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8257U -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8257U
CN212228257U CN202022080923.6U CN202022080923U CN212228257U CN 212228257 U CN212228257 U CN 212228257U CN 202022080923 U CN202022080923 U CN 202022080923U CN 212228257 U CN212228257 U CN 212228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head
temperature sensor
measuring device
wireless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09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旭
郑显阳
何迟
易伟
丁裕国
袁中华
甘永培
苟玮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809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8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8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8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30State monitoring, e.g. faul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nsulator monitoring, corona discharge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内封装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输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还包括用于将封装体固定于电缆上的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用于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桩头上的第一连接件。本测温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同时便于实现变压器桩头温度实时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电网温度监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电变压器的实际使用中,负荷增大、线路故障以及接触不良等都会导致变压器接线桩头温度升高,若不及时控制,将引起桩头部分烧熔、甚至烧毁变压器引起台区电压波动,对经济和正常生活影响极大。
目前,为便于判断接线桩头工作情况或状态,一般采用温度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如温度高于正常工作温度,则可判定为负荷过大、线路故障或接触不良。具体方式一般为通过人工手持红外测温装置对变压器桩头进行实时测温。而在现场工作中,各个配电台区变压器通常较为分散,路程遥远,故实现各接线桩头温度采集的采集效率较低,且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另外,手持式现场测温还具有精度差的问题。因此,在台区管控中急需一种稳定可靠的装置实现对变压器桩头温度的高效、稳定监测,防止桩头温升过高引起电力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在台区管控中急需一种稳定可靠的装置实现对变压器桩头温度进行高效、稳定监测,防止桩头温升过高引起电力事故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本测温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同时便于实现变压器桩头温度实时监测。
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内封装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输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还包括用于将封装体固定于电缆上的第二连接件;
还包括用于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桩头上的第一连接件。
本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实现变压器桩头温度监测存在的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压器桩头温度检测无线测温装置,在具体运用时,通过第二连接件实现封装体在桩头位置电缆上的固定,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在桩头上的固定,这样,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端,所述封装体内的无线通信模块作为温度信号无线传输端,将本装置安装于桩头及桩头位置的电缆上后,即可实现桩头温度的实时监测。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采用了直接安装在桩头位置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桩头温度直接测量,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输出检测结果的技术方案,故相较于现有变压器桩头温度测量方式,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同时可避免测量人员因为需要采用手持式测温仪逐个对准桩头造成的效率低、测量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同时,由于温度数据可无线传输,故本方案还便于实现实时温度监测,便于获得桩头上连续的温度变化规律作为判定电网工作状态的依据。同时,具体结构设计中,配合以上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有效避免温度对无线通信模块正常工作和寿命的影响。同时,以上封装体可采用灌封材料、硅胶料等包裹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可有效实现无线通信模块的防护保护。
具体的,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采用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采用如基于LoRa无线通信电路的通讯模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一种仅在如所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值时才进行信号输出,以降低整个装置的功耗,同时使得数据均具有参考价值,设置为: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处理模块三者信号连接:处理模块接收来自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超温判断,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输出超过预设温度值的检测结果。所述处理模块由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对比判定和是否输出判定,故采用性能稳定、使用成本低、功耗低的51单片机即可。
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桩头的电缆一般包括柔性的保护层,作为一种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实现封装体在电缆上固定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不锈钢钢带抱箍。本方案中,利用钢带抱箍在紧固过程中,可通过旋转其上紧固螺钉的方式,获得足够的箍紧力,同时配合所述保护层的变形,可有效的实现封装体在电缆上的可靠固定。
现有技术中,桩头一般包括连接板、压线螺栓,作为一种便于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固定于连接板上,同时便于操作的第一连接件实现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塑料绑扎带。本方案中第一连接件的选型,区别于如采用钢带抱箍,在使用周期内并不会在桩头上引入无油质污染源影响桩头的导电性能。
由于线缆相对于桩头,本身柔性较大且悬空布设,作为一种如电缆的变形并不会影响到封装体变形的技术方案,设置为:还包括与封装体固定连接的刚性杆,所述刚性杆及封装体均呈条状;
刚性杆与封装体相互平行,刚性杆的侧面与封装体的侧面面接触;
所述刚性杆作为封装体在电缆上固定的固定座。本方案中,所述刚性杆作为与封装体相连的力学强度加强部件,以上刚性杆及封装体形状的设置及相对位置的设置,便于通过刚性杆对封装体进行全面保护。
现有技术中,桩头一般露天设置,为实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与桩头接触位置的覆盖保护,达到如避免集尘影响桩头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正常热量传递;如在雨天下,使得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桩头上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配合的位置能够避免被雨水直接冲刷,导致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得温度值并不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实际桩头温度,设置为: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呈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
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罩体的槽体空间内,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内陷于所述槽体空间内且朝向槽状结构的开口侧。在具体运用时,如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桩头上连接板侧面,用于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配合的桩头侧面由所述开口侧嵌入槽体空间内并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相接触,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被挤压在桩头与槽体空间的底面之间,罩体的封闭端作为罩体的上端并与如桩头上连接板的上端面相抵。此情况下,即可利用罩体的侧面,实现防尘保护和防雨水直接冲刷保护。在具体运用时,如为塑料绑扎带的第一连接件套设在罩体的外部并实现罩体与连接板之间的相互挤压即可。
作为一种不仅便于实现电连接、同时便于实现信号连接,同时使得本方案更便于安装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罩体的封闭端通过封板封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与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电连接线信号连接,所述电连接线通过穿过封板而引入槽体空间内。采用本方案,旨在针对电缆一般由桩头的上部向上延伸,故本方案完成安装后,电连接线的形态为一根完全向上或向下延伸的导线。
为实现通孔位置的防尘和防水保护,利于如上所述的准确反映实际桩头温度,设置为:电连接线通过设置在封板上的通孔穿过封板,且电连接线所述通孔密封配合。
为优化导热性能,以利于温度检测精度,设置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为平面。
为便于利用配合面的形态,实现罩体、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桩头三者之间的准确定位,设置为: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的对侧面为平面,且两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槽状结构的槽底面为平行于槽状结构槽宽方向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实现变压器桩头温度监测存在的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压器桩头温度检测无线测温装置,在具体运用时,通过第二连接件实现封装体在桩头位置电缆上的固定,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在桩头上的固定,这样,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端,所述封装体内的无线通信模块作为温度信号无线传输端,将本装置安装于桩头及桩头位置的电缆上后,即可实现桩头温度的实时监测。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采用了直接安装在桩头位置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桩头温度直接测量,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输出检测结果的技术方案,故相较于现有变压器桩头温度测量方式,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同时可避免测量人员因为需要采用手持式测温仪逐个对准桩头造成的效率低、测量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同时,由于温度数据可无线传输,故本方案还便于实现实时温度监测,便于获得桩头上连续的温度变化规律作为判定电网工作状态的依据。同时,具体结构设计中,配合以上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有效避免温度对无线通信模块正常工作和寿命的影响。同时,以上封装体可采用灌封材料、硅胶料等包裹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可有效实现无线通信模块的防护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主视图,其中,罩体部分透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用于反映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罩体两者各自的形状以及两者的配合关系。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封装体,2、电连接线,3、第一连接件,4、接触式温度传感器,5、罩体,6、刚性杆,7、第二连接件,8、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还包括封装体1,所述封装体1内封装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输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的检测结果;
还包括用于将封装体1固定于电缆上的第二连接件7;
还包括用于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固定于桩头上的第一连接件3。
本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实现变压器桩头温度监测存在的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压器桩头温度检测无线测温装置,在具体运用时,通过第二连接件7实现封装体1在桩头位置电缆上的固定,通过第一连接件3实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在桩头上的固定,这样,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作为温度检测端,所述封装体1内的无线通信模块作为温度信号无线传输端,将本装置安装于桩头及桩头位置的电缆上后,即可实现桩头温度的实时监测。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采用了直接安装在桩头位置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实现对桩头温度直接测量,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输出检测结果的技术方案,故相较于现有变压器桩头温度测量方式,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同时可避免测量人员因为需要采用手持式测温仪逐个对准桩头造成的效率低、测量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同时,由于温度数据可无线传输,故本方案还便于实现实时温度监测,便于获得桩头上连续的温度变化规律作为判定电网工作状态的依据。同时,具体结构设计中,配合以上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7,可有效避免温度对无线通信模块正常工作和寿命的影响。同时,以上封装体1可采用灌封材料、硅胶料等包裹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可有效实现无线通信模块的防护保护。
具体的,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可采用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采用如基于LoRa无线通信电路的通讯模块。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一种仅在如所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值时才进行信号输出,以降低整个装置的功耗,同时使得数据均具有参考价值,设置为: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无线通信模块、处理模块三者信号连接:处理模块接收来自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的检测结果,并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超温判断,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输出超过预设温度值的检测结果。所述处理模块由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对比判定和是否输出判定,故采用性能稳定、使用成本低、功耗低的51单片机即可。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桩头的电缆一般包括柔性的保护层,作为一种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实现封装体1在电缆上固定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件7为不锈钢钢带抱箍。本方案中,利用钢带抱箍在紧固过程中,可通过旋转其上紧固螺钉的方式,获得足够的箍紧力,同时配合所述保护层的变形,可有效的实现封装体1在电缆上的可靠固定。
现有技术中,桩头一般包括连接板、压线螺栓,作为一种便于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固定于连接板上,同时便于操作的第一连接件3实现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塑料绑扎带。本方案中第一连接件3的选型,区别于如采用钢带抱箍,在使用周期内并不会在桩头上引入无油质污染源影响桩头的导电性能。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由于线缆相对于桩头,本身柔性较大且悬空布设,作为一种如电缆的变形并不会影响到封装体1变形的技术方案,设置为:还包括与封装体1固定连接的刚性杆6,所述刚性杆6及封装体1均呈条状;
刚性杆6与封装体1相互平行,刚性杆6的侧面与封装体1的侧面面接触;
所述刚性杆6作为封装体1在电缆上固定的固定座。本方案中,所述刚性杆6作为与封装体1相连的力学强度加强部件,以上刚性杆6及封装体1形状的设置及相对位置的设置,便于通过刚性杆6对封装体1进行全面保护。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现有技术中,桩头一般露天设置,为实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与桩头接触位置的覆盖保护,达到如避免集尘影响桩头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之间的正常热量传递;如在雨天下,使得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桩头上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配合的位置能够避免被雨水直接冲刷,导致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所得温度值并不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实际桩头温度,设置为:还包括罩体5,所述罩体5呈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
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位于所述罩体5的槽体空间内,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内陷于所述槽体空间内且朝向槽状结构的开口侧。在具体运用时,如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桩头上连接板侧面,用于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配合的桩头侧面由所述开口侧嵌入槽体空间内并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相接触,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被挤压在桩头与槽体空间的底面之间,罩体5的封闭端作为罩体5的上端并与如桩头上连接板的上端面相抵。此情况下,即可利用罩体5的侧面,实现防尘保护和防雨水直接冲刷保护。在具体运用时,如为塑料绑扎带的第一连接件3套设在罩体5的外部并实现罩体5与连接板之间的相互挤压即可。
作为一种不仅便于实现电连接、同时便于实现信号连接,同时使得本方案更便于安装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罩体5的封闭端通过封板8封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与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电连接线2信号连接,所述电连接线2通过穿过封板8而引入槽体空间内。采用本方案,旨在针对电缆一般由桩头的上部向上延伸,故本方案完成安装后,电连接线2的形态为一根完全向上或向下延伸的导线。
为实现通孔位置的防尘和防水保护,利于如上所述的准确反映实际桩头温度,设置为:电连接线2通过设置在封板8上的通孔穿过封板8,且电连接线2所述通孔密封配合。
为优化导热性能,以利于温度检测精度,设置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为平面。
为便于利用配合面的形态,实现罩体5、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桩头三者之间的准确定位,设置为: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的对侧面为平面,且两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槽状结构的槽底面为平行于槽状结构槽宽方向的平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对应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体(1),所述封装体(1)内封装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输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的检测结果;
还包括用于将封装体(1)固定于电缆上的第二连接件(7);
还包括用于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固定于桩头上的第一连接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无线通信模块、处理模块三者信号连接:处理模块接收来自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的检测结果,并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超温判断,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输出超过预设温度值的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7)为不锈钢钢带抱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塑料绑扎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封装体(1)固定连接的刚性杆(6),所述刚性杆(6)及封装体(1)均呈条状;
刚性杆(6)与封装体(1)相互平行,刚性杆(6)的侧面与封装体(1)的侧面面接触;
所述刚性杆(6)作为封装体(1)在电缆上固定的固定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体(5),所述罩体(5)呈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
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位于所述罩体(5)的槽体空间内,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内陷于所述槽体空间内且朝向槽状结构的开口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5)的封闭端通过封板(8)封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与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电连接线(2)信号连接,所述电连接线(2)通过穿过封板(8)而引入槽体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连接线(2)通过设置在封板(8)上的通孔穿过封板(8),且电连接线(2)所述通孔密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为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上,用于与桩头贴合的面的对侧面为平面,且两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槽状结构的槽底面为平行于槽状结构槽宽方向的平面。
CN202022080923.6U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Active CN212228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0923.6U CN21222825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0923.6U CN21222825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8257U true CN212228257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9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0923.6U Active CN21222825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8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3167U (zh) 光伏组件接线盒传感检测装置
CN104579166A (zh) 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及其故障诊断方法
CN203148591U (zh) 电力电缆接头带式测温装置
CN101958665A (zh) 光伏组件用接线盒的监测方法
CN212228257U (zh)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CN111964801A (zh) 一种变压器桩头无线测温装置
CN102944812A (zh) 一种电缆运行故障监测装置
CN209783731U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设备异常检测无线振动传感器
CN211718337U (zh) 一种基于电流互感器的复合型传感器
CN205079885U (zh) 电力电缆及设备接头无线测温装置
CN203422110U (zh) 用于智能交通的多参数组合传感器
KR100979994B1 (ko) 태양전지모듈의 온도 검출 장치
CN208847354U (zh) 一种环网柜电气接点无线测温传感器
CN204556742U (zh) 配网电缆线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录波诊断装置
CN202975239U (zh) 一种电缆运行故障监测装置
CN211061076U (zh) 一种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在线测温装置
CN208607021U (zh) 一种分体式无线智能传感器
CN214308915U (zh) 可测气温的物联网水表
CN110646107A (zh) 一种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引流板温度实时监测系统
CN208238825U (zh) 一种桥梁健康监测用无线传感装置
CN110987270A (zh) 一种接触网张力传感器装置
CN210155247U (zh) 一种电缆过负荷感应装置
CN215893941U (zh) 一种低功耗裂缝监测装置
CN216899311U (zh) 一种电气接点用无线温度探测器
CN105844882B (zh) 一体化测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