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8375U - 一种除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8375U
CN212188375U CN202020143761.3U CN202020143761U CN212188375U CN 212188375 U CN212188375 U CN 212188375U CN 202020143761 U CN202020143761 U CN 202020143761U CN 212188375 U CN212188375 U CN 212188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water
spray tower
circulat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37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鸿伟
李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Yuda Wei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uda Wei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uda Wei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uda Wei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37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8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8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83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系统,包括吸尘系统、喷淋塔、循环水系统和排气系统,喷淋塔的进口连接吸尘系统的出口,吸尘系统用于向喷淋塔输入带灰尘的空气;循环水系统包括集水箱和循环泵,集水箱和循环泵均是设置在喷淋塔外,集水箱、循环泵和喷淋塔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排气系统连接喷淋塔的出口。利用循环水系统喷出的水,将喷淋塔中的灰尘沉降到喷淋塔的底部,减小除尘系统排出的气体中的含灰尘量,直接减小粉尘对空气的二次污染,同时被沉降的灰尘在喷淋塔的底部形成灰浆,便于清除;设置的循环泵、集水箱可以将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实现环保的目标,集水箱可以补偿循环水系统的水量,防止循环水不足,导致灰尘的沉降效果下降。

Description

一种除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有的在工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漂浮在空中,既影响人体健康,也影响机器运行,更严重的会导致爆炸。
目前的除尘系统,往往是通过负压风机将机器中的粉尘吸出,排放到室外,该方式对室外的空间造成了污染,有的除尘系统利用静电吸附来除去粉尘,时间一长,吸附的粉尘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尘系统,能够有效除去机器中的粉尘,并且不会对室外的空间造成二次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除尘系统,包括吸尘系统;喷淋塔,所述喷淋塔的进口连接所述吸尘系统的出口,所述吸尘系统用于向所述喷淋塔输入带灰尘的空气;循环水系统,包括集水箱和循环泵,所述集水箱和所述循环泵均是设置在所述喷淋塔外,所述集水箱、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喷淋塔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排气系统,连接所述喷淋塔的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除尘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所述循环水系统喷出的水,将所述喷淋塔中的灰尘沉降到所述喷淋塔的底部,减小所述除尘系统排出的气体中的含灰尘量,直接减小粉尘对空气的二次污染,同时被沉降的灰尘在所述喷淋塔的底部形成灰浆,便于清除;设置的所述循环泵、所述集水箱可以将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实现环保的目标,所述集水箱可以补偿循环水系统的水量,防止循环水不足,导致灰尘的沉降效果下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尘系统包括第一风机和集尘罩,所述集尘罩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灰尘吸入所述集尘罩中,设置多个所述进风口可以连接多根进风管道,多根所述进风管道可以吸收不同机器中的灰尘,达到集中吸尘的目的,用一部所述吸尘系统来吸收多台机器中的灰尘,减少了除尘成本,增大了所述吸尘系统的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淋塔内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堆放填料,在所述隔板上堆放填料可以延长灰尘在所述喷淋塔中的行走路径,增加水结合灰尘的时间,更好地对灰尘进行沉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淋塔内部的上端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可以将水存留在管中,利用在所述喷淋管上不同位置分布的喷嘴,将水从不同的位置喷出,使水和灰尘的接触几率增多,达到用水沉降灰尘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条形开口,且多个所述条形开口均是朝下设置,所述条形开口可将所述喷淋管中的水以水帘的形式释放出来,增大水和灰尘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沉降灰尘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多个所述雾化喷嘴均是朝下设置,所述雾化喷嘴用于将所述喷淋管中的水以水雾的形式释放出来,水雾和灰尘的结合性更强,同时水雾和灰尘的接触面积更大,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且所述雾化喷嘴释放出来的水是水雾状,相比于直接喷水而言,所述雾化喷嘴在同时段内消耗的水更少,起到节水的作用,同时能够保障水循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水系统还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喷淋塔,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集水箱,所述沉淀池用来容纳带灰浆的液体,使带灰浆的液体经过沉淀分层,上层清水可以继续进入集水箱进行循环,起到节水的作用,同时所述沉淀池中的灰浆相比于灰尘更加方便清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为倾斜底面,倾斜的底面可以方便灰浆向沉淀池的低处聚集,方便清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和第二风机,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喷淋塔的出气口,所述第二风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所述排气系统利用所述所述第二风机将所述喷淋塔中经过处理的气体吸出后向外界排放,所述第二风机产生负压,使气流更加快速地流通所述喷淋塔,增加除尘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挡片用于组织气流上升,同时也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所述排空管,因为排出的气体中可能仍然含有微量灰尘,所述挡片向下倾斜设置将气体导向下方,使含有的微量灰尘加速落在地面,以减少空气中漂浮的灰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示出的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含条形开口喷淋管的除尘系统的剖视图;
图4为含雾化喷嘴喷淋管的除尘系统的剖视图。
吸尘系统100、第一风机110、集尘罩120、喷淋塔200、隔板210、喷淋管220、条形开口221、雾化喷嘴222、循环水系统300、集水箱310、循环泵320、循环水管330、沉淀池340、排气系统400、排气管410、第二风机420、排空管430、挡片4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一种除尘系统,包括吸尘系统100、喷淋塔200、循环水系统300和排气系统400,喷淋塔200的进口连接吸尘系统100的出口,吸尘系统100用于向喷淋塔200输入带灰尘的空气;循环水系统300包括集水箱310和循环泵320,集水箱310和循环泵320均是设置在喷淋塔200外,集水箱310、循环泵320和喷淋塔200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排气系统400连接喷淋塔200的出口。利用循环水系统300喷出的水,将喷淋塔200中的灰尘沉降到喷淋塔200的底部,减小除尘系统排出的气体中的含灰尘量,直接减小粉尘对空气的二次污染,同时被沉降的灰尘在喷淋塔200的底部形成灰浆,便于清除;设置的循环泵320、集水箱310可以将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实现环保的目标,集水箱310可以补偿循环水系统的水量,防止循环水不足,导致灰尘的沉降效果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集水箱310上连接有注水管,注水管向集水箱310中注水,以维持循环时需要的水量,因为随着灰浆的排出,会导致一部分水被排出,因此为了保证循环水系统300中有足量的循环水,需要从外界不断补充水源,同时集水箱又可以收集喷淋塔200的出水,以减少外界补充的水量,达到节水的目的。要说明的是,吸尘系统100是从喷淋塔200的底部将带灰尘的气体输入,而喷淋塔200的出气口设置在喷淋塔200的上端,该设置方式是为了增加带灰尘的气体在喷淋塔200中的路程,也同时增加了水和带灰尘的气体的接触时间,方便除去气体中的灰尘。
要说明的是,集水箱310、循环泵320和喷淋塔200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三者是通过循环水管330进行连通,即三者通过循环水管330首尾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循环回路的动力来源于循环泵320,通过循环泵320将集水箱310中的水泵至喷淋塔200进行除尘,再由喷淋塔200的出水口将水回流到集水箱310中。
可以理解的是,集水箱310、循环泵320和喷淋塔200依次连通,即集水箱310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泵320的进水口,循环泵320的出水口连接喷淋塔200的进水口,喷淋塔200的出水口连接集水箱310的进水口,三者通过循环水管330首尾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要说明的是,灰尘的空气和带灰尘的气体均是是由吸尘系统100吸入灰尘和空气,空气和灰尘混合在一起而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尘系统100包括第一风机110和集尘罩120,集尘罩120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121,第一风机110用于将灰尘吸入集尘罩120中,设置多个进风口121可以连接多根进风管道,多根进风管道可以吸收不同机器中的灰尘,达到集中吸尘的目的,用一部吸尘系统100来吸收多台机器中的灰尘,减少了除尘成本,增大了吸尘系统100的利用率。应理解的是,集尘罩120和第一风机110相连,第一风机110的叶片转动时产生负压,该负压促使吸尘系统100外部的气体从集尘罩120上的进风口121进入,由于集尘罩120上设置多个进风口121,因此吸尘系统100外部的气体可从多个进风口121进入,集尘罩120是的多个进风口需要分别连通进风管,每一根进风管都连通一台机器或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塔200内设置有多个隔板210,隔板210用于堆放填料,在隔板210上堆放填料可以延长灰尘在喷淋塔200中的行走路径,增加水结合灰尘的时间,更好地对灰尘进行沉降,要说明的是,填料可填充喷淋塔200的内部空间,填料主要是鲍尔环,鲍尔环使得液体和气体均匀分布,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方便除去空气中的灰尘;鲍尔环在喷淋塔200中填充有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塔200内部的上端设置有喷淋管220,循环泵320连通喷淋管220,喷淋管220可以将水存留在管中,利用在喷淋管220上不同位置分布的喷嘴,将水从不同的位置喷出,使水和灰尘的接触几率增多,达到用水沉降灰尘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循环泵320通过循环水管330连通喷淋管220的进水口,喷淋管220上的喷嘴沿喷淋管220的轴向分布,因此能够保证喷淋管220中的水从不同的位置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管220上设置有多个条形开口221,且多个条形开口221均是朝下设置,条形开口221可将喷淋管220中的水以水帘的形式释放出来,增大水和灰尘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沉降灰尘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管220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222,多个雾化喷嘴222均是朝下设置,雾化喷嘴222用于将喷淋管220中的水以水雾的形式释放出来,水雾和灰尘的结合性更强,同时水雾和灰尘的接触面积更大,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且雾化喷嘴222释放出来的水是水雾状,相比于直接喷水而言,雾化喷嘴222在同时段内消耗的水更少,起到节水的作用,同时能够保障水循环。可以理解的是,当雾化喷嘴222工作时,因为水是以雾状进行工作,因此用的水量更少,则外界需要向集水箱310中补充的水也较少,同时因为用的水量少,喷淋塔200流向集水箱310的水,有足够的积攒时间,从而能够保障水循环。要说明的是,喷淋管220和循环泵320之间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用于给水增压,方便给雾化喷嘴222提供压力,保证雾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循环水系统300还包括沉淀池340,沉淀池340的进水口连通喷淋塔200,沉淀池340的出水口连接集水箱310,沉淀池340用来容纳带灰浆的液体,使带灰浆的液体经过沉淀分层,上层清水可以继续进入集水箱进行循环,起到节水的作用,同时沉淀池340中的灰浆相比于灰尘更加方便清理。要说明的是,沉淀池340的进水口高于沉淀池340的出水口,该设置方式防止沉淀池中的水倒流进喷淋塔200,且沉淀池340的进水口和沉淀池340的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沉淀池340的两个相对端,该设置方式使喷淋塔200流出的混合液不会干扰沉淀池340流向集水箱310中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沉淀池340的底部设置为倾斜底面,倾斜的底面可以方便灰浆向沉淀池340的低处聚集,方便清理。可以理解的是,沉淀池340的侧面设置有清理口,清理口上连接有盖板,当需要清理沉淀池340的底部的灰浆时,可以打开盖板从清理口清理,盖板保持常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系统400包括排气管410和第二风机420,排气管410的进气口连通喷淋塔200的出气口,第二风机420的进气口连通排气管410的出气口,排气系统400利用第二风机420将喷淋塔200中经过处理的气体吸出后向外界排放,第二风机420产生负压,使气流更加快速地流通喷淋塔200,增加除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机420的出气口连接有排空管430,排空管430的出口端设置有挡片440,挡片440向下倾斜设置,挡片440用于组织气流上升,同时也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排空管430,因为排出的气体中可能仍然含有微量灰尘,挡片440向下倾斜设置将气体导向下方,使含有的微量灰尘加速落在地面,以减少空气中漂浮的灰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尘系统(100);
喷淋塔(200),所述喷淋塔(200)的进口连接所述吸尘系统(100)的出口,所述吸尘系统(100)用于向所述喷淋塔(200)输入带灰尘的空气;
循环水系统(300),包括集水箱(310)和循环泵(320),所述集水箱(310)和所述循环泵(320)均是设置在所述喷淋塔(200)外,所述集水箱(310)、所述循环泵(320)和所述喷淋塔(200)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排气系统(400),连接所述喷淋塔(200)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系统(100)包括第一风机(110)和集尘罩(120),所述集尘罩(120)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121),所述第一风机(110)用于将灰尘吸入所述集尘罩(12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200)内设置有多个隔板(210),所述隔板(210)用于堆放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200)内部的上端设置有喷淋管(220),所述循环泵(320)连通所述喷淋管(2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20)上设置有多个条形开口(221),且多个所述条形开口(221)均是朝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20)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222),多个所述雾化喷嘴(222)均是朝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系统(300)还包括沉淀池(340),所述沉淀池(34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喷淋塔(200),所述沉淀池(340)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集水箱(3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40)的底部设置为倾斜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400)包括排气管(410)和第二风机(420),所述排气管(41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喷淋塔(200)的出气口,所述第二风机(42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排气管(410)的出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420)的出气口连接有排空管(430),所述排空管(430)的出口端设置有挡片(440),所述挡片(440)向下倾斜设置。
CN202020143761.3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除尘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88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3761.3U CN212188375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除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3761.3U CN212188375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除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8375U true CN212188375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0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376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88375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除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8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1022A (zh) 一种破碎机用高效节能除尘设备
CN105944483A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的除尘装置
CN201783280U (zh) 负压湿式除尘器
CN104624029B (zh) 一种冷却塔脱硫塔及烟囱三塔合一的装置及除硫方法
CN212188375U (zh) 一种除尘系统
CN209576102U (zh) 一种硫铵尾气净化装置
CN107126818A (zh) 一种纳米粉尘吸收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2651550U (zh) 一种带有溢流式内置循环罐的文丘里洗涤器
CN102091497A (zh) 一种可连续运行的实验室排放废气处理方法
CN206008333U (zh) 一种高效率复合肥冷却除尘装置
CN211462539U (zh) 一种带风力的干燥脱水系统的喷淋吸附塔
CN210699358U (zh) 一种环保式在线监测环境的酸雾洗涤净化塔
CN209530445U (zh) 一种复合式多级喷淋除尘设备
CN209752448U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废气除尘装置
CN207153283U (zh) 基于文氏效应的自激式消烟除尘装置
CN207694528U (zh) 工业尾气烟尘和甲醛综合治理系统
CN206613311U (zh) 一种漆雾处理装置
CN206477899U (zh) 一种发电机尾气净化装置
CN206487534U (zh) 一种发电机尾气处理装置
CN220918591U (zh) 一种新型粉尘收集设备
CN212961770U (zh) 一种液沫洗涤式油烟净化机
CN210333127U (zh) 一种喷漆废气智能处理装置
CN218774499U (zh) 一种用于喷涂作业过程中含水粉尘的净化循环装置
CN214051105U (zh) 一种喷淋塔
CN214019978U (zh) 一种火电厂环保循环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