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3690U -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3690U
CN212193690U CN202020504236.XU CN202020504236U CN212193690U CN 212193690 U CN212193690 U CN 212193690U CN 202020504236 U CN202020504236 U CN 202020504236U CN 212193690 U CN212193690 U CN 212193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crete production
stirring
motor
stirr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42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042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3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3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36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壳体、电机、连接杆、搅拌棍、防护盖、搅拌杆、混料室、搅拌叶、挡板、出料管、支撑柱、万向轮、连接块、固定块和转动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有电机、连接杆、搅拌杆、搅拌棍、搅拌叶、混料室以及防护盖,电机驱动连接杆转动从而使搅拌杆以及搅拌棒转动,完成混料,防护盖可防止混料时灰尘飞扬;通过设置出料管、支撑柱、固定底座以及万向轮,便于在完成混料后将料输出,万向轮以及固定底座便于使用者移动装置,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增加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属于凝土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混料装置,但是现有混料装置的搅拌杆都是固定的,搅拌桶内部边缘处的混凝土无法得到充分的混合,混料效果差,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且现有的混料装置大都采用敞口,在混料时原材料倒入装置内会产生大量灰尘,会对操作者造成影响,且装置不易移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包括混料室和搅拌杆,所述混料室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卡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棍,所述搅拌棍的旁边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侧边固定连接搅拌叶,所述固定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万向轮,所述混料室的侧边固定连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侧边插接有挡板,所述混料室的侧边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侧边固定连接防护盖。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分布在固定底座底端四周,且所述万向轮设有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壳体顶端以及混料室底部且延伸至混料室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侧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几何尺寸与固定块的几何尺寸一致,且所述转动杆同时贯穿固定块和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的几何尺寸与混料室的几何尺寸一致,且防护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搅拌棍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搅拌棍对称分布在连接杆的两端,所述搅拌杆位于连接杆的中部,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等间隔交错分布在搅拌杆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有电机、连接杆、搅拌杆、搅拌棍、搅拌叶、混料室以及防护盖,电机驱动连接杆转动从而使搅拌杆以及搅拌棒转动,完成混料,防护盖可防止混料时灰尘飞扬;
2、该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通过设置出料管、支撑柱、固定底座以及万向轮,便于在完成混料后将料输出,万向轮以及固定底座便于使用者移动装置,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壳体,3、电机,4、连接杆,5、搅拌棍,6、防护盖,7、搅拌杆,8、混料室,9、搅拌叶,10、挡板,11、出料管,12、支撑柱,13、万向轮,14、连接块,15、固定块,16、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包括混料室8和搅拌杆7,所述混料室8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卡接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棍 5,所述搅拌棍5的旁边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的侧边固定连接搅拌叶9,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万向轮13,所述混料室8的侧边固定连接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的侧边插接有挡板10,所述混料室8的侧边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 15的侧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贯穿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侧边固定连接防护盖6。
所述万向轮13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13分别分布在固定底座1底端四周,且所述万向轮13设有刹车片,便于移动装置以及在使用时保证装置处于稳定状态;所述电机3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壳体2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壳体2顶端以及混料室8底部且延伸至混料室8内部,便于混料工作的进行;所述连接块14侧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几何尺寸与固定块15的几何尺寸一致,且所述转动杆16同时贯穿固定块15和连接块14,便于防护盖6的开合,以防止混料时灰尘飞扬;所述防护盖6的几何尺寸与混料室8的几何尺寸一致,且防护盖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使用者改变防护盖6的所处状态;所述搅拌棍5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搅拌棍5对称分布在连接杆4的两端,所述搅拌杆7位于连接杆4的中部,所述搅拌叶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搅拌叶9等间隔交错分布在搅拌杆7两侧,有利于混料的进行以及混料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将该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推至施工处,并使底部的万向轮12的刹车片处于制动状态,然后将制作混凝土的原料按照配比依次加入混料室8,当原材料加载完毕后,盖上防护盖6,启动电机3,电机3驱动连接杆4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7、搅拌棍5 以及搅拌叶9转动,混料室8内原材料均匀混料,完成混料后,抽出挡板10,混好的料经出料管11输出。
电机3可采用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4I K25GN-C型号以及其相关的配套电源和电路。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室(8)和搅拌杆(7),所述混料室(8)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卡接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棍(5),所述搅拌棍(5)的旁边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的侧边固定连接搅拌叶(9),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万向轮(13),所述混料室(8)的侧边固定连接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的侧边插接有挡板(10),所述混料室(8)的侧边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侧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贯穿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侧边固定连接防护盖(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3)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13)分别分布在固定底座(1)底端四周,且所述万向轮(13)设有刹车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壳体(2)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壳体(2)顶端以及混料室(8)底部且延伸至混料室(8)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4)侧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几何尺寸与固定块(15)的几何尺寸一致,且所述转动杆(16)同时贯穿固定块(15)和连接块(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6)的几何尺寸与混料室(8)的几何尺寸一致,且防护盖(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棍(5)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搅拌棍(5)对称分布在连接杆(4)的两端,所述搅拌杆(7)位于连接杆(4)的中部,所述搅拌叶(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搅拌叶(9)等间隔交错分布在搅拌杆(7)两侧。
CN202020504236.XU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3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4236.XU CN212193690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4236.XU CN212193690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3690U true CN212193690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8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423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3690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36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9564A (zh) * 2022-02-19 2022-04-12 浙江万木奇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9564A (zh) * 2022-02-19 2022-04-12 浙江万木奇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93690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CN210206626U (zh) 一种涂料自动生产线装置
CN212021175U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11541777U (zh) 一种免烧混凝土多孔砖制造用配比装置
CN212826091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9903570U (zh) 一种混凝土粉料计量系统
CN111975991A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2636131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砂砾混合设备
CN207549220U (zh) 一种回收橡胶制品粉碎装置
CN215038802U (zh) 一种替代黏土的水泥配比装置
CN216063392U (zh) 一种建筑水泥生产用石灰石研磨设备
CN220661333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原浆调配装置
CN218504882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
CN218748520U (zh) 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
CN219466545U (zh) 一种混凝土用混合设备
CN218700070U (zh) 一种减少气泡的混凝土搅拌结构
CN21361752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泥沙搅拌装置
CN219024088U (zh) 搅拌混合机
CN219091853U (zh) 黑陶陶艺用陶泥均匀搅拌装置
CN218774674U (zh) 一种环氧复合涂料混合设备
CN21379728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
CN220741676U (zh) 一种混凝土混料设备
CN215506428U (zh) 一种无机胶凝材料催化促进式混合机
CN218138942U (zh) 一种具有建筑废弃料制备再生混凝土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2595084U (zh) 一种丁腈手套用的导电浆料制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