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3394U - 烘干装置、干衣机 - Google Patents

烘干装置、干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3394U
CN212223394U CN202020496401.1U CN202020496401U CN212223394U CN 212223394 U CN212223394 U CN 212223394U CN 202020496401 U CN202020496401 U CN 202020496401U CN 212223394 U CN212223394 U CN 212223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an
base
rotating rod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964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og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og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og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og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964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3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3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3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烘干装置、干衣机,在烘干装置中,加热组件设置在风扇组件和出风口之间,且加热组件的安装位置配置为能被风扇组件产生的风幕包围。因此热源在中间,热源被形成风幕包围,形成热源保护区,能够减小热量快速扩散到衣物以外的区域的速度,进而能够加快烘干效果,无需通过大量增加风扇和发热组件的功率来增加烘干效果。干衣机中,在展开支架或折叠收纳支架时,用户只需要一步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具有更好的吹风效果和实现了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定位支撑结构更简单、巧妙,自动定位,无需额外的定位操作,烘干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进行规格、效能上的扩展。

Description

烘干装置、干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烘干装置、干衣机。
背景技术
烘干装置是利用热风对衣物或其它物体进行烘干的装置,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装置,若烘干装置烘干效果更好,则需要风扇、加热组件具有很高的功率,需要很高的成本和能源。
干衣机是利用电加热产生热风,使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的家用电器,对于温度较低、空气湿度大的情况特别适用。现有技术中的干衣机一般为落地式干衣机,在不使用干衣功能的时候,干衣机可以充当衣柜使用,但由于干衣机的支架体积较大,使得干衣机占用面积较大,并且拆装过程很繁琐,不适合小空间场所的使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折叠的挂壁式干衣机,例如CN204676344U、CN205062521U和CN205990538U等。能够将干衣机固定在墙壁上,通过折叠的方式缩小干衣机的尺寸。但现有的可折叠的挂壁式干衣机仍然存在缺陷,例如,支架的数量过多,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支架的定位支撑结构都比较复杂。例如,在展开支架或折叠收纳支架时,需要的操作时间较长,使得用户体验有待提升。例如,现有技术中可折叠的挂壁式干衣机中,有的产品中热风向上吹向衣物的过程中热量流失快,有的产品中热风机距离衣物的距离远,实际作用于衣物的热量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烘干装置、干衣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烘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具有至少一个风扇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出风口之间,且所述加热组件的安装位置配置为被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幕包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中的风扇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所述风扇包括由马达驱动的转轴和间隔地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外周的多个叶片;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或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单个所述整体式电发热板从一个所述风扇的中部延伸到另一个所述风扇的中部,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在所述风扇组件的总体风幕范围内间隔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中的风扇数量为一个,所述风扇包括由马达驱动的转轴和间隔地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外周的多个叶片;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或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单个所述整体式电发热板设置在所述风扇的中部,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在所述风扇产生的风幕内间隔设置。
一种干衣机,包括机架和至少一个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烘干装置,所述机架用于设置所述烘干装置和用于悬挂衣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基座和转动架,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所述基座用于固定于墙面,所述转动架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基座上,且在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架被竖直支撑于所述基座;在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架相对于所述基座从竖直向外转动打开并在预设转动角度被所述基座支撑,且在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架用于悬挂衣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架包括至少一个转动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杆一一对应的容纳槽,所述转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内、并在所述容纳槽内通过转动实现在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能用于悬挂衣架的横杆,所述横杆连接所述转动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设置有弹性件并通过所述弹性件接触所述容纳槽,所述弹性件配置为在所述转动杆转动从第一支撑状态向第二支撑状态切换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受到所述容纳槽的挤压而弹性变形,实现对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过程的缓冲减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包括外槽和内槽,所述外槽的顶部连通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外槽的前部连通所述基座的前表面,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外槽之间设置有中心轴、并通过所述中心轴实现可转动连接,使所述转动杆绕所述中心轴转动;
所述内槽形成在所述外槽的槽壁上,在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杆端部的所述弹性件被所述外槽的底部槽壁或所述内槽的底部槽壁抵住;在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杆被所述内槽顶部的槽壁从上方抵住,所述转动杆还被所述外槽的底部槽壁或所述内槽的底部槽壁从下方抵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前表面设置用于容纳缆线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从所述基座的前表面的两端向中部延伸的横槽和与所述横槽连通的竖槽。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加热组件设置在风扇组件和出风口之间,且加热组件的安装位置配置为能被风扇组件产生的风幕包围。因此热源在中间,热源被形成风幕包围,形成热源保护区,能够减小热量快速扩散到衣物以外的区域的速度,进而能够加快烘干效果,无需通过大量增加风扇和发热组件的功率来增加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风扇组件中风扇的数量可为多个,发热装置可为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或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使得烘干装置具有更好的烘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干衣机包括机架和至少一个前述实施例的烘干装置,机架用于设置烘干装置和用于悬挂衣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机架包括基座和转动架,烘干装置设置在转动架上,基座用于固定于墙面,转动架可转动地支撑在基座上,且在第一支撑状态下,转动架被竖直支撑于基座;在第二支撑状态下,转动架相对于基座从竖直向外转动打开并在预设转动角度被基座支撑,且在第二支撑状态下,转动架用于悬挂衣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减少了支架的数量,简化了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支架的定位支撑结构。在展开支架或折叠收纳支架时,用户只需要一步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烘干装置直接设置在转动架上,烘干装置距离衣物的距离更近,实际作用于衣物的热量较多,且热风向下吹向衣物,过程中热量流失更慢,因而具有更好的吹风效果和实现了更高的能源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的定位支撑结构更简单、巧妙,转动架在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均可实现自动定位,无需用户额外的定位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转动架带动烘干装置从竖直状态向接近水平状态转动下落时,能够缓缓下落,更为平稳。
进一步地,烘干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烘干装置,烘干效果更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烘干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烘干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烘干装置的局部装配图;
图4是实施例3中一种干衣机的第一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另一种干衣机的第一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另一种干衣机的第二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中一种干衣机的第一支撑状态爆炸图;
图8是实施例3中一种干衣机的第一支撑状态局部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3中一种干衣机的第二支撑状态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基座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4中一种干衣机的第二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5中一种干衣机的第二支撑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基座;2、3、18-烘干装置;4-第一转动杆;5-第二转动杆;6、19-横杆;7-出风口;8-定位凹槽;9-进风口;10-容纳槽;101-外槽;102-内槽;11-弹性件;12-中心轴;13-前壳;14-后壳;15-加热组件;16-风扇;17-操控装置;161-叶片;16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9和出风口7;
具有至少一个风扇16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进风口9和出风口7之间;
加热组件15,加热组件15设置在风扇组件和出风口7之间,且加热组件15的安装位置配置为被风扇组件产生的风幕包围。
其中,风扇组件中的风扇16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风扇16包括由马达驱动的转轴162和间隔地连接在转轴162的外周的多个叶片161。
其中,加热组件15包括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或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从一个风扇的中部延伸到另一个风扇的中部,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在风扇组件的总体风幕范围内间隔设置。
其中,示例性地,壳体包括前壳13和后壳14,进风口9形成在后壳14上,出风口7形成在前壳13上。
本实施例中,烘干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有操控装置17,用于操控烘干装置的启停和功率。
因此热源在中间,热源被形成风幕包围,形成热源保护区,能够减小热量快速扩散到衣物以外的区域的速度,进而能够加快烘干效果,无需通过大量增加风扇16和加热组件15的功率来增加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风扇组件中风扇16的数量可为多个,加热装置15可为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或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使得烘干装置具有更好的烘干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风扇组件中的风扇16数量为一个(图中未示出),风扇16包括由马达驱动的转轴162和间隔地连接在转轴162的外周的多个叶片161。
加热组件15包括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或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设置在风扇16的中部,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在风扇16产生的风幕内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4-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衣机,包括机架和至少一个前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烘干装置,机架用于设置烘干装置和用于悬挂衣架。具体地,机架包括用于固定于墙面的基座1、转动架,烘干装置(2、3)设置在转动架上。其中,基座1通过螺钉、胶粘、夹持等方式固定于墙面,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其中,转动架可转动地支撑在基座1上,且在第一支撑状态下,转动架被竖直支撑于基座1。在第二支撑状态下,转动架相对于基座1从竖直向外转动打开并在预设转动角度被基座1支撑,且在第二支撑状态下,转动架用于悬挂衣架。
其中,第一支撑状态即为转动架竖直时的支撑状态,此时转动架与竖直的墙面之间基本平行。第一支撑状态即为转动架与墙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的时的支撑状态,优选的第二支撑状态为夹角基本为90度的状态,此时转动架基本呈水平设置。
具体地,转动架包括至少一个转动杆,优选地,转动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第一转动杆4和第二转动杆5,各转动杆之间间隔设置。基座1上设置有与转动杆一一对应的容纳槽10,转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容纳槽10内、并在容纳槽10内通过转动实现在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之间的切换。
烘干装置(2、3)设置在转动杆上,具体地,第一转动杆4穿设在烘干装置(2、3)的一端,第二转动杆5穿设在烘干装置(2、3)的另一端。
转动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能用于悬挂衣架的横杆6,横杆6连接转动杆。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横杆6连接在转动杆之间,横杆6的一端连接第一转动杆4、另一端连接第二转动杆5。优选地,如图2所示,横杆6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8,用于定位衣架。
如图8-图10示出了一种优选的容纳槽10,容纳槽10包括外槽101和内槽102,内槽102形成在外槽101的槽壁上。外槽101的顶部连通基座1的上表面。外槽101的前部连通基座1的前表面,使得转动杆能够露出容纳槽10并在容纳槽10内转动。转动杆与外槽101之间设置有中心轴12、并通过中心轴12实现可转动连接,使转动杆绕中心轴12转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内槽102形成在外槽101的上方的竖向的槽壁上。在第一支撑状态下转动杆被外槽101的底部槽壁抵住,此时转动杆为竖直状态,转动杆的底部紧密接触外槽101的底部槽壁,并被外槽101的底部槽壁抵住。在第二支撑状态下,转动杆被内槽102顶部的槽壁从上方抵住,转动杆还被外槽101的底部槽壁或内槽102的底部槽壁从下方抵住,实现第二支撑状态下的稳定支撑。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内槽102从外槽101的上方的竖向的槽壁延伸至外槽101的底部的横向的槽壁。在第一支撑状态下转动杆被内槽102的底部槽壁抵住,此时转动杆为竖直状态,转动杆的底部紧密接触内槽102的底部槽壁,并被内槽102的底部槽壁抵住。在第二支撑状态下,转动杆被内槽102顶部的槽壁从上方抵住,转动杆还被内槽102的底部槽壁从下方抵住。
优选地,转动杆上设置有弹性件11,弹性件11用于在第一支撑状态下外槽101的底部槽壁抵紧弹性件11实现抵住转动杆,弹性件11还用于在转动杆转动从第一支撑状态向第二支撑状态切换过程中,弹性件11受到内槽102的槽壁的挤压,实现对转动杆的减速。由此,在第一支撑状态下,通过弹性件11的弹性变形提供的张紧力,使得转动杆被更稳定的支撑。在第一支撑状态向第二支撑状态切换过程中,弹性件11受到内槽102的槽壁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增加了转动杆收到的摩擦阻力,实现转动架转动打开时的缓冲作用,例如带动烘干装置从竖直状态向接近水平状态转动下落时,能够缓缓下落,进而转动过程更为平稳。
其中,转动杆优选为空心的金属管,例如钢管或铝合金管。弹性件11优选为胶塞,例如硅胶塞。
优选地,基座1的前表面设置用于容纳缆线的凹槽,凹槽包括从基座1的前表面的两端向中部延伸的横槽和与横槽连通的竖槽。
本实施例中,烘干装置(2、3)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烘干装置(2、3)间隔设置在转动杆上,两个烘干装置(2、3)之间设置有横杆6。优选地,由于横杆6设置在两个烘干装置(2、3)之间,当衣架挂在横杆6上时,两个烘干装置(2、3)分别作用衣服的基本一半区域,不但烘干效率更高,且可避免能源浪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显著减少了支架的数量过,简化了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支架的定位支撑结构。在展开支架或折叠收纳支架时,用户只需要一步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烘干装置(2、3)直接设置在转动架上,烘干装置(2、3)距离衣物的距离更近,实际作用于衣物的热量较多,且热风向下吹向衣物,过程中热量流失更慢,因而具有更好的吹风效果和实现了更高的能源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的定位支撑结构更简单、巧妙,转动架在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均可实现自动定位,无需用户额外的定位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烘干装置(2、3)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烘干装置(2、3),烘干效果更好。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如图11所示,烘干装置2的数量包括一个,横杆6设置在烘干装置2的旁侧。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3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如图12所示,烘干装置(2、3、18)的数量包括三个,且三个烘干装置(2、3、18)间隔设置在转动杆上,相邻的烘干装置(2、3、18)之间设置有横杆,一组相邻的烘干装置之间设置有横杆6,另一组相邻的烘干装置之间设置有横杆19,用于悬挂衣架,实现对更多衣物的烘干。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3相同,不再赘述。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具有至少一个风扇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出风口之间,且所述加热组件的安装位置配置为被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幕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中的风扇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所述风扇包括由马达驱动的转轴和间隔地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外周的多个叶片;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或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单个所述整体式电发热板从一个所述风扇的中部延伸到另一个所述风扇的中部,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在所述风扇组件的总体风幕范围内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中的风扇数量为一个,所述风扇包括由马达驱动的转轴和间隔地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外周的多个叶片;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单个整体式电发热板或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单个所述整体式电发热板设置在所述风扇的中部,多个分体式电发热板在所述风扇产生的风幕内间隔设置。
4.一种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所述机架用于设置所述烘干装置和用于悬挂衣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基座和转动架,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所述基座用于固定于墙面,所述转动架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基座上,且在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架被竖直支撑于所述基座;在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架相对于所述基座从竖直向外转动打开并在预设转动角度被所述基座支撑,且在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架用于悬挂衣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包括至少一个转动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杆一一对应的容纳槽,所述转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内、并在所述容纳槽内通过转动实现在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能用于悬挂衣架的横杆,所述横杆连接所述转动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设置有弹性件并通过所述弹性件接触所述容纳槽,所述弹性件配置为在所述转动杆转动从第一支撑状态向第二支撑状态切换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受到所述容纳槽的挤压而弹性变形,实现对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过程的缓冲减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外槽和内槽,所述外槽的顶部连通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外槽的前部连通所述基座的前表面,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外槽之间设置有中心轴、并通过所述中心轴实现可转动连接,使所述转动杆绕所述中心轴转动;
所述内槽形成在所述外槽的槽壁上,在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杆端部的所述弹性件被所述外槽的底部槽壁或所述内槽的底部槽壁抵住;在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转动杆被所述内槽顶部的槽壁从上方抵住,所述转动杆还被所述外槽的底部槽壁或所述内槽的底部槽壁从下方抵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前表面设置用于容纳缆线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从所述基座的前表面的两端向中部延伸的横槽和与所述横槽连通的竖槽。
CN202020496401.1U 2020-04-07 2020-04-07 烘干装置、干衣机 Active CN212223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6401.1U CN212223394U (zh) 2020-04-07 2020-04-07 烘干装置、干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6401.1U CN212223394U (zh) 2020-04-07 2020-04-07 烘干装置、干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3394U true CN212223394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4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96401.1U Active CN212223394U (zh) 2020-04-07 2020-04-07 烘干装置、干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3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5973A1 (en) Miniature hanging type drying device
CN212223394U (zh) 烘干装置、干衣机
CN212800920U (zh) 一种可折叠挂墙式干衣机
CN105803743B (zh) 便携式电吹风干衣架
CN208055711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式晾衣装置
CN211171301U (zh) 摆动晾衣架及衣物护理机
CN216551215U (zh) 便携式烘干装置
CN210140714U (zh) 烘干机头、衣物护理机及衣物晾晒烘干一体装置
JP6920770B2 (ja) 携帯用送風装置
CN216551222U (zh) 便携式烘干装置
CN214529830U (zh) 便携式烘干装置
CN216165784U (zh) 一种立式吹风机
CN115341372A (zh) 一种除皱晾衣系统
CN217869624U (zh) 一种折叠式干衣机
CN217149652U (zh) 一种烘干衣架及干衣装置
CN219991995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干衣机
CN212834657U (zh) 烘干衣架
CN219430291U (zh) 一种衣服生产用除味设备
CN218263174U (zh) 一种衣物护理模块
CN216474104U (zh) 烘干衣架
CN216738959U (zh) 一种带蓝牙播报功能的干衣机
CN219385714U (zh) 一种衣架及干衣机
CN219508242U (zh) 一种烘干模块及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CN218571614U (zh) 一种具有干衣功能的旅行箱
CN217419071U (zh) 折叠干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