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0249U - 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0249U
CN212200249U CN202020713614.5U CN202020713614U CN212200249U CN 212200249 U CN212200249 U CN 212200249U CN 202020713614 U CN202020713614 U CN 202020713614U CN 212200249 U CN212200249 U CN 212200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netting
soil
dam
nett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36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薛艳洁
叶祥平
王加新
王成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ngyi Oce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ngyi Oce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ngyi Oce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ngyi Oce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36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0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0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0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包括多根用于支撑桥面并且插入海底的柱桩,相邻两个柱桩之间连接有第一网具,所述第一网具的下部埋入海床的土壤中,第一网具底部边缘经绳索连接有锚链,并且锚链沿着第一网具底部的边缘方向延伸;相邻柱桩之间设有与第一网具底部上适配的挡泥板,并且挡泥板埋入海床的土壤中;桥面上设有多根固定杆,多根固定杆沿桥面的延伸方向排列,相邻固定杆之间经绳索连接有第二网具。本实用新型的防逃效果优秀,能够避免海洋牧场中的生物逃跑而造成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背景技术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而海洋牧场需要建立大大小小的堤坝,并在堤坝上安装网具来防止牧场内的海洋生物逃跑。海洋生物逃出海洋牧场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从围网底部与海床表面之间的间隙逃出,为了防止牧场内的海洋生物从围网的底部逃出,通常的做法是将围网的底部埋入土壤中,但是现有的网具防逃效果差,因为网具埋入土壤中的部分难以实现与柱桩的固定连接,在海浪长时间冲击网具的情况下,网具的底部会慢慢被海水从土壤中拔出,而且如果海水冲刷海床带走泥沙,使得网具底部更容易被海浪拔出,从而部分海洋生物能够从网具底部逃出;第二种是大风潮天气海水将牧场中的海洋生物带上桥面并送至围网的外侧,致使海洋生物的逃跑,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现有的措施是加高堤坝,但是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一些小规模的海洋牧场无法负担巨额投入,只能放任海洋生物随着海浪从桥面逃跑。无论是第一种逃跑方式还是第二种逃跑方式,均会给海洋牧场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逃效果优秀,能够避免海洋牧场中的生物逃跑而造成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包括多根用于支撑桥面并且插入海底的柱桩,相邻两个柱桩之间连接有第一网具,所述第一网具的下部埋入海床的土壤中,第一网具底部边缘经绳索连接有锚链,并且锚链沿着第一网具底部的边缘方向延伸;相邻柱桩之间设有与第一网具底部上适配的挡泥板,并且挡泥板埋入海床的土壤中;桥面上设有多根固定杆,多根固定杆沿桥面的延伸方向排列,相邻固定杆之间经绳索连接有第二网具。
优选的,所述柱桩的侧部设有伸入海底的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抱箍与柱桩相抱接,所述第一网具的侧部边缘通过连接线与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表面镀有耐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具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网衣、第二网衣和第三网衣,所述第一网衣和第三网衣为聚乙烯纤维网衣,第二网衣为铜合金网衣;所述第一网衣的下部与第二网衣的上部相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重叠部,第二网衣的下部和第三网衣的上部相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二重叠部,所述第二网衣设置于海床上方,所述第三网衣设置于海床的土壤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衣上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水平力纲。
优选的,所述挡泥板通过绳索束缚在第一网具埋于土壤中的部位上。
优选的,桥面两侧的混泥土中预埋有固定管,所述固定杆插接于对应的固定管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网具为聚乙烯纤维网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柱桩之间的第一网具下部埋入海床的土壤中,并且在第一网具底部边缘固定锚链,利用锚链自身重力以及泥土对第一网具底部的摩擦阻力来防止海浪或者牧场中的海洋生物将第一网具的底部推离土壤,而且相邻柱桩之间设置的挡泥板能有效防止海水冲刷泥土,使用于固定第一网具底部的土壤层变薄,从而避免了土壤对第一网具的阻力的减弱,并且挡泥板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避免部分海洋生物钻入泥土中破坏第一网具的情况发生,因此上述设计在海洋牧场中能有效起到对海洋生物海底防逃的作用。桥面上采用沿桥面延伸方向插设多根固定杆并且相邻固定杆之间连接第二网具的结构,从而架高了堤坝围网结构,能有效防止大风潮天气海浪的作用将部分海洋生物拍到桥面上或越过桥面逃出海洋牧场,起到桥面防逃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逃效果优秀,能够避免海洋牧场中的生物逃跑而造成经济损失。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抱箍抱接连接杆,再将第一网具侧部边缘用绳索绑在连接杆上,实现第一网具的固定连接,拆装十分方便。
3、本实用新型在连接杆表面镀耐腐蚀层,能大大增强连接杆表面的抗腐蚀能力,从而提高连接杆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网具由第一网衣、第二网衣和第三网衣依次连接组合而成,相邻两者之间均具有重叠部分,从而提高连接强度,由于第一网衣布置于浅海及海面上方,第三网衣埋于泥土中,二者藻类生物附着不严重,因此采用具有重量小、强度大、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的聚乙烯纤维网衣,第二网衣所在区域藻类生物较多,采用铜合金网衣浸泡在海水后会非常缓慢地释放出铜离子,轻微的毒性可抑制藻类生长,可大大减少网衣上的附着物,而且铜合金网衣自身的强度也较高,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
5、本实用新型第一网衣上设置多条互相平行的水平力纲,从而能增强第一网衣的强度,增强其抗风抗浪性能。
6、本实用新型的挡泥板通过绳索束缚于第一网具,安装十分方便,而且方便挡泥板的定位。
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桥面混泥土中预埋固定管,安装固定杆时只需将固定杆插设与固定管中即可,拆装十分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8、本实用新型第二网具为聚乙烯纤维网衣,桥面上的网具无需考虑藻类生物的附着,因此采用聚乙烯纤维网衣不仅方便拆装,而且具有高强度和低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桥面底部防逃逸第一网具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网具与柱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桥面上部防逃逸第二网具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桩;2、桥面;3、第一网具;4、锚链;5、挡泥板;6、第一网衣;7、第二网衣;8、第三网衣;9、第一重叠部;10、第二重叠部;11、抱箍;12、连接杆;13、连接线;14、固定管;15、固定杆;16、第二网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附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包括多根用于支撑桥面2并且插入海底的柱桩1,相邻两个柱桩1之间连接有第一网具3,所述第一网具3的下部埋入海床的土壤中,第一网具3底部边缘经绳索连接有锚链4,并且锚链4沿着第一网具3底部的边缘方向延伸,锚链4的重量设计为2kg/m,利用锚链4自身重力以及泥土对第一网具3底部的摩擦阻力来防止海浪或者牧场中的海洋生物将第一网具3的底部推离土壤;相邻柱桩1之间设有与第一网具3底部上适配的挡泥板5,并且挡泥板5埋入海床的土壤中,挡泥板5能有效防止因海水冲刷泥土使得用于固定第一网具3底部的土壤层变薄,从而避免了土壤对第一网具3的阻力的减弱,并且挡泥板5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避免部分海洋生物钻入泥土中破坏第一网具3的情况发生;桥面2上设有多根固定杆15(固定杆15可为竹竿或塑料杆),多根固定杆15沿桥面2的延伸方向排列,相邻固定杆15之间经绳索连接有第二网具16,这种结构设计架高了堤坝围网结构,能有效防止大风潮天气海浪的作用将部分海洋生物拍到桥面2上或越过桥面2逃出海洋牧场,起到桥面2防逃的效果。
如附图2所示,所述柱桩1的侧部设有伸入海底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通过抱箍11与柱桩1相抱接,所述第一网具3的侧部边缘通过连接线13与连接杆12相连接,拆装十分方便。
其中,所述连接杆12表面镀有耐腐蚀层,能大大增强连接杆12表面的抗腐蚀能力,从而提高连接杆12的使用寿命,连接杆12可为镀锌的钢管。
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网具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网衣6、第二网衣7和第三网衣8,所述第一网衣6和第三网衣8为聚乙烯纤维网衣,第二网衣7为铜合金网衣;所述第一网衣6的下部与第二网衣7的上部相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重叠部9(即第一网衣6的下纲固定在第二网衣7靠近自身上纲的部位,第二网衣7的上纲固定在第一网衣6上靠近自身下纲的部位),第二网衣7的下部和第三网衣8的上部相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二重叠部10(即第二网衣7的下纲固定在第三网衣8靠近自身上纲的部位,第三网衣8的上纲固定在第二网衣7上靠近自身下纲的部位),所述第二网衣7设置于海床上方,所述第三网衣8设置于海床的土壤中。第一网衣6、第二网衣7和第三网衣8相邻两者之间均具有重叠部分能大大提高连接强度。由于第一网衣6布置于浅海及海面上方,第三网衣8埋于泥土中,二者藻类生物附着不严重,因此采用具有重量小、强度大、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的聚乙烯纤维网衣,第二网衣7所在区域藻类生物较多,采用铜合金网衣浸泡在海水后会非常缓慢地释放出铜离子,轻微的毒性可抑制藻类生长,可大大减少网衣上的附着物,而且铜合金网衣自身的强度也较高,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
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网衣6上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水平力纲,从而能增强第一网衣6的强度,增强其抗风抗浪性能。
其中,所述挡泥板5通过绳索束缚在第一网具3埋于土壤中的部位上,安装十分方便,而且方便挡泥板5的定位。
如附图3所示,桥面2两侧的混泥土中预埋有固定管14,所述固定杆15插接于对应的固定管14上,拆装十分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其中,所述第二网具16为聚乙烯纤维网衣,桥面2上的网具无需考虑藻类生物的附着,因此采用聚乙烯纤维网衣不仅方便拆装,而且具有高强度和低成本的特点。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将柱桩1之间的第一网具3下部埋入海床的土壤中,并且在第一网具3底部边缘固定锚链4,利用锚链4自身重力以及泥土对第一网具3底部的摩擦阻力来防止海浪或者牧场中的海洋生物将第一网具3的底部推离土壤,而且相邻柱桩1之间设置的挡泥板5能有效防止海水冲刷泥土,使用于固定第一网具3底部的土壤层变薄,从而避免了土壤对第一网具3的阻力的减弱,并且挡泥板5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避免部分海洋生物钻入泥土中破坏第一网具3的情况发生,因此上述设计在海洋牧场中能有效起到对海洋生物海底防逃的作用。桥面2上采用沿桥面2延伸方向插设多根固定杆15并且相邻固定杆15之间连接第二网具16的结构,从而架高了堤坝围网结构,能有效防止大风潮天气海浪的作用将部分海洋生物拍到桥面2上或越过桥面2逃出海洋牧场,起到桥面2防逃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逃效果优秀,能够避免海洋牧场中的生物逃跑而造成经济损失。

Claims (8)

1.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包括多根用于支撑桥面(2)并且插入海底的柱桩(1),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柱桩(1)之间连接有第一网具(3),所述第一网具(3)的下部埋入海床的土壤中,第一网具(3)底部边缘经绳索连接有锚链(4),并且锚链(4)沿着第一网具(3)底部的边缘方向延伸;相邻柱桩(1)之间设有与第一网具(3)底部上适配的挡泥板(5),并且挡泥板(5)埋入海床的土壤中;桥面(2)上设有多根固定杆(15),多根固定杆(15)沿桥面(2)的延伸方向排列,相邻固定杆(15)之间经绳索连接有第二网具(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桩(1)的侧部设有伸入海底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通过抱箍(11)与柱桩(1)相抱接,所述第一网具(3)的侧部边缘通过连接线(13)与连接杆(1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表面镀有耐腐蚀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具(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网衣(6)、第二网衣(7)和第三网衣(8),所述第一网衣(6)和第三网衣(8)为聚乙烯纤维网衣,第二网衣(7)为铜合金网衣;所述第一网衣(6)的下部与第二网衣(7)的上部相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重叠部(9),第二网衣(7)的下部和第三网衣(8)的上部相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二重叠部(10),所述第二网衣(7)设置于海床上方,所述第三网衣(8)设置于海床的土壤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衣(6)上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水平力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5)通过绳索束缚在第一网具(3)埋于土壤中的部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桥面(2)两侧的混泥土中预埋有固定管(14),所述固定杆(15)插接于对应的固定管(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具(16)为聚乙烯纤维网衣。
CN202020713614.5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Active CN212200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3614.5U CN21220024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3614.5U CN21220024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0249U true CN21220024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31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3614.5U Active CN21220024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0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3006B (zh) 一种利用海上风电牧场渔网进行基础防冲刷的装置
KR101650232B1 (ko) 종합발전설비의 반투과성 방파제
KR101650231B1 (ko) 파력발전기를 갖춘 반투과성 방파제 축조구조물
CN104775392A (zh) 一种结合柔性植物消浪的新型潜堤堤顶结构
CN203523548U (zh) 一种抗沉陷三角型网状贝壳人工鱼礁
CN106836118A (zh) 一种用于海岸带保护的阶梯式植物消浪装置
CN212200249U (zh) 一种具有防逃逸功能的堤坝围网结构
CN107711657B (zh) 一种错口双柱柔性浅海养殖围网
KR20150137725A (ko) 풍력발전기를 갖춘 반투과성 방파제 축조구조물
CN106614112A (zh) 一种双柱槽式围网养殖工程连岸技术
JP3481870B2 (ja) 粗 朶
CN217325247U (zh) 一种生态固滨笼与折线型格构相结合的生态护岸结构
CN211079871U (zh) 水力插板防风浪桥及设有该桥的高效养殖区
CN106982769A (zh) 一种双柱桩式浅海围网养殖工程连岸技术
CN109338988B (zh) 单侧翼墙式生态型丁坝
CN204579517U (zh) 一种围海养殖网箱
CN208064245U (zh) 一种养殖围栏网设施网底固定件
CN102613116A (zh) 一种用于保护海岛的人工低潮高地装置
KR101684340B1 (ko) 연안의 세굴방지구조 및 그것의 설치방법
CN112970643A (zh) 一种耦合养殖网箱和人工鱼礁的海上风机桶形基础结构及其一体化施工方法
CN211657176U (zh) 一种人工浮鱼礁群布设与锚泊装置
CN201228353Y (zh) 带桩式防浪结构的生态护岸
CN105133544A (zh) 一种高强度河道生态护岸咬合砖及其加固垒砌方法
CN108293937A (zh) 一种养殖围栏网设施网底固定件
CN212138925U (zh) 一种应用于海洋牧场围栏设施的岸基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