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1572U -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1572U
CN212141572U CN202020579696.9U CN202020579696U CN212141572U CN 212141572 U CN212141572 U CN 212141572U CN 202020579696 U CN202020579696 U CN 202020579696U CN 212141572 U CN212141572 U CN 212141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wa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96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淦方茂
惠二青
周小国
陈昂
钟洲文
付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tz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96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1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1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1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它包括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所述进水侧板上加工有竖直均布的进水竖孔,所述出水侧板上加工有竖直均布的出水竖孔;所述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之间通过隔板相连,并将进水竖孔和出水竖孔相连通以形成过流孔道;所述进水竖孔的宽度小于出水竖孔的宽度;所述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的四个外侧边设置有用于和污水处理池的混凝土基础相连的连接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穿孔花墙代替现有钢筋混凝土过水花墙,采用预制加工方式可精确控制孔洞的大小和标高,使沉淀池配水更均匀,水流流态更平稳。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给水处理领域絮凝池和沉淀池间过水穿孔花墙的不锈钢穿孔花墙预制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给水处理是给水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将原水经过加药、混合反应、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组合工艺流程,去除原水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杂质,达到符合城市生活、生产用水水质标准的水。
絮凝池和沉淀池是给水处理过程常用的净水构筑物,利用絮凝、沉淀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池常和沉淀池合建,在絮凝池的末端由过渡区进入沉淀池。沉淀池设计时要求进水口要尽量做到水流在进水断面上均匀分布,避免水流紊动性过大造成已形成的絮体破碎以利于后续沉淀。
给水厂沉淀池进水的配水穿孔花墙,常用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元,由于穿孔宽度小,施工过程中模板支设和浇筑均存在较大难度,且墙壁开孔尺寸和标高难以做到精确控制,施工误差较大时会对配水均匀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沉淀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代替现有钢筋混凝土过水花墙,采用预制加工方式可精确控制孔洞的大小和标高,使沉淀池配水更均匀,水流流态更平稳。根据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和水利负荷的不同,不锈钢花墙模块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定制,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精确、安装方便、通用性强和推广价值高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穿孔花墙代替现有钢筋混凝土过水花墙,采用预制加工方式可精确控制孔洞的大小和标高,使沉淀池配水更均匀,水流流态更平稳。根据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和水利负荷的不同,不锈钢花墙模块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定制,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精确、安装方便、通用性强和推广价值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它包括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所述进水侧板上加工有竖直均布的进水竖孔,所述出水侧板上加工有竖直均布的出水竖孔;所述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之间通过隔板相连,并将进水竖孔和出水竖孔相连通以形成过流孔道;所述进水竖孔的宽度小于出水竖孔的宽度;所述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的四个外侧边设置有用于和污水处理池的混凝土基础相连的连接结构。
每组成对布置的进水竖孔和出水竖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使得过流孔道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底部的底部支撑板,在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的顶部固定有顶部固定板,顶部固定板上固定有多根角板;在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多块耳板,所述角板和耳板上都分别加工有螺栓孔。
所述进水侧板和出水侧板的底部固定有斜板,位于进水侧板所在一侧的斜板的高度高于位于出水侧板所在一侧的高度。
所述进水侧板所在的一侧与絮凝池相连通;所述出水侧板所在的一侧与沉淀池相连通。
安装时,所述顶部固定板与混凝土水池顶板通过螺栓配合相连,所述底部支撑板与混凝土水池底板通过螺栓配合相连,所述侧板与混凝土水池的两侧壁通过螺栓配合相连,并在所有的结合面之间通过密封胶填缝密封。
所述进水侧板、出水侧板和隔板均采用不锈钢板材料裁剪拼装而成。
所述过流孔道的尺寸参数选择保证从进水侧板流出到出水侧板的水流速不大于0.08m/s。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配水花墙模块,减少钢筋混凝图形式花墙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和精确控制孔洞大小和标高,确保花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从始终保持水流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预先制作完成,然后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固定安装即可,大大的简化了其安装过程,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降低了安装难度。
3、通过保证进水竖孔的宽度小于出水竖孔的宽度,能够使得进水在进水断面上均匀分布,有效避免水流紊动性过大造成已形成的絮体破碎以利于后续沉淀。
4、根据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和水利负荷的不同,不锈钢花墙模块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定制,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精确、安装方便、通用性强和推广价值高的优点。
5、不锈钢材料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厂、连接方式可靠且能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可增加池体使用寿命和减少运营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中侧视图。
图中:进水侧板1、进水竖孔2、过流孔道3、出水竖孔4、隔板5、侧板6、耳板7、斜板8、出水侧板9、底部支撑板10、顶部固定板11、角板12、混凝土水池顶板13、混凝土水池底板14、螺栓孔15。
B为花墙厚度;b1为进水竖孔宽度;b2为出水竖孔宽度;e为进水竖孔和出水竖孔的中心距;L为混凝土沉淀池池体宽度;H为混凝土沉淀池池体深度;c为最外侧孔中心距池壁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3,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它包括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所述进水侧板1上加工有竖直均布的进水竖孔2,所述出水侧板9上加工有竖直均布的出水竖孔4;所述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之间通过隔板5相连,并将进水竖孔2和出水竖孔4相连通以形成过流孔道3;所述进水竖孔2的宽度小于出水竖孔4的宽度;所述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的四个外侧边设置有用于和污水处理池的混凝土基础相连的连接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的穿孔花墙,其采用预制式结构,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而且通过采用预制式结构,能够精确的控制过流孔道3的尺寸精度,避免传统的采用混凝土浇筑结构所产生的误差,保证最终的污水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每组成对布置的进水竖孔2和出水竖孔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使得过流孔道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通过采用上述的过流孔道3,保证了水流经过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水流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底部的底部支撑板10,在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的顶部固定有顶部固定板11,顶部固定板11上固定有多根角板12;在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侧板6,所述侧板6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多块耳板7,所述角板12和耳板7上都分别加工有螺栓孔15。通过上述结构的连接结构,能够保证整个花墙能够与沉淀池进行可靠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的底部固定有斜板8,位于进水侧板1所在一侧的斜板8的高度高于位于出水侧板9所在一侧的高度。通过斜板8能够用于方便叠层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侧板1所在的一侧与絮凝池相连通;所述出水侧板9所在的一侧与沉淀池相连通。
进一步的,安装时,所述顶部固定板11与混凝土水池顶板13通过螺栓配合相连,所述底部支撑板10与混凝土水池底板14通过螺栓配合相连,所述侧板6与混凝土水池的两侧壁通过螺栓配合相连,并在所有的结合面之间通过密封胶填缝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侧板1、出水侧板9和隔板5均采用不锈钢板材料裁剪拼装而成。不锈钢材料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厂、连接方式可靠且能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可增加池体使用寿命和减少运营维护费用。
进一步的,所述过流孔道3的尺寸参数选择保证从进水侧板1流出到出水侧板9的水流速不大于0.08m/s。有效避免了产生水流紊动。
实施例2:
所述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的制作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程中污水处理流量,确定整个穿孔花墙的外形尺寸,并根据流速确定过流孔道3的尺寸参数;
步骤2:根据步骤1中所确定的尺寸参数进行下料,分别加工进水侧板1、出水侧板9以及隔板5,同时对连接结构进行下料;
步骤3:将下料完成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焊接,以形成整个穿孔花墙的预装配式结构;
步骤4:将上述制作完成的穿孔花墙整体运输到安装现场,并借助现场吊装工具,对其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保证进水侧板1所在侧与絮凝池相连通,出水侧板9与沉淀池相连通;
步骤5:将穿孔花墙的连接结构通过螺栓与混凝土池的安装基础固定相连,并在四周的结合面通过密封胶进行填充密封。
实施例3: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沉淀池进水流量为50000m3/d,按设计要求配水花墙孔眼流速取不大于0.08m/s,絮凝池与沉淀池过渡段隔墙需设置竖条形过流孔数量n=18,过流孔絮凝池侧宽度b1=0.06m,沉淀池侧宽度b2=0.10m,过流墙厚度B=400。混凝土沉淀池池体设计宽度L=3.6m,池深H=4.0m,过流孔中心水平间距e=200mm,最外侧孔中心距池壁间距c=100mm。过水花墙由2块宽度为1800mm的预制装配式不锈钢花墙拼接而成,花墙顶部、底部、侧面分别和对应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池体采用螺栓固定,2块预制不锈钢过水穿孔花墙模块间采用焊接或螺栓拼接为一个整体,在预制模块和池体相邻的拼接缝采用密封胶进行填缝。

Claims (8)

1.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所述进水侧板(1)上加工有竖直均布的进水竖孔(2),所述出水侧板(9)上加工有竖直均布的出水竖孔(4);所述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之间通过隔板(5)相连,并将进水竖孔(2)和出水竖孔(4)相连通以形成过流孔道(3);所述进水竖孔(2)的宽度小于出水竖孔(4)的宽度;所述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的四个外侧边设置有用于和污水处理池的混凝土基础相连的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其特征在于:每组成对布置的进水竖孔(2)和出水竖孔(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使得过流孔道(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底部的底部支撑板(10),在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的顶部固定有顶部固定板(11),顶部固定板(11)上固定有多根角板(12);在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侧板(6),所述侧板(6)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多块耳板(7),所述角板(12)和耳板(7)上都分别加工有螺栓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侧板(1)和出水侧板(9)的底部固定有斜板(8),位于进水侧板(1)所在一侧的斜板(8)的高度高于位于出水侧板(9)所在一侧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侧板(1)所在的一侧与絮凝池相连通;所述出水侧板(9)所在的一侧与沉淀池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其特征在于:安装时,所述顶部固定板(11)与混凝土水池顶板(13)通过螺栓配合相连,所述底部支撑板(10)与混凝土水池底板(14)通过螺栓配合相连,所述侧板(6)与混凝土水池的两侧壁通过螺栓配合相连,并在所有的结合面之间通过密封胶填缝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侧板(1)、出水侧板(9)和隔板(5)均采用不锈钢板材料裁剪拼装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道(3)的尺寸参数选择保证从进水侧板(1)流出到出水侧板(9)的水流速不大于0.08m/s。
CN202020579696.9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 Active CN212141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9696.9U CN212141572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9696.9U CN212141572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1572U true CN212141572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9696.9U Active CN212141572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1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724C (zh) 经济型一体化水厂
CN101955302A (zh) 一种耦合过滤间歇曝气生物反应器
CN111375229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CN100506726C (zh) 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
CN21214157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不锈钢穿孔花墙
CN207596530U (zh) 一种嵌入式高效沉淀池装置
CN219689449U (zh) 钢铁废水零排放一体化预处理装置
CN206715401U (zh) 一种给水v型滤池
CN203355377U (zh) 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CN213049532U (zh) 一种优化进出水及排泥方式的矩形周进周出沉淀池
CN215781734U (zh) 一种辐流式沉淀池
CN205516672U (zh) 微涡旋流混凝沉淀池
CN220036274U (zh) 一种装配组合式水处理构筑物
CN107117777A (zh) 小型模块化蜂窝状污水处理池
CN219636982U (zh) 用于自来水净化的网格絮凝池
CN102276063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构筑物池型及制造工艺
CN201024126Y (zh) 一种经济型一体化水厂
CN215026278U (zh) 一种自来水厂综合排泥池
CN116639807A (zh) 一种竖向模块化集成污水处理装置
CN115818888A (zh) 一种装配组合式水处理构筑物及其建造方法
CN117756253B (zh) 一种基于大直径斜管沉降的混合料液连续浓密富集分离方法
CN103466835A (zh) 一种一体化澄清池
CN217527109U (zh) 一种水处理均质装置
CN211284087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连续化处理系统
CN209967761U (zh) 一种带有沉淀排泥功能的调节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