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0608U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0608U
CN212250608U CN202020571567.5U CN202020571567U CN212250608U CN 212250608 U CN212250608 U CN 212250608U CN 202020571567 U CN202020571567 U CN 202020571567U CN 212250608 U CN212250608 U CN 212250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heat dissipation
heat
shel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15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15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0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0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0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属于轴流风机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部的电动机以及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叶片的外侧壁上均固接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位于外壳内侧壁开设的环形槽内,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散热部件a;经冷却箱冷却后空气再通过出气管进入导流孔道a和导流孔道b内,从而实现循环冷却,有效降低叶轮本体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热量,且风冷循环动力可由叶轮本体旋转产生,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对叶轮轴和电动机轴之间连接处进行导热散热工作,且螺旋管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出风管进入导流孔道b内,实现对叶轮轴的散热,提高叶轮轴与电机轴连接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流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背景技术
外转子轴流风机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运行可靠、噪音低、节能高效等特点,产品广泛应用于宾馆、饭店、工矿企业、办公楼、影剧院等建筑设施,作为冷柜冷库的配套设备或通风散热之用,与超市冷柜冷库、制冰机、冷风机、冷水机、冷凝机组等制冷设备或设施配套,与除湿机、蒸发器、边墙风机、消防风机、中央空调风机等设备配套使用。
目前,外转子风机在使用时由于叶轮需要高速长时间运转,进而叶轮与空气产生摩擦而导致叶轮温度升高,容易影响叶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电动机的输出轴也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也易聚集热量,造成叶轮轴与电机轴连接处温度较高,容易造成断裂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部的电动机以及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叶片的外侧壁上均固接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位于外壳内侧壁开设的环形槽内,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散热部件a,所述叶轮本体焊接在叶轮轴上,且叶轮轴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叶轮轴的外侧套设有散热部件b。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部件a包括固接在外壳外侧壁的两个冷却箱,且两个冷却箱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且两个进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外壳内侧壁开设的导流孔道a和导流孔道b内,且两个冷却箱的底部分别与两个出气管的一端连通,且两个出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导流孔道a和导流孔道b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部件a还包括安装在冷却箱远离外壳一侧壁的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远离冷却箱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位于冷却箱内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位于冷却箱外侧,所述冷却箱内对应半导体制冷片的位置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靠近半导体制冷片的间隙逐渐减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部件b包括套设于叶轮轴外侧的螺旋管,且螺旋管的一端延伸至导流孔道a内并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端口正对出气管位于导流孔道a的一端,且螺旋管另一端延伸至导流孔道b内并连通有出风管,且出风管的出风端口正对进气管位于导流孔道b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叶轮轴上呈环状嵌设有多个导热柱,所述叶轮轴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多个散热孔分别依次位于多个导热柱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叶轮轴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导热衬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当叶轮本体在运转时会带动散热片在环形槽内旋转,利用散热片旋转产生风力驱动使得导流孔道a和导流孔道b内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冷却箱内,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确保冷却箱内空气处于低温状态,经冷却箱冷却后空气再通过出气管进入导流孔道a和导流孔道b内,从而实现循环冷却,有效降低叶轮本体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热量,且风冷循环动力可由叶轮本体旋转产生,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
(2)当出气管排出制冷空气时,空气可以通过进风管进入螺旋管内,从而对叶轮轴和电动机轴之间连接处进行导热散热工作,且螺旋管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出风管进入导流孔道b内,实现对叶轮轴的散热,提高叶轮轴与电机轴连接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轮轴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电动机;3、叶轮本体;4、叶轮轴;5、散热片;6、散热部件a;601、冷却箱;602、进气管;603、出气管;604、导流板;605、半导体制冷片;606、散热扇;607、导流孔道a;608、导流孔道b;609、环形槽;7、散热部件b;701、螺旋管;702、进风管;703、出风管;8、导热柱;9、散热孔;10、导热衬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包括外壳1、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电动机2以及安装在电动机2轴上的叶轮本体3,叶轮本体3叶片的外侧壁上均固接有散热片5,且散热片5位于外壳1内侧壁开设的环形槽609内,外壳1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散热部件a6,散热部件a6包括固接在外壳1外侧壁的两个冷却箱601,且两个冷却箱601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进气管602的一端连通,且两个进气管602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外壳1内侧壁开设的导流孔道a607和导流孔道b608内,且两个冷却箱601的底部分别与两个出气管603的一端连通,且两个出气管603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导流孔道a607和导流孔道b608内(见图1和图2);利用散热片5旋转产生风力驱动使得导流孔道a607和导流孔道b608内的空气通过进气管602进入冷却箱601内,经冷却箱601冷却后空气再通过出气管603进入导流孔道a607和导流孔道b608内,从而实现循环冷却。
散热部件a6还包括安装在冷却箱601远离外壳1一侧壁的半导体制冷片605,且半导体制冷片605远离冷却箱60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散热扇606,半导体制冷片605的冷端位于冷却箱601内侧,半导体制冷片605的热端位于冷却箱601外侧,冷却箱601内对应半导体制冷片605的位置安装有导流板604,且导流板604靠近半导体制冷片605的间隙逐渐减小(见图1);进入冷却箱601内部的空气在导流板604的作用下逐渐靠近半导体制冷片605的冷端,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且散热扇606可以对半导体制冷片605的热端进行散热,维持空气循环的运行。
叶轮本体3焊接在叶轮轴4上,且叶轮轴4安装在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叶轮轴4的外侧套设有散热部件b7,散热部件b7包括套设于叶轮轴4外侧的螺旋管701,且螺旋管701的一端延伸至导流孔道a607内并连通有进风管702,进风管702的进风端口正对出气管603位于导流孔道a607的一端,且螺旋管701另一端延伸至导流孔道b608内并连通有出风管703,且出风管703的出风端口正对进气管602位于导流孔道b608的一端(见图1);当出气管603排出制冷空气时,空气可以通过进风管702进入螺旋管701内,从而对叶轮轴4和电动机2轴之间连接处进行导热散热工作,且螺旋管70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出风管703进入导流孔道b608内,实现对叶轮轴4的散热,提高叶轮轴4与电机轴连接稳固性。
叶轮轴4上呈环状嵌设有多个导热柱8,叶轮轴4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9,且多个散热孔9分别依次位于多个导热柱8之间(见图3);导热柱8的作用可将电动机2轴与叶轮轴4之间连接处的热量导出,同时在散热孔9的作用下进行散热。
叶轮轴4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导热衬片10(见图3);利用导热衬片10提高叶轮轴4对电动机2轴的导热效果。
在使用时,将整体安装完毕并进行运行,利用电动机2驱动使得叶轮本体3运转,当叶轮本体3在运转时会带动散热片5在环形槽609内旋转,利用散热片5旋转产生风力驱动使得导流孔道a607和导流孔道b608内的空气通过进气管602进入冷却箱601内,利用半导体制冷片605确保冷却箱601内空气处于低温状态,经冷却箱601冷却后空气再通过出气管603进入导流孔道a607和导流孔道b608内,从而实现循环冷却,有效降低叶轮本体3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热量,且风冷循环动力可由叶轮本体3旋转产生,当出气管603排出制冷空气时,空气可以通过进风管702进入螺旋管701内,从而对叶轮轴4和电动机2轴之间连接处进行导热散热工作,且螺旋管70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出风管703进入导流孔道b608内,实现对叶轮轴4的散热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包括外壳(1)、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电动机(2)以及安装在电动机(2)轴上的叶轮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本体(3)叶片的外侧壁上均固接有散热片(5),且散热片(5)位于外壳(1)内侧壁开设的环形槽(609)内,所述外壳(1)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散热部件a(6),所述叶轮本体(3)焊接在叶轮轴(4)上,且叶轮轴(4)安装在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所述叶轮轴(4)的外侧套设有散热部件b(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a(6)包括固接在外壳(1)外侧壁的两个冷却箱(601),且两个冷却箱(601)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进气管(602)的一端连通,且两个进气管(602)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外壳(1)内侧壁开设的导流孔道a(607)和导流孔道b(608)内,且两个冷却箱(601)的底部分别与两个出气管(603)的一端连通,且两个出气管(603)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导流孔道a(607)和导流孔道b(60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a(6)还包括安装在冷却箱(601)远离外壳(1)一侧壁的半导体制冷片(605),且半导体制冷片(605)远离冷却箱(60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散热扇(60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05)的冷端位于冷却箱(601)内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05)的热端位于冷却箱(601)外侧,所述冷却箱(601)内对应半导体制冷片(605)的位置安装有导流板(604),且导流板(604)靠近半导体制冷片(605)的间隙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b(7)包括套设于叶轮轴(4)外侧的螺旋管(701),且螺旋管(701)的一端延伸至导流孔道a(607)内并连通有进风管(702),所述进风管(702)的进风端口正对出气管(603)位于导流孔道a(607)的一端,且螺旋管(701)另一端延伸至导流孔道b(608)内并连通有出风管(703),且出风管(703)的出风端口正对进气管(602)位于导流孔道b(608)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轴(4)上呈环状嵌设有多个导热柱(8),所述叶轮轴(4)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9),且多个散热孔(9)分别依次位于多个导热柱(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轴(4)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导热衬片(10)。
CN202020571567.5U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Active CN212250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1567.5U CN212250608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1567.5U CN212250608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0608U true CN212250608U (zh) 2020-12-29

Family

ID=74001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1567.5U Active CN212250608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0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4050A (zh) 内置有水泵的整体腔式水冷排
CN102478365A (zh) 散热器和冷却装置
CN113993350A (zh) 一种具有空气循环机构的高效散热器
WO2022166226A1 (zh) 一种相变冷却式永磁直驱鼓风机
CN212250608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外转子轴流风机叶轮装置
KR102052949B1 (ko) 터보모터의 이중 냉각 구조
CN21137636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流互感器
CN218243262U (zh) 高效散热的永磁直驱电机
CN21727087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CN214791559U (zh)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10772901U (zh) 一种冷凝器用防冻装置
CN110566456B (zh) 一种无油螺杆风机
CN22075053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集成式水冷机
KR102003981B1 (ko) 양방향 임펠러로 구성된 터보 모터의 이중 냉각구조
CN101441013A (zh) 无压缩机电子冰箱
CN217207028U (zh) 一种风机散热结构
CN104582419A (zh) 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换热器
CN220748581U (zh) 一种冷却塔风机
CN220493417U (zh) 一种强排散热式计算机网络设备箱
CN110793132A (zh) 一种换热装置及安装有该换热装置的厨房空调系统
CN220556802U (zh) 变频器散热机构
CN108930669A (zh) 一种热水泵的轴承强制风冷自冷却结构
CN220151612U (zh) 一种带电机冷却的风机
CN219263918U (zh) 一种制粒机
CN220156356U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外转子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