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4753U -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4753U
CN212184753U CN202020715729.8U CN202020715729U CN212184753U CN 212184753 U CN212184753 U CN 212184753U CN 202020715729 U CN202020715729 U CN 202020715729U CN 212184753 U CN212184753 U CN 212184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ea
planting
fish
aqua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57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杰
李红霞
强俊
徐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u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207157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4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4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4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循环顺次连通的成品鱼养殖区、曝光生藻区、食水鱼功能区、水生作物种植区、沙滤区和蓄水池,其中成品鱼养殖区与蓄水池连通管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曝光生藻区内设有回形沟,回形沟由至少一块分隔板隔开并形成反复折叠的S形沟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解决了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的难题,达到了养殖尾水综合利用的目的;(2)所述系统不仅改善了养殖水质,同时生产了了多种经济农产品,且能改善产品质量;(3)所述系统对周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风险小,运行成本低,建造改造容易,易于掌握,方式灵活。

Description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密度养殖池塘水体综合利用的装置,具体为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投喂饲料,造成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类和有机质过多,经常发生溶氧不足,鱼类生长缓慢,严重暴发鱼病,成活率下降,进而导致成品鱼质量、口感等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老口池塘,以上情况更为严重。目前,一些地区通过注排水的方法来改善养殖环境,一些地区通过大量使用调水试剂和药物来维持池塘环境,然而均使养殖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且这种养殖方式已经无利可投,是造成目前水产养殖大面积亏损的主要原因。随着国家对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管理走上正规化,一些产品不健康、环境不友好型的养殖方式也面临淘汰。另外,水产养殖积累大量的营养元素是养殖的不利因素,尾水外排还会污染周边水环境;另一方面种植业又需要在施用大量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增加了投入成本。目前,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一般采取三级净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大,管理困难,特别是各环节和过程需要维持性投入,而且不产生经济效益。由于农业污染主要是氮磷等有机污染,不同于工业污染,至今为止仍是一种没有得到利用的再生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目前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养殖尾水处理困难的弊端,以获得一种水产养殖富营养化水体循环综合利用的模式,使养殖尾水在整个种植养殖的生态功能运行过程中,营养元素得到逐步利用,并且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方案: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循环顺次连通的成品鱼养殖区、曝光生藻区、食水鱼功能区、水生作物种植区、沙滤区和蓄水池,其中成品鱼养殖区与蓄水池连通管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曝光生藻区内设有回形沟,回形沟由至少一块分隔板隔开并形成反复折叠的S形沟道。为了节约能源,地势平坦的地方各区进排水建在同一水平线上;地势不平的地方,成品鱼养殖区建在最高处,蓄水池建在最低处,利用水位差只需在一处设置抽水设备。其中,成品鱼养殖区主要养殖各种商品鱼类,养殖密度高,需要投喂大量商品饲料,鱼类大代谢和排泄物对水体造成有机污染,需要进行综合利用处理,这是成品鱼养殖区是整个系统的起点和原因。
优选的,回形沟内各分隔板之间形成沟槽,沟槽上方间隔设有浮板和网片,浮板和网片与分隔板固定连接。曝光生藻区接收从成品鱼养殖区排出的池水,曝光生藻区的结构设置目的为了使其尽量长,以充分增加水固接触面积、阳光、空气和水流程。沟与沟之间用塑料材质或水泥板作为分隔板。在网片上移植一些根系较发达的水生植物,在沟内放养螯虾类;浮板作为放养蛙类的休息场所。池水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有机悬浮物等,此外还有一定的气味,经过阳光的曝晒和曝气,除滋生大量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外,还会产生一些水生昆虫、蚊虫之类,为虾、蛙提供食物,使氮、磷和有机物等得到有益的转化和处理。当大量的浮游生物繁殖水色变浓时,排水进入下一区域。
优选的,食水鱼功能区上方开口为方形、下方为倒圆锥形,其包括设于上方的食水鱼功能区进水口和设于倒圆锥形底处的食水鱼功能区出水口。食水鱼功能区接收从曝光生藻区排出的池水,主要放养滤食性鱼类、少量杂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摄取池中的浮游生物、有机质颗粒和根叶小片,从而转化为鱼产品。
优选的,食水鱼功能区下方至倒圆锥形底之间形成螺旋式阶层,食水鱼功能区进水口的水流与圆形边缘相切。该设计便于收集杂质和池水微循环。
优选的,水生作物种植区包括在堤埂上对角设置的水生作物种植区进水口和水生作物种植区出水口,以及堤埂内至少1块种植床,种植床之间由通道间隔。水生作物种植区接收来自食水鱼功能区排出的池水,池水中含有较多的营养元素,以便进一步转化为绿色作物。水生作物种植为较浅池塘,方便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作物种植。即可种植水稻也可种植水生蔬菜。平整后注水,可作为稻田种植水稻;放置蔬菜种植床可种植蔬菜。
优选的,种植床包括种植床立柱和种植网,种植网由种植床立柱支撑。
优选的,种植网高于水生作物种植区的水面。其作用在于保证植株根以上部分离水在平面网以上生长,根在平面网以下水与泥介质中生长,从而吸收水中或吸附底泥中的营养元素,水在根系中间注和流。
优选的,沙滤区自上而下分为种植层和沙滤层,种植层上方一侧设有沙滤区进水口,沙滤层底部与进水口对角设置沙滤区出水口。沙滤区接收来自水生作物种植区的池水,水中含有较少的营养元素、浮游生物和杂质,含有可能较多的各种细菌等。种植层主要由沙土或沙壤土组成,上面可种植陆生农业作物。进入沙滤区的池水经过作物的再次吸收和处理,去掉了营养元素、细菌后的水质变得清爽,流入蓄水池供成品鱼养殖区备用。
优选的,沙滤区的侧面及底部设有防渗膜。
优选的,沙滤层靠近沙滤区进水口一侧的厚度低于靠近沙滤区出水口的厚度。
所述系统运行方式如下:在各个区内起始同步,按照常规的方法栽种、放苗同时进行,各自独立管理。随着成品鱼养殖池水营养元素的富积越来越多,在水质末超标前,起动后续各区功能运行,用水泵抽蓄水池水至成品鱼养殖区,通过水位产生的落差,水会依次从出水口流出,从而水流产生不断循环。随着成品鱼养殖区的鱼逐步长大,水和对水体污染压力增加,其他功能区的作用能力也同步增长,系统始终维持平衡。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解决了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的难题,达到了养殖尾水综合利用的目的;(2)所述系统不仅改善了养殖水质,同时生产了了多种经济农产品,且能改善产品质量;(3)所述系统对周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风险小,运行成本低,建造改造容易,易于掌握,方式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光生藻区回形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食水鱼功能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生作物种植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种植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沙滤区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进水口,2为成品鱼养殖区,3为曝光生藻区,4为回形沟,5为食水鱼功能区,6为水生作物种植区,7为沙滤区,8为蓄水池,9为沟槽,10为浮板,11为网片,12为分隔板,13为食水鱼功能区出水口,14为食水鱼功能区进水口,15为倒圆锥形底,16为水生作物种植区进水口,17为种植床,18为通道,19为堤埂,20为水生作物种植区出水口,21为种植床立柱,22为种植网,23为沙滤区进水口,24为种植层,25为沙滤层,26为防渗膜,27为沙滤区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循环顺次连通的成品鱼养殖区2、曝光生藻区3、食水鱼功能区5、水生作物种植区6、沙滤区7和蓄水池8,其中成品鱼养殖区2与蓄水池8连通管道上设有进水口1;所述曝光生藻区3内设有回形沟4,回形沟4由至少一块分隔板12隔开并形成反复折叠的S形沟道。
回形沟4内各分隔板12之间形成沟槽9,沟槽9上方间隔设有浮板10和网片11,浮板10和网片11与分隔板12固定连接。
食水鱼功能区5上方开口为方形、下方为倒圆锥形,其包括设于上方的食水鱼功能区进水口14和设于倒圆锥形底15处的食水鱼功能区出水口13。
食水鱼功能区5下方至倒圆锥形底15之间形成螺旋式阶层,食水鱼功能区进水口14的水流与圆形边缘相切。
水生作物种植区6包括在堤埂19上对角设置的水生作物种植区进水口16和水生作物种植区出水口20,以及堤埂19内至少1块种植床17,种植床17之间由通道18间隔。
种植床17包括种植床立柱21和种植网22,种植网22由种植床立柱21支撑。
种植网22高于水生作物种植区6的水面。
沙滤区7自上而下分为种植层24和沙滤层25,种植层24上方一侧设有沙滤区进水口23,沙滤层25底部与进水口对角设置沙滤区出水口27。
沙滤区7的侧面及底部设有防渗膜26。
沙滤层25靠近沙滤区进水口23一侧的厚度低于靠近沙滤区出水口27的厚度。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所述系统进行水产养殖,系统各参数如下:
成品鱼养殖区2:4口池塘每口2亩,池深1.8米,精养大口黑鲈商品鱼,每亩放鱼种3500尾,当年养殖商品鱼,需要投喂大量商品饲料,鱼类大代谢和排泄物对水质形成有机污染,养殖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池水进行加注新水,从另外一端排出三分之一的老水,每6天左右进行一次。
曝光生藻区3:沟深1米宽1米总长2000米,接收从成品鱼养殖区2排出的池水,曝光生藻区3为反复折叠的狭长的回形沟4,目的是为了使其尽量长,以增加水固接触面积、水流程和螯虾类生活空间。沟与沟之间用水泥板作为分隔板12。回形沟4内设有30×30平方厘米的浮板和30×300平方厘米的网片11,二者宽度相同,首尾依次相连,拉紧固定在分隔板12上面。在网片11移植一些根系较发达的水生植物空心菜每颗间隔50厘米,在沟内放养小龙虾平均每平方米10只;将浮板10作为青蛙的休息场所,幼蛙放养量为3平方米1只。池水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有机悬浮物等,此外还有一定的气味,经过阳光的曝晒,除滋生大量浮游生物外,还会产生一些水生昆虫、蚊虫之类,为虾、蛙提供食物,使氮、磷和有机物等得到有益转化。当大量的浮游生物繁殖水色变浓时,排水进入下一区域。
食水鱼功能区5:1口池塘,面积4亩,池深2米,接收从曝光生藻区3排出的池水,放养鲢鱼500尾/亩、鳙鱼80尾/亩,此外鲫鱼200尾/亩,团头鲂50尾/亩,摄取池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质粒,包括空心菜的根茎叶残片,从而转化为鱼产品。该区池塘为上方下倒的倒圆锥形底15,进水口与水流向与边相切,使池水产生微循环便于收集杂质。
水生作物种植区6:面积4亩,有1米高的堤埂19,接收来自食水鱼功能区5排出的池水,池水中含有较多的营养元素,以便进一步转化为绿色作物。其中3亩冬春季节种植水芹菜,夏秋季种植水稻;另外1亩全年种植鱼腥草。鱼腥草在种植床17培植,种植床17为支撑起的种植网22和支柱21组成,种植网22下水深20-30厘米,其作用保证植株根以上部分离水在种植网22以上生长,根在种植网22以下水与泥介质中生长,从而吸收水中或吸附底泥中的营养元素。
沙滤区7:面积1亩接收来自水生作物种植区6的池水,水中含有较少的营养元素、浮游生物和杂质,含有可能较多的各种细菌等。种植层24主要是沙壤土,厚度为40厘米,主要种植黄瓜、辣椒等蔬菜;沙滤层25由沙石组成,平均厚度为40厘米,底部为斜面,进水口23处的沙层较薄为30厘米,出水口27处的沙层较厚为50厘米;沙滤层25及四周有防渗膜26。进入沙滤区7的池水经过作物的再次吸收和处理,去掉了营养元素、细菌后的水质变得清爽,流入蓄水池8供成品鱼养殖区备用。
系统运行:在各个区内起始同步,按照常规的方法栽种、放苗同时进行,各自独立管理。随着成品鱼养殖池2水营养元素的富积越来越多,在水质末超标前,起动后续各区功能运行,用水泵抽蓄水池8水至成品鱼养殖区2,通过水位产生的落差,水会依次从出水口流出,从而水流产生不断循环。随着成品鱼养殖区2的鱼逐步长大,水和对水体污染压力增加,其他功能区的作用能力也同步增长,系统始终维持平衡。在1-2天内更换掉成品鱼养殖区2三分之一水量即可,6天后再起动一次。期间,每天对食水鱼功能区5投喂常规量1/4左右的鱼饵料,整个环境没发生水质超标。年终收获时,成品鱼产量比平常提高了10%,亩纯利润:曝光生藻区3000元左右、食水鱼功能区纯利润2500元左右、水生作物种植区2000元、沙滤区2000元。平均经济效益好于常规种植,生态效益良好。

Claims (10)

1.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循环顺次连通的成品鱼养殖区(2)、曝光生藻区(3)、食水鱼功能区(5)、水生作物种植区(6)、沙滤区(7)和蓄水池(8),其中成品鱼养殖区(2)与蓄水池(8)连通管道上设有进水口(1);所述曝光生藻区(3)内设有回形沟(4),回形沟(4)由至少一块分隔板(12)隔开并形成反复折叠的S形沟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回形沟(4)内各分隔板(12)之间形成沟槽(9),沟槽(9)上方间隔设有浮板(10)和网片(11),浮板(10)和网片(11)与分隔板(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食水鱼功能区(5)上方开口为方形、下方为倒圆锥形,其包括设于上方的食水鱼功能区进水口(14)和设于倒圆锥形底(15)处的食水鱼功能区出水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食水鱼功能区(5)下方至倒圆锥形底(15)之间形成螺旋式阶层,食水鱼功能区进水口(14)的水流与圆形边缘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生作物种植区(6)包括在堤埂(19)上对角设置的水生作物种植区进水口(16)和水生作物种植区出水口(20),以及堤埂(19)内至少1块种植床(17),种植床(17)之间由通道(18)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种植床(17)包括种植床立柱(21)和种植网(22),种植网(22)由种植床立柱(21)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种植网(22)高于水生作物种植区(6)的水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沙滤区(7)自上而下分为种植层(24)和沙滤层(25),种植层(24)上方一侧设有沙滤区进水口(23),沙滤层(25)底部与进水口对角设置沙滤区出水口(2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沙滤区(7)的侧面及底部设有防渗膜(2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沙滤层(25)靠近沙滤区进水口(23)一侧的厚度低于靠近沙滤区出水口(27)的厚度。
CN202020715729.8U 2020-04-30 2020-04-30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Active CN212184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5729.8U CN212184753U (zh) 2020-04-30 2020-04-30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5729.8U CN212184753U (zh) 2020-04-30 2020-04-30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4753U true CN212184753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31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5729.8U Active CN212184753U (zh) 2020-04-30 2020-04-30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47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8539A (zh) * 2020-04-30 2020-07-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8539A (zh) * 2020-04-30 2020-07-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9332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4585081B (zh) 一种地下水循环节水型鲟鱼生态养殖方法
CN104585108B (zh) 一种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CN102381807B (zh) 恒温工厂化龟鳖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4430125B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和方法
CN208016700U (zh) 适于北方地区的双面连体温室鱼菜种养系统
CN108040932A (zh) 一种养鱼方法
CN208144215U (zh) 一种鱼植共生的综合套养循环养殖模式
CN113261528A (zh) 一种鱼塘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CN111418539A (zh)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CN113754204A (zh) 一种水产养殖污染防控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4255671A (zh) 褶皱臂尾轮虫人工水循环高产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
CN110326579A (zh) 适于北方地区的双面连体温室鱼菜种养系统及种养方法
CN212184753U (zh)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CN109197698A (zh) 一种热带地区循环海水鱼类与耐盐蔬菜工养方法
CN207040581U (zh) 一种循环种植养鱼机
CN211631399U (zh) 一种基于工厂化循环海水养殖的鱼菜共生系统
CN215799069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污染防控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CN116098109A (zh) 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
CN109864018B (zh) 保温大棚池塘罗非鱼循环水高产高效养殖方法
CN113080132B (zh) 一种方斑东风螺的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方法
CN214758650U (zh) 一种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系统
CN108821437B (zh) 一种用于治理富营养水体的生态塔及应用
CN205161619U (zh) 室内高产水蛭仿生态养殖系统
CN107751081A (zh) 具有自净化功能的水产品养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3

Address after: 415499 No. 276, Datong Road, yanziwo community, jinyuling office, Jinshi Ci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Yuji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81, No. 9, Shanshui East Road, Binhu District, Jiangsu, Wuxi

Patentee befor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CAF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30

Address after: 415499 No. 276, Datong Road, yanziwo community, jinyuling office, Jinshi Ci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Yuji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81, No. 9, Shanshui East Road, Binhu District, Jiangsu, Wuxi

Patentee befor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CAF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5400 No. 276, Datong Road, yanziwo community, jinyuling office, Jinshi Ci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Yuji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5499 No. 276, Datong Road, yanziwo community, jinyuling office, Jinshi Ci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Yujing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