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7469U - 采血管拔塞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血管拔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7469U
CN212127469U CN202020409825.XU CN202020409825U CN212127469U CN 212127469 U CN212127469 U CN 212127469U CN 202020409825 U CN202020409825 U CN 202020409825U CN 212127469 U CN212127469 U CN 212127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lood collection
recess
collection tube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98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敏
李科泰
赵利伟
杨苗
高文英
光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Jinyu clinical laborato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Kingmed Clinic Examin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Kingmed Clinic Examin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Kingmed Clinic Examin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098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7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7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7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血管拔塞装置,包括底座、顶板、控制台、第一夹具以及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夹具设于顶板上并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顶板与控制台连接,所述控制台内设有驱动机构以及联动机构,所述顶板通过联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使用该采血管拔塞装置能有效对样本真空采血管拔塞,缩短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Description

采血管拔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拔塞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试验检测过程中,绝大数项目检测的血清/血浆/全血样本采集管为真空采血管。由于样本量很大,部分三甲医院及第三方检验机构使用生化免疫自动化流水线进行样本的测定。然而对于其他实验室或样本量较少的医院,人工拔塞单人一次拔掉管塞的数量有限,当样本量在200-300甚至再多的话,人工拔塞不仅大大消耗了人力,并且严重推迟了样本的检测时间,由于大部分医院的检测水平未能达到自动化流水线的程度,因此样本量的增加会导致工作人员的负担加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拔塞装置,使用该采血管拔塞装置能有效对样本真空采血管拔塞,缩短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采血管拔塞装置,包括底座、顶板、控制台、第一夹具以及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夹具设于顶板上并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顶板与控制台连接,所述控制台内设有驱动机构以及联动机构,所述顶板通过联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
将采血管放置于底座上,通过调节第一夹具夹紧采血管以固定采血管位置,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台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联动机构,进而带动顶板移动,将顶板朝靠近底座的方向移动至采血管管塞的位置,通过调节第二夹具夹紧采血管管塞,最后控制顶板朝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将采血管管塞拔出;使用该采血管拔塞装置时,仅需单人操作,且能同时对大量样本真空采血管进行拔塞,大幅度缩短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具有置物区,所述凹槽位于置物区,所述第一夹具位于置物区并与凹槽对应。凹槽的设置用于放置采血管,第一夹具与凹槽对应以固定采血管位置,放置在拔塞过程中,防止采血管容易位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穿过所述置物区并与底座活动连接。通过移动活动杆带动第二固定块朝靠近第一固定块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夹紧采血管,同理,通过移动活动杆带动第二固定块朝远离第一固定块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松开采血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一侧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置物区连通,所述活动杆通过连接槽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靠近连接槽的一端设有定位件。定位件的设置以固定活动杆位置,防止第一夹具在工作时发生位移,有利于固定采血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两个凹陷部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对应采血管外壁形状,有利于固定采血管;同时当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配合夹紧采血管时,使采血管外壁受力均匀,避免均布受力薄弱进而导致采血管壁破裂,进而有利于保护采血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均匀布置于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凹陷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均匀布置于第二固定块上。通过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均设有多个,实现同时对多个采血管拔塞,且保护采血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上均设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分别覆盖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柔性件的设置有利于保护采血管管壁,同时可增大采血管管壁与第一夹具之间的摩擦力,在拔塞过程中,使采血管不容易发生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具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夹具均匀布置于底座上。通过第一夹具设有多个,实现同时对大量采血管拔塞,能大幅度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量,进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台内设有导向柱,所述顶板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顶板通过连接块与导向柱活动连接。导向柱的设置有利于对顶板进行导向,使顶板能朝底座方向运动,进而确保第二夹具的运动路径,有利于拔塞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转动盘以及摇杆,所述驱动杆具有工作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摇杆固定于转动盘远离驱动杆的一侧上,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轮、联动轴以及凸轮,所述联动轮固定于联动轴上,且所述联动轮与驱动杆的工作部连接,所述联动轴与控制台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与联动轴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轮的侧壁与顶板抵接。通过摇动摇杆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联动轮转动,进而带动联动轴转动,同时带动凸轮转动,通过转动凸轮改变顶板的水平高度,进而实现调节顶板在纵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调节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管拔塞装置操作方便,仅需单人操作,能同时对大量样本真空采血管进行拔塞,大幅度缩短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血管拔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血管拔塞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血管拔塞装置的顶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血管拔塞装置的控制台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血管拔塞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血管拔塞装置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座;11、凹槽;12、连接槽;20、顶板;30、控制台;31、导向柱; 40、第一夹具;41、第一固定块;411、第一凹陷部;42、第二固定块;421、第二凹陷部;43、活动杆;44、定位件;50、第二夹具;60、驱动机构;61、驱动杆;62、转动盘;63、摇杆;70、联动机构;71、联动轮;72、联动轴; 73、凸轮;8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采血管拔塞装置,包括底座10、顶板20、控制台30、第一夹具40以及第二夹具50,所述第一夹具40设于底座10上并与底座10 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夹具50设于顶板20上并与顶板20活动连接,所述顶板 20与控制台30连接,所述控制台30内设有驱动机构60以及联动机构70,所述顶板20通过联动机构70与驱动机构60连接。
将采血管放置于底座10上,通过调节第一夹具40夹紧采血管以固定采血管位置,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台30的驱动机构60,驱动机构60带动联动机构 70,进而带动顶板20移动,将顶板20朝靠近底座10的方向移动至采血管管塞的位置,通过调节第二夹具50夹紧采血管管塞,最后控制顶板20朝远离底座10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将采血管管塞拔出;使用该采血管拔塞装置时,仅需单人操作,操作方便,且能同时对大量样本真空采血管进行拔塞,大幅度缩短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0上设有凹槽11,所述底座10具有置物区,所述凹槽11位于置物区,所述第一夹具40位于置物区并与凹槽11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由橡胶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有利于保护采血管,同时能与桌面有较大摩擦力,避免因碰撞移动而造成的误差;凹槽11宽约2cm,长约24cm,凹槽11的设置用于放置采血管,第一夹具40与凹槽11对应以固定采血管位置,放置在拔塞过程中,防止采血管容易位移。
所述第一夹具40包括第一固定块41以及第二固定块42,所述第一固定块 41固定于底座10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块42上连接有活动杆43,所述活动杆43穿过所述置物区并与底座10活动连接,通过移动活动杆43带动第二固定块42朝靠近第一固定块41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夹紧采血管,同理,通过移动活动杆43带动第二固定块42朝远离第一固定块41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松开采血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41以及第二固定块42均设有5个,5个第一固定块41以及5个第二固定块42均匀布置于底座10上,其中活动杆43设有 3根,3根活动杆43平齐设置,且依次横穿5个第二固定块42并与第二固定块42固定连接,实现同时对大量采血管拔塞,能大幅度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量,进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底座10的一侧上设有连接槽12,所述连接槽12与置物区连通,所述活动杆43通过连接槽12与底座10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43靠近连接槽12 的一端设有定位件44,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杆43采用一端具有螺纹的直杆,定位件44采用与直杆螺纹对应的螺母,通过松紧螺母进而实现固定直杆的位置,防止第一夹具40在工作时发生位移,有利于固定采血管。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44还可采用扳扣,通过扳动扳扣可使两个木块之间间距减小,从而实现夹紧采血管,同时固定活动杆43位置。
在与底座10设有连接槽12相对的一侧上还设有活动槽,该活动槽的长度以及宽度对应第二固定块42,且最靠近该侧的第二固定块42嵌于活动槽上,并沿活动槽的宽度方向运动;活动槽的设置能对第二固定块42起导向作用,同时起支撑作用。
所述第一固定块41上设有第一凹陷部411,所述第二固定块42上设有第二凹陷部421,所述第一凹陷部411与第二凹陷部42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陷部411以及第二凹陷部42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固定块41与第二固定块42靠近并抵接,夹持空间呈孔状,孔径约为1.2cm。两个凹陷部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对应采血管外壁形状,有利于固定采血管;同时当第一固定块41以及第二固定块42配合夹紧采血管时,使采血管外壁受力均匀,避免均布受力薄弱进而导致采血管壁破裂,进而有利于保护采血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部411设有10个,10个所述第一凹陷部411 均匀布置于第一固定块41上,所述第二凹陷部421对应设有10个,10个所述第二凹陷部421均匀布置于第二固定块42上,一个夹具能实现同时对多个采血管拔塞,同时保护拔塞的采血管。
所述第一凹陷部411以及第二凹陷部421上均设有柔性件,在本实施例中,柔性件为橡胶垫,所述柔性件分别覆盖第一凹陷部411以及第二凹陷部421。柔性件的设置有利于保护采血管管壁,同时可增大采血管管壁与第一夹具40 之间的摩擦力,在拔塞过程中,使采血管不容易发生移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具50位于第一夹具40的正上方,且第二夹具50结构与第一夹具40结构一致,能配合第一夹具40工作,能同时拔出大量管塞,第二夹具50合拢后,第二夹具50的孔径契合采血管管塞,其孔径约为1.4-1.5cm。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1上还放置有管塞收纳盒,第二夹具50将管塞拔出后,松开第二夹具50的定位件44,管塞脱落至管塞收纳盒上,然后将管塞收纳盒从凹槽11中取出,便于将管塞收集统一处理,避免管塞脱落至凹槽11中难以取出。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台30内设有导向柱31,所述顶板20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80,所述顶板20通过连接块80与导向柱31活动连接。导向柱31的设置有利于对顶板20进行导向,使顶板20能朝底座10方向运动,进而确保第二夹具50的运动路径,有利于拔塞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述驱动机构60包括驱动杆61、转动盘62以及摇杆63,所述联动机构 70包括联动轮71、联动轴72以及凸轮7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杆61以及联动轮71分别为蜗杆、蜗轮,所述驱动杆61具有工作部(即啮齿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转动盘62固定连接,所述摇杆63固定于转动盘62远离驱动杆61的一侧上,所述联动轮71固定于联动轴72上,且所述联动轮71与驱动杆61的工作部连接,所述联动轴72与控制台3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凸轮 73与联动轴72固定连接,凸轮73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联动轮71的两侧,两个凸轮73的布置位置一致,两个所述凸轮73的侧壁均与顶板20抵接。通过摇动摇杆63带动驱动杆61转动,驱动杆61带动联动轮71转动,进而带动联动轴72转动,同时带动凸轮73转动,通过转动凸轮73改变顶板20的水平高度,低点可设置在距离底座5cm-10cm间,移动距离为4cm-6cm,实现调节顶板20在纵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调节第一夹具40与第二夹具50间距离,便于采血管的取放;通过以上结构实现驱动顶板20移动,操作方便简单,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采血管拔塞装置操作方便,仅需单人操作,能同时对大量样本真空采血管进行拔塞,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度缩短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采血管拔塞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第一夹具40包括夹具座、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弹性条,其中,弹性条与夹具座活动连接并沿夹具座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弹性条的一端从夹具座的其中一端伸出,第一固定件与弹性条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与夹具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一凹陷部411,第二固定件上设有与第二凹陷部421,所述第一凹陷部411与第二凹陷部42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陷部 411以及第二凹陷部42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对应采血管外壁形状,夹具座上开有与夹持空间位置对应的放置孔,在本实例中,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均为中间分别朝两端弯曲呈弧状的铁片,且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上均设有弹性件;将采血管放置于夹具座的放置孔上,然后将第一夹具40 推入底座10,当第一夹具40与底座10的后端侧壁抵接同时压缩弹性条,使弹性条朝夹具板的另一端运动,同时带动第一固定件朝第二固定件的方向运动,使得夹持空间收缩,进而实现夹紧采血管;拔塞完成后,将第一夹具40从底座10中取出,弹性条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第一固定件返回至初始位置,从而实现松开采血管;以上操作方便简单,容易实现采血管的夹紧与松开。
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均设有多个,放置孔数量对应设置,一个第一夹具40能实现同时对多个采血管拔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40设有5个,5个第一夹具40均匀布置于底座 10上,活动杆43设有3根,3根活动杆43平齐设置,且依次横穿5个第一夹具40的夹具座并与夹具座固定连接,底座10的左侧侧壁上设有连接槽12,活动杆43通过连接槽12与底座10活动连接,在与底座10设有连接槽12相对的一侧上还设有活动槽,该活动槽的长度以及宽度与夹具座对应,5个第一夹具40可同时通过连接槽12以及活动槽推入底座10或从底座10中抽出。
底座10上与后端侧壁相对的一侧开口用以取放第一夹具40,靠近底座10 开口的一侧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底座10间活动连接,且底座10上设有纵向延伸的收纳槽,限位块沿纵向方向活动于收纳槽内,底座10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旋拧件,底座10内还设有一端与旋拧件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连接的联动件;当第一夹具40完全放入底座10后,旋转旋拧件,控制限位块从收纳槽中伸出,使限位块与第一夹具40靠近底座10开口的一端抵接,限制第一夹具 40受弹性条弹力从底座10弹出,从而实现第一夹具40的限位;完成拔塞后,反向旋转旋拧件,使限位块收入收纳槽中,使第一夹具40顺利从底座10中取出。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可部分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顶板、控制台、第一夹具以及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夹具设于顶板上并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顶板与控制台连接,所述控制台内设有驱动机构以及联动机构,所述顶板通过联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具有置物区,所述凹槽位于置物区,所述第一夹具位于置物区并与凹槽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穿过所述置物区并与底座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置物区连通,所述活动杆通过连接槽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靠近连接槽的一端设有定位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均匀布置于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凹陷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均匀布置于第二固定块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上均设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分别覆盖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夹具均匀布置于底座上。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内设有导向柱,所述顶板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顶板通过连接块与导向柱活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采血管拔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转动盘以及摇杆,所述驱动杆具有工作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摇杆固定于转动盘远离驱动杆的一侧上,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轮、联动轴以及凸轮,所述联动轮固定于联动轴上,且所述联动轮与驱动杆的工作部连接,所述联动轴与控制台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与联动轴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轮的侧壁与顶板抵接。
CN202020409825.XU 2020-03-26 2020-03-26 采血管拔塞装置 Active CN212127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9825.XU CN212127469U (zh) 2020-03-26 2020-03-26 采血管拔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9825.XU CN212127469U (zh) 2020-03-26 2020-03-26 采血管拔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7469U true CN212127469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1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9825.XU Active CN212127469U (zh) 2020-03-26 2020-03-26 采血管拔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7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4258B (zh) 试管帽夹持装置、试管开盖合盖装置及试管开盖合盖机
CN207586020U (zh) 一种拉力机料片共用夹固装置
CN212127469U (zh) 采血管拔塞装置
CN109335238B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便捷取样收集存储装置
CN112557395B (zh) 显示屏检测治具
CN213385087U (zh) 一种试管盖去除装置
CN209752958U (zh) 一种医疗器械盛放装置
CN111562403A (zh) 封闭空间的控制装置及自动进样系统
CN21733093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天窗后滑块的检测工装
CN213641809U (zh) 一种医疗护理便携式护理箱
CN113231123A (zh) 一种采样试管夹紧机构
CN211491238U (zh) 一种医疗器械检验用的固定夹持装置
CN210276356U (zh) 一种角度可调式英语阅读书板
CN219166651U (zh) 一种医学检测用移动工具架
CN203843713U (zh) 新型切片夹持装置
CN218710485U (zh) Pcr分析仪的光学检测装置
CN216890035U (zh) 一种样本管夹紧机构
CN216910394U (zh) 采样试管夹紧机构
CN220925078U (zh) 一种肿瘤基因检测用的样品保存装置
CN214583776U (zh) 一种手柄张开闭合测试装置
CN220158395U (zh) 一种中医内科用随身治疗盒
CN215615415U (zh) 一种具有防偏移结构的数控龙门铣床
CN205852586U (zh) 方便上下料的夹具及夹紧装置
CN220051891U (zh) 夹爪装置及检测设备
CN215093100U (zh) 自锁结构及含有该自锁结构的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30000 floor 3-5, block a, building 5, No.2, Longsheng street, Taiyu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yuan Jinyu clinical laboratory Co.,Ltd.

Address before: 030000 floor 3-5, block a, building 5, No.2, Longsheng street, Taiyu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YUAN KINGMED CLINIC EXAMINATIO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