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8248U -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8248U
CN212158248U CN202020662053.0U CN202020662053U CN212158248U CN 212158248 U CN212158248 U CN 212158248U CN 202020662053 U CN202020662053 U CN 202020662053U CN 212158248 U CN212158248 U CN 212158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medium
methanol
heat exchange
tube plat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20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国
郝铁
梁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ndong Zhaoy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ndong Zhaoy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ndong Zhaoy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ndong Zhaoy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20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8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8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8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设有立式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列管和管板,所述管板包括上管板和下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将壳体内空间分隔为自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均压进气室、工质加热室和均压排气室,所述列管由若干换热管组成,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上,所述工质加热室设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所述换热管内填充有用于甲醇催化氧化的催化剂,所述均压进气室设有甲醇混合气进口,所述均压排气室设有废气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甲醇的充分催化反应,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避免明火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当今世界正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温室效应等诸多问题,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使经济持续发展,开发洁净的新能源已迫在眉睫,很多发达国家已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甲醇作为自己未来能源而加紧研究开发。
由于传统的煤炭等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污染一直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甲醇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同时又具有可储存和输送的特点,从长远看,它的发展可能带来能源结构的重大改变,大力研究开发甲醇制热技术和设备,无论对整个世界还是对我国能源安全,还是能源可持续性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但可替代传统燃料,而且污染小,并且运行成本低,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下,甲醇制热的主要方法作为燃气与空气混合燃烧。然而,这种明火燃烧的方式往往存在燃烧不充分且排放甲醛和氮氧化物(NOx)等空气污染物的问题,在某些特殊场合下还禁止明火燃烧,以消除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以实现甲醇的充分催化反应,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避免明火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设有立式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列管和管板,所述管板包括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均水平设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的外缘与所述壳体密封,将壳体内空间分隔为自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均压进气室、工质加热室和均压排气室,所述列管由若干换热管组成,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上,所述换热管的外壁分别与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密封,管孔与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的对应板孔连通为一体,所述工质加热室设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所述换热管内填充有用于甲醇催化氧化的催化剂,所述均压进气室设有甲醇混合气进口,所述均压排气室设有废气出口。
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分通常可以呈圆筒状,圆筒的两端密封连接有各自的封头。
所述下管板和上管板通常为平面板且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轴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工质加热室的工质进口通常可以设置在工质加热室的上部。
所述工质加热室的工质出口通常可以设置在工质加热室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等径或变径的圆管。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管壁的竖向切面呈波浪形的变径圆管,即其管壁呈以波浪形的曲线为母线的旋转曲面状,其内径沿轴向周期性变化且上下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相同,各所述换热管在相同高度上的管径相等,因此相邻换热管在不同高度上的距离是变化的。
优选地,所述均压进气室的下部设有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所述甲醇混合气进口位于所述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工质加热室内设有若干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优选水平设置,优选呈弓形,所述折流板上设有用于穿过相应换热管的换热管孔。
优选地,所述折流板在竖向上交错分布,即竖向上任意相邻的折流板,一个靠左,使其左侧边缘与壳体内壁结合,另一个靠右,使其右侧边缘与壳体内壁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法可以为:通过控制甲醇混合气的流量及甲醇浓度控制甲醇催化氧化的放热强度(放热功率),进而控制工质的温升或工质出口温度。
优选地,所述甲醇混合气中的氧浓度高于甲醇完全反应所需的浓度。
优选地,流经任一换热管的甲醇工艺上完全反应。所称工艺上完全反应是指在一定的工艺条件未反应的甲醇浓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或者说工艺上能够合理实现的最大反应程度。
本实用新型主要流程和有益效果是:通过甲醇催化氧化反应放出的热能加热工质,将工质从工质加热室的工质进口引入工质加热室的管外空间(壳程)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工质从工质加热室的工质出口引出,将由甲醇汽化混合器制备的甲醇混合气引入均压进气室后,甲醇混合气穿过换热管的过程中,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与氧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放出的热能用于对工质进行加热,经过催化氧化反应后的气体为尾气,经均压排气室的废气出口排出。在其他工艺条件一定的情况在,可以通过调整甲醇混合气的流量和/或甲醇混合气中的甲醇浓度调整对工质的加热量或输出工质的温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00-600℃,甲醇利用率大于99%,甲醇空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催化氧化转换成CO2、H2O等产物,基本上无二次污染,不产生火焰燃烧的NOX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加热水、油及空气等流体工质,并可以用于制备蒸汽,启动温度低,常压运行,反应平稳,无火焰,无尾烟,体积小,易操作,成本低,具有节能、环保、高效、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可用于替代电加热器及燃气加热器等现有制热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换热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涉及换热管孔内的弹力条和换热管的构造示意图,为显示清晰期间,在弹力条和换热管之间增加了间隙,但实际中两者应压紧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采用立式的管式换热器结构,设有立式的壳体10,所述壳体内设有列管和管板,所述管板包括上管板34和下管板36,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均水平设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其外缘与所述壳体密封,将壳体内空间分隔为自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均压进气室26、工质加热室24和均压排气室22,所述列管由若干换热管32组成,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上,其外壁分别与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密封,其管孔分别与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的对应板孔连为一体,所述工质加热室设有工质进口1和工质出口8,所述工质进口用于连接工质输入管(例如,回水管),所述工质出口用于连接工质输出管(例如,蒸汽管),所述换热管内填充有用于甲醇催化氧化的催化剂31,所述均压进气室设有甲醇混合气进口2,用于引入具有一定温度的甲醇(空气)混合气,所述均压排气室设有废气(或称尾气)出口9。
所述换热管通常可以等间距分布于工质加热室内的全部换热区域。
所述换热管的分布方式优选采用正方形排列或正三角排列,以更好地适应于工质侧向流入和侧向流出的结构,优化工质与换热管的接触。
通常,所述换热管可以为等径或变径的圆管(横截面为圆面的管),以利于气流在横截面上的均匀分布。
例如,所述换热管按正方形排列,所述换热管优选为管壁的竖向切面呈波浪形的变径圆管(参见图3),其内径沿轴向周期性变化且上下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相同。在此情形下,各换热管在相同高度上的管径优选相等,因此相邻换热管在不同高度上的距离是变化的。上述换热管结构和分布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大换热管的表面积,提高换热能力,而且在工质流量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工质加热室对空气流的阻力变化较小,利于系统的稳定,能够有效地增大所适应的工质流量(负荷)范围,提高抗工质流量变化冲击的能力。另外,在工质流量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节甲醇混合气流量调整催化氧化反应强度,使放热量适应于相应工质流量下的换热量要求。换热管(包括催化剂)的设计应适应于相应的调节,满足最大反应强度要求。
可以在换热管内设置用于支撑催化剂的支架、孔板和/或丝网等。
所述催化剂可以呈块状或颗粒状等。
所述工质加热室的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可以设置在工质加热室相对的两侧,根据场地或管道布局需要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侧。优选一个(优选工质进口)设置在工质加热室的上部,一个(优选工质出口)设置在工质加热室的下部,以实现空气流的均衡分布,保证加热效果及加热后的工质温度。
也可以将工质加热室的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之间设置竖向折流板,将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设置在竖向折流板两侧的相同高度。
例如,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分设于工质加热室下部相对的两侧,而在工质加热室内设置位于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之间的竖向折流隔板,竖向折流隔板的下端与下管板连接,上端与上管板之间留有构成气流通道的间距,使工质流总体呈倒U形,延长了工质加热室的工质流路径,以利于提高换热能力。
所述工质加热室内优选设有若干弓形的折流板38,所述折流板水平设置,折流板的弓形优选为优弧弓形(大于半圆,通常可以接近于半圆,例如,遮挡相应横截面上的55-60%的面积),上下折流板交错分布,相邻折流板的竖向间距通常可以不小于壳体的半径且不大于壳体的直径,所述折流板上设有用于穿过相应换热管的换热管孔37。
可以在所述工质加热室内设置折流板支杆39或其他形式的折流板支架用于折流板的安装和支撑。
所述换热管孔的内径优选大于所述换热管的外径,换热管孔内设有用于卡在相应换热管周边的多个弹力条35,所述弹力条通常在周向上等间距分布,数量优选为3个。
优选地,所述弹力条为中部向内的弧形弹力条,其中间部位设有与所述换热管表面相似的凹部,所述弹力条的一端固定(例如,焊接或插接)在所述换热管孔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所述换热管孔的内壁,与换热管孔内壁之间不固定。
所述弹力条优选呈立面片状或杆状。呈立面片状的弹力条的内表面的主要部分与换热管的轴线平行,上下边缘可以为圆角状;呈杆状的弹力条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
所述甲醇混合气进口优选设置在所述均压进气室的底部。
所述废气出口优选设置在所述均压排气室的顶部。
所述均压进气室内优选设有位于其进口内端口(甲醇混合气进口的内端开口)上方的进气挡板28,所述进气挡板呈圆板形或扁圆锥形(锥高远低于底面半径的圆锥形),该圆板的板面(大面)或者扁圆锥的顶点正对所述均压进气室的甲醇混合气进口,圆板直径或扁圆锥的底直径优选为所述均压进气室的进气内端口内径的1.5-2.5倍,与所述均压进气室的进气内端口间的间距优选为圆板直径或扁圆锥的底面直径的2倍。通过进气挡板的设置,可以避免进入均压进气室的气流直接流向位于中心区域的换热管,有利于改善均压进气室的均压效果,有利于各换热管的流量一致。
所述进气挡板可以通过相应的支架安装在均匀进气室内。
可以依据现有技术,根据控制需要在工质进口、工质出口、甲醇混合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等管道接口或相应连接管道上设置控制阀门,用于进行相应的流量或通断控制,以满足工艺要求。
各所述控制阀门可以为电控电动阀门或其他适应于自动控制的阀门,以便进行自动控制,也可以串接手动阀门,在自动控制失效时进行相应的手动控制,例如,切断相应的管路。
可以依据现有技术,根据控制需要在工质进口、工质出口、甲醇混合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等管道接口或连接管道上设置在线流量检测仪、压力检测仪和/或温度检测仪等,用于进行相应部位相关参数的检测,以满足工艺控制要求。
也可以在所述均压进气室、工质加热室和均压排气室设置用于相关检测部位设置在线的压力检测仪和/或温度检测仪等,用于进行相应部位相关参数的检测,以满足工艺控制要求。
具体检测部位及检测参数的设置依据控制需要,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现有技术。
各种管道接口(例如,工质进口、工质出口、甲醇混合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均可以采用短管形式或其他任意适宜形式,可以焊接在相应装置的壳体上或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在相应壳体上。
任意管状结构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法兰连接或其他适宜的连接方式。
所述均压进气室的下部可以设有或者不设有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25,所述甲醇混合气进口位于所述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的下方,以使甲醇混合气在穿过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后能够形成较为均匀的压力分布。
所述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可以采用孔板或多层丝网,所述孔板上密布有若干通孔,通产可以水平设置,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均压进气室内。
所述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应基本上遮挡相应部位的全部横截面积。
所述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的数量可以为一层或多层。
当设有均压进气室内设有进气挡板时,所述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可以位于所述进气挡板的上方。
通常,所述壳体的主体呈圆筒状,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封头12和下封头14。
所述上管板优选位于所述壳体的主体和所述上封头的连接部位,所述壳体的主体和所述上封头相互对接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企口结构(环形阶台结构),所述上管板的外缘夹持在所述壳体的主体和所述上封头相互对接的企口结构之间。
所述下管板优选位于所述壳体的主体和所述下封头的连接部位,所述壳体的主体和所述下封头相互对接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企口结构(环形阶台结构),所述下管板的外缘夹持在所述壳体的主体和所述下封头相互对接的企口结构之间。
可以根据需要在所述壳体的主体与所述下封头连接处和所述壳体与所述上封头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
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设置上封头和下封头的大小,使得均压进气室和均压排气室均有适宜的大小,以实现良好的均压效果,良好的均匀有助于保障各换热管流量的一致性。
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在壳体的下方设置壳体支架18或底座等,用于壳体的安装和支撑。
可以将这种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的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连接在相应的工质循环管道,或者制热后工质输送管和待制热工质输送管,甲醇混合气进口连接用于制取甲醇混合气的设备的甲醇混合气出口,废气出口设置废气排放管道或连接废气处理装置,形成用于加热相应工质的甲醇无火焰制热系统。
所述用于制取甲醇混合气的设备可以为任意以液态甲醇和空气为进料,制备出具有一定温度的甲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设备,所述工质可以为空气、水或导热油等任意适宜形式。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立式”以及相应的“水平”、“上”、“下”、“顶”和“底”等用于对方向和相对位置进行限定的术语仅仅基于表述上的便利,对应于附图中所示的立式状态,用于限定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不用于限定实际使用方向,但另有其他明确含义的除外。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设有立式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列管和管板,所述管板包括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均水平设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的外缘与所述壳体密封,将壳体内空间分隔为自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均压进气室、工质加热室和均压排气室,所述列管由若干换热管组成,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上,所述换热管的外壁分别与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密封,管孔与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的对应板孔连通为一体,所述工质加热室设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内填充有用于甲醇催化氧化的催化剂,所述均压进气室设有甲醇混合气进口,所述均压排气室设有废气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分呈圆筒状,圆筒的两端密封连接有各自的封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板和上管板为平面板且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轴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加热室的工质进口设置在工质加热室的上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加热室的工质出口设置在工质加热室的下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等径或变径的圆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管壁的竖向切面呈波浪形的变径圆管。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进气室的下部设有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所述甲醇混合气进口位于所述甲醇混合气分布装置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加热室内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设有用于穿过相应换热管的换热管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在竖向上交错分布。
CN202020662053.0U 2020-04-27 2020-04-27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Active CN212158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2053.0U CN212158248U (zh) 2020-04-27 2020-04-27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2053.0U CN212158248U (zh) 2020-04-27 2020-04-27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8248U true CN212158248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2053.0U Active CN212158248U (zh) 2020-04-27 2020-04-27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82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575A (zh) * 2021-04-01 2021-07-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一体化抛物槽式折流型光热协同反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575A (zh) * 2021-04-01 2021-07-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一体化抛物槽式折流型光热协同反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73871U (zh) 一种制氢机
CN103672895B (zh) 超低热值燃气燃烧器
CN102205207B (zh) 多反应室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器
CN212158248U (zh)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
CN102826507B (zh) 用于微型燃料电池的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方法及装置
CN111271993A (zh) 甲醇无火焰制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217330A1 (zh) 甲醇汽化混合器、甲醇制热反应器、甲醇无火焰制热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1306969A (zh) 甲醇无火焰制热反应器及甲醇无火焰制热控制方法
CN202737041U (zh) 用于微型燃料电池的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装置
CN212133387U (zh) 甲醇无火焰制热设备
CN110822714B (zh) 一种窄间隙燃烧及换热的燃气冷凝锅炉
CN209484845U (zh) 甲醇催化加热设备
CN201842639U (zh) 一种利用催化燃烧反应作为热源的管壳式反应器
CN105757689A (zh) 一种自预热焚烧炉
CN211551592U (zh) 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或无焰燃烧器组
CN212157241U (zh) 甲醇汽化混合器
CN210921379U (zh) 一种新能源燃烧机
CN212777930U (zh) 一种商用供暖锅炉
CN211503252U (zh) 一种大调节比水冷预混燃烧高强度换热的燃气冷凝锅炉结构
CN201245575Y (zh) 水冷式低压甲醇合成塔
CN103712495A (zh) 一种回收利用烟气余热换热装置
CN113375141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锅炉
CN112696676A (zh) 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或无焰燃烧器组及应用
CN219160620U (zh) 一种燃油热水器换热管
CN111322633A (zh) 甲醇汽化混合器及甲醇汽化混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ang Haibin

Inventor after: Hao Tie

Inventor after: Li Zhiguo

Inventor before: Li Zhiguo

Inventor before: Hao Tie

Inventor before: Liang Hai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