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5681U -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5681U
CN212175681U CN201922233598.XU CN201922233598U CN212175681U CN 212175681 U CN212175681 U CN 212175681U CN 201922233598 U CN201922233598 U CN 201922233598U CN 212175681 U CN212175681 U CN 212175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outer frame
ecological revetment
bank protection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35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健
张志刚
刘洋
邢林林
王大成
秦刚
肖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kong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hua Zhongq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hua Zhongq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hua Zhongq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35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5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5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5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所述生态护岸采用钢桩作为基础;所述钢桩上设有生态护岸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挡土侧设有三脚架支撑,所述外框架上焊接有钢丝网形成钢丝笼,钢丝笼内填充有骨料;所述钢桩通过钢板连接件与外框架及三脚架支撑连接;所述钢板连接件上设有覆土层,所述外框架的挡土侧设置有水土保护毯;在生态护岸顶部种植有挺水植物,在生态护岸河道侧种植有沉水植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护岸施工方便,既能提供一定结构刚度、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整治、水质净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对于环境造成了越来越重的负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不断深入人心;我国河道整治的力度也不断加大。目前,河流护岸设计中按所用主要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刚性护岸、柔性护岸。刚性堤岸一般为传统的刚性材料组成。如混凝土固脚,水上护坡,防洪墙结构等方案。柔性堤岸有两种,一种将适于滨河地带生长的植被种植在堤岸上,利用植物的根、茎、叶来固堤;另一种主要用植物切枝或植株,或将其与枯枝及其他材料相结合,来防止侵蚀,同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刚性堤岸可以抵抗较强的流水冲刷,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且相对占地面积小,适合于用地紧张的城市河流,其不足之处在于可能会破坏河岸的自然植被,导致现有的植被覆盖和自然控制侵蚀能力的丧失,同时人工的痕迹也比较明显,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费用高。柔性堤岸最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河岸,生态效益最好,但仅适于用地充足、岸坡较缓、侵蚀不严重的河流。
同时,随着城市更新速度加快,建筑垃圾的消耗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该生态护岸施工方便,既能提供一定结构刚度、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所述生态护岸采用钢桩作为基础;所述钢桩上设有生态护岸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挡土侧设有三脚架支撑,所述外框架上焊接有钢丝网形成钢丝笼,钢丝笼内填充有骨料;所述钢桩通过钢板连接件与外框架及三脚架支撑连接;所述钢板连接件上设有覆土层,所述外框架的挡土侧设置有水土保护毯;在生态护岸顶部种植有挺水植物,在生态护岸河道侧种植有沉水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连接件通过焊接或高强螺栓与钢框架及三脚架支撑连接。
进一步地,外框架的宽度为0.2至0.8米,高度为1.5至4米;钢桩长3至10米。
进一步地,所述骨料由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骨料粒径为10至100mm,孔隙率为10%至50%。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笼内置连通钢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及产卵场所。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采用钢材或碳纤维或合金钢制成;所述钢丝网为镀锌冷拔丝网片。
进一步地,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苇、水葱、茭白、千屈菜、菖蒲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茨藻、金鱼藻、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钢桩采用方钢或者圆钢,外框架采用热镀锌角钢或方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生态护岸与传统重力式挡土墙相比,施工周期短、更绿色。钢桩、支架、外框架及钢丝网工厂制作,成型快,现场施工快速方便。生态骨料置于外框架及钢丝网中,相比传统重力式挡土墙,没有强度成型时间,施工无养护周期,施工费用更低。
2.护岸中再生骨料对于河水污染物有过滤、吸附作用,同时可以骨料作为微生物载体进行生化作用,再生骨料的使用除对改善河道水质及水生态起到积极作用外,对消纳城市建筑垃圾也有很大意义。
3.水生植物通可以起到美化河岸作用,根系的生物膜及呼吸等作用有效降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溶度;骨料中间的缝隙可以对小型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内置连通钢管,为鱼类提供避难及产卵场所,使多功能生态护岸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桩;2、外框架;3、钢板连接件;4、三脚架支撑;5、骨料;6、挺水植物;7、水土保护毯;8、图案造型;9、钢丝网;10、沉水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生态护岸受力体系采用钢桩1为基础;外框架2后设三脚架支撑4;钢桩1通过钢板连接件3焊接或高强螺栓连接外框架2及三脚架支撑4。钢板连接件3上覆土也起到抗倾覆的作用。钢桩1采用方钢或者圆钢,根据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长度(2米至10米)及尺寸(直径及边长100-200mm);竖向及水平向外框架2根据受力情况(主要是工程地质及挡土高度)采用热镀锌角钢或方钢。外框架2间距1米至2米设置角钢拉结。造型也可以根据环境进行协调,调整为曲线或者异形。
所述外框架2上焊接有钢丝网9形成钢丝笼,钢丝笼内填充有骨料5。钢丝网9采用热浸锌材质或其它有效防锈措施。钢丝网9为镀锌冷拔丝网片,网孔为20*20(根据骨料大小调整至网孔40*40),丝径300至500丝。钢丝网9也可以根据景观需要编成不同造型。
骨料5的孔隙率,粒径满足功能湿地填料要求,粒径范围10~100mm。骨料5采用城市建筑垃圾制品对生态环境有着双重效益。生态再生骨料5的重量也起到抗倾覆的作用。生态骨料对于河水污染物有过滤、吸附作用,同时可以骨料作为微生物载体进行生化作用,在生化作用下,生态骨料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
挡土侧采用水土保护毯7防止水土过度流失,减少水土流失对再生骨料的污染。
施工时在骨料内预埋植物生长包,水生植物通过钢骨架顶部及侧面扎根至生态骨料中,一般在生态护岸顶部种植有挺水植物,在生态护岸河道侧种植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为芦苇、水葱、茭白、千屈菜、菖蒲中的一种或多种,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茨藻、金鱼藻、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水生植物可以起到美化河岸作用,同时,通过根系的生物膜及呼吸等作用有效降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溶度。
可以根据骨料的颜色(有红砖、青砖、混凝土几种颜色)不同拼接成不同的挡土墙图案8,丰富视觉效果。骨料中间的缝隙可以对小型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可根据图案形状内置连通钢管,为鱼类提供避难及产卵场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岸采用钢桩作为基础;所述钢桩上设有生态护岸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挡土侧设有三脚架支撑,所述外框架上焊接有钢丝网形成钢丝笼,钢丝笼内填充有骨料;所述钢桩通过钢板连接件与外框架及三脚架支撑连接;所述钢板连接件上设有覆土层,所述外框架的挡土侧设置有水土保护毯。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连接件通过焊接或高强螺栓与钢框架及三脚架支撑连接。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外框架的宽度为0.2至0.8米,高度为1.5至4米;钢桩长3至10米。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由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制成。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粒径为10至100mm,孔隙率为10%至50%。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笼内置连通钢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及产卵场所。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采用钢材或碳纤维或合金钢制成;所述钢丝网为镀锌冷拔丝网片。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钢桩采用方钢或者圆钢,外框架采用热镀锌角钢或方钢。
CN201922233598.XU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Active CN212175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3598.XU CN21217568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3598.XU CN21217568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5681U true CN212175681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3598.XU Active CN21217568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5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7068A (zh) * 2021-04-19 2022-10-21 河南正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模砒砂岩淤地坝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7068A (zh) * 2021-04-19 2022-10-21 河南正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模砒砂岩淤地坝及其施工方法
CN115217068B (zh) * 2021-04-19 2023-09-26 河南正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模砒砂岩淤地坝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7685A1 (zh) 一种应对水文变化的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
CN106759086A (zh) 一种石笼生态水体驳岸结构
CN112411469B (zh) 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装配式驳岸预制模块及其敷设方法
CN102660934A (zh) 一种新型生态景观型护岸系统
CN208395853U (zh) 一种可抽取式生态石笼构造
CN106256963B (zh) 模块化生物透水坝及其施工方法
CN206486867U (zh) 一种石笼生态水体驳岸结构
CN102239813A (zh) 一种用于设施渔业的分流、减流装置
CN103114560A (zh) 一种河道中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
CN212175681U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CN207726820U (zh) 一种利于鱼类保护的环保型组合式生态石笼装置
CN202925514U (zh) 层台式亲水景观护岸系统
CN108203163A (zh) 一种适用于高含沙量河道的生态治理系统
CN109629510A (zh) 一种生态驳岸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110627219A (zh) 一种自动升降水生植物生态浮岛
CN107299618B (zh) 一种内河斜坡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01962124U (zh) 一种人工漂浮湿地
CN206625181U (zh) 河道土层防护结构
CN210684596U (zh) 一种针对山溪性河流洪水生态调蓄系统
CN203238591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净化的人工生态岛
CN109052653B (zh) 一种水体修复生态基底模块及其构建方法
CN113136833A (zh) 一种生态型装配式丁坝及其构建方法
CN207062876U (zh) 一种河道交接处水体养护生物墙系统
Rong et al. Types of ecological revetments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CN111893969A (zh) 一种控制湖区底泥污染释放和蓝藻集聚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9th floor, block T2, Han's Square, yard 2, Ronghua South Road, Yizhu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eikong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9th floor, block T2, Han's Square, yard 2, Ronghua South Road, Yizhu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EIHUA ZHONGQ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