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8591U - 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 Google Patents

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8591U
CN212138591U CN202020477012.4U CN202020477012U CN212138591U CN 212138591 U CN212138591 U CN 212138591U CN 202020477012 U CN202020477012 U CN 202020477012U CN 212138591 U CN212138591 U CN 212138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urtain
greenhouse
transfer chamber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70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770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8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8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85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包括饲养池;所述饲养池的顶部架设有棚顶;所述饲养池内的底部铺设有预设深度的沙土层。如此,使得温室大棚实现了养殖和种植相交替使用的目的,改善了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牧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用于蔬菜的种植,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质的板结以及养份流失的流失,使得蔬菜的产量会大大降低。现有的温室大棚普遍存在着温室低矮、采光差以及温度低等问题。另外,温室内支柱林立,不利于生产操作。采用土墙、草泥和竹木的结构,质量差,寿命短,建造费工费时,土地浪费较为严重。覆盖在前屋面的草苫或纸被重量也较大,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据研究,由墙体及后屋面传导散热,约占温室总耗热量的20一25%。而资金投入却占了总造价的70一74%;前屋面是温室的主要散热面,约占总耗热量的70—80%,而衍架及覆盖物的投入却只占造价的20一23%,明显存在前屋面保温措施不足,后墙、后屋面用料过多投入过大。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生态养殖要求已经落实,传统模式已经受到制约。
目前,温室大棚的功能性较为单一,经济价值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温室大棚的功能性较为单一,经济价值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包括饲养池;
饲养池的顶部架设有棚顶;
饲养池内的底部铺设有预设深度的沙土层。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饲养池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墙体和第二支撑墙体;
棚顶包括有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的截面为直线结构;第二挡板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第一挡板远离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于第一支撑墙体;
第二挡板远离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于第二支撑墙体;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连接侧高于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的第一预设距离;
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高于第二支撑墙体的顶部的第二预设距离;
第一支撑墙体的底部设有投食池;
投食池的顶部为开口结构。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预设深度为60-80cm;第一预设距离为100-150cm;第二预设距离为100-300cm。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棚顶还包括直线结构的第一支撑杆和弧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杆;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多个;
每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于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另一端均朝向第二挡板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一支撑杆均匀地固定于第一挡板的底部;
每个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于第二支撑墙体的顶部,另一端均朝向第一挡板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二支撑杆均匀地固定于第二挡板的底部;
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杆朝向第一挡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杆朝向第一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墙体和第二支撑墙体从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地开设有多个通风口。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连接侧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连接侧的相邻一侧至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连接侧的相邻另一侧均匀地固定有多个卷收盒;
每个卷收盒内均设有两个卷收装置;每个卷收装置均包括裹帘轴;裹帘轴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裹帘轴转动;其中一个卷收装置的裹帘轴与第一遮阳帘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个卷收装置的裹帘轴与第二遮阳帘的一侧固定连接;
当第一遮阳帘展开时,第一遮阳帘远离裹帘轴的一侧能够抵至第一挡板远离第二挡板的一侧;
当第二遮阳帘展开时,第二遮阳帘远离裹帘轴的一侧能够抵至第二挡板远离第一挡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温室大棚还包括中转室、储料室和活动池;
中转室设于饲养池的一侧;储料室设于中转室远离饲养池的一侧;活动池设于饲养池靠近中转室的一侧的相邻一侧;
中转室和储料室的顶部均架设有棚顶;活动池的顶部为开口结构;
储料室与中转室、中转室与饲养池以及中转室与活动池均通过门洞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通过设置沙土层,使得温室大棚实现了养殖和种植相交替使用的目的,增多了温室大棚的功能,改善了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均展开时)。
附图中,110-饲养池;111-第一支撑墙体;112-投食池;113-第二支撑墙体;120-棚顶;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123-第一支撑杆;124-第二支撑杆;130-中转室;140-储料室;150-活动池;161-第一遮阳帘;162-第二遮阳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衔接”、“铰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包括饲养池110,饲养池110的顶部架设有棚顶120。饲养池110内的底部铺设有预设深度的沙土层。
在此实施例中,饲养池110能够饲养生猪,棚顶120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落入饲养池110。沙土层采用河沙。具体地,当生猪产生的排泄物落至饲养池110内的河沙上时,因河沙具有良好的通透排湿功能,生猪的排泄物能够被河沙充分吸收。生猪在河沙上运动会带动河沙翻动,经过一定的时间,粪便蒸发水份。此时,沙层较为柔软,使得生猪的生长环境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使得排泄物不易流失,有效地提高了对环境的保护。当生猪长大出栏后,饲养池110能够作为植物培养场所,混合有粪便的沙层层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成分。通过现代微生物净化技术与工业设计,将河沙铺设于饲养池110的底部,实现了养殖和种植相交替使用的目的,彻底解决生猪饲养受制于空间和天气的情况,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和水污染的现状。整体上,使得温室大棚的功能增多,大大提高了经济价值。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饲养池1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墙体111和第二支撑墙体113。棚顶120包括有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第一挡板121的截面为直线结构,第二挡板122的截面为弧形结构。第一挡板121远离第二挡板122的一侧固定于第一支撑墙体111,第二挡板122远离第一挡板121的一侧固定于第二支撑墙体113。如此,雨水沿着第一挡板121和第一支撑墙体111滑落至地表,或者沿着第二挡板122和第二支撑墙体113落至地表,有效地减少雨水在棚顶120的顶部的滞留时间。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的连接侧高于第一支撑墙体111的顶部的第一预设距离,第一支撑墙体111的顶部高于第二支撑墙体113的顶部的第二预设距离。如此,有效地改善了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第一支撑墙体111的底部设有投食池112,投食池112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如此,使得生猪的喂养较为方便。其中,预设深度为60-80cm,有效地保障了种植效果和河沙吸附排泄物的效果。第一预设距离为100-150cm,第二预设距离为100-300cm,使得温室大棚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更佳。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棚顶120还包括直线结构的第一支撑杆123和弧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杆124,第一支撑杆123和第二支撑杆124均为多个。每个第一支撑杆123的一端均固定于第一支撑墙体111的顶部,另一端均朝向第二挡板122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一支撑杆123均匀地固定于第一挡板121的底部。每个第二支撑杆124的一端均固定于第二支撑墙体113的顶部,另一端均朝向第一挡板121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二支撑杆124均匀地固定于第二挡板122的底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杆123朝向第一挡板12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杆124朝向第一挡板121的一端固定连接。如此,使得棚顶120的稳固性较好。第一支撑墙体111和第二支撑墙体113从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地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有利于改善温室大棚内的通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有利于温室大棚的采光。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的连接侧从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的连接侧的相邻一侧至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的连接侧的相邻另一侧均匀地固定有多个卷收盒。每个卷收盒内均设有两个卷收装置,每个卷收装置均包括裹帘轴,裹帘轴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裹帘轴转动。其中一个卷收装置的裹帘轴与第一遮阳帘161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个卷收装置的裹帘轴与第二遮阳帘162的一侧固定连接。当第一遮阳帘161展开时,第一遮阳帘161远离裹帘轴的一侧能够抵至第一挡板121远离第二挡板122的一侧。当第二遮阳帘162展开时,第二遮阳帘162远离裹帘轴的一侧能够抵至第二挡板122远离第一挡板121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温室大棚还包括中转室130、储料室140和活动池150。中转室130能够供生猪和人活动。储料室140能够储存生猪的饲料。活动池150用于生猪的活动。其中,中转室130设于饲养池110的一侧,储料室140设于中转室130远离饲养池110的一侧。活动池150设于饲养池110靠近中转室130的一侧的相邻一侧。中转室130和储料室140的顶部均架设有棚顶120,活动池150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储料室140与中转室130、中转室130与饲养池110以及中转室130与活动池150均通过门洞连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饲养池;
所述饲养池的顶部架设有棚顶;
所述饲养池内的底部铺设有预设深度的沙土层;
所述饲养池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墙体和第二支撑墙体;
所述棚顶包括有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截面为直线结构;所述第二挡板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墙体;
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墙体;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侧高于所述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的第一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支撑墙体的顶部的第二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支撑墙体的底部设有投食池;
所述投食池的顶部为开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深度为60-80cm;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100-150cm;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100-30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还包括直线结构的第一支撑杆和弧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为多个;
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另一端均朝向所述第二挡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匀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
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墙体的顶部,另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匀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墙体和所述第二支撑墙体从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地开设有多个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侧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侧的相邻一侧至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侧的相邻另一侧均匀地固定有多个卷收盒;
每个所述卷收盒内均设有两个卷收装置;每个所述卷收装置均包括裹帘轴;所述裹帘轴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裹帘轴转动;其中一个所述卷收装置的所述裹帘轴与第一遮阳帘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卷收装置的所述裹帘轴与第二遮阳帘的一侧固定连接;
当所述第一遮阳帘展开时,所述第一遮阳帘远离所述裹帘轴的一侧能够抵至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
当所述第二遮阳帘展开时,所述第二遮阳帘远离所述裹帘轴的一侧能够抵至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大棚还包括中转室、储料室和活动池;
所述中转室设于所述饲养池的一侧;所述储料室设于所述中转室远离所述饲养池的一侧;所述活动池设于所述饲养池靠近所述中转室的一侧的相邻一侧;
所述中转室和所述储料室的顶部均架设有所述棚顶;所述活动池的顶部为开口结构;
所述储料室与所述中转室、所述中转室与所述饲养池以及所述中转室与所述活动池均通过门洞连通。
CN202020477012.4U 2020-04-03 2020-04-03 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38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7012.4U CN212138591U (zh) 2020-04-03 2020-04-03 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7012.4U CN212138591U (zh) 2020-04-03 2020-04-03 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8591U true CN212138591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4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701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38591U (zh) 2020-04-03 2020-04-03 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8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2044B1 (ko) 내부 폐열을 활용한 어류 양식 및 작물 재배용 온실
CN201332627Y (zh) 泥鳅高密度育苗暨成鳅养殖新型生态池
CN101023741A (zh) 一种兼具节水和安全功能的池塘养殖复合系统
CN201258600Y (zh) 可移动式畜禽养殖舍
KR101323357B1 (ko) 조립식 비닐하우스 지붕의 높낮이 조절장치
CN106561500A (zh) 光伏全覆盖式渔光互补高密度鱼类养殖系统
CN212138591U (zh) 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
CN214299918U (zh) 阳光大棚发酵系统
CN207151630U (zh) 带光伏发电系统的跑道式循环水产养殖大棚
CN204653383U (zh) 用于农闲田轮牧养鸡的移动鸡笼
CN215270110U (zh) 一种景观式鱼菜共生养殖槽
CN105475164A (zh) 多功能鸭类饲养场
CN211153411U (zh) 种养一体化装置
CN211558495U (zh) 一种温室水产养殖系统
CN1214854A (zh) 多功能立体菜畜养殖设施
CN209806674U (zh) 一种用于基质发酵的可移动式大棚
CN208807315U (zh) 一种分层式养殖温室
CN215957641U (zh) 薄型发酵垫料牛舍
CN1226241C (zh) 禽畜粪便槽式动态连续发酵工艺及专用翻料设备
CN205378681U (zh) 通风型鸭舍
CN205378680U (zh) 多功能鸭类饲养场
CN219248691U (zh) 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
CN1088383A (zh) 柜式阶梯伸缩型生产机
CN203999405U (zh) 一种猪场液态粪污处理系统
CN210492081U (zh) 养猪同位效能养殖生态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