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9307U -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 Google Patents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9307U
CN212139307U CN202020369153.4U CN202020369153U CN212139307U CN 212139307 U CN212139307 U CN 212139307U CN 202020369153 U CN202020369153 U CN 202020369153U CN 212139307 U CN212139307 U CN 21213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garette
shunting
heating
air
hea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91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伟
杜文
文建辉
王志国
罗玮
郭小义
邢立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91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9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garettes, Filters, And Manufacturing Of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用于改善烟支内部的气流分布,使通过烟支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支加热组件,包括烟支加热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插入烟支,第二端为封闭端;所述烟支加热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气流凹槽;所述第二端的内底面上设有多个分流凸台,多个所述分流凸台呈圆环状围绕内底面的中心点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分流凸台与所述烟支加热筒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分流气道;所述气流凹槽与匹配插置在所述烟支加热筒内的烟支的侧壁围成将外部空气与所述分流气道连通的进气通道。

Description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电子烟草制品是一种新型烟草,通过电加热方式对烟草进行烘烤加热,减少有害成分的释放。目前,主流的两种加热方式为内部加热及外部加热。内部加热即使用加热针或加热片,插入烟支的烟草中进行加热,而外部加热即使用包围在烟支外部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
此前,申请人曾经在CN2019205072076等专利中采用开设导流通道的方式实现空气进入烟支,导流通道开在加热装置四周,与烟支轴线平行,气流自上而下到烟支底端,再反向进入烟支后被吸出。对于采用导流通道进气的外部加热设备,导流槽开设过多,将带走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影响烟支的正常加热。若导流槽开设过少,在发生气流转向的烟支底端,气流进入烟支后将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匀情况,进入烟支一段距离后,才会呈现为较均匀的情况,这将导致该段烟草受热不均,影响烟草成分释出及用户口感,同时也不利于设备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用于改善烟支内部的气流分布,使通过烟支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烟支加热组件,包括:
烟支加热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插入烟支,第二端为封闭的进气端;
所述烟支加热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气流凹槽;
所述第二端的内底面上设有多个分流凸台,多个所述分流凸台呈圆环状围绕内底面的中心点均匀分布;
所述分流凸台与所述烟支加热筒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分流气道;
所述气流凹槽与匹配插置在所述烟支加热筒内的烟支的侧壁围成将外部空气与所述分流气道连通的进气通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流在进入烟支之前经过分流凸台等的分流与引导,从分流凸台之间的进气分流口进入到分流凸台内部,最终能够以平稳、均匀的流动速度进入到烟支中,使得烟支中的气流流速均衡稳定,从而能够更为均匀的将烟支中的烟雾等挥发物质带出,给消费者带来更为均匀醇和的口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支加热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气流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凸台呈弧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烟支加热筒的中心轴线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凸台的数量为三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支加热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发热筒和设置于所述发热筒底部的底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分流凸台设置在所述的底盖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与所述发热筒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低温烟具,包括外壳和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上述实施例的烟支加热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低温烟具,气流在进入烟支之前经过分流凸台等的分流与引导,从分流凸台之间的进气分流口进入到分流凸台内部,最终能够以平稳、均匀的流动速度进入到烟支中,使得烟支中的气流流速均衡稳定,从而能够更为均匀的将烟支中的烟雾等挥发物质带出,给消费者带来更为均匀醇和的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烟支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烟支加热组件中底盖与烟支接触面的气流分布模拟图;
图3是现有烟支加热组件在装入烟支后,距离底盖与烟支接触面1cm距离处烟支横截面的气流分布模拟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支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支加热组件的插入烟支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出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支加热组件中底盖的俯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支加热组件中底盖的轴侧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支加热组件在使用时底盖处的气流分布模拟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支加热组件在使用时,距离底盖与烟支接触面1cm距离处烟支横截面的气流分布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现有烟支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筒1和底盖2,发热筒1和底盖2组合成一个半密封式的整体,发热筒1为管状,其内壁局部外凸形成一条沿发热筒1长度方向延伸的气流凹槽3,底盖2上设有一个进气口4,其与气流凹槽3连通,使得从气道传输过来的气体能够从进气口4处到达底盖2内,进一步进入到发热筒1内。
图2为现有技术的烟支加热组件的底盖2与烟支接触面的气流分布模拟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烟支加热组件在装入烟支后,距离底盖2与烟支接触面1cm距离处烟支横截面的气流分布模拟图(图2和图3的模拟状态是在烟支上没有开设进气孔的情况下进行的)。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烟支加热组件在使用时,气流从气流凹槽3进入,并沿着气流凹槽3到达底盖2处,冲击底盖2的进气口4位置的平面后进入底盖2中,继而进入到发热筒1中的烟支内部,最终从烟支的滤嘴中流出,由于气流在底盖2的进气口4的位置受到冲击后进入底盖2中,故该气流从进气口4进入底盖2后的方向以及各方向的强弱均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如图2所示,气流在进气口处受到冲击,气流方向呈现多方位的杂乱变化,不同方向气流在冲突之间出现抵消,导致该处流速也较小,当气流到达底盖2内部相对中心以及远离进气口4的位置的区域时,气流的方向逐渐统一,流速也相对较大,如此呈现出流速不均匀的状态。
当气流从底盖2处进入烟支后,上述气流不均匀的状态逐渐消失,如图3所示,在距离底盖2与烟支接触面1cm处,气流的不均匀状态已趋于平缓。上述模拟过程,是在烟支本身没有开设进气孔的情况下进行的,若烟支开设进气孔,流速不均匀的情况会加剧,其对烟支在抽吸时的口感会造成极其明显的不利影响。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烟支加热组件,包括烟支加热筒,该烟支加热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插入烟支,第二端为封闭端,烟支加热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气流凹槽3,第二端的内底面上设有多个分流凸台5,多个分流凸台5呈圆环状围绕内底面的中心点均匀分布,分流凸台5与烟支加热筒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分流气道6,气流凹槽3与匹配插置在烟支加热筒内的烟支7的侧壁围成将外部空气与分流气道6连通的进气通道。
具体的,烟支加热筒包括发热筒1和底盖2,底盖2设置在发热筒1的底部,使得发热筒1形成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状态。气流凹槽在烟支加热筒上与形成于相邻两分流凸台之间的进气分流口错开设置。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发热筒1内壁沿发热筒1长度方向局部朝向远离中心轴方向凸起,形成一个局部中空的气流通道,当烟支插入发热筒1中后,气流能够从气道进入,继而进入烟支中,最终从烟支中流出。如图6所示,气流通道与发热筒1、底盖2所组成的空间连通,底盖2、发热体和烟支三者形成环形的分流气道6,使得从气流通道中进入的气体经分流气道6分流后,更为均匀的从底盖2的进气分流口8处进入到烟支中。
参见图6-图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底盖采用卡接、扣接等方式与发热筒可拆卸连接,而分流凸台设置在底盖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底盖与发热筒可拆卸连接,抽吸产生的烟油等残留物会沉积在底盖上,通过拆下底盖即可实现对整个加热组件的清洁,加热组件清洁方便。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尽量减少气流凹槽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带走,影响烟支的正常加热,本申请实施例加热组件的发热筒1内壁上只设置一条气流凹槽,底盖2上设有三个分流凸台5,三个分流凸台5之间形成三个进气分流口8,进气分流口8均匀的布置在底盖2上,分流凸台5呈现圆环状围绕底盖2的中心点分布,并且底盖2所在的位置距离底盖2的边缘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气流在从进气分流口8进入之前,能够在分流凸台5之外的环形分流气道6中流动。
结合图6、图7和图8,在将底盖2扣到发热筒1上后,底盖2的气道接耳9与发热筒1的气流凹槽贴合,并挡着气流凹槽3中的气流,将气流凹槽3中的气流引导到底盖2中。从气流凹槽3中传输的气流到达底盖2处后,大部分经过底盖2(包括底盖2的底面和分流凸台5)、发热体内壁和烟支组成的分流气道6,沿着围绕分流凸台5的方向运动,最终从分流凸台5之间的进气分流口8进入到分流凸台5之间,从而进入烟支。(小部分气流直接从分流凸台5与烟支内壁之间的空间进入烟支)。为利于气体的流动,分流凸台5的形状优先设置为弧形。
参见图9,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加热烟支时,底盖2与烟支7的接触面上,气流在经过分流后,从三个方向进入到底盖2内部,经过缓冲的气流均匀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虽然在局部仍然存在多方向的气流抵消,但一来该抵消情况已经极大的减弱,二来多方位气流的分布也是均匀分布的,故由此处进入烟支的气流的均匀性得以极大的提升,相比于现有技术提升效果极为明显。由图10可知,距离底盖21cm处烟支7内的气流已经获得良好的均匀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有了极大的改善。
经过上述过程可知,气流在进入烟支7之前经过分流凸台5等的分流与引导,从三个进气分流口8进入到分流凸台5内部,最终能够以平稳、均匀的流动速度进入到烟支中,使得烟支中的气流流速均衡稳定,从而能够更为均匀的将烟支中的烟雾等挥发物质带出,给消费者带来更为均匀醇和的口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筒1包括导热绝缘管和发热元件,发热元件附着固定在导热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当然,发热元件也可以直接预埋在导热绝缘管内。在实际应用中,导热绝缘管可以采用陶瓷管。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低温烟具,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上述实施例的烟支加热组件,至于烟具的其他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对烟支进行加热时,烟支插入发热筒1,过滤段至少部分从发热筒1中外露处,用户抽吸时,含住过滤段进行抽吸,外部空气在抽吸负压作用下,依次经过进气通道、分流气道6、进气分流口8到达分流凸台5内部,最终从烟支底端(进气端)进入烟支将烟草段加热产生的烟雾带至用户口中,为降低烟雾温度,提高抽吸口感,在烟草段和过滤段之间还可以设置冷凝过渡段。
本实施例中,发热筒1的底部封闭,进气通道直接布设在发热筒1内,在烟支加热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液以及掉的烟草都将集中在烟支插置腔内,而不会流向烟具其他部位,通过毛刷等清洁工具即可实现整个烟具的清洁,烟具清洁非常方便。另外,烟支在插拔时对发热筒1内壁有一个清洁作用,保证器具在使用后没有太大的烟草气味。
此外,即便有少量烟雾从烟支进气端逆出进入发热筒1中,因进气通道经过高温区,逆出的烟雾要形成冷凝液,也只能在发热体工作结束,温度由高变低时才能形成,这样形成的冷凝液很少。
特别是,通过对发热筒1的内壁进行上釉处理,因发热筒1内表面光洁,冷凝液不会吸附在内壁,少量冷凝液会吸附在烟支的纸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方式也可以采用中心加热方式,但是相比包围加热,采用发热体直接刺入烟支的加热方式,存在烟丝粘连在发热体上需要清洁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也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烟支加热组件,包括:
烟支加热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插入烟支,第二端为封闭端;
所述烟支加热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气流凹槽;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内底面上设有多个分流凸台,多个所述分流凸台呈圆环状围绕内底面的中心点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分流凸台与所述烟支加热筒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分流气道;
所述气流凹槽与匹配插置在所述烟支加热筒内的烟支的侧壁围成将外部空气与所述分流气道连通的进气通道;
所述气流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烟支加热筒的中心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支加热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气流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凸台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凸台的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凹槽在所述烟支加热筒上与形成于相邻两所述分流凸台之间的进气分流口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烟支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支加热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发热筒和设置于所述发热筒底部的底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支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凸台设置在所述的底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支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与所述发热筒可拆卸连接。
9.低温烟具,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烟支加热组件。
CN202020369153.4U 2020-03-23 2020-03-23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Active CN21213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9153.4U CN212139307U (zh) 2020-03-23 2020-03-23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9153.4U CN212139307U (zh) 2020-03-23 2020-03-23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9307U true CN212139307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9153.4U Active CN212139307U (zh) 2020-03-23 2020-03-23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93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279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机构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279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机构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1027B2 (ja) 加熱体及びヒーター
EP4201231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206518143U (zh) 一种扁平发热丝的雾化芯
CN103564657B (zh) 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
CN209995374U (zh) 从烟支侧边进气的低温烘焙烟具
JP2018512143A (ja) カートリッジ、パウチおよび喫煙材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に使用するパウチの製造方法
WO2019010680A1 (zh) 低温不燃烧烟具
KR102543797B1 (ko) 공기 통로가 개선된 전기 가열 장치
CN212139307U (zh)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EP3804545A1 (en) Non-combustion vaporizer device
WO2019084913A1 (zh) 一种辐射加热型电子烟烟弹和辐射加热型分体式电子烟
CN207653598U (zh) 低温烟具及烟支
CN208676375U (zh) 具备能量回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及系统
CN108323823A (zh) 一种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7721218U (zh) 低温烘焙烟具及烟支
CN113424989A (zh) 烟支加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CN207678851U (zh) 一种组合式加热不燃烧烟草的加热吸食装置
CN203597401U (zh) 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
CN207885650U (zh) 一种烟气流动降温的烟具
CN209546921U (zh) 一种气路改进的电加热装置
CN108244703A (zh) 一种烟气流动降温的烟具
CN109965353A (zh) 低温烘焙烟具、烟支及气溶胶生成方法
CN207040884U (zh) 一种低温电子烟
US11058149B2 (en) Smoking paraphernalia cooled by smoke flow
CN220109082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水烟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