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9257U - 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79257U CN212179257U CN202020606217.8U CN202020606217U CN212179257U CN 212179257 U CN212179257 U CN 212179257U CN 202020606217 U CN202020606217 U CN 202020606217U CN 212179257 U CN212179257 U CN 2121792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b
- spoke
- inner hub
- outer hub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外轮毂、内轮毂、轴承、以及将所述外轮毂和所述内轮毂连接起来的辐条;所述外轮毂和所述内轮毂均为薄壁圆筒结构,两者的中心轴重合;外轮毂和内轮毂的侧壁上都设置有用于安装辐条的安装孔;所述辐条为长杆结构,通过外轮毂和内轮毂侧壁上的安装孔将外轮毂和内轮毂连接起来;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内轮毂上。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高温物体支撑起来进行圆周运动,并且减少高温物体与支撑机构之间的热量散失。该装置结构简洁、成本低廉,适用于制作低成本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热水和发电。前者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商用热水系统,后者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光伏电站和光热电站。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路线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商用热水系统和光伏电站,而光热电站总体上仍然处于示范性项目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然遥遥无期。光热电站难以大规模商业化的原因主要是:槽式光热电站和塔式光热电站需要建设在广阔的平整地面上,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无法实现小型的分布式电站,因此高度依赖政府投资的大型电站项目,产量很难提高,而低产量又反过来制约了产业链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碟式光热电站虽然适合实现分布式电站,但是斯特林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实在太高,很难降到与光伏相当的水平。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商用热水系统的主要缺点有:(1)不能主动跟踪太阳,集热效率不够高;(2)水箱和真空管内长期储水,会结水垢;(3)在严寒地区使用时,存在结冰爆裂的隐患;(4)不能发电,也不能生产蒸汽,适用范围不广;(4)不好看。
光伏电站的主要缺点有:(1)光电转换效率不够高,而且还会逐年衰减;(2)不采用主动跟踪太阳的技术时,集热效率不够高,但采用之后投资成本将增加;(3)无法实现热电联供,能量利用率低;(4)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发电功率不平稳;(5)发出来的电必须立即输送到电网上,需要电网进行电力调度,所以对电网的吸纳能力要求很高,这也是导致“弃光限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市场能提供这样的新产品:它能够将阳光转化成200摄氏度以上的高品位热能并且储存起来,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利用已储存的高品位热能来生产热水、蒸汽和电力等,同时售价还很便宜,那么现有技术的各种缺点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了。
但是,这种新产品需要把储存高品位热能的蓄热容器支撑起来,而且蓄热容器还需要进行圆周转动才能很好地跟踪太阳,所以支撑机构不仅必须具备圆周转动功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供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造价低廉的隔热支撑装置,可以将高温物体支撑起来进行圆周转动,而且隔热性能良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热支撑装置,包括外轮毂1、内轮毂4、轴承7、以及将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连接起来的辐条6;
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均为薄壁圆筒结构,两者的中心轴重合,重合的中心轴称为轮毂中心轴32;外轮毂1和内轮毂4的侧壁上都设置用于安装辐条6的安装孔,称为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和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数量相等且为偶数;
所述辐条6为长杆结构,其一端位于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内,另一端位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内;
所述轴承7的内圈固定在内轮毂4上。
优选的,所述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中心轴称为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所有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垂直于轮毂中心轴32;所有的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形成一个夹角A37,所有的夹角A37都相等。
优选的,所述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另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位于另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 35。
优选的,所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 34和所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 35都平行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两者不仅分别位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两侧,并且到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距离是相等的。
优选的,所述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称为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无论是在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 34内或还是在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 35内,所有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形成一个夹角B 38,所有的夹角B 38都相等。
优选的,将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 34内的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投影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 35,得到的投影称为中心轴投影39;中心轴投影39将夹角B 38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夹角C 40;夹角C 40与夹角A 37的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辐条6的设置形式为直拉式或交叉式;选用直拉式时,每根辐条6都不与其他辐条交叉;选用交叉式时,每根辐条6与其他辐条6交叉的最大数量是1,相邻两根辐条6交叉成“X”形。
优选的,过轮毂中心轴32作任一平面,外轮毂1和轴承7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不发生任何重合。
优选的,所述外轮毂1的侧壁上设置螺纹3,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可以将外轮毂1安装到需要支撑的高温物体上。
优选的,过轮毂中心轴32作一个平面,螺纹3、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轴承7三者在该平面上的投影的排列次序是: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投影位于螺纹3和轴承7的投影中间。
本申请主要实现以下两个功能:
(1)将高温物体支撑起来,并让高温物体能在支撑机构上进行圆周运动;
(2)增加高温物体到支撑机构之间的热阻,以减少热量散失。
为了实现这两个功能,本申请参考借鉴了自行车轮的结构设计。显然,自行车轮具备了承重和圆周运动的功能;同时,因为辐条与外轮毂、内轮毂之间的接触面很小,所以外轮毂到内轮毂之间的热阻很大,这就有效地减少了外轮毂到内轮毂之间的热传导。
在参考借鉴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针对全新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创新的结构设计,力求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和成熟的制造工艺来实现上述功能。比如,自行车轮采用花鼓来安装辐条,但是本申请并不能直接照搬这种结构,原因是:市场上并没有适用于本申请的花鼓型号,如果一定要在本申请上使用这种零件的话,只能采取定制的形式;但是,在实现大规模量产之前,定制花鼓的成本过于高昂,在经济上完全不可行。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本申请将内轮毂设计成简单的薄壁圆筒结构,然后在内轮毂的侧壁直接打出用于安装辐条的孔。这样一来,只需最简单的车削、钻孔工艺即可完成加工制作,成本很低。外轮毂没有照搬自行车轮的结构,而是简化成带孔的薄壁圆筒结构,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得益于简单的机械结构和成熟的制造工艺,本申请的量产成本不到100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中的标记为:1-外轮毂;2-外轮毂辐条安装孔;3-螺纹;4-内轮毂;5-内轮毂辐条安装孔;6-辐条;7-轴承。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中的标记为:1-外轮毂;2-外轮毂辐条安装孔;3-螺纹;4-内轮毂;5-内轮毂辐条安装孔;6-辐条;7-轴承;31-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2-轮毂中心轴;34-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5-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
附图3是外轮毂的剖面图。图中的标记为:31-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2-轮毂中心轴;33-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7-夹角A。
附图4是内轮毂的剖面图。图中的标记为:32-轮毂中心轴;34-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5-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6-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8-夹角B;39-中心轴投影;40-夹角C。
附图5是太阳能集热器的剖面图。图中的标记为:9-保温玻璃窗;10-光热转化器;11-罐体;12-支撑环;13-保温材料;31-输油孔;32-油仓。
附图6是蓄热容器的爆炸图。图中的标记为:7-轴承;8-隔热支撑装置;9-保温玻璃窗;10-光热转化器;11-罐体;12-支撑环;13-保温材料;14-光线入口;15-侧壁;16-底部;17-安装口;18-旋转接头;19-外壳;31-输油孔。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图中的标记为:9-保温玻璃窗;20-蓄热容器;21-一次反光镜;22-二次反光镜;23-二次反光镜支撑杆;24-蓄热容器支撑臂;25-俯仰转动云台;26-俯仰转动电机;27-云台支撑脚;28-滚轮组件;29-水平转动轨道;30-水平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碟式太阳能聚光镜、蓄热容器20、蓄热容器支撑臂24、俯仰转动云台25、俯仰转动电机26、云台支撑脚27、滚轮组件28、水平转动轨道29、水平转动电机30组成,其功能是:根据太阳方位角调节碟式太阳能聚光镜的方位角,将阳光聚集到蓄热容器20中并转化成导热油的热能,然后保温储能;再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将导热油从蓄热容器20中抽出,通过换热器生产热水、蒸汽和电力等;
如附图5所示,太阳能集热器由保温玻璃窗9、光热转化器10、罐体11、支撑环12、输油孔31组成;
如附图6所示,光热转化器10包括侧壁15和底部16;侧壁15和底部16连接成一个薄壁桶形结构,该薄壁桶形结构的开口即为光线入口14;光热转化器10的功能是将从光线入口14进入光热转化器10内部的光线转化为热能;
保温玻璃窗9安装在光热转化器10的光线入口14处,光线可以透过保温玻璃窗9进入光热转化器10的内部;
罐体11上有安装口17,光热转化器10通过安装口17嵌入罐体11内部,使得整个底部16和大部分侧壁15都位于罐体11内部;光热转化器10的侧壁15与安装口17的边缘通过焊接连接起来,使得光热转化器10与罐体11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油仓32(附图5),油仓32内部填充有蓄热介质;
罐体11上有输油孔31,蓄热介质可以从输油孔31中流入或流出油仓32;
旋转接头18连接到输油孔31上,作用是保证输油管道在蓄热容器20旋转的过程中不会扭曲变形;
支撑环12为薄壁环型结构,通过焊接连接到罐体11上;支撑环12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隔热支撑装置8连接;
如附图1、2所示,隔热支撑装置8包括外轮毂1、内轮毂4、轴承7、将外轮毂1和内轮毂4连接起来的辐条6;外轮毂1和内轮毂4都是薄壁圆筒结构,两者的中心轴重合,即轮毂中心轴32;外轮毂1和内轮毂4的侧壁上设置了用于安装辐条的安装孔,即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和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和辐条6的数量同为32个;
辐条6为长杆结构,一端位于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内,另一端位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内;
外轮毂1的侧壁上设置了螺纹3,与支撑环12上螺纹相匹配;过轮毂中心轴32作一个平面,螺纹3、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轴承7三者在该平面上的投影的排列次序是: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投影位于螺纹3和轴承7的投影中间;外轮毂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到支撑环12上;
轴承7可承受径向载荷;轴承7的内圈固定在内轮毂4上,外圈可自由转动;过轮毂中心轴32作一个平面,外轮毂1和轴承7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不发生任何重合;
如附图3所示,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中心轴(即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位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内;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垂直于轮毂中心轴32;所有的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形成一个夹角A37,所有的夹角A 37都相等;
如附图4所示,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每组16个,其中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即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位于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 34内,另一组位于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 35内;
如附图2所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 34和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 35都平行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两者不仅分别位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两侧,并且到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距离是相等的;
如附图4所示,在同一个平面内(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 34或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所有的所述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形成一个夹角B 38,所有的夹角B 38都相等;
如果将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 34上的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投影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 35,那么这些中心轴投影39恰好将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上的夹角B 38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夹角C 40,而且夹角C 40与夹角A 37的大小相等;
如附图1、2所示,辐条6的设置方式为直拉式,每根辐条6都不与其他辐条交叉;
如附图6所示,太阳能集热器、隔热支撑装置8、旋转接头18和外壳19共同组成了蓄热容器20;
如附图7所示,碟式太阳能聚光镜由一次反光镜21、二次反光镜22、二次反光镜支撑杆23组成;一次反光镜21通过螺栓螺母等连接件固定在蓄热容器20上,二次反光镜22通过二次反光镜支撑杆23连接到蓄热容器20上;
轴承7的外圈连接到蓄热容器支撑臂24上,蓄热容器支撑臂24固定在俯仰转动云台25上;碟式太阳能聚光镜与蓄热容器20作为一个整体在云台25上拥有俯仰转动的自由度,可在俯仰转动电机26及减速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俯仰转动;
俯仰转动云台25通过云台支撑脚27连接到滚轮组件28上,滚轮组件28可在水平转动轨道29上进行水平转动;水平转动轨道29上设置有内齿轮,与水平转动电机30的外齿轮互相啮合;碟式太阳能聚光镜、蓄热容器20、蓄热容器支撑臂24、俯仰转动云台25、云台支撑脚27、滚轮组件28等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拥有水平转动的自由度,可在水平转动电机30的驱动下在水平转动轨道29上进行水平转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为:
蓄热容器20上安装有九轴加速度陀螺仪角度传感器,可测量出碟式太阳能聚光镜的方位角;
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当地经纬度、日期和时间计算出太阳的方位角;
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碟式太阳能聚光镜方位角与太阳方位角的差值,驱动俯仰转动电机26和水平转动电机30,将该差值调节至误差允许范围内;
碟式太阳能聚光镜将阳光聚集到光热转化器10内部,把光热转化器10加热,光热转化器10再把蓄热容器20内部的导热油加热;
蓄热容器20内部的导热油在保温材料13的作用下,可实现长时间保温蓄热;
在油泵的作用下,蓄热容器20内部的导热油可以从旋转接头18中抽出,再通过换热器生成热水、蒸汽等。
隔热支撑装置8在本实施例中的功能主要是:
(1)通过蓄热容器支撑臂24将蓄热容器20支撑起来,并且确保碟式太阳能聚光镜与蓄热容器20作为一个整体能进行俯仰转动;
(2)减少蓄热容器20与蓄热容器支撑臂24之间的热量散失。
Claims (10)
1.一种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轮毂(1)、内轮毂(4)、轴承(7)、以及将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连接起来的辐条(6);
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均为薄壁圆筒结构,两者的中心轴重合,重合的中心轴称为轮毂中心轴(32);外轮毂(1)和内轮毂(4)的侧壁上都设置用于安装辐条(6)的安装孔,称为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和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数量相等且为偶数;
所述辐条(6)为长杆结构,其一端位于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内,另一端位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内;
所述轴承(7)的内圈固定在内轮毂(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中心轴称为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所有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垂直于轮毂中心轴(32);所有的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形成一个夹角A(37),所有的夹角A(37)都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另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位于另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和所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都平行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两者不仅分别位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两侧,并且到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距离是相等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称为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无论是在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内或还是在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内,所有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形成一个夹角B(38),所有的夹角B(38)都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内的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投影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得到的投影称为中心轴投影(39);中心轴投影(39)将夹角B(38)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夹角C(40);夹角C(40)与夹角A(37)的大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6)的设置形式为直拉式或交叉式;选用直拉式时,每根辐条(6)都不与其他辐条交叉;选用交叉式时,每根辐条(6)与其他辐条(6)交叉的最大数量是1,相邻两根辐条(6)交叉成“X”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过轮毂中心轴(32)作任一平面,外轮毂(1)和轴承(7)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不发生任何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1)的侧壁上设置螺纹(3),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可以将外轮毂(1)安装到需要支撑的高温物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过轮毂中心轴(32)作一个平面,螺纹(3)、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轴承(7)三者在该平面上的投影的排列次序是: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投影位于螺纹(3)和轴承(7)的投影中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06217.8U CN212179257U (zh) | 2020-04-21 | 2020-04-21 | 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06217.8U CN212179257U (zh) | 2020-04-21 | 2020-04-21 | 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79257U true CN212179257U (zh) | 2020-12-18 |
Family
ID=73767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06217.8U Active CN212179257U (zh) | 2020-04-21 | 2020-04-21 | 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79257U (zh) |
-
2020
- 2020-04-21 CN CN202020606217.8U patent/CN2121792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205657A (en) | Convertible modular tri-mode solar conversion system | |
KR101436206B1 (ko) | 보틀렌즈로 직접 집광한 열전지 복합 태양열 발전시스템 | |
CN102606430B (zh) | 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 | |
CN104567026A (zh) | 太阳能集热器及利用其将太阳能转化为中温热能的方法 | |
CN107956660B (zh) | 一种循环相变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 | |
CN111089431B (zh) | 阵列式固定集热器旋转抛物面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 | |
CN212179257U (zh) | 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 |
CN108413617B (zh) | 小型塔式系统的高温真空管束吸热器 | |
CN212511846U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1672700U (zh) | 一种真空平板玻璃太阳集热装置 | |
CN104596150A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碟式聚光的吸附式冷热电联产系统 | |
CN117249593A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 | |
CN209639285U (zh) | 一种基于v型吸热壁腔式太阳能吸收器的碟式发电装置 | |
CN111412666A (zh) | 一种相变储热的控温式太阳能烘箱 | |
CN101860275B (zh) | 一种聚焦型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 | |
CN214697563U (zh) |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太阳能蓄热装置的保温玻璃窗 | |
CN113639471A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 |
CN101586881B (zh) | 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 | |
CN204421422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碟式聚光的吸附式冷热电联产系统 | |
CN105241089B (zh) | 一种方位跟踪利用太阳光集热系统 | |
CN108897347B (zh) | 一种碟式叶片聚光镜及能源收集系统 | |
CN207963193U (zh) | 一种简单高效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8688009U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管及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 | |
CN208238278U (zh) | 分布式太阳能蓄热装置 | |
CN201450463U (zh) | 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