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1705U - 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11705U
CN212211705U CN202020642876.7U CN202020642876U CN212211705U CN 212211705 U CN212211705 U CN 212211705U CN 202020642876 U CN202020642876 U CN 202020642876U CN 212211705 U CN212211705 U CN 212211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anel
limiting block
cabinet body
wir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28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浩
潘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uy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uy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uy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uy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428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11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11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11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00)以及与所述开口(100)相连通的第一走线槽(101),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还包括与所述侧壁可拆卸连接的封盖(2),所述封盖(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走线槽(101)对应设置的第二走线槽(20),所述封盖(2)连接至所述侧壁后,封住所述开口(100),所述第一走线槽(101)和所述第二走线槽(20)配合形成走线孔(5)。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在连接线缆时,可以拆下封盖,使得柜体的内外得以连通,从而方便的进行连接、走线,提高了连线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盘,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背景技术
控制盘是现有技术中十分常用的设备,其通常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柜体以及与柜体铰链连接的柜门,柜门可以打开或者封闭柜体。柜体内安装有各种电器元器件。通常,控制盘能够实现集中控制的功能,其内的电器元器件与柜体外部的执行元件之间通过电线、数据线或者信号线等线缆相互连接,因而,控制盘内往往集中有大量的线缆。
为了使线缆能够从柜体外连接至柜体内,在柜体上通常开设有圆形的走线孔,走线孔的位置不限,可能位于柜体顶端,也可能位于柜体侧面或者其他位置。现有技术中的走线孔虽然能够实现走线的功能,但在实际走线时仍有较多的不便,一方面,在走线时,需要将线缆从柜体外部通过走线孔穿入柜体内部,然后与柜体内的电气元器件相连接,在操作时,由于走线孔较小,柜体内空间也有限,因此通过人手穿线、拉线的操作十分不便,而且,由于在柜体内接线时,无法看到柜体外部的情况,很难分辨穿入柜体内的线缆是外部的哪根线,只能通过拉拽线缆来确定对应关系,给接线造成了较大的麻烦,且加大了接错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预留的走线孔大小是固定的,而实际使用时线缆的数量是变化的,因此,在线缆数量较多时,原先预留的走线孔可能过小,导致多余的线缆难以或者无法穿入,此时,只能重新扩大走线孔,严重影响了接线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连接线缆更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走线槽,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还包括与所述侧壁可拆卸连接的封盖,所述封盖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走线槽对应设置的第二走线槽,所述封盖连接至所述侧壁后,封住所述开口,所述第一走线槽和所述第二走线槽配合形成走线孔。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封盖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开口两侧的壁部滑动配接。
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侧壁上的第一限位块以及连接于所述封盖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走线孔相通的通孔。
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通过磁吸相连。
所述第一走线槽的数量为多个,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走线槽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走线槽和所述第二走线槽之间形成多个走线孔。
所述走线孔内选择性的安装有密封端盖或防尘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和所述防尘端盖均包括盖板,所述防尘端盖的盖板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延伸至所述过孔内的橡胶片。
所述防尘端盖的盖板包括连接于所述上侧壁的第一板体和连接于所述封盖上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配合形成所述过孔。
所述盖板设置有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上侧壁贴合,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盖板贴合。
所述盖板与所述柜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穿设于所述走线孔内的卡爪,所述卡爪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或所述第二限位块勾连的钩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设置有连接在柜体侧壁上的封盖,封盖能够封住开设于侧壁上的开口,并且和侧壁之间形成有走线孔,在连接线缆时,可以拆下封盖,使得柜体的内外得以连通,从而方便的进行连接、走线,提高了连线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设置有多个走线孔,在走线时,可以根据线缆位置和数量,选择性的使用一个或者多个走线孔走线,不会出现走线孔过小不够走线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在未穿设线缆的走线孔内设置有密封端盖,在穿设线缆的走线孔内设置有防尘端盖,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的异物通过走线孔掉入柜体内部,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I部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柜体相连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安装有密封端盖和防尘端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端盖连接于柜体上的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II部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端盖连接于柜体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包括柜体1、与柜体1铰接的柜门(图未示)以及与柜体1相连的封盖2。
参考图2,柜体1呈长方体形,包括四个侧壁,分别为上侧壁10、下侧壁11、左侧壁12和右侧壁13,四个侧壁均设置有向着柜体1内腔1a延伸的翻边14。封盖2可以设置在四个侧壁的任意一个上,本实施例中,封盖2设置在上侧壁10上。
如图3所示,柜体1的上侧壁10开设有开口100以及与开口100相通的至少一个第一走线槽101。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槽101呈半圆形,且其数量为3个。
如图4所示,在封盖2上开设有与第一走线槽101相适配的第二走线槽20,第一走线槽101和第二走线槽20直径相同,且对应设置。在封盖2连接至上侧壁10上后,其封住开口100,而第一走线槽101和第二走线槽20相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走线孔5(标号见图1)。
本实施例中,封盖2与上侧壁10滑动配接,如图5所示,开口100包括位于两侧的壁部100a,封盖2两侧开设有与壁部100a配接的滑槽23,安装时,只需使滑槽23对准臂部100a,然后将封盖2推至底端即可将封盖2连接至上侧壁10上。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侧壁10下表面连接有第一限位块3,第一限位块3设置有第一端面30,该第一端面30开设有与第一走线槽101适配的第一半槽31;而封盖2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二限位块4,第二限位块4设置有第二端面40,第二端面40开设有与第二走线槽20适配的第二半槽41,第一半槽31和第二半槽41配合形成通孔33以供线缆穿过,优选的,通孔33的大小与走线孔5相同。推动封盖2至第一端面30与第二端面40贴合,即表明安装到位。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之间通过磁吸连接,具体的,在第一限位块3的第一端面30上嵌设有磁体32,而第二限位块4采用铁件制成(或者可在第二端面40上设置磁体或铁件),从而使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能够相互吸合,不会轻易脱离。
为美观起见,参考图4和图1,在封盖2的前端连接有罩板21,罩板21的形状与翻边14一致,当封盖2安装在上侧壁10上后,罩板21的外表面与翻边14的外表面平齐,不会影响柜门的关闭。罩板21与封盖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独立的两个零部件,并通过螺栓22相互连接固定。罩板21除具有美观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便于施力的作用,即,在需要拉开封盖2时,可以拉住罩板21抽出封盖2。
在需要接线时,可以先将封盖2抽出取下,由于开口100远大于走线孔,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看到柜体内外的情况,因此在接线时十分方便,不会发生难以判断柜体内外的线缆对应情况的情形,提高了接线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开口100的设置,改变了原先只能从封闭的走线孔内穿线的状况,工作人员甚至可以先将电器元器件与执行元件之间连好线缆,然后将电器元器件安装至柜体内部,更为方便。在接线完成后,只需将线缆聚拢至第一走线槽101处,然后安装封盖2即可。另外,由于本控制盒设置有三个走线孔5,因此,可以视线缆数量的多少选择使用一个或多个走线孔,不会发生走线孔大小不够的窘况。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对于闲置未穿线的走线孔,可以设置密封端盖6予以密封,以防止灰尘、杂物等落入柜体内部;而对于穿设有线缆的走线孔,可以设置防尘端盖7给予一定程度的对异物的阻挡能力。密封端盖6和防尘端盖7均设置有盖板60,区别在于密封端盖6的盖板60未开孔,因而在其安装至上侧壁10后,能挡住走线孔,从而防止异物进入柜体1内;而防尘端盖7的盖板60被分成第一板体70和第二板体71,见图11至图13,其中,第一板体70连接在上侧壁10的第一走线槽101上,第二板体71连接在封盖2的第二走线槽20上。第一板体70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一过槽700,第二板体71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二过槽710,当封盖2安装到位后,第一过槽700和第二过槽710拼合形成圆形的过孔72供线缆穿过。在第一过槽700和第二过槽710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向着圆心延伸的橡胶片73,线缆穿入过孔72后,橡胶片73与线缆抵接,从而可以防止异物从过孔72与线缆之间的间隙处掉入柜体内部,更为安全。
由于封盖2上表面高于上侧壁10的上表面,因而,盖板60的下端设置有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面60a和第二面60b,其中第一面60a与上侧壁10贴合,而第二面60b与封盖2贴合,使得结构更为紧凑美观,不会留有空隙。
密封端盖6和/或防尘端盖7与柜体1之间被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形式,以方便拆装,具体的,如图9、图10、图12和图13所示,在盖板60上设置有多个围绕轴线60c设置的卡爪61,轴线60c与走线孔5的轴线重合。卡爪61包括沿着轴线60c延伸的臂部610和位于臂部610一端的钩部611。优选的,臂部610的外周面610a为与走线孔5内表面匹配的弧形,从而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而钩部611的外径大于走线孔5的直径,从而能够钩住第一限位块3和/或第二限位块4的下端面,防止密封端盖6和/或防尘端盖7脱离走线孔5。在钩部611上设置有斜面611a,在安装时,走线孔5内壁可以顺势压迫斜面611a,使臂部610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安装更为方便;在抽出封盖2后,密封端盖6和防尘端盖7均能被方便的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至少包括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设置有连接在柜体侧壁上的封盖,封盖能够封住开设于侧壁上的开口,并且和侧壁之间形成有走线孔,在连接线缆时,可以拆下封盖,使得柜体的内外得以连通,从而方便的进行连接、走线,提高了连线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设置有多个走线孔,在走线时,可以根据线缆位置和数量,选择性的使用一个或者多个走线孔走线,不会出现走线孔过小不够走线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在未穿设线缆的走线孔内设置有密封端盖,在穿设线缆的走线孔内设置有防尘端盖,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的异物通过走线孔掉入柜体内部,更为安全可靠。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00)以及与所述开口(100)相连通的第一走线槽(101),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还包括与所述侧壁可拆卸连接的封盖(2),所述封盖(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走线槽(101)对应设置的第二走线槽(20),所述封盖(2)连接至所述侧壁后,封住所述开口(100),所述第一走线槽(101)和所述第二走线槽(20)配合形成走线孔(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两侧开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与所述开口(100)两侧的壁部(100a)滑动配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柜体(1)的上侧壁(10)上的第一限位块(3)以及连接于所述封盖(2)上的第二限位块(4),所述第一限位块(3)和所述第二限位块(4)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走线孔(5)相通的通孔(3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3)和所述第二限位块(4)之间通过磁吸相连。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槽(101)的数量为多个,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走线槽(20)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走线槽(101)和所述第二走线槽(20)之间形成多个走线孔(5)。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孔(5)内选择性的安装有密封端盖(6)或防尘端盖(7),所述密封端盖(6)和所述防尘端盖(7)均包括盖板(60),所述防尘端盖(7)的盖板(60)开设有过孔(72),所述过孔(7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延伸至所述过孔(72)内的橡胶片(73)。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端盖(7)的盖板(60)包括连接于所述柜体(1)的上侧壁(10)的第一板体(70)和连接于所述封盖(2)上的第二板体(71),所述第一板体(70)和所述第二板体(71)配合形成所述过孔(72)。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0)设置有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面(60a)和第二面(60b),所述第一面(60a)与所述柜体(1)的上侧壁(10)贴合,所述第二面(60b)与所述盖板(60)贴合。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0)与所述柜体(1)可拆卸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便于走线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柜体的上侧壁(10)上的第一限位块(3)以及连接于所述封盖(2)上的第二限位块(4),所述第一限位块(3)和所述第二限位块(4)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走线孔(5)相通的通孔(33);
所述盖板(60)上设置有若干穿设于所述走线孔(5)内的卡爪(61),所述卡爪(61)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和/或所述第二限位块(4)勾连的钩部(611)。
CN202020642876.7U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Active CN212211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2876.7U CN212211705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2876.7U CN212211705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11705U true CN212211705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6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2876.7U Active CN212211705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117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287A (zh) * 2021-05-07 2021-10-12 吴苏豫 一种拆分式5g通信机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287A (zh) * 2021-05-07 2021-10-12 吴苏豫 一种拆分式5g通信机柜
CN113498287B (zh) * 2021-05-07 2022-08-19 桂林一心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拆分式5g通信机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313016A1 (en) Shutter do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panel
CN212211705U (zh) 一种便于走线的控制盘
CN209929730U (zh) 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
CN110247311B (zh) 一种预制舱
US20160344175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7083466B1 (en) Cover of wiring box for use in telecommunication line
CN2847492Y (zh) 一种开关、插座防溅盒
CN203415860U (zh) 下开型防水配电箱
KR200485500Y1 (ko) 힌지개폐구조를 갖는 덮개를 구비한 배선박스
CN201515185U (zh) 母线槽馈插装置
CN211719793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源线连接盒
KR101300169B1 (ko) 케이블 가설 장치
JP2007189758A (ja) 変圧器ケーブル設置方法及び変圧器設備
CN213028857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CN210838592U (zh) 一种带集线功能的配电箱
CN214314390U (zh) 一种换向分线接线盒
CN216904168U (zh) 一种可防止误操作的防雷计量接线盒
KR102253600B1 (ko) 건축물내 결선이 용이한 통신 선로용 케이블 접속함
CN210900030U (zh) 一种工业电气控制柜
CN210053125U (zh) 一种采煤井口线缆夹持组件
CN204031390U (zh) 通过颜色提示麦克风工作状态的推拉式开关
CN214280902U (zh) 旁路作业电缆中间接头保护盒
CN218570629U (zh) 一种控制柜
CN209087736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壳体结构
CN207518023U (zh) 防止传输过程信号干扰的数据传输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