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4963U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34963U CN212234963U CN202020120997.5U CN202020120997U CN212234963U CN 212234963 U CN212234963 U CN 212234963U CN 202020120997 U CN202020120997 U CN 202020120997U CN 212234963 U CN212234963 U CN 2122349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wound
- protection device
- fixing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主体、外壳和固定层,保护装置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层,固定层的前面嵌入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前面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外壳的前面活动连接有门,门打开后,医护人员可以直接透过门内的换药窗对伤口进行换药,并且门上的透气窗也能够给伤口包扎处更好的通风,加快伤口的康复,并且对固定层裸露在外面的伤口保扎处进行防护,防止外物碰触到伤口,并且在保护装置中的固定层对伤口的皮肤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出现因周边的皮肤扯动而牵连的伤口皮肤扯动,进而导致的伤口裂开,体现了本实用新型设备的易换药和高防护,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创口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
目前在使用的伤口保护装置基本都是直接将消炎药物覆盖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缠绕在病人身上,这种伤口保护也只能是进行基本的防护,像皮肤扯动导致的伤口裂开并没有起到什么防护,并且需要消耗太多的绷带拆料,而且换药也极其不方便,需要医护人员一层层拆除绷带,然后才能进行上药。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保护性能差,换药不方便的设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主体、外壳和固定层,所述保护装置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前面嵌入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面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前面活动连接有门,所述么外壳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外壳的外围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四周中间贯穿连接有伸缩口,所述保护层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层的后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周固定连接有伸缩卡头,所述固定板的中间贯穿连接有换药窗。
优选的,所述门的前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门的中间贯穿连接有透气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卡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子,所述带子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胶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卡栓。
优选的,所述外壳由内部中间的挡板、挡板前面的门、外壳外围的保护层、保护层四周中间的伸缩口、保护层左右两端的固定槽和固定槽内部的固定杆共同组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层由后面的固定胶、固定胶前面的固定板、固定板四周中间的伸缩卡头和固定板中间的换药窗共同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外壳,外壳安装在固定层上对固定层中裸露的伤口包扎起到一定的防护,并且外壳四周的绑带对保护装置的稳定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
2.该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固定层,固定层对病人的伤口的皮肤与周边的皮肤进行隔离,使伤口的皮肤减少出现扯裂的问题,并且预留了换药窗用于医护人员换药,提高换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绑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装置主体,2、绑带,3、外壳,4、限位板,5、固定层,6、拉环,7、透气窗,8、卡栓,201、固定扣,202、带子,203、卡扣,204、胶带,301、保护层,302、门,303、伸缩口,304、挡板,305、固定杆,306、固定槽,501、固定板,502、换药窗,503、伸缩卡头,504、固定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主体1、外壳3和固定层5,保护装置主体1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层5,固定层5的前面嵌入连接有外壳3外壳3的前面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外壳3的前面活动连接有门302,么外壳3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挡板304,外壳3的外围固定连接有保护层301,保护层301的四周中间贯穿连接有伸缩口303,保护层3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槽306,固定槽3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5,固定层5的后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胶504,固定胶504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01,固定板501的四周固定连接有伸缩卡头503,固定板501的中间贯穿连接有换药窗502。
优选的,门302的中间贯穿连接有透气窗7,病人治疗做好手术包扎后,一般都需要敷一些消毒类型的药物,去保证伤口的病菌消毒,进而防止伤口的感染,导致的不良病况,从而增加医疗负担,但是在敷好药物后进行包扎过程中,往往包扎会将伤口处进行密封,导致包扎处密不通风,提高了伤口的感染几率,并且延缓了伤口的康复时间,所以在门302上设置了一个通风窗7对包扎伤口进行适当的通风,从而减小因不通风导致的感染和提高伤口的恢复效率。
优选的,固定杆30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绑带2,绑带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扣203,卡扣20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扣201,卡扣2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子202,带子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胶带204,在保护装置上加了固定装置,保护装置主要的是利用固定层最后面的固定胶504进行固定,但是也有可能会存在掉落的可能性,所以在保护装置的两次分别放置了两条绑带2,绑带2左侧上的卡扣203和外壳3中的固定杆305相连接,并且利用卡扣203中间贯穿的固定扣201,将固定扣201与固定扣201另一部分扣住进行将绑带2和保护装置固定,从而防止绑带2松落,在固定扣201的右边固定连接的是带子202,采用的是轻薄、紧固纱布材料,使病人使用期间带子202穿戴的位子能更好的透气,在带子202的右边是胶带204,主要作用是将保护装置上的四条绷带2利用胶带204的黏性在病人背后进行固定,从而使与绷带2连接的保护装置更加的稳定。
优选的,限位板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卡栓8,保护装置外壳3上活动连接的门302是可以进行旋转打开的,医护人员在给病人换好药物到下一次换药期间是不可以对伤口进行随意碰触的,如果不设有卡栓8的话,外壳3的门302不小心打开很可能对伤口造成伤害,更严重很可能导致出血和感染,所以在限位板4上的卡栓8对门302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因门302的随意打开对伤口造成伤害。
优选的,外壳3由内部中间的挡板304、挡板304前面的门302、外壳3外围的保护层301、保护层301四周中间的伸缩口303、保护层301左右两端的固定槽306和固定槽306内部的固定杆305共同组成,医护人员在对病人使用保护装置将固定层5安置好后,将外壳3与固定层5对齐,然后将外壳3盖在固定层5上,将固定层5四周的伸缩卡头503按压进固定层5的固定板501内,固定层5套入外壳3中时,固定层5四周的伸缩卡头503会从外壳3四周的伸缩口303中弹出,进而卡住固定,从而将固定层5和外壳3进行固定,外壳3中间活动连接有门302,拉动门302上的拉环6时,拉环6会带动门302移动,从而带动与门302连接的合页片转动,合页片的另一边固定连接在外壳3的内壁上,随着合页片的转动从而带动门302进行转动,从而将门302打开,方便医护人员通过门302的换药窗502对伤口进行换药,在门302的后面有一个挡板304对门302进行限定,防止门302受挤压时往伤口处转动,在外壳3的外围固定连接了一层保护层301,并在保护层301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设置了固定槽306,并在固定槽306中设置了固定杆305,方便绑带2上的卡扣203穿过固定杆305扣住,进而方便绑带2与外壳3进行连接,安装好后,外壳3对伤口不被外物碰触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通过门302医护人员也能够更好的换药,提高医护人员的换药效率,并且门302上的透气窗7对伤口的透气有一定的益处,防止伤口出现不通风造成的伤口感染和恢复缓慢问题。
优选的,固定层5由后面的固定胶504、固定胶504前面的固定板501、固定板501四周中间的伸缩卡头503和固定板501中间的换药窗502共同组成,医生在对病人伤口进行缝合后,可以将固定层5覆盖在伤口的外围,固定层5底端的固定胶504会粘连在病人伤口周边的皮肤上,并在于固定胶504相连的固定板501一起的作用下对这一块的皮肤进行限定,从而防止病人伤口的皮肤在伤口周边的皮肤扯动影响下,对伤口进行扯动,造成伤口出现裂开,并且利用固定胶504对固定层5固定在病人胸口上起到固定作用,并且在固定层5的中间对伤口部分预留了换药窗502,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换药窗502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换药,而不像往常一样去拆卸大量的绷带,并且在固定板501的四周设有伸缩卡头503与外壳3中的伸缩口303进行扣接,从而将外壳3固定在固定层5上,从而对换药窗502内的伤口进行保护,防止有外物碰触伤口,有固定层5的防护,伤口周围的皮肤扯动对伤口影响有一定的防护,并且预留的换药窗502对医护人员的换药工作效率起到一定的提升。
工作原理:首先,病人治疗做好手术包扎后,一般都需要敷一些消毒类型的药物,去保证伤口的病菌消毒,进而防止伤口的感染,导致的不良病况,从而增加医疗负担,但是在敷好药物后进行包扎过程中,往往包扎会将伤口处进行密封,导致包扎处密不通风,提高了伤口的感染几率,并且延缓了伤口的康复时间,所以在门302上设置了一个通风窗7对包扎伤口进行适当的通风,从而减小因不通风导致的感染和提高伤口的恢复效率。
然后,在保护装置上加了固定装置,保护装置主要的是利用固定层最后面的固定胶504进行固定,但是也有可能会存在掉落的可能性,所以在保护装置的两次分别放置了两条绑带2,绑带2左侧上的卡扣203和外壳3中的固定杆305相连接,并且利用卡扣203中间贯穿的固定扣201,将固定扣201与固定扣201另一部分扣住进行将绑带2和保护装置固定,从而防止绑带2松落,在固定扣201的右边固定连接的是带子202,采用的是轻薄、紧固纱布材料,使病人使用期间带子202穿戴的位子能更好的透气,在带子202的右边是胶带204,主要作用是将保护装置上的四条绷带2利用胶带204的黏性在病人背后进行固定,从而使与绷带2连接的保护装置更加的稳定。
接着,保护装置外壳3上活动连接的门302是可以进行旋转打开的,医护人员在给病人换好药物到下一次换药期间是不可以对伤口进行随意碰触的,如果不设有卡栓8的话,外壳3的门302不小心打开很可能对伤口造成伤害,更严重很可能导致出血和感染,所以在限位板4上的卡栓8对门302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因门302的随意打开对伤口造成伤害。
紧接着,医护人员在对病人使用保护装置将固定层5安置好后,将外壳3与固定层5对齐,然后将外壳3盖在固定层5上,将固定层5四周的伸缩卡头503按压进固定层5的固定板501内,固定层5套入外壳3中时,固定层5四周的伸缩卡头503会从外壳3四周的伸缩口303中弹出,进而卡住固定,从而将固定层5和外壳3进行固定,外壳3中间活动连接有门302,拉动门302上的拉环6时,拉环6会带动门302移动,从而带动与门302连接的合页片转动,合页片的另一边固定连接在外壳3的内壁上,随着合页片的转动从而带动门302进行转动,从而将门302打开,方便医护人员通过门302的换药窗502对伤口进行换药,在门302的后面有一个挡板304对门302进行限定,防止门302受挤压时往伤口处转动,在外壳3的外围固定连接了一层保护层301,并在保护层301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设置了固定槽306,并在固定槽306中设置了固定杆305,方便绑带2上的卡扣203穿过固定杆305扣住,进而方便绑带2与外壳3进行连接,安装好后,外壳3对伤口不被外物碰触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通过门302医护人员也能够更好的换药,提高医护人员的换药效率,并且门302上的透气窗7对伤口的透气有一定的益处,防止伤口出现不通风造成的伤口感染和恢复缓慢问题。
最后,医生在对病人伤口进行缝合后,可以将固定层5覆盖在伤口的外围,固定层5底端的固定胶504会粘连在病人伤口周边的皮肤上,并在于固定胶504相连的固定板501一起的作用下对这一块的皮肤进行限定,从而防止病人伤口的皮肤在伤口周边的皮肤扯动影响下,对伤口进行扯动,造成伤口出现裂开,并且利用固定胶504对固定层5固定在病人胸口上起到固定作用,并且在固定层5的中间对伤口部分预留了换药窗502,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换药窗502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换药,而不像往常一样去拆卸大量的绷带,并且在固定板501的四周设有伸缩卡头503与外壳3中的伸缩口303进行扣接,从而将外壳3固定在固定层5上,从而对换药窗502内的伤口进行保护,防止有外物碰触伤口,有固定层5的防护,伤口周围的皮肤扯动对伤口影响有一定的防护,并且预留的换药窗502对医护人员的换药工作效率起到一定的提升,这就是该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主体(1)、外壳(3)和固定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主体(1)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层(5),所述固定层(5)的前面嵌入连接有外壳(3)所述外壳(3)的前面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外壳(3)的前面活动连接有门(302),所述外壳(3)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挡板(304),所述外壳(3)的外围固定连接有保护层(301),所述保护层(301)的四周中间贯穿连接有伸缩口(303),所述保护层(3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槽(306),所述固定槽(3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5),所述固定层(5)的后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胶(504),所述固定胶(504)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01),所述固定板(501)的四周固定连接有伸缩卡头(503),所述固定板(501)的中间贯穿连接有换药窗(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302)的前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环(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302)的中间贯穿连接有透气窗(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0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绑带(2),所述绑带(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扣(203),所述卡扣(20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扣(201),所述卡扣(2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子(202),所述带子(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胶带(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卡栓(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由内部中间的挡板(304)、挡板(304)前面的门(302)、外壳(3)外围的保护层(301)、保护层(301)四周中间的伸缩口(303)、保护层(301)左右两端的固定槽(306)和固定槽(306)内部的固定杆(305)共同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5)由后面的固定胶(504)、固定胶(504)前面的固定板(501)、固定板(501)四周中间的伸缩卡头(503)和固定板(501)中间的换药窗(502)共同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0997.5U CN212234963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0997.5U CN212234963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34963U true CN212234963U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990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2099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34963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349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01610A (zh) * | 2022-01-13 | 2022-06-10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一种心胸外科康复用伤口固定装置 |
CN115462977A (zh) * | 2022-10-31 | 2022-12-13 | 广州医科大学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
2020
- 2020-01-20 CN CN202020120997.5U patent/CN2122349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01610A (zh) * | 2022-01-13 | 2022-06-10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一种心胸外科康复用伤口固定装置 |
CN115462977A (zh) * | 2022-10-31 | 2022-12-13 | 广州医科大学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CN115462977B (zh) * | 2022-10-31 | 2023-01-17 | 广州医科大学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34963U (zh)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
CN108969200A (zh) | 一种防止粘附伤口的医用纱布 | |
CN215652010U (zh) | 一种快速便捷快速止血创可贴 | |
CN210843815U (zh) | 一种无菌外敷固定装置 | |
CN212308208U (zh) | 一种介入手术后护理防感染装置 | |
CN211356252U (zh) |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防脱落加压固定棉垫 | |
CN209301471U (zh) | 一种用于室外处理的绷带 | |
CN215349978U (zh) | 一种用于产科腹部刀口的促愈装置 | |
CN211300676U (zh) | 妇科用敷料垫 | |
CN221845258U (zh) | 一种乳腺疾病患者换药用护理带 | |
CN215385154U (zh) | 一种普通外科用外伤包扎定位装置 | |
CN217593217U (zh) | 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敷料结构 | |
CN216876812U (zh) | 一种包扎便捷的无菌敷贴 | |
CN217339076U (zh) |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保暖装置 | |
CN221229370U (zh) | 一种手术切口保护装置 | |
CN215606859U (zh) | 一种可开窗呼吸的创可贴 | |
CN217244620U (zh) | 一种护理用快速止血包扎装置 | |
CN221490421U (zh) | 一种敷料贴 | |
CN219323588U (zh) | 一种创口应急用急救止血绷带 | |
CN220193343U (zh) | 一种双药贴式创口贴 | |
CN108578066A (zh) | 一种医用出血监测绷带 | |
CN216318391U (zh) | 一种胸外科护理术后固定装置 | |
CN219878456U (zh) |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
CN208942567U (zh) | 一种医用保护贴 | |
CN221286086U (zh) | 一种能够消炎止痒的生物护创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