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6682U -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6682U
CN212236682U CN202020500241.3U CN202020500241U CN212236682U CN 212236682 U CN212236682 U CN 212236682U CN 202020500241 U CN202020500241 U CN 202020500241U CN 212236682 U CN212236682 U CN 212236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odorization
module
reactor
temperature plasma
ozone de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02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小东
张帅
翁林钢
叶青
戚科技
刘洪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way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way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way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way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02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668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0461 priority patent/WO202120370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6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6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数个除臭模块、设置于壳体外部的配电模块;所述数个除臭模块中的每一个除臭模块均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形式的等离子体反应器,所述配电模块包括为反应器提供电能的数个电源;当数个电源通电后,所述反应器发生介质阻挡放电并产生活性粒子,所述产生的活性粒子使臭气分子发生分解转化并脱除,实现废气的处理。本实用新型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等离子体分解致臭物质,达到除臭效果,多余的副产物臭氧可在尾部设置臭氧分解单元消除并加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流程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对臭气适用性强,适用气量范围大,可高效低成本的实现除臭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恶臭异味污染成为环境投诉的焦点,加强防治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恶臭投诉占所有环境投诉的23%,成为仅次于噪声的第二大投诉源。
恶臭异味污染涉及的行业既有石油炼制、化工、制药、橡胶、造纸、食品加工等点源,又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畜禽养殖、餐饮油烟等面源、散发源。由于恶臭具有来源广泛、组分复杂等特点,存在溯源难、监管难、治理难等困境,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恶臭气体处理常见的方法有生物分解法、活性炭吸附法、等离子体法、喷淋液除臭法和光催化氧化法等。低温等离子体法是一种高效、清洁、便捷的除臭净化工艺,处理污染物的原理为: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空气间隙放电产生的大量高能粒子轰击污染物分子,使其电离、解离和激发,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安全物质,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成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
目前,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虽然已经在相关行业拥有部分应用实践,但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亟需技术优化,从而实现等离子体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查阅相关研究专利发现存在以下特点:1、除臭大多数集中在小气量、特定场所,如公厕、垃圾站点;2、除臭反应器结构多采用小间隙DBD放电形式,对于废气的成分要求温度低、含尘少、含油烟少、不含雾滴,烟气适应性差;3、除臭效果有待考证。
如公开号为CN10658222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设备,主要由除尘系统和除臭味系统组成,放电结构为线-筒式,放电形式采用电晕放电,其阴阳极间距与放电电压、电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电晕放电形式放电能量密度一般低于介质阻挡放电,但是该专利中并未提到尾部臭氧逃逸的问题。
又如公开号为CN20576051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除臭设备,采用了插入式的电离模块作为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之后再与待处理臭气进行混合,没有提到模块的布置及适用工况,且由于活性粒子大都寿命短暂,这种等离子体产生后再去净化的工艺净化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公开号为CN 20685346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协同增效型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设备,提出了包括旋雾喷淋、稀土催化、虹吸负离子、UV紫外光、臭氧分解网等的多种处理工艺的整合,若所有的工艺全都投入的话,工艺流程复杂,成本较大。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故需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数个除臭模块、设置于壳体外部的配电模块;所述数个除臭模块中的每一个除臭模块均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形式的等离子体反应器,所述配电模块包括为反应器提供电能的数个电源;当数个电源通电后,所述反应器发生介质阻挡放电并产生活性粒子,所述产生的活性粒子使臭气分子发生分解转化并脱除,实现废气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每一个除臭模块安装的滑轨,以使每一个除臭模块通过滑轨安装于壳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除臭模块备用位点,用于补加除臭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的结构为管-板式结构或管-管式结构;所述反应器发生介质阻挡放电时的放电间隙为3-15mm。
进一步的,所述应器的放电间隙为3mm、4.5mm、6mm、7mm、8mm、9mm、10mm、11mm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数个除臭模块中每一个除臭模块的净化废气量为500~2000m3/h。
进一步的,还包括臭氧分解模块,所述臭氧分解模块设置于壳体的尾部;所述臭氧分解模块包括臭氧分解催化网,所述臭氧分解催化网为蜂窝式或板式。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分解催化网内具有臭氧分解催化剂;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包括二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铜;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的负载基体为活性炭或氧化铝或二氧化钛晶体;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的使用温度为30~80℃。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预设有臭氧分解模块备用位点,用于安装臭氧分解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中废气的处理效率为1~5W/m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待处理废气在壳体内流动时依次经过除臭模块和臭氧分解模块,除臭模块由合理布置的模块化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组成,等离子体反应器采用高效的介质阻挡放电形式,分解、氧化致臭分子,实现除臭目的,臭氧分解模块作为副产物臭氧的破坏处理段,消除臭氧逃逸隐患,同时提高臭氧利用率,此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各模块维护更换方便,适用废气处理量范围大,实现除臭的高效低成本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三提供的应用于污水处理站废气除臭的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中除臭模块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除臭模块放电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除臭模块放电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四提供的应用于垃圾处理中心废气除臭的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二、五提供的应用于化工车间废气除臭的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二、六提供的应用于大型木材加工厂废气除臭的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五提供的应用于大型木材加工厂废气除臭的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中除臭模块单层排设示意图;
其中:1.壳体;2.除臭模块;21.放电极;22.接地极;3.配电模块;31.电源;4.备用位点;5.臭氧分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数个除臭模块2、设置于壳体1外部的配电模块3;数个除臭模块中的每一个除臭模块2均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形式的等离子体反应器,配电模块3包括为反应器提供电能的数个电源31;当数个电源31均通电后,反应器发生介质阻挡放电并产生活性粒子,产生的活性粒子使臭气分子发生分解转化并脱除,实现废气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数个表示1个或多个。
除臭装置的壳体1可以横向放置,也可以纵向放置。壳体1内设有安装除臭模块2的位置点,且该位置点处设有滑轨,以使除臭模块2通过滑轨安装于壳体1内部。在壳体1内还设有除臭模块2备用位点4,用于补加除臭模块2,而壳体外部密封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除臭模块2为1个或多个模块,其具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安装。装置处理废气如图1、5、6、7中箭头的方向,根据箭头的方向,除臭模块的阵列排设为:若除臭模块为1个时,除臭模块位置点的陈列排设为1*1,且还设有与除臭模块相邻并靠近尾部的备用位点4,因此当除臭模块为1个时,除臭模块位置点的陈列排设为1*2。若除臭模块为大于1个(多个)时,除臭模块位置点的陈列排设为n*2,且还设有与除臭模块相邻并靠近尾部的备用位点4,因此当除臭模块为大于1个(多个)时,除臭模块位置点的陈列排设为n*3。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除臭装置的壳体为立体图,反应器的排列方式为可以壳体中单侧排设,也可以是壳体中两侧排设,单侧排设为n*2,两侧排设时的单侧壳体为n/2*2。具体的拍摄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说明的是,除臭模块的个数为单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
本实施例可根据待处理气量的不同选择最佳的反应器数量和布置方式,提高装置可操作性,便于检修更换管理;且在壳体上预留一层加装除臭模块的位置,用于装置安装后补加除臭模块,保证净化效果。
除臭模块2主要为等离子体反应器,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形式,结构为管-板式结构或管-管式结构,如图2-3所示,且反应器中包括放电极21和接地极22;在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的作用下,反应器发生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大量活性粒子,臭气分子在此进行分解转化脱除,进而实现废气的除臭净化。
反应器发生介质阻挡放电时的放电间隙为3-15mm。优选的,反应器的放电间隙为3mm、4.5mm、6mm、7mm、8mm、9mm、10mm、11mm中的一种。且管-板式结构或管-管式结构两端由环氧树脂板固定,不锈钢板通过特制的环氧杆和分隔件固定并保持间隙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除臭模块2的净化废气量为500~2000m3/h,优选1000m3/h。除臭模块2的个数与待处理风量及臭气浓度成正比,在处理量较小时,且除臭模块2的个数少于4个时,单个除臭模块配置单独的配电模块3,即一个除臭模块配置一个配电模块3;在处理量较大时,所有的除臭模块(≥4个时)由一个配电模块3分配供电,每个除臭模块配置独立的运行状态信号,便于检修更换,如除臭模块数为16个时,配电模块3中包括4个电源,其中每一个电源控制4个除臭模块的反应器。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工况计算所需的反应器注入功率,设计反应器布置方案,相应的设计电源的配置方案,电源采用适用于等离子体反应器的电源,根据功率分为2.5KW、5KW和10KW的模块化电源,针对不同的设计需求设计不同的电源组合。使用不同种类的电源之间组合的方式进行供电,在降低投资成本同时综合考虑运行稳定性和设备维护,进而降低综合成本。
电源与反应器组合方案如下表1。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数 反应器模块数 总功率KW 适用风量,Nm<sup>3</sup>/h
2.5 KW 1 1 2.5 ~1000
5KW 1 2 5 ~2000
10KW 1 4 10 ~5000
10 KW 2 8 20 ~10000
-- -- -- -- --
表1
反应器中废气的处理效率为1~5W/m3,电源除臭效率在1~5W/m3范围内,同实际的臭氧浓度和分子组成相关,需要根据实际的工况来进一步设计计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计算所需的反应器注入功率,设计反应器布置方案,设计电源的配置方案,针对不同的设计需求设计不同的组合方式,保证净化效果同时降低净化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还包括臭氧分解模块5,在壳体的尾部预设有臭氧分解模块安装的位点,用于安装臭氧分解模块5。
当处理的废气经过除臭模块后,若臭氧浓度依然超过控制标准,可在尾部安装臭氧分解模块5,臭氧分解模块5主要为臭氧分解催化网,臭氧分解催化网可以为蜂窝式或板式。
臭氧分解催化网内具有臭氧分解催化剂;臭氧分解催化剂的用量需要经过精确计算确定,催化剂空速为10000~50000/h。废气于臭氧分解模块停留时间优选为0.1s、0.15s、0.2s、0.25s或0.3s。
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包括二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铜;臭氧分解催化剂的负载基体为活性炭或氧化铝或二氧化钛晶体;臭氧分解催化剂的使用的最佳温度为30~80℃,长时间使用后若发现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效率降低,可取出晾晒或烘干一段时间后继续使用。本实施例的臭氧分解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减少了跟换频率,降低了人工、材料的成本。
待处理废气在壳体内流动时的流速为3~8m/s,优选为3 m/s、4 m/s、5m/s、6m/s中的一种,废气温度小于100℃,整体装置总压力损失小于800Pa。待处理废气中含尘含水量较大时,应该进行除尘除水预处理后再进入净化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在尾部设置了臭氧分解模块安装位点,便于臭氧浓度依然超过控制标准的情况下,通过安装臭氧分解模块来处理废气,当不需要臭氧分解模块时,可以将该模块取出,以减少资源浪费。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与实施例一、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将除臭装置应用于污水处理站废气除臭净化。
如图1所示为一种模块化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应用于污水处理站废气除臭净化,壳体纵向放置,处理废气量为2000m3/h,温度为室温,使用时废气通过箭头的方向经过除臭模块实现臭气污染物分子的分解转化,达到净化治理目的。除臭模块分为3层,两层设置有反应器模块,第三层为预留反应器接口,反应器模块数为2个,排布方式为1个×2层(该排设方式为在壳体上单侧排设),每个反应器配置一个配电模块,且配电模块与反应器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壳体上,配电模块在壳体外,不与废气接触,单个配电模块的电源功率为2.5KW,总功率为5KW,废气在壳体内流动时烟气流速为3m/s。启动时先开启除臭装置电源,待电源稳定后,通入待处理废气,关闭时,先关闭待处理废气风机,再关闭除臭装置电源。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将除臭装置应用于垃圾处理中心废气除臭净化。
如图5所示的一种模块化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应用于垃圾处理中心废气除臭,壳体纵向放置,处理废气量为5000Nm3/h,温度为室温,反应器模块数为4个,排布方式为2个×2层(该排设方式为在壳体上单侧排设),壳体整体呈正方形,第三层为预留反应器接口,4个反应器模块配置一个电源,电源模块功率为10KW,放置在配电模块里,固定于壳体钢结构平台合适位置,废气在壳体内流动流速为4m/s,经过除臭模块,实现臭气污染物分子的分解净化,达到废气净化治理目的。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将除臭装置应用于化工车间废气除臭净化。
如图6所示为一种模块化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中另外一种布置方式,应用于化工车间废气除臭,壳体横向放置,处理臭气量为15000Nm3/h,废气在壳体内流动时烟气流速为4m/s,经过除臭模块和臭氧分解模块,实现臭气污染物分子的分解转化以及副产物臭氧的破坏,实现除臭净化治理。除臭模块分为三层,第三层为预留反应器接口,布置反应器模块数为16个,本实施例的排设方式为两侧排设,其中两侧排设中单侧壳体的排布方式为4个×2层,如图8所示为反应器的单层排设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单层与单侧的视图方向不同;反应器模块数为16个的配置的电源数为4个,每个电源控制4个反应器,单个电源的功率为10KW,总功率为40KW,电源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在配电模块里,固定在净化装置平台合适位置。启动时先开启除臭装置电源,待电源稳定后,通入待处理废气,关闭时,先关闭待处理废气风机,再关闭除臭装置电源。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将除臭装置应用于大型木材加工厂废气除臭净化。
如图7所示为一种模块化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中另外一种布置方式,应用于大型木材加工厂废气除臭,处理臭气量为16万Nm3/h,废气在壳体内流动时烟气流速为6m/s,依次经过除臭模块和臭氧分解模块,实现臭气污染物分子的分解净化以及副产物臭氧的破坏,最终实现除臭净化治理目的。除臭模块分为三层,第三层为预留反应器接口,布置反应器的个数为128个,排布方式为64个×2层(该排设方式为在壳体上单侧排设),配置的电源数为32个,每个电源控制4个反应器,单个电源的功率为10KW,总功率为320KW,每8个电源安装在1个配电模块中,共4个配电模块且固定在净化装置平台合适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节约材料且方便安装,本实施例的反应器的也可采用双侧排设(如两侧排设中的单侧壳体为32个×2层),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仅限于图7中示出的。启动时先开启除臭装置电源,待电源稳定后,通入待处理废气,关闭时,先关闭待处理废气风机,再关闭除臭装置电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数个除臭模块、设置于壳体外部的配电模块;所述数个除臭模块中的每一个除臭模块均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形式的等离子体反应器,所述配电模块包括为反应器提供电能的数个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每一个除臭模块安装的滑轨,以使每一个除臭模块通过滑轨安装于壳体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除臭模块备用位点,用于补加除臭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的结构为管-板式结构或管-管式结构;所述反应器发生介质阻挡放电时的放电间隙为3-1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的放电间隙为3mm、4.5mm、6mm、7mm、8mm、9mm、10mm、11mm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除臭模块中每一个除臭模块的净化废气量为500~2000m3/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分解模块,所述臭氧分解模块设置于壳体的尾部;所述臭氧分解模块包括臭氧分解催化网,所述臭氧分解催化网为蜂窝式或板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分解催化网内具有臭氧分解催化剂;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包括二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铜;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的负载基体为活性炭或氧化铝或二氧化钛晶体;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的使用温度为30~8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预设有臭氧分解模块备用位点,用于安装臭氧分解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中废气的处理效率为1~5W/m3
CN202020500241.3U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Active CN212236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0241.3U CN212236682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PCT/CN2020/130461 WO2021203709A1 (zh) 2020-04-08 2020-11-20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0241.3U CN212236682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6682U true CN212236682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0241.3U Active CN212236682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66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7608A (zh) * 2020-04-08 2020-09-04 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7608A (zh) * 2020-04-08 2020-09-04 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03709A1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系统
CN201969474U (zh) 等离子体废气净化装置
CN204768273U (zh) 一种光催化复合型废气处理系统
CN104197425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06823798A (zh) 一种超声波协同紫外光净化有机废气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7413175B (zh) 一种高效率低能耗免二次污染的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与装置
CN212236682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
CN201969473U (zh) Uv等离子体废气净化器
CN110227338B (zh) 一种湿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污泥干化废气的系统
CN111617608A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除臭系统
CN211302639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活性炭一体机
CN112791555A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11514743A (zh) 一种处理恶臭气体的催化氧化系统
CN108325360B (zh) 一种间隔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
CN215822743U (zh) 一种高效率的等离子体协同多技术烟气净化设备
CN213707745U (zh) 一种卧式准分子臭氧发生器
CN112933918A (zh) 一种多级气液双相介质阻挡放电的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206453U (zh) 一种环卫设施用臭气处理设备
CN211612254U (zh) 一种新型光氧离子复合除臭装置
CN211189716U (zh) 一种uv光氧活性炭组合装置
CN210584386U (zh) 一体式应急除臭装置
CN201030285Y (zh) 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
CN203990278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复合氧化净化一体式装置
CN202938394U (zh) 管道插入式光化学餐饮油烟除味器
CN203687214U (zh) 大型商用室内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