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2792U -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2792U
CN212162792U CN202020759298.5U CN202020759298U CN212162792U CN 212162792 U CN212162792 U CN 212162792U CN 202020759298 U CN202020759298 U CN 202020759298U CN 212162792 U CN212162792 U CN 212162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interface componen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92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冬
王浩
赵坤雷
熊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ubixuan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tech Robo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7592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2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2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2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其通过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传输前级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以对后级电路供电;连接检测电路根据第一直流电检测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的连接状态以生成连接检测信号;电源开关控制电路根据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供电开关电路根据电源开关控制信号电源开关控制信号进行关断或者导通,以对电源电压信号的输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后级电路与前级电路分离时,能够自动、及时有效的断开前级电路对后级电路的供电,避免误触碰裸露的电气接口而导电的危险,并在后级电路和前级电路再次连接之后快速有效的连通第二直流电对后级电路供电,提高了机器人的用电安全性和安全等级。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手臂(胳膊)是操作机中的主要运动部件,它用来支承手腕和手部,并用来调整手部在空间的位置。由于需要对机器人的手做快拆设计,所以机器人的手部要与机器人的胳膊做成两个独立的系统,这样才可以实现快拆,但是由于机器人使用不当,机器人的手会由于外力碰撞导致手部与胳膊完全分离的情况发生,使其手部与胳膊的电气连接接口完全裸露出来,这时候人如果不知道会有导电的危险,因此需要设计出手部与胳膊脱离后自动断电的方案,并且还有再装上手之后,能够自动上电给手部的功能。
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机器人的手部和胳膊分离后不能及时关断对手部的供电导致存在导电危险,以及当胳膊和手部连接后不能及时自动对手部供电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旨在解决传统的机器人胳膊和手部用电过程中存在的机器人的手部和胳膊分离后不能及时关断对手部的供电导致存在导电危险,以及当胳膊和手部连接后不能及时自动对手部供电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了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接口组件,配置为传输前级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
第二接口组件,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传输所述电源电压信号以对后级电路供电;
连接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第一直流电检测所述前级电路和所述后级电路的连接状态,以生成连接检测信号;
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电源开关控制信号;
供电开关电路,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源开关控制信号进行关断或者导通,以对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的输出进行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电源控制信号;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具体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源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电源开关控制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三接口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输出的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并传输所述连接检测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还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二接口组件;
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生成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互相通信;
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还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二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一接口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均包括排针/ 排母、板对板连接器、磁吸连接器以及弹簧探针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电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三管脚端和所述连接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管脚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开关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开关电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二电容以及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共接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共接于第二直流电供电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所述电源电压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微处理器;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端与第一工作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接地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一数据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二数据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三数据输入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四数据输入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了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通过第一接口组件传输前级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第二接口组件传输电源电压信号以对后级电路供电;连接检测电路根据第一直流电检测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的连接状态,以生成连接检测信号;电源开关控制电路根据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供电开关电路根据电源开关控制信号进行关断或者导通,以对电源电压信号的输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意外发生碰撞而使后级电路与前级电路分离时,能够自动、及时有效的断开前级电路对后级电路的供电,避免人为误触碰裸露的电气接口而导电的危险,并在后级电路和前级电路再次连接之后能够快速、有效的连通电源电压信号对后级电路供电,提高了机器人的用电安全性和机器人的安全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的一种示例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示例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中第一控制电路的一种示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接口组件101、第二接口组件201、连接检测电路001、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以及供电开关电路 103。
第一接口组件101,配置为传输前级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第二接口组件201,与第一接口组件101连接,配置为传输电源电压信号以对后级电路供电;连接检测电路001,分别与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二接口组件201连接,配置为根据第一直流电检测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的连接状态,以生成连接检测信号;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分别与连接检测电路001和第一接口组件101 连接,配置为根据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供电开关电路103,与电源开关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电源开关控制信号进行关断或者导通,以对电源电压信号的输出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前级电路可选的为机器人的胳膊系统的电路,后级电路可选的为机器人的手部系统的电路,由于需要对机器人的手(即机器人的机械臂,包括胳膊和手等)做快拆设计,因此机器人的胳膊与机器人的手部做成两个独立的系统即胳膊系统和手部系统,以实现快拆。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通过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二接口组件201连接。可选的,前级电路包括第一接口组件101、连接检测电路001、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以及供电开关电路103,后级电路包括第二接口组件201,由于通常机器人手部要设计制作的小巧便于活动,不便于在手部系统设置电源,因此通过第一接口组件101传输前级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至第二接口组件201,第二接口组件201接收并传输至后级电路对后级电路供电,以满足后级电路的用电需求,维持后级电路正常工作。
在机器人使用不当的情况下,由于外力碰撞导致机器人的手部与胳膊分离导致第一接口组件101对应的电气接口裸露时,通过连接检测电路001检测机器人的手部与胳膊的分离状态并对应生成第一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根据第一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第一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供电开关电路103根据第一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关断,从而关断第二直流电以停止生成并输出电源电压信号,进而停止对后级电路供电,避免机器人的手部与胳膊分离导致电气接口裸露导致易出现触电的危险,提高了用电的安全可靠性;在机器人的手部和胳膊重新连接时,连接检测电路001检测此时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的连接状态对应生成第二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根据第二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第二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供电开关电路103根据第二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导通,从而连通第二直流电以生成并输出电源电压信号,电源电压信号经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二接口组件201传输至后级电路,对后级电路进行供电,实现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再连接之后,作为后级电路的供电电源快速、稳定可靠的其供电。可选的,第一电平为高电平,第二电平为低电平。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在意外发生碰撞而使后级电路与前级电路分离时,能够自动、及时有效的断开前级电路对后级电路的供电,避免人为误触碰裸露的电气接口而触电的危险,并在后级电路和前级电路再次连接之后能够快速、有效的导通供电电源对后级电路供电,提高了用电安全可靠性和机器人的安全等级。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104。
第一控制电路104,与第一接口组件101连接,配置为根据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电源控制信号;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具体配置为根据电源控制信号生成电源开关控制信号。
具体实施中,可选的,第一控制电路104和第一接口组件101、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以及供电开关电路103均为的前级电路,设置于胳膊系统;第二接口组件201设置于手部系统。具体的,第一控制电路104对连接检测电路001 生成的连接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电源控制信号,该电源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生成不同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04可以对连接检测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当连接检测电路001检测前级电路与后级电路断开连接生成高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时,第一控制电路104根据高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生成低电平的电源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102生成高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使得供电开关电路103根据高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关断第二直流电以停止生成电源电压信号;当连接检测电路 001检测前级电路与后级电路再次连接生成低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时,第一控制电路104根据低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生成高电平的电源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生成低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使得供电开关电路103 根据低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连通第二直流电以生成电源电压信号,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二接口组件201传输电源电压信号至后级电路,对后级电路进行供电。
可选的,第一控制电路104还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生成电源控制信号,以控制断开前级电路对后级电路的供电或者开启前级电路对后级电路的供电,便于在使用或端口测试或后期维护过程中,控制电源供电,提高了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接收连接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判断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之间的连接状态,对应生成不同电平的电源控制信号以控制关断第二直流电以停止生成电源电压信号或连通第二直流电以生成电源电压信号对后级电路供电,实现在意外发生碰撞而使后级电路与前级电路分离时,能够自动、及时有效的断开前级电路对后级电路的供电,避免人为误触碰裸露的电气接口而导电的危险,并在后级电路和前级电路再次连接之后能够快速、可靠的导通第二直流电以对后级电路供电,提高了机器人的用电安全可靠性。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接口组件105和第二控制电路202。
第三接口组件105,分别与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一控制电路104连接,配置为传输第一控制电路104输出的第一通信信号至第一接口组件101,并传输连接检测信号至第一控制电路104;第一接口组件101还配置为传输第一通信信号至第二接口组件201;第二控制电路202,与第二接口组件201连接,配置为根据第一通信信号生成第二通信信号以与第一控制电路104互相通信;第二接口组件201还配置为传输第二通信信号至第一接口组件101。
在本实施中,通过第三接口组件105传输第一控制电路104输出的第一通信信号至第一接口组件101,再通过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二接口组件201传输至第二控制电路202,第二控制电路202接收到第一通信信号后生成第二通信信号,经第二接口组件201、第一接口组件101以及第三接口组件105传输反馈给第一控制电路104,实现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之间的通讯,从而满足胳膊系统对手部系统的通讯与控制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二接口组件201均包括排针/ 排母、板对板连接器、磁吸连接器以及弹簧探针(例如pogo pin)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二接口组件201均采用Pogo pin,其是一种由针轴、弹簧、针管三个基本部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预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其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弹簧结构,起连接作用,是一种精密连接器,能够实现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之间的快拆设计,满足应用需求。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检测电路001包括:第一电阻R1;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电供电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接口组件101和第二接口组件201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直流电供电端用于输出第一直流电,第一直流电的电压值为VCC3V3。第一直流电可根据电源电压经电压转换电路进行降压与稳压处理之后得到。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接口组件201包括:第二电阻R2 和第一连接器J20;其中,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器J20的第三管脚端3和连接检测电路001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第一连接器J20的第一管脚端1与第一接口组件10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J20的第一管脚端1和第一连接器J20的第二管脚端2连接,第一连接器J20的第一管脚端1用于接入第一接口组件101传输的电源电压信号,第一连接器J20的第二管脚端2用于传输该电源电压信号至后级电路以对后级电路供电;第一连接器J20的第七管脚端7和第一连接器 J20的第八管脚端8与电源地连接;第一连接器J20的第五管脚端5和第一连接器J20的第六管脚端6与第一接口组件101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接口组件101 传输的第一通信信号至第二控制电路202,并传输第二控制电路202输出的第二通信信号至第一接口组件101。当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连接时,第二电阻R2 和第一电阻R1构成第一直流电的分压电路,在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生成低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当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断开时,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阻 R1断开连接,在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生成高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三极管Q2;其中,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连接检测电路001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以及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 R5的第二端与供电开关电路10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2采用PNP型三极管。可选的,第一三极管 Q2还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例如图5所示,能够根据不同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生成不同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供电开关电路103关断第二直流电停止生成电源电压信号或连通第二直流电以生成电源电压信号对后级电路供电。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开关电路103包括:第六电阻R6、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场效应管Q1;其中,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六电阻 R6的第二端以及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共接于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二直流电供电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输出电源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场效应管Q1采用PMOS管。具体实施中,第一场效应管Q1还可以采用NMOS管或继电器等开关管,可根据具体的控制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MOS管和三极管等开关管共同构成为供电开关电路103以对第二直流电的通断进行控制。第二直流电供电端输出第二直流电,可选的第二直流电的电压值为VCC48V。
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04包括:第一微处理器U1;其中,第一微处理器U1的电源端VDD与第一工作电压端连接,第一微处理器U2的接地端VSS与电源地连接;第一微处理器U1的第一数据输入输出端PA1与连接检测电路001连接;第一微处理器U1的第二数据输入输出端PA2与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连接;第一微处理器U1的第三数据输入输出端PC0和第一微处理器U1的第四数据输入输出端PC1共接于第一接口组件 10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电压端用于输出第一工作电压,可选的第一工作电压的电压值为VCC,以对第一微处理器U1供电。第一微处理器U1可采用 STM32系列的微处理器,例如型号为STM32F091CBU6的微处理器,能够根据不同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判断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之间的连接状态,并对应生成不同电平的电源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开关控制电路102对应生成不同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使得供电开关电路103根据不同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关断第二直流电以停止生成电源电压信号对后级电路供电或连通第二直流电以生成电源电压信号对后级电路供电。
具体实施中,第一接口组件101包括第二连接器J2,第三接口组件105包括第三连接器J3,第二连接器J2和第三连接器J3的接口端子一一对应连接,传输第一微处理器U1输出的第一通信信号(CANH、CANL)至后级电路的第二控制电路202,并传输第二控制电路202输出的第二通信信号至第一微处理器U1,实现前级电路与后级电路之间的通讯。
以下将结合图4对电源供电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做简单说明:
当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断开(即胳膊系统和手部系统分开)时,断开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连接,在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生成高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高电平为3.3V,第一三极管Q2根据高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截止,在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生成高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第一场效应管Q1根据高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截止,关断第二直流电VCC48V,从而停止生成电源电压信号VCC48V_OUT,停止对后级电路(也即手部系统)供电,避免裸露的电气接口(第二连接器J2)容易导致误触碰发生触电的危险;当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再次连接(即胳膊系统和手部系统再次连接)时,第一电阻R1 和第二电阻R2连接构成第一直流电的分压电路,在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生成低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结合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分压阻值大小,低电平可选的为0.3V,第一三极管Q2根据低电平的连接检测信号导通,在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生成低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第一场效应管Q1根据低电平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导通,连通第二直流电VCC48V,从而生成电源电压信号VCC48V_OUT,经第二连接器J2传输至第一连接器J20以重新对后级电路 (也即手部系统)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了一种机器人,机器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在意外发生碰撞而使胳膊系统与手部系统分离时,能够自动、及时有效的断开前级电路对后级电路的供电,避免人为误触碰裸露的电气接口而导电的危险,并在后级电路和前级电路再次连接之后能够快速、有效的连通供电电源对后级电路供电,提高了机器人的用电安全可靠性和机器人的安全等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接口组件,配置为传输前级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
第二接口组件,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传输所述电源电压信号以对后级电路供电;
连接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第一直流电检测所述前级电路和所述后级电路的连接状态,以生成连接检测信号;
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电源开关控制信号;
供电开关电路,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源开关控制信号进行关断或者导通,以对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的输出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连接检测信号生成电源控制信号;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具体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源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电源开关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三接口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输出的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并传输所述连接检测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还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二接口组件;
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生成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互相通信;
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还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二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一接口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均包括排针/排母、板对板连接器、磁吸连接器以及弹簧探针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电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三管脚端和所述连接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管脚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开关电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开关电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二电容以及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共接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共接于第二直流电供电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所述电源电压信号。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微处理器;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端与第一工作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接地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一数据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二数据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三数据输入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四数据输入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
10.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
CN202020759298.5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Active CN212162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9298.5U CN212162792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9298.5U CN212162792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2792U true CN212162792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9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9298.5U Active CN212162792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2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810A (zh) * 2020-05-08 2020-09-1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810A (zh) * 2020-05-08 2020-09-1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CN111668810B (zh) * 2020-05-08 2023-08-04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8287B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CN212322086U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CN212162792U (zh)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CN102244515B (zh) 一种通用多通道开关量转换器
CN216957463U (zh) 电压拉偏供电电路和固态硬盘测试装置
CN111668810A (zh) 一种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及机器人
CN212649180U (zh) 一种双接口切换电路及Type-C集线器
CN103135028A (zh) 天线检测模块及其电子装置
CN214013892U (zh) 充电仓充电控制电路、充电仓和耳机装置
CN214100170U (zh) 电器连接装置和plc板间通讯系统
CN212410835U (zh) 交流输入线的检测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CN112086830B (zh) 一种与iOS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
CN219843443U (zh) 供电控制电路、清洁设备的主体和清洁设备
CN207543081U (zh) 一种汽车总线k线通信电平的切换电路
CN214278931U (zh) 一种16槽6u vpx混合背板
CN215870725U (zh) 插座短路保护电路及插座
CN217848977U (zh) 一种多接口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3513740A (zh) 硬盘供电电路及硬盘背板
CN212229139U (zh) 一种电机连接自动识别装置
CN212012463U (zh) 一种隔离电路
CN220933379U (zh) 一种互锁电路和叉车控制系统
CN220711108U (zh) 一种防止连接器腐蚀、短路的保护电路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17981776U (zh) 上电及输入状态检测电路结构及电器设备
CN220172878U (zh) 供电电路、供电设备及无线耳机
CN220190460U (zh) 一种接口保护电路、接口保护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7

Address after: Room 601, 6th Floor, Building 13, No. 3 Jinghai Fif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ongzhou),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oubixuan Intelligent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6th and 22nd Floors, C1 Building,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oubixu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