时,本装置围成三角将患者包裹在内,中间支架与两侧的第一支架通过插销装置固定,从而形成供患者躺平的板块,医务人员可提起提拉带将患者进行转运,在枕套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患者手腕和脚踝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患者手腕和脚踝固定带,在枕套上设有用于固定带通过的小孔;
枕套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双头拉链固定,翻身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患者身体下滑的限位气囊,限位气囊设在枕套上表面,在限位气囊两端设有用于固定限位气囊的纽带,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外侧设有若干与纽带配合的纽扣,当一侧的支架围成三角形时,患者面向另一侧躺卧,由于重力原因,患者身体容易下滑,限位气囊可有效挡住患者,防止患者下滑,患者体型大小不同,医务人员可灵活选择适合位置的纽扣固定限位气囊,双头拉链的两个拉链头分别位于纽扣与纽带连接处两侧的位置,方便限位气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未使用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邻且对称设在中间支架两侧,中间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互配合围成一个矩形框放置在病床上,各支架之间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使用时,一侧的支架可折叠并围成三角形支撑患者,围成的三角形通过枕套上的魔术贴配合固定,方便灵活,当患者需要转运时,可将对称设在两侧的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向上折叠,此时本装置形成三角形将患者包裹在内,中间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均设有插销装置,增加了患者在转运时本装置的稳定性,有效保护患者,两个第三支架边缘可通过绑带固定,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限位气囊可有效挡住患者身体,防止患者下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枕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运患者时的支架示意图;
其中:1-中间支架、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三支架、5-矩形板、6-插销孔、7-第一过孔、8-第二过孔、9-第一插销杆、10-第二插销杆、11-插销冒、12-弹簧、13-软垫、 14-枕套、15-毛面魔术贴、16-勾面魔术贴、17-绑带、18-提拉带、19-固定带、20-小孔、21- 双头拉链、22-限位气囊、23-纽带、24-纽扣、B1-第一板、B2-第二板、B3-第三板、B4第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包括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 3和第三支架4,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为“工”字形,第三支架4为“U”字型,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均对称设在中间支架1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间支架1与第一支架2之间、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之间以及第二支架3与第三支架4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相互配合围成一个矩形框放置在病床上,且在矩形框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有若干矩形板5,各矩形板5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在相应的支架上;
矩形板5分为第一板B1、第二板B2、第三板B3和第四板B4,第一板B1、第二板B2、第三板B3相邻,且位于中间支架1与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与第三支架4转动连接的位置,其余位置均为第四板B4,在第一板B1靠近病床床尾的一端,且沿第一板B1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插销孔6,在第二板B2和第三板B3靠近病床床尾的一端,且沿其宽度方向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过孔7和第二过孔8,在插销孔6、第一过孔7和第二过孔8内套设有用于固定相邻两个支架的插销装置;
插销装置包括第一插销杆9、第二插销杆10、插销冒11和弹簧12,第一插销杆9和第二插销杆10对称设在插销冒11两端,第一插销杆9穿过插销孔6和第一过孔7,第二插销杆10穿过第二过孔8,在第二插销杆10上套设有弹簧12,弹簧12两端分别与插销冒11和第三板B3接触;
在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远离病床床板的一面均设有用于增患者加舒适度的软垫13,在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和软垫13外套设有一层枕套14,在枕套14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毛面魔术贴15,在枕套14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第一支架2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勾面魔术贴16,通过毛面魔术贴15与勾面魔术贴16配合,可将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围成三角形且固定;
在枕套14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用于固定两个第三支架4的绑带17,绑带17位于第三支架4边缘,当患者转运时,两侧的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之间通过插销装置固定且向上折叠,此时两个第三支架4边缘可通过绑带17固定,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枕套14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转动连接处的位置设有用于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提拉带18,转运时,本装置围成三角将患者包裹在内,中间支架1与两侧的第一支架2通过插销装置固定,从而形成供患者躺平的板块,医务人员可提起提拉带18将患者进行转运,在枕套14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患者手腕和脚踝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患者手腕和脚踝固定带19,在枕套14上设有用于固定带19通过的小孔20,固定带19可穿过小孔20 将患者手腕和脚踝固定,不用时也可压在枕套14下表面;
枕套14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双头拉链21固定,翻身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患者身体下滑的限位气囊22,限位气囊22设在枕套14上表面,在限位气囊22两端设有用于固定限位气囊22的纽带23,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外侧设有若干与纽带23配合的纽扣24,当一侧的支架围成三角形时,患者面向另一侧躺卧,由于重力原因,患者身体容易下滑,限位气囊22可有效挡住患者,防止患者下滑,患者体型大小不同,医务人员可灵活选择适合位置的纽扣24固定限位气囊22,双头拉链21的两个拉链头分别位于纽扣24与纽带23连接处两侧的位置,方便限位气囊22固定。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本装置垫于患者身下,当患者卧床时,医务人员先将一边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围成三角形固定,再将限位气囊固定在适合的位置,当患者需要翻身时,根据同样的操作调整另一边,当患者转运时,先通过插销装置将中间支架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固定,并旋转折叠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使其围成三角形将患者包裹在内,接着系上绑带固定,最后医务人员手握提拉带进行转运。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包括翻身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装置包括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所述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为“工”字形,所述第三支架(4)为“U”字型,所述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均对称设在中间支架(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中间支架(1)与第一支架(2)之间、所述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架(3)与第三支架(4)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相互配合围成一个矩形框放置在病床上,且在矩形框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有若干矩形板(5),各所述矩形板(5)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在相应的支架上;
所述矩形板(5)分为第一板(B1)、第二板(B2)、第三板(B3)和第四板(B4),第一板(B1)、第二板(B2)、第三板(B3)相邻,且位于中间支架(1)与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与第三支架(4)转动连接的位置,其余位置均为第四板(B4),在第一板(B1)靠近病床床尾的一端,且沿第一板(B1)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插销孔(6),在第二板(B2)和第三板(B3)靠近病床床尾的一端,且沿其宽度方向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过孔(7)和第二过孔(8),在所述插销孔(6)、第一过孔(7)和第二过孔(8)内套设有用于固定相邻两个支架的插销装置;
所述插销装置包括第一插销杆(9)、第二插销杆(10)、插销冒(11)和弹簧(12),所述第一插销杆(9)和第二插销杆(10)对称设在插销冒(11)两端,所述第一插销杆(9)穿过插销孔(6)和第一过孔(7),所述第二插销杆(10)穿过第二过孔(8),在所述第二插销杆(10)上套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两端分别与插销冒(11)和第三板(B3)接触;
在所述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远离病床床板的一面均设有用于增患者加舒适度的软垫(13),在所述中间支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和软垫(13)外套设有一层枕套(14),在所述枕套(14)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毛面魔术贴(15),在所述枕套(14)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第一支架(2)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勾面魔术贴(16),通过毛面魔术贴(15)与勾面魔术贴(16)配合,可将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围成三角形且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枕套(14)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用于固定两个第三支架(4)的绑带(17),在所述枕套(14)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转动连接处的位置设有用于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提拉带(18),在所述枕套(14)与病床接触的一面且靠近患者手腕和脚踝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患者手腕和脚踝固定带(19),在所述枕套(14)上设有用于固定带(19)通过的小孔(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14)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双头拉链(21)固定,所述翻身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患者身体下滑的限位气囊(22),所述限位气囊(22)设在枕套(14)上表面,在所述限位气囊(22)两端设有用于固定限位气囊的纽带(23),在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外侧设有若干与纽带配合的纽扣(24),所述双头拉链(21)的两个拉链头分别位于纽扣(24)与纽带(23)连接处两侧的位置。
CN202020300194.8U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1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0194.8U CN21226174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0194.8U CN21226174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1743U true CN212261743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4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019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174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1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89286A (en) Bedding article for supporting infa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ndition
USRE34763E (en) Bedding article for supporting infa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ndition, and others
CN212261743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折叠翻身装置
CN202682198U (zh) 软体担架
US20130160204A1 (en) Single Patient Disposable Lift Strap Device And Method To Use The Device
CN215652083U (zh) 一种用于转运急危重患者的软担架
CN213607529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转运床单
CN216318701U (zh) 一种手术用手臂固定抱枕
CN220256716U (zh) 一种便携式垫枕
CN219020301U (zh) 简易过床服
CN213777292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氧气瓶移送装置
CN209695586U (zh) 一种急救用多功能外固定担架
CN217886431U (zh) 一种会阴部护理用具
CN217853623U (zh) 一种多功能转运床垫
CN213788428U (zh) 一种一次性护理转运垫
CN210991330U (zh) 一种梯形功能型充气组合翻身枕
CN210672812U (zh) 多功能婴儿抱床
CN213250211U (zh) 四肢约束带及约束带组
CN217448259U (zh) 一种多功能外出检查装置
CN213310641U (zh) 一种新生儿头颈固定枕
CN210330923U (zh)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医疗专用担架
CN214967997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的防坠床
CN213465058U (zh) 一种新生儿固定包
CN215960708U (zh) 一种多功能体位固定带
CN215081193U (zh) 一种用于小儿脊髓栓系术后的俯卧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