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3829U - 一种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3829U
CN212203829U CN202020522795.3U CN202020522795U CN212203829U CN 212203829 U CN212203829 U CN 212203829U CN 202020522795 U CN202020522795 U CN 202020522795U CN 212203829 U CN212203829 U CN 212203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key
mounting hole
fixed
fixing
ke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27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uow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uow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uow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uow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227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3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3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3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平台、N个连接头和N个支撑脚,所述N个连接头分别可转动地枢轴连接于固定平台上,所述N个支撑脚分别与N个连接头连接;所述支撑脚的一端一体成型连接有平键部;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安装孔的截面呈一字型,与平键部相匹配,使得平键部能够完全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穿出端附近还开设有两个固定槽,使得平键部穿过安装孔并旋转90度后,平键部两侧的凸起部能够分别卡接支撑于两个固定槽内。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支撑脚的安装和固定结构,并且其连接牢固,支撑脚不易从固定平台下方脱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巧妙的结构大幅提高了固定支架的生产组装效率,显著提升了固定支架的整体牢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使用生活用品的时候往往需要摆放在平面上或者固定在各种管材为主的部件上,现有的夹子结构存在无法稳定固定在圆柱形的管材上。市场上设计了一种三脚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三脚架的三个支撑脚设计为柔性或刚性,可以摆放在平面上或固定在管材上。而生活用品(手机、相机、小风扇等)则可以固定在三脚架的固定平台上,使用极为方便。
然而,现有的三脚架中,支撑脚与固定平台之间的连接结构普遍存在连接不牢固,组装过程繁琐,组装效率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撑脚易于安装且连接牢固的固定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平台、N个连接头和N个支撑脚,所述N个连接头分别可转动地枢轴连接于固定平台上,所述N个支撑脚分别与N个连接头连接;
所述支撑脚的一端一体成型连接有平键部,所述平键部呈扁平状,平键部的中部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凸起部,使平键部中部的宽度大于平键部与支撑脚连接处的宽度;
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安装孔的截面呈一字型,与平键部相匹配,使得平键部能够完全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穿出端附近还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两个固定槽分别连接于安装孔的相对两侧,且垂直于安装孔的一字型截面,使得安装孔的穿出端开口形状整体呈十字型;所述两个固定槽的槽体形状分别与平键部两侧的凸起部相匹配,使得平键部穿过安装孔并旋转90度后,平键部两侧的凸起部能够分别卡接支撑于两个固定槽内,进而使支撑脚和连接头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和安装孔的垂直交叉处设有凹陷的弧面,使得平键部能够从安装孔的一字型截面旋转到固定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平台包括底壳和固定于底壳上方的上盖,所述底壳上开设有N个用于安装连接头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枢接槽,所述连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枢接轴,所述枢接轴安装于所述枢接槽内,使连接头可转动地枢轴连接于底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连接于底壳上的部分呈球形;所述上盖的底面开设有N个半球形腔体,所述N个半球形腔体分别与底壳上的N个缺口相对应;所述半球形腔体与连接头的形状相匹配,使得半球形腔体在连接头转动时与之贴合,并使得半球形腔体将所述平键部向下压紧在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N大于或等于1。
进一步地,N等于3。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为柔性支撑脚,包括可柔性弯曲的杆芯和包覆在杆芯外的杆套,所述杆芯的一端露出于杆套且与所述平键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杆芯为铝丝、铁丝、钢丝或者合金丝,所述杆套为硅胶套或海绵套。
进一步地,所述杆套上还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径向向外凸起的球体,所述球体沿杆套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朝向支撑脚的一侧设有包覆腔,所述包覆腔包覆于杆套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大大简化了支撑脚的安装和固定结构,并且其连接牢固,支撑脚不易从固定平台下方脱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巧妙的结构大幅提高了固定支架的生产组装效率,显著提升了固定支架的整体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的结构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头和底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杆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头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头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平台1、N个连接头2和N个支撑脚3,所述N个连接头2分别可转动地枢轴连接于固定平台1上,所述N个支撑脚3分别与N个连接头2连接。其中,连接头2和支撑脚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即可;例如,当支撑脚3为柔性支撑脚时,使用1个支撑脚3缠绕在目标位置上即可实现固定平台的安装固定。
在大多数的实际应用中,固定支架会优先采用3个支撑脚以形成三脚架结构,其既可以采用刚性支撑脚也可以使用柔性支撑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带有3个柔性支撑脚的三脚架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所述支撑脚3为柔性支撑脚,包括可柔性弯曲的杆芯31和包覆在杆芯31外的杆套32,所述杆芯31的一端露出于杆套32且一体成型连接有平键部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杆芯31为铝丝、铁丝、钢丝或者合金丝,所述杆套32为硅胶套或海绵套等柔性套。作为改进,所述杆套32上还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径向向外凸起的球体,所述球体沿杆套3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位于杆芯31一端的所述平键部4呈扁平状,平键部4的中部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凸起部40,使平键部4中部的宽度大于平键部4与杆芯31连接处的宽度。
所述连接头2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5,安装孔5的截面呈一字型,与平键部4相匹配,使得平键部4能够完全穿过;所述安装孔5的穿出端附近(即连接头2的顶面)还开设有两个固定槽51,所述两个固定槽51分别连接于安装孔5的相对两侧,且垂直于安装孔5的一字型截面,使得安装孔5的穿出端开口形状整体呈十字型;所述两个固定槽51的槽体形状分别与平键部4两侧的凸起部40相匹配,使得平键部4穿过安装孔5并旋转90度后,平键部4两侧的凸起部40能够分别卡接支撑于两个固定槽51内,进而使支撑脚3和连接头2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在连接头2中,所述固定槽51和安装孔5的垂直交叉处设有凹陷的弧面52,使得平键部4穿过安装孔5后,能够从安装孔5的一字型截面直接旋转到固定槽51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2的上半部分呈球形,连接头2的下端朝向支撑脚的一侧设有包覆腔20,所述包覆腔20包覆于杆套32的端部。
结合图4所示,所述固定平台1包括底壳12和固定于底壳12上方的上盖11,所述底壳12上开设有3个用于安装连接头2的缺口121,所述缺口121的两侧分别设有枢接槽122,所述连接头2的两侧分别设有枢接轴21,所述枢接轴21安装于所述枢接槽122内,使连接头2的上半部分可转动地枢轴连接于底壳12上。
结合图3所示,所述上盖11的底面开设有3个半球形腔体13,所述3个半球形腔体13分别与底壳12上的3个缺口121相对应;所述半球形腔体13与连接头2上半部分的形状相匹配,使得半球形腔体13在连接头2转动时与之贴合,并使得半球形腔体13将所述平键部4向下压紧在固定槽5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的组装过程如下:
S1、将杆芯31穿入杆套32内,并露出平键部4,形成支撑脚3;
S2、将平键部4从连接头2底面的一字型开口处穿过安装孔5,穿过后将支撑脚3旋转90度,使平键部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槽51相对;接着再将支撑脚3向下拉,使平键部4的两侧端部卡入固定槽51中,使支撑脚3和连接头2相对固定;
S3、重复S2将三个支撑脚3分别和三个连接头固定;
S4、将连接头2安装于底壳12上,并将上盖11从上往下固定在底壳12上,利用上盖11底面的半球形腔体13压住连接头2的顶面,使所述平键部4向下压紧在固定槽51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大大简化了支撑脚的安装和固定结构,并且其连接牢固,支撑脚不易从固定平台下方脱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巧妙的结构大幅提高了固定支架的生产组装效率,显著提升了固定支架的整体牢固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N个连接头和N个支撑脚,所述N个连接头分别可转动地枢轴连接于固定平台上,所述N个支撑脚分别与N个连接头连接;
所述支撑脚的一端一体成型连接有平键部,所述平键部呈扁平状,平键部的中部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凸起部,使平键部中部的宽度大于平键部与支撑脚连接处的宽度;
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安装孔的截面呈一字型,与平键部相匹配,使得平键部能够完全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穿出端附近还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两个固定槽分别连接于安装孔的相对两侧,且垂直于安装孔的一字型截面,使得安装孔的穿出端开口形状整体呈十字型;所述两个固定槽的槽体形状分别与平键部两侧的凸起部相匹配,使得平键部穿过安装孔并旋转90度后,平键部两侧的凸起部能够分别卡接支撑于两个固定槽内,进而使支撑脚和连接头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和安装孔的垂直交叉处设有凹陷的弧面,使得平键部能够从安装孔的一字型截面旋转到固定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包括底壳和固定于底壳上方的上盖,所述底壳上开设有N个用于安装连接头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枢接槽,所述连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枢接轴,所述枢接轴安装于所述枢接槽内,使连接头可转动地枢轴连接于底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连接于底壳上的部分呈球形;所述上盖的底面开设有N个半球形腔体,所述N个半球形腔体分别与底壳上的N个缺口相对应;所述半球形腔体与连接头的形状相匹配,使得半球形腔体在连接头转动时与之贴合,并使得半球形腔体将所述平键部向下压紧在固定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N大于或等于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N等于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为柔性支撑脚,包括可柔性弯曲的杆芯和包覆在杆芯外的杆套,所述杆芯的一端露出于杆套且与所述平键部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芯为铝丝、铁丝、钢丝或者合金丝,所述杆套为硅胶套或海绵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上还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径向向外凸起的球体,所述球体沿杆套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朝向支撑脚的一侧设有包覆腔,所述包覆腔包覆于杆套的端部。
CN202020522795.3U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固定支架 Active CN212203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2795.3U CN212203829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2795.3U CN212203829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3829U true CN21220382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2795.3U Active CN212203829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3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03829U (zh) 一种固定支架
CN205179160U (zh) 一种手机支撑架
CN212114754U (zh) 一种电缆塑料接线盒
TWM379192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the loading mechanism thereof
CN208253261U (zh) 一种led三防灯
CN220732342U (zh) 一种潜水泵电缆线连接装置
CN213452496U (zh) 便携式摄影设备的支撑架
CN218523352U (zh) 一种固定支架
CN219937481U (zh) 一种防脱式端子连接线
CN213809765U (zh) 一种可旋转的设备安装支架
CN219017364U (zh) 电感器底座快速连接装置
CN210895385U (zh) 鼠标线夹及鼠标
CN213777381U (zh) 旋转连接模组、台灯配件及台灯
CN219833606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缆夹
CN215343302U (zh) 一种可180度旋转的数据线接头
CN217720163U (zh) 一种卷线盘的电源动定转换结构
CN215927756U (zh) 泵的对位安装结构及地面清洁设备
CN216843820U (zh) 一种万向弯曲的直播支架
CN219180890U (zh) 一种连接线
CN211733495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内置缠线绝缘板
CN220475073U (zh) 一种旋转式插座
CN219960070U (zh) 悬垂线夹
CN216047308U (zh) 一种可拆卸台灯
CN210404319U (zh) 连接器灌封工装
US7209095B2 (e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a dual-use antenna and b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