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7473U -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7473U
CN212157473U CN202020872561.1U CN202020872561U CN212157473U CN 212157473 U CN212157473 U CN 212157473U CN 202020872561 U CN202020872561 U CN 202020872561U CN 212157473 U CN212157473 U CN 212157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avity
air purification
ga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25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春节
劳承云
石磊
寇斌
罗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08725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7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7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7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支架、加热部件、感温器以及风机组件,支架具有气体通过腔体;加热部件安装在支架上,以对经过气体通过腔体的气体进行加热;感温器的感温探头位于气体通过腔体内,以检测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风机组件设置在支架的一侧,以驱动气体通过气体通过腔体;风机组件包括风叶和用于驱动风叶转动的电机,以根据感温器的检测温度控制电机的转速;通过使用本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对病毒进行有效杀灭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传播是病毒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空气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空气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传染病经空气传播的三种方式分别为: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经尘埃传播。
对于经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黏液中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里,当患者呼吸、大声说话、嚎哭、打鼾、咳嗽、打喷嚏时,可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体积较小(15~100μm),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久(通常不超过几秒钟)。飞沫传播的范围仅限于患者或携带者周的密切接触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均可经此方式传播。拥挤的临时工棚、看守所或监狱、旅客众多的船舱、车站候车室是发生此类传播的常见场所。
对于经飞沫核传播,是指由传染源排出的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悬浮在空气中,由于蒸发失去水分,剩下蛋白质外壳的微小颗粒,内含病原体,成为飞沫核。这种飞沫核可以在空气悬浮数小时甚至更长,漂浮距离也较远。吸入带病原体的飞沫核引起感染,称为飞沫核传播。病原体抵抗力将强的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结核病等,可经飞沫核传播。
对于经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以较大的飞沫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由于人们的活动,使尘埃重新悬浮于空气中,被人吸入而造成传播。凡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等,均可以经尘埃传播。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将空气抽入机器,通过内置的滤网过滤空气,主要能够起到过滤粉尘、异味、有毒气体核杀灭部分细菌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并不能将空气中携带的病毒有效杀死,进而难以阻断病毒(尤其是冠性病毒)的传播,使得病毒的传染性较高,不利于人们的健康生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时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
根据医疗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在56℃的环境中30min就能失去活性,在人流较大的密封区域(比如电梯、医院等高危区域),急需一种消毒产品对室内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消毒。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使空气经过的区域内维持在预定温度,以保证对病毒(尤其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有效杀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对病毒进行有效杀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架具有气体通过腔体;加热部件,加热部件安装在支架上,以对经过气体通过腔体的气体进行加热;感温器,感温器的感温探头位于气体通过腔体内,以检测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置在支架的一侧,以驱动气体通过气体通过腔体;风机组件包括风叶和用于驱动风叶转动的电机,以根据感温器的检测温度控制电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气体通过腔体内,或者沿气体流动方向,过滤网设置在加热部件的下游,以通过加热部件对过滤网加热;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感温器和电机均连接,以根据感温器的检测温度控制电机的转速,以调整过滤网的温度。
进一步地,加热部件设置在气体通过腔体内,过滤网安装在支架上,加热部件与过滤网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加热部件为多个,各个加热部件为条形,多个加热部件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限温器,限温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气体通过腔体内,以检测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其中,限温器与加热部件连接,以在限温器检测到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关闭加热部件。
进一步地,限温器设置在加热部件的通电线路上,以在限温器检测到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切断加热部件的通电线路。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安装在支架上并位于气体通过腔体内,限温器安装在安装架上。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还包括风机架和风机壳体,风机壳体安装在风机架上,风叶安装在风机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主壳体和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主壳体具有气体净化通道;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在气体净化通道内,空气净化装置的支架与气体净化通道的内壁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具有气体通过腔体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加热部件,以通过加热部件对经过气体通过腔体的气体进行加热,以将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气体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来杀灭气体中所携带的病菌、细菌等,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感温器和风机组件,感温器的感温探头位于气体通过腔体内,以检测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风机组件设置在支架的一侧,以驱动气体通过气体通过腔体,即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使气体通过腔体内形成负压,以使空气净化装置周围的气体在该负压作用下进入气体通过腔体;风机组件包括风叶和用于驱动风叶转动的电机,根据感温器的检测温度来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进而控制风叶的转速;可见,使用本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对气体中携带的病菌、细菌等进行有效杀灭,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对病毒进行有效杀灭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空气净化装置;
10、支架;11、气体通过腔体;
20、加热部件;30、感温器;
40、风机组件;41、电机;42、风叶;43、风机架;44、风机壳体;
50、过滤网;60、限温器;70、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100,请参考图1,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支架10、加热部件20、感温器30以及风机组件40,支架10具有气体通过腔体11;加热部件20安装在支架10上,以对经过气体通过腔体11的气体进行加热;感温器30的感温探头位于气体通过腔体11内,以检测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风机组件40设置在支架10的一侧,以驱动气体通过气体通过腔体11;风机组件40包括风叶42和用于驱动风叶42转动的电机41,以根据感温器30的检测温度控制电机41的转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100中,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具有气体通过腔体11的支架10和安装在支架10上的加热部件20,以通过加热部件20对经过气体通过腔体11的气体进行加热,以将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气体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来杀灭气体中所携带的病菌、细菌等,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感温器30和风机组件40,感温器30的感温探头位于气体通过腔体11内,以检测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风机组件40设置在支架10的一侧,以驱动气体通过气体通过腔体11,即在风机组件40的作用下使气体通过腔体11内形成负压,以使空气净化装置100周围的气体在该负压作用下进入气体通过腔体11;风机组件40包括风叶42和用于驱动风叶42转动的电机41,根据感温器30的检测温度来对电机41的转速进行控制,进而控制风叶42的转速;可见,使用本空气净化装置100能够对气体中携带的病菌、细菌等进行有效杀灭,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对病毒进行有效杀灭的问题。
具体使用时,可以通过加热部件20将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气体加热到56℃以上,以对气体中所携带的病菌、细菌(尤其是新冠病毒)进行有效杀灭,进而达到良好的净化气体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过滤网50,过滤网50设置在气体通过腔体11内,或者沿气体流动方向,过滤网50设置在加热部件20的下游,以通过加热部件20对过滤网50加热;这样在气体经过过滤网50后,被加热的过滤网50的温度较高且过滤网50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温度,以便对滞留在过滤网50上的病菌、细菌等进行一定时间的杀灭,以有效地杀灭病菌、细菌。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过滤网50,并通过加热部件20对过滤网50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将过滤网50的温度加热至56℃以上,这样,便可以对滞留在过滤网50上的冠状病毒维持30min或30min以上的加热,进而比较方便地将冠状病毒杀死。
可选地,过滤网50为高效过滤网。
可选地,过滤网50为多个,多个过滤网50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叠置。
可选地,过滤网50的外周面与气体通过腔体11的内壁接触,这样进入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气体则一定会经过过滤网50被过滤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感温器30和电机41均连接,以根据感温器30的检测温度控制电机41的转速,以调整过滤网50的温度。
具体地,加热部件20设置在气体通过腔体11内,以便有效地对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气体进行加热;过滤网50安装在支架10上,加热部件20与过滤网50相对设置,以便加热部件20能够有效地对过滤网50进行加热。
可选地,加热部件20为多个,各个加热部件20为条形,多个加热部件20平行布置。
可选地,沿气体流动方向,风机组件40设置在过滤网50的下游;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40设置在过滤网50的上方;过滤网50设置在加热部件20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限温器60,限温器6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气体通过腔体11内,以检测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其中,限温器60与加热部件20连接,以在限温器60检测到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关闭加热部件20,以便对加热部件20起到过热保护作用,增加加热部件20的安全性。
具体地,限温器60设置在加热部件20的通电线路上,以在限温器60检测到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切断加热部件20的通电线路,这样加热部件20将停止发热。
具体地,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安装架70,安装架70安装在支架10上并位于气体通过腔体11内,限温器60安装在安装架70上。
可选地,感温器30安装在安装架70上,感温器30与限温器60间隔布置。
具体地,风机组件40还包括风机架43和风机壳体44,风机壳体44安装在风机架43上,风叶42安装在风机壳体44内。
具体地,风机架43位于过滤网50的上方并与过滤网50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主壳体和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主壳体具有气体净化通道;空气净化装置100安装在气体净化通道内,空气净化装置100的支架10与气体净化通道的内壁连接,以使进入该空气净化器的气体净化通道的气体经过空气净化装置100的气体通过腔体11被消毒、净化处理。
具体使用时,适用于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方法包括:打开空气净化装置的感温器,以检测空气净化装置的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打开空气净化装置的加热部件,以对经过气体通过腔体的气体进行加热;根据感温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空气净化装置的风机组件的电机的转速。
具体地,控制电机的转速的方法包括:在加热部件运行的第一时间段内,根据感温器所检测的温度信息逐渐降低电机的转速。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加热部件的加热初期,由于气体通过腔体内温度较低,为了使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较快速地升高,故在通过电机作用使气体通过腔体内聚集了一定量的待净化气体后,可以适当地使电机的转速逐渐降低,以降低风叶的转速,进而减小风叶转动对气体通过腔体内产生的冷却作用;其中,加热部件运行的第一时间段为加热部件运行的初期阶段。
当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在加热部件运行的第一时间段内,通过使电机的转速逐渐降低,以使过滤网的温度较快速地升高。
具体地,在加热部件运行第一时间段后,控制电机的转速的方法还包括:在加热部件运行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电机以预定转速转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升高到预定值(即能够杀灭病毒、细菌的温度值)后,使电机以预定转速转动,以使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维持在该预定值并保证气体通过腔体内的负压作用,进而保证空气净化装置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进入空气净化装置内被净化;当空气净化装置处于密封的环境中时,则保持该密封的环境中的空气处于循环状态。
当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在加热部件运行第二时间段后,即在过滤网的温度升高到预定杀菌温度后,控制电机的转速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感温器的检测温度,调整电机的转速,以使过滤网的温度维持在预定杀菌温度。
为了防止加热部件超温过热,空气净化方法还包括:当感温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以大于预定速度发生变化时,关闭加热部件。即当感温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以大于预定速度发生急剧变化时,则使加热部件关闭,以对加热部件过热保护。
当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限温器,空气净化方法还包括:在打开空气净化装置的加热部件之前,打开空气净化装置的限温器,以在限温器检测到气体通过腔体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关闭加热部件,以便对空气净化装置形成双重的过热保护作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100中,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具有气体通过腔体11的支架10和安装在支架10上的加热部件20,以通过加热部件20对经过气体通过腔体11的气体进行加热,以将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气体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来杀灭气体中所携带的病菌、细菌等,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感温器30和风机组件40,感温器30的感温探头位于气体通过腔体11内,以检测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风机组件40设置在支架10的一侧,以驱动气体通过气体通过腔体11,即在风机组件40的作用下使气体通过腔体11内形成负压,以使空气净化装置100周围的气体在该负压作用下进入气体通过腔体11;风机组件40包括风叶42和用于驱动风叶42转动的电机41,根据感温器30的检测温度来对电机41的转速进行控制,进而控制风叶42的转速;可见,使用本空气净化装置100能够对气体中携带的病菌、细菌等进行有效杀灭,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对病毒进行有效杀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因此该空气净化器至少具有与空气净化装置100相同的技术效果。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所述支架(10)具有气体通过腔体(11);
加热部件(20),所述加热部件(20)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以对经过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的气体进行加热;
感温器(30),所述感温器(30)的感温探头位于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以检测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
风机组件(40),所述风机组件(40)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一侧,以驱动气体通过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所述风机组件(40)包括风叶(42)和用于驱动所述风叶(42)转动的电机(41),以根据所述感温器(30)的检测温度控制所述电机(41)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
过滤网(50),所述过滤网(50)设置在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或者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过滤网(50)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20)的下游,以通过所述加热部件(20)对所述过滤网(50)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感温器(30)和所述电机(41)均连接,以根据所述感温器(30)的检测温度控制所述电机(41)的转速,以调整所述过滤网(50)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20)设置在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所述过滤网(50)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所述加热部件(20)与所述过滤网(50)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20)为多个,各个所述加热部件(20)为条形,多个所述加热部件(20)平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
限温器(60),所述限温器(6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以检测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
其中,所述限温器(60)与所述加热部件(20)连接,以在所述限温器(60)检测到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关闭所述加热部件(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温器(60)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20)的通电线路上,以在所述限温器(60)检测到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的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后切断所述加热部件(20)的通电线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
安装架(70),所述安装架(70)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并位于所述气体通过腔体(11)内,所述限温器(60)安装在所述安装架(7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40)还包括:
风机架(43)和风机壳体(44),所述风机壳体(44)安装在所述风机架(43)上,所述风叶(42)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44)内。
10.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具有气体净化通道;
空气净化装置(100),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安装在所述气体净化通道内,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的支架(10)与所述气体净化通道的内壁连接。
CN202020872561.1U 2020-05-21 2020-05-21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12157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2561.1U CN212157473U (zh) 2020-05-21 2020-05-21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2561.1U CN212157473U (zh) 2020-05-21 2020-05-21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7473U true CN212157473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6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2561.1U Active CN212157473U (zh) 2020-05-21 2020-05-21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7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6624A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US5616172A (en) Air treatment system
CN111578405A (zh) 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净化方法
JP5651604B2 (ja) 空気殺菌清浄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呼気ガス殺菌清浄装置、室内空気殺菌清浄装置、簡易隔離装置
US20120118150A1 (en) Ai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2001245966A (ja) 空気清浄器、空気清浄方法、及び、空気除菌器
JP2007202826A (ja) ポータブル型清浄空気供給装置
CN108837172A (zh) 一种隔离式消毒诊疗桌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TWI259261B (en) Device for cleaning environmental air in local area for medical use
CN106362188A (zh) 一种空气净化消毒器
US2021037263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ir Management to Reduce or Block Exposure to Airborne Pathogens
CN212157473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11870727B (zh) 消毒机及消毒机控制方法
CN212842090U (zh) 空气消毒装置
CN206755386U (zh) 组装式智能空气消杀装置及其应用
CN212157470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CN211822870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US20020159215A1 (en) Protecting transmissive surfaces
CN212157472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11578404A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12619064U (zh) 空气消毒机
KR20220095474A (ko) 실내 공간방역 시스템
CN114984289A (zh) 紫外空气消毒组件及空气消毒装置
CN212157416U (zh) 空气净化器
JP2004077002A (ja) 空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