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2279U -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2279U
CN212202279U CN202020474634.1U CN202020474634U CN212202279U CN 212202279 U CN212202279 U CN 212202279U CN 202020474634 U CN202020474634 U CN 202020474634U CN 212202279 U CN212202279 U CN 212202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lower frame
frame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46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博
毕洪宝
胡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46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2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2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2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其中,该机体下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和挡油板,所述外框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挡油板设有至少一个回油孔,且所述挡油板背离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导向面段,以将落至所述挡油板的机油导引至所述回油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包括挡油板,可以有效减少颠簸路面、坡面等复杂路面行驶时的机油振荡或者液面倾斜等情形,可保证机油泵吸油能力的稳定;挡油板可以隔离曲轴曲拐和机油腔,能够较好地避免曲拐对于机油腔内机油的搅动,进而保证机油品质;挡油板和外框为一体成型,对于发动机而言,其实际上未增加零件,更无需增设固定螺栓、螺栓孔等结构和/或部件,产品的加工以及装配过程均可以简化。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普遍无挡油结构,这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油底壳内机油液面振荡、液面倾斜等原因,有可能造成曲轴的曲拐搅动机油,进而导致机油泵吸油能力下降以及油品下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其中,该机体下框架集成有挡油板,可以保证机油泵的吸油能力以及机油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和挡油板,所述外框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挡油板设有至少一个回油孔,且所述挡油板背离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导向面段,以将落至所述挡油板的机油导引至所述回油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包括挡油板,可以有效减少颠簸路面、坡面等复杂路面行驶时的机油振荡或者液面倾斜等情形,有利于保证机油泵吸油能力的稳定;而且,挡油板可以很好地隔离曲轴曲拐和机油腔,能够较好地避免曲拐对于机油腔内机油的搅动,这对于保证机油品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上述挡油板和外框为一体成型,对于发动机而言,其实际上未增加零件,更无需增设固定螺栓、螺栓孔等结构和/或部件,产品的加工以及装配过程均可以简化。
可选地,所述挡油板为弧形板。
可选地,所述挡油板背离所述油底壳的一面的圆弧半径为140mm-150mm。
可选地,所述外框至少背离所述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存胶倒角。
可选地,所述存胶倒角位于各所述安装孔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外框的厚度为40mm-100mm。
可选地,所述挡油板朝向所述油底壳的一面设有机油泵组件的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外框设有飞轮壳的固定位。
可选地,所述外框设有至少部分发动机附件的固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缸盖、缸体、机体下框架和油底壳,所述机体下框架为上述的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
由于上述的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机体下框架的发动机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在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与缸体、飞轮壳的连接结构图。
图1-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体下框架、11外框、111安装孔、112存胶倒角、12挡油板、121回油孔、122导向面段、123固定孔;
2缸体;
3飞轮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请参考图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截面图,图3为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在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与缸体、飞轮壳的连接结构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11和挡油板12,外框11设有若干安装孔111,挡油板12设有至少一个回油孔121,且挡油板12背离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导向面段122,以将落至挡油板12的机油导引至回油孔121,并通过回油孔121回流至油底壳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1包括挡油板12,可以有效减少颠簸路面、坡面等复杂路面行驶时的机油振荡或者液面倾斜等情形,有利于保证机油泵吸油能力的稳定;而且,挡油板12可以很好地隔离曲轴曲拐和机油腔,能够较好地避免曲拐对于机油腔内机油的搅动,这对于保证机油品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上述挡油板12和外框11为一体成型,对于发动机而言,其实际上未增加零件,更无需增设固定螺栓、螺栓孔等结构和/或部件,产品的加工以及装配过程均可以简化。
在实际应用中,挡油板12与外框11可以为同种材质,即挡油板12也可以为金属材质,如铸铁、铝合金等,此时,挡油板12可以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因机油冲击而受损,进而可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靠性较高。
结合图2,挡油板12背离油底壳的一面与回油孔121相连接的部分可以设有锥形面段,这种锥形面段即可以作为上述的导向面段122。至于挡油板12朝向油底壳的一面则可以不作要求,在图2的方案中,挡油板12朝向油底壳的一面可以设有棱条等形式的结构件,这种结构件可以作为加强件,用于提高挡油板12的强度。
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可以将挡油板12整个设计为弧形板,这样,挡油板12的结构可以大幅简化。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对该弧形板的圆弧半径进行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作为一种示例性的说明,该挡油板12背离油底壳的一面的圆弧半径可以设置在140mm-150mm之间。
机体下框架1作为形成发动机外壳的一部分,其与缸体2以及油底壳的连接处均要求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这种密封性可以是通过设置密封垫、密封胶等密封部件加以实现。
在附图实施例中,可以在外框11至少背离油底壳的一面设置存胶倒角112,用于填充密封胶,然后可以将机体下框架1与其他部件(如缸体2、油底壳等)通过螺栓等形式连接件进行连接,进而压紧密封胶,以形成密封。该存胶倒角112具体的倒角值在此并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作为一种示例性的说明,该存胶倒角112的倒角值可以设置在20度-45度之间。
结合图3,存胶倒角112可以位于各安装孔111的内侧,如此设置,可以将安装孔111设于密封胶所形成密封结构的外侧,可有效避免连接件与安装孔111之间的缝隙对于机体下框架1与其他部件(如缸体2、油底壳等)之间的密封性造成影响。
外框11的厚度可以设置在40mm-100mm之间。可以知晓,发动机在外框11厚度方向的尺寸是在一定范围内的,采用上述外框11后,就可以降低缸体2在厚度方向的尺寸,这对于减轻整个发动机的重量具有积极的效果。
结合图4,在挡油板12朝向油底壳的一面可以设有机油泵组件的固定孔123,这里的机油泵组件包括机油泵、机油泵线束、机油过滤器支架等,这些部件均可以安装于挡油板12,当然,这些部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安装于其他结构部件上。
一些发动机的后端设有飞轮壳,需要给飞轮壳提供固定点,现有技术中存在将飞轮壳的固定点设于油底壳的方案,这就造成油底壳承载了额外的负荷,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油底壳会受到飞轮壳传来的负荷的连续冲击,增加了油底壳的漏油风险。
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在机体下框架1的外框11设置飞轮壳3的固定位,如图5所示,即可以将飞轮壳3固定于缸体2和机体下框架1,油底壳无需承受来自飞轮壳3的负荷,相应地,油底壳的漏油风险就可以大幅降低。
除此之外,外框11还可以设有至少部分发动机附件的固定位,可以知晓,发动机附件是指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各种附属装置,如泵、控制器、传感器、空压机支架、发电机支架等,将这些部件的固定位都集中设置在机体下框架1上,可以方便管理,且后期如果发动机下部需要变型改动时,很多时候只需改动机体下框架1即可,而无需改动整个发动机,这对于发动机变型以及改动优化均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缸盖、缸体2、机体下框架1和油底壳,其中,缸盖可以安装于缸体2的上端,用于围合形成燃烧室,机体下框架1可以安装于缸体2的下端,油底壳又可以安装于机体下框架1的下端,这里的机体下框架1即可以为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
由于上述的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1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机体下框架1的发动机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11)和挡油板(12),所述外框(11)设有若干安装孔(111),所述挡油板(12)设有至少一个回油孔(121),且所述挡油板(12)背离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导向面段(122),以将落至所述挡油板(12)的机油导引至所述回油孔(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2)为弧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2)背离所述油底壳的一面的圆弧半径为140mm-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1)至少背离所述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存胶倒角(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胶倒角(112)位于各所述安装孔(11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1)的厚度为40mm-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2)朝向所述油底壳的一面设有机油泵组件的固定孔(12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1)设有飞轮壳(3)的固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1)设有至少部分发动机附件的固定位。
10.一种发动机,包括缸盖、缸体(2)、机体下框架(1)和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下框架(1)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
CN202020474634.1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Active CN212202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4634.1U CN212202279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4634.1U CN212202279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2279U true CN21220227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4634.1U Active CN212202279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2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8196A (zh) 活塞式电动汽车空气压缩机
JPH10159528A (ja) オイルパンのバッフルプレート構造
CN212202279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US4771747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noise reduction plate
US5014659A (en) Reinforced structure of a cylinder block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291549A1 (en) Liquid-sealed vibration-proof device
CN109779779A (zh) 发动机及其组装方法
CN112502807B (zh) 一种发动机及车辆
US4458640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bearing beam structure
JP2893556B2 (ja) 分割式オイルパン
EP1522709B1 (en) Cooling water passag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203214185U (zh) 曲轴箱结构
JP2563133Y2 (ja)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とフライホイールハウジングとの連結構造
CN205370895U (zh) 电动汽车空气压缩机
CN217029116U (zh) 凸轮轴承盖、发动机及汽车
JP2004293448A (ja) 4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CN210003355U (zh) 一种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及发动机
CN109630306A (zh) 发动机缸体及其组装方法
US4417552A (en) Sound-insulated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N114991987B (zh) 曲轴箱、发动机及车辆
CN220336978U (zh) 一种发动机机体
CN201614990U (zh) 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体
CN220622698U (zh) 全地形车
JP2606040B2 (ja)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ボディ
JPH044737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