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0790U - 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 - Google Patents

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0790U
CN212140790U CN202020141891.3U CN202020141891U CN212140790U CN 212140790 U CN212140790 U CN 212140790U CN 202020141891 U CN202020141891 U CN 202020141891U CN 212140790 U CN212140790 U CN 212140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air bag
sub
strip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18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418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0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0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07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包括坐垫和背垫,其特征在于:坐垫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分垫和右分垫,左分垫和右分垫之间通过可调式连接构件相互连接;左分垫内靠近上表面处设置有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包括环形气囊组和条形气囊组,环形气囊组位于左分垫的后部,条形气囊组位于左分垫的前部;环形气囊组的中心为圆形气囊,在圆形气囊外环设有若干个同心分布的环形气囊;条形气囊组包括若干个前后竖向布置的条形气囊;右分垫上同样设置有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且右分垫上的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与左分垫上的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结构相同并对称。本实用新型适于坐位和卧位使用,既能缓解臀部压疮形成,又能缓解背部压疮形成。

Description

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垫,具体地说是一种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属于护理用品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某个部位长期受压迫,局部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溃烂坏死的状态。据统计,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褥疮一般好发于骨头的突出部位、身体承重部位以及皮下脂肪少等部位。仰卧时,后脑、肩胛部、肘、骶骨、脚跟等部位是好发部位;侧卧时,耳部、肩关节、髂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等部位是好发部位;坐位时,肩胛骨、肘部、坐骨结节、膝部、足跟等部位是好发部位。
压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导致血液不流通;2、衣服的褶皱、床单不平整摩擦引起皮肤变薄;3、汗渍、尿液等引起的皮肤潮湿,不卫生的状态;4、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保护层、蛋白质不足等。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第一点。
压疮早期皮肤发红,采取翻身、减压等措施后可好转。对于容易发生压疮的病人来说,其不宜使用普通床垫,而应使用不同类型的持续减压设备如高密度泡沫床垫、自动调节充气床垫等。任何一种防治压疮器械的有效性均以压疮易发部位的体位、温度、湿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其中减轻压力以气垫最好,水垫次之,凝胶垫和海绵垫最差;而在温度方面,凝胶垫最低,水垫次之,气垫及泡沫塑料垫温度较高;从使用方便方面,气圈、羊皮垫比较方便;而程控按摩床、侧翻身床比较麻烦且价格比较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适于患者在坐位和卧位使用,既能够有效缓解臀部压疮的形成,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背部压疮的形成。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包括坐垫和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分垫和右分垫,左分垫和右分垫之间通过可调式连接构件相互连接,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能够调节左分垫中心和右分垫中心间的距离;所述左分垫内靠近上表面处设置有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所述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包括环形气囊组和条形气囊组,所述环形气囊组位于左分垫的后部,所述条形气囊组位于左分垫的前部;所述环形气囊组的中心为圆形气囊,在圆形气囊外环设有若干个同心分布的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组的下方设置有两根臀部通气管,所述圆形气囊与其外围的所有的第偶数个环形气囊通过一根臀部通气管连通,其余的环形气囊通过另一根臀部通气管连通;所述条形气囊组包括若干个前后竖向布置的条形气囊,在条形气囊组的下方设置有两根腿部通气管,相间的所有条形气囊通过一根腿部通气管连通,剩余的条形气囊通过另一根腿部通气管连通;所述右分垫上同样设置有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且右分垫上的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与左分垫上的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结构相同并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拉链片和至少两个第二拉链片,所述左分垫的右侧边设有第一飞边,至少两条第一拉链片按自左向右的顺序排布并绗缝在第一飞边的下表面;所述右分垫的左侧边设有第二飞边,至少两条第二拉链片按自右向左的顺序排布并绗缝在第二飞边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飞边的下表面设有勾面粘扣带,所述第二飞边的上表面设有绒面粘扣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分垫和右分垫内位于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之下的部分为主垫体,所述主垫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主垫体上设有海绵填充垫,所述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嵌设于海绵填充垫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分垫和右分垫分别设有垫套,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安装在垫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垫体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孔为蜂巢式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垫采用带有蜂巢式透气孔的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既适于坐位又适于卧位使用,在坐位时,环形气囊组中的圆形气囊和若干个环形气囊,以及条形气囊组中的若干个条形气囊均可以按照设定规律轮流充气放气,从而使患者坐位时的主要受压区域【臀部和大腿下部】的不同部位轮替受压,可以给患者不停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的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防止局部组织长久受压,缓解臀部压疮的形成;患者的肩胛至臀部的部位位于背垫上,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特别是消瘦体型的患者】背部压疮的形成;在卧位时,只需将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放平并铺于患者的床上即可。
2)、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分垫和右分垫之间通过可调式连接构件相互连接,通过可调式连接构件能够调节左分垫中心和右分垫中心间的距离,从而使左分垫和右分垫上的环形气囊组中心均与患者的坐骨结节对应,缓解压疮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布局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I-坐垫、II-背垫、1-左分垫、2-右分垫、3-环形气囊组、31-圆形气囊、32-环形气囊、33-臀部通气管、4-条形气囊组、41-条形气囊、42-腿部通气管、5-第一拉链片、6-第二拉链片、7-第一飞边、8-第二飞边、9-主垫体、10-海绵填充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包括坐垫I和背垫II,所述坐垫I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分垫1和右分垫2,左分垫1和右分垫2之间通过可调式连接构件相互连接,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能够调节左分垫1中心和右分垫2中心间的距离。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左分垫1内靠近上表面处设置有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所述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包括环形气囊组3和条形气囊组4,所述环形气囊组3位于左分垫1的后部,所述条形气囊组4位于左分垫1的前部;所述环形气囊组3的中心为圆形气囊31,在圆形气囊31外环设有若干个同心分布的环形气囊32,所述环形气囊组3的下方设置有两根臀部通气管33,所述圆形气囊31与其外围的所有的第偶数个环形气囊32通过一根臀部通气管33连通,其余的环形气囊32通过另一根臀部通气管33连通;所述条形气囊组4包括若干个前后竖向布置的条形气囊41,在条形气囊组4的下方设置有两根腿部通气管42,相间的所有条形气囊41通过一根腿部通气管42连通,剩余的条形气囊41通过另一根腿部通气管42连通。所述右分垫2上同样设置有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且右分垫2上的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与左分垫1上的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结构相同并对称。
具体使用中,患者坐位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铺于患者的座椅上,根据患者的体型,通过可调式连接构件调节左分垫1中心和右分垫2中心间的距离,使患者的坐骨结节分别对应着左分垫1和右分垫2上的环形气囊组3中心【即对正圆形气囊31】;然后将两根臀部通气管33和两根腿部通气管42分别连接充气设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连通,利用充气设备给环形气囊组3和条形气囊组4分别充气,环形气囊组3中的圆形气囊31和若干个环形气囊32,以及条形气囊组4中的若干个条形气囊41就可以按照设定规律轮流充气放气,从而使患者坐位时的主要受压区域【臀部和大腿下部】的不同部位轮替受压,可以给患者不停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的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防止局部组织长久受压,缓解臀部压疮的形成。而且前后竖向布置的条形气囊41与大腿部的血液流向匹配,在轮替充放气的过程中不会阻滞到血液的顺畅流通。患者的肩胛至臀部的部位位于背垫II上,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特别是消瘦体型的患者】背部压疮的形成。患者卧位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放平并铺于患者的床上即可。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包括两个第一拉链片5和两个第二拉链片6,所述左分垫1的右侧边设有第一飞边7,两条第一拉链片5按自左向右的顺序排布并绗缝在第一飞边7的下表面;所述右分垫2的左侧边设有第二飞边8,两条第二拉链片6按自右向左的顺序排布并绗缝在第二飞边8的上表面。如此设置,通过将不同的第一拉链片5与第二拉链片6进行对接,就可以方便地调节左分垫1中心和右分垫2中心之间的距离。缓解压疮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一飞边7的下表面设有勾面粘扣带,所述第二飞边8的上表面设有绒面粘扣带。这样可以将第一飞边7和第二飞边8紧密粘扣连接,将第一拉链片5和第二拉链片6包裹起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也使得整个坐垫I的外壁更为美观。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分垫1和右分垫2内位于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之下的部分为主垫体9,所述主垫体9上设有透气孔;所述主垫体9上设有海绵填充垫10,所述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嵌设于海绵填充垫10内。如此设置,使得整个坐垫透气舒适,进一步提升缓解压疮的效果。优选地,所述左分垫1和右分垫2分别设有垫套,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安装在垫套上,这样可以使得产品易于清洗且更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垫体9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柔软且有韧性,支撑性能好;所述透气孔优选设置为蜂巢式透气孔,这种结构在保证主垫体9具有优良透气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主垫体9有稳定的支撑效果。另外,所述背垫II采用带有蜂巢式透气孔的硅胶材料制成,这样同样也是为了让背垫II具有优良的透气效果和稳定的支撑性能;优选地,所述背垫II上配设有棉质外套。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包括坐垫(I)和背垫(II),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I)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分垫(1)和右分垫(2),左分垫(1)和右分垫(2)之间通过可调式连接构件相互连接,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能够调节左分垫(1)中心和右分垫(2)中心间的距离;所述左分垫(1)内靠近上表面处设置有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所述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包括环形气囊组(3)和条形气囊组(4),所述环形气囊组(3)位于左分垫(1)的后部,所述条形气囊组(4)位于左分垫(1)的前部;所述环形气囊组(3)的中心为圆形气囊(31),在圆形气囊(31)外环设有若干个同心分布的环形气囊(32),所述环形气囊组(3)的下方设置有两根臀部通气管(33),所述圆形气囊(31)与其外围的所有的第偶数个环形气囊(32)通过一根臀部通气管(33)连通,其余的环形气囊(32)通过另一根臀部通气管(33)连通;所述条形气囊组(4)包括若干个前后竖向布置的条形气囊(41),在条形气囊组(4)的下方设置有两根腿部通气管(42),相间的所有条形气囊(41)通过一根腿部通气管(42)连通,剩余的条形气囊(41)通过另一根腿部通气管(42)连通;所述右分垫(2)上同样设置有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且右分垫(2)上的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与左分垫(1)上的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结构相同并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拉链片(5)和至少两个第二拉链片(6),所述左分垫(1)的右侧边设有第一飞边(7),至少两条第一拉链片(5)按自左向右的顺序排布并绗缝在第一飞边(7)的下表面;所述右分垫(2)的左侧边设有第二飞边(8),至少两条第二拉链片(6)按自右向左的顺序排布并绗缝在第二飞边(8)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边(7)的下表面设有勾面粘扣带,所述第二飞边(8)的上表面设有绒面粘扣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垫(1)和右分垫(2)内位于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之下的部分为主垫体(9),所述主垫体(9)上设有透气孔;所述主垫体(9)上设有海绵填充垫(10),所述轮替充气式气囊组件嵌设于海绵填充垫(10)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垫(1)和右分垫(2)分别设有垫套,所述可调式连接构件安装在垫套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体(9)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为蜂巢式透气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垫(II)采用带有蜂巢式透气孔的硅胶材料制成。
CN202020141891.3U 2020-01-21 2020-01-21 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40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891.3U CN212140790U (zh) 2020-01-21 2020-01-21 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891.3U CN212140790U (zh) 2020-01-21 2020-01-21 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0790U true CN212140790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189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40790U (zh) 2020-01-21 2020-01-21 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0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74019A (en) Dual layer cellular inflatable pad
US7823219B2 (en) Decubitus ul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US5987675A (en) Spinal support and stretch pillow system
US7540050B1 (en) Pregnancy support pillow
US20080178392A1 (en) Air Cushion with Alternatively Inflated Chambers
US5338289A (en) Spinal support for reclining persons
CN211067539U (zh)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压疮康复气垫
EA028501B1 (ru) Матрас для равномерного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давления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тела
CN212140790U (zh) 缓解压疮坐卧两用垫
CN217853677U (zh) 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
CN206314883U (zh) 一种坐垫
CN215229429U (zh) 一种充气翻身垫
CN211065851U (zh) 一种充气床垫
CN212140791U (zh) 气囊翻身床垫
CN213344972U (zh) 一种久坐防腿麻坐垫
CN113081575A (zh) 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
CN201603000U (zh) 预防压疮的床垫
US5421047A (en)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Chen Complex pressure relief methods
CN215193185U (zh) 一种适用于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座垫
CN218010224U (zh) 一种固定性好的医疗坐垫
CN211023666U (zh) 一种分体式可调节俯卧位气垫
CN217014518U (zh) 一种防褥疮坐垫
CN208591235U (zh) 舒适型防褥疮气床垫
CN211583955U (zh) 一种防褥疮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