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4277U - 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14277U
CN212214277U CN202020668719.3U CN202020668719U CN212214277U CN 212214277 U CN212214277 U CN 212214277U CN 202020668719 U CN202020668719 U CN 202020668719U CN 212214277 U CN212214277 U CN 212214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onasal
shell
secretion
handheld
su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87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倩
李娜
景泉
何冰洁
王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6687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14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14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142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解决了现有吸痰包存在交叉污染且容易损伤鼻粘膜或口腔黏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吸痰管,吸痰管的后端连接有负压单元,所述吸痰管的前端连接有口鼻吸引器、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罐或引流袋,所述口鼻吸引器包括手持仓,手持仓的前端连接有柔性的吸引端头、后端与吸痰管连通,手持仓的前端通过吸引端头与外部连通,手持仓的一侧开设有侧孔。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负压大小容易控制,能够避免对鼻粘膜或口腔黏膜造成交叉污染和损伤。

Description

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泌物临床吸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吸痰器包包括吸痰管一根、一次性使用无菌手套一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吸口腔分泌物,然后再吸鼻腔分泌物,或者先吸气管插管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分泌物。这种方法为了避免首次吸引后吸痰管被污染,再进行另一处吸引时,因首次吸引分泌物而污染的吸痰管再次被污染,所以要求首先吸引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部位。即使这样,口腔或/和鼻腔不得已需要被迫使用已经污染的吸痰管再次吸引,容易引起交叉污染。
其次,鼻腔相对较细,使用吸痰管进入自鼻腔进行负压吸引时,因鼻腔内有异物而极度不适,而不能保证分泌物吸引的充分性。另外,因为负压机的压差难以人为精确控制,当压差过大时,会出现鼻粘膜被吸引导致黏膜损伤而出血,而且该现象较为常见。尤其在新生儿、婴幼儿中,因患儿鼻腔细小而极易造成损伤,损伤后的鼻粘膜或口腔黏膜会由于上述的交叉污染而造成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解决了现有吸痰包存在交叉污染且容易损伤鼻粘膜或口腔黏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包括吸痰管,吸痰管的后端连接有负压单元,所述吸痰管的前端连接有口鼻吸引器、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罐或引流袋,所述口鼻吸引器包括手持仓,手持仓的前端连接有柔性的吸引端头、后端与吸痰管连通,手持仓的前端通过吸引端头与外部连通,手持仓的一侧开设有侧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端头包括球形塞,球形塞的直径大于吸引端头的直径,球形塞的中部开设有与手持仓连通的引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单元包括与吸痰管连通的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后侧中心位置连接有活塞杆,活塞将外壳的内腔分割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吸痰管的后端与无杆腔连通,无杆腔与吸痰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无杆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既能够避免无杆腔内压缩空气流入吸痰管,又能够对吸痰管内的分泌物进行阻挡;第二单向阀既能够使无杆腔内压缩空气顺利排出,又能够避免外界大气进入负压状态的无杆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手柄,固定手柄铰接有插入外壳的活动手柄,活动手柄伸入外壳的一端与活塞杆的后端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后端部设置有销轴,活动手柄伸入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与销轴滑动铰接配合的长孔。操作者通过往复按压活动手柄,即可排出无杆腔内的空气,形成负压。
进一步地,所述无杆腔内设置有顶压活塞的弹簧,弹簧与活塞杆同轴设置。在弹簧的作用下,当操作者不对活动手柄按压时,活塞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自动抽真空。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端头,外螺纹端头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包括与外螺纹端头螺纹连接的后半部及插接在吸痰管后端内的前半部,前半部的前端口处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的前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进一步防止吸痰管中的分泌物进入负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卡接在外螺纹端头与内螺纹套筒之间的镂空支架,镂空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装有连接柱,连接柱朝向无杆腔的一侧设置有与镂空支架贴合的单向密封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与外壳相连的镂空支架,镂空支架背离无杆腔一侧设置有与镂空支架贴合的单向密封膜。
进一步地,所述口鼻吸引器的后端部设置有插接在吸痰管内的插头,所述插头上设置有凸起的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中的口鼻吸引器一端连接负压单元,一端放在患者鼻孔端口处,球形塞的外缘可使鼻孔堵上,操作者用手堵住侧孔时,即与负压单元形成密闭的负压效果,能够对鼻孔中的分泌物进行吸引;当操作者松开侧孔时,则口鼻吸引器内部腔体与外界大气压连通,则无负压;通过间歇封堵侧孔,能够可靠地控制压差,同时球形塞在保证密闭吸引的同时,避免了对鼻腔黏膜造成损伤。在成人或较大患儿在进行鼻腔吸引时,操作者可使患者口腔闭合进行吸引,使口鼻形成密闭的空间,效果更好。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对患者鼻腔进行外部吸引的方式,避免了污染的吸痰管再次使用吸引口腔、鼻腔而造成的污染。其次,在使用口鼻吸引器时,无需将吸痰管再次置入患者鼻腔,导致患者不耐受,不配合。只需将口鼻吸引器放置鼻孔处,同时口腔闭合,减少了鼻腔粘膜吸引而损伤。另外,当患者吞咽功能差,口腔分泌物较多时,原有的方法需要将吸痰管在口腔中反复旋转盘绕进行吸引。操作者可使本实用新型中的口鼻吸引器直接放入口腔进行吸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吸痰管2,吸痰管2的后端连接有负压单元1,负压单元1能够使吸痰管2对口鼻内的分泌物进行吸引排出。
所述负压单元1包括与吸痰管2连通的外壳1-1,外壳1-1内设置有活塞1-2,活塞1-2的后侧中心位置连接有活塞杆1-5,活塞1-2将外壳1-1的内腔分割为有杆腔1-3和无杆腔1-4,吸痰管2的后端与无杆腔1-4连通,无杆腔1-4与吸痰管2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无杆腔1-4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5。第一单向阀4既能够避免无杆腔1-4内压缩空气流入吸痰管2,又能够对吸痰管2内的分泌物进行阻挡;第二单向阀5既能够使无杆腔1-4内压缩空气顺利排出,又能够避免外界大气进入负压状态的无杆腔1-4中。
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1-1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端头6-1,外螺纹端头6-1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筒6-2,内螺纹套筒6-2包括与外螺纹端头6-1螺纹连接的后半部6-3及插接在吸痰管2后端内的前半部6-4,前半部6-4的前端口处设置有通气孔6-5,通气孔6-5的前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6-6,能够进一步防止吸痰管2中的分泌物进入负压单元。
所述第一单向阀4包括卡接在外螺纹端头6-1与内螺纹套筒6-2之间的镂空支架4-1,镂空支架4-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装有连接柱6-7,连接柱6-7朝向无杆腔1-4的一侧设置有与镂空支架4-1贴合的单向密封膜6-8。所述第二单向阀5的结构与第一单向阀4相似,包括与外壳1-1相连的镂空支架,镂空支架4-1背离无杆腔1-4一侧设置有与镂空支架贴合的单向密封膜。当活塞1-2向前推时,无杆腔1-4的容积变小,其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阀5排出,同时第一单向阀4中的单向密封膜6-8贴合在镂空支架4-1上,阻挡空气回流至吸痰管2中;当活塞1-2向后推时,无杆腔1-4的容积变大,压强变低,则在压差作用下,第二单向阀的单向密封膜贴合在自身的镂空支架上,防止外界空气通过第二单向阀5进入无杆腔1-4,同时,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单向阀4的单向密封膜6-8与其镂空支架4-1分离,使吸痰管2中形成引流的负压。
所述吸痰管2的前端连接有口鼻吸引器3、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罐或引流袋。通过口鼻吸引器3将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排至引流罐7中,便于收集处理吸出的分泌物。
所述口鼻吸引器3包括内部中空的手持仓3-1,手持仓3-1的前端连接有柔性的吸引端头3-2、后端与吸痰管2连通,手持仓3-1的前端通过吸引端头3-2与外部连通,手持仓3-1的一侧开设有侧孔3-3。使用时,吸引端头3-2的外缘可使鼻孔堵上,操作者用手堵住侧孔3-3时,即鼻吸引器3与负压单元形成密闭的负压效果,能够对鼻孔中的分泌物进行吸引;当操作者松开侧孔3-3时,则口鼻吸引器3内部腔体与外界大气压连通,则无负压;通过间歇封堵侧孔3-3,能够可靠地控制压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口鼻吸引器3的后端部设置有插接在吸痰管2内的插头3-6,所述插头3-6上设置有凸起的密封环3-7,充分保证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吸引端头3-2包括球形塞3-5,球形塞的直径大于吸引端头3-2的直径,球形塞3-5的中部开设有与手持仓3-1连通的引流通道3-4。球形塞3-5在保证密闭吸引的同时,避免了对鼻腔黏膜造成损伤。在成人或较大患儿在进行鼻腔吸引时,操作者可使患者口腔闭合进行吸引,使口鼻形成密闭的空间,效果更好。
实施例2,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手柄1-7,固定手柄1-7铰接有插入外壳1-1的活动手柄1-6,活动手柄伸入外壳1-1的一端与活塞杆1-5的后端部铰接。操作者握持活动手柄1-6相对固定手柄1-7转动时,活动手柄1-6会带动活塞杆1-5移动,进而带动活塞1-2在外壳1-1内移动,进而可以实现单手操作形成负压,操作十分便捷。
具体地,所述活塞杆1-5的后端部设置有销轴1-8,活动手柄1-6伸入外壳1-1的一端设置有与销轴滑动铰接配合的长孔1-9。操作者通过往复按压活动手柄1-6,即可排出无杆腔1-4内的空气,形成负压。
进一步地,所述无杆腔1-4内设置有顶压活塞1-2的弹簧1-10,弹簧1-10与活塞杆1-5同轴设置。在弹簧1-10的作用下,当操作者不对活动手柄1-6按压时,活塞1-2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自动抽真空形成负压。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包括吸痰管(2),吸痰管(2)的后端连接有负压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2)的前端连接有口鼻吸引器(3)、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罐(7)或引流袋,所述口鼻吸引器(3)包括内部中空的手持仓(3-1),手持仓(3-1)的前端连接有柔性的吸引端头(3-2)、后端与吸痰管(2)连通,手持仓(3-1)的前端通过吸引端头(3-2)与外部连通,手持仓(3-1)的一侧开设有侧孔(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端头(3-2)包括球形塞(3-5),球形塞的直径大于吸引端头(3-2)的直径,球形塞(3-5)的中部开设有与手持仓(3-1)连通的引流通道(3-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单元(1)包括与吸痰管(2)连通的外壳(1-1),外壳(1-1)内设置有活塞(1-2),活塞(1-2)的后侧中心位置连接有活塞杆(1-5),活塞(1-2)将外壳(1-1)的内腔分割为有杆腔(1-3)和无杆腔(1-4),吸痰管(2)的后端与无杆腔(1-4)连通,无杆腔(1-4)与吸痰管(2)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无杆腔(1-4)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手柄(1-7),固定手柄(1-7)铰接有插入外壳(1-1)的活动手柄(1-6),活动手柄(1-6)伸入外壳(1-1)的一端与活塞杆(1-5)的后端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5)的后端部设置有销轴(1-8),活动手柄(1-6)伸入外壳(1-1)的一端设置有与销轴滑动铰接配合的长孔(1-9)。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杆腔(1-4)内设置有顶压活塞(1-2)的弹簧(1-10),弹簧(1-10)与活塞杆(1-5)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端头(6-1),外螺纹端头(6-1)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筒(6-2),内螺纹套筒(6-2)包括与外螺纹端头(6-1)螺纹连接的后半部(6-3)及插接在吸痰管(2)后端内的前半部(6-4),前半部(6-4)的前端口处设置有通气孔(6-5),通气孔(6-5)的前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6-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4)包括卡接在外螺纹端头(6-1)与内螺纹套筒(6-2)之间的镂空支架(4-1),镂空支架(4-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装有连接柱(6-7),连接柱(6-7)朝向无杆腔(1-4)的一侧设置有与镂空支架(4-1)贴合的单向密封膜(6-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5)包括与外壳(1-1)相连的镂空支架,镂空支架(4-1)背离无杆腔(1-4)一侧设置有与镂空支架贴合的单向密封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吸引器(3)的后端部设置有插接在吸痰管(2)内的插头(3-6),所述插头(3-6)上设置有凸起的密封环(3-7)。
CN202020668719.3U 2020-04-28 2020-04-28 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14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719.3U CN212214277U (zh) 2020-04-28 2020-04-28 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719.3U CN212214277U (zh) 2020-04-28 2020-04-28 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14277U true CN212214277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871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14277U (zh) 2020-04-28 2020-04-28 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14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14277U (zh) 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CN110787330A (zh)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CN108771773A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手动吸痰器
CN219481192U (zh) 一种声门下吸引与冲洗气管导管装置
CN111330101A (zh) 一种口鼻分泌物吸取装置
CN210384494U (zh) 一种儿科专用吸痰器
CN108744081B (zh) 一种呼吸道及肺部疾患的吸痰装置
CN211461442U (zh) 临床用手持式儿童吸鼻器
CN209900412U (zh) 一种具有推送装置的吸痰管
CN213490919U (zh) 一种手动吸痰器
CN216061470U (zh) 一种用于呼吸内科急诊室使用的口腔痰液吸取设备
CN209809145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便于清洗的吸痰设备
CN213407159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CN208114838U (zh) 一种新型婴儿吸痰器
CN210812910U (zh) 一种用于手术废液回收的吸引管
CN213526656U (zh) 一种安全型负压可调式吸痰器
CN215194235U (zh) 一种心内科用吸痰器
CN214435623U (zh) 一种吸痰瓶结构
CN213191582U (zh) 一种小儿外科护理用吸痰处理装置
CN215504637U (zh) 一种呼吸科用吸痰装置
CN208389054U (zh) 单手操作的新生儿负压吸痰器
CN219804033U (zh) 一种鼻分泌物采集器
CN214807234U (zh) 一种吸引接头
CN213789178U (zh) 一种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端保护套管
CN211096481U (zh) 一种蛇咬伤后毒液吸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