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6071U - 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6071U
CN212116071U CN202021173806.8U CN202021173806U CN212116071U CN 212116071 U CN212116071 U CN 212116071U CN 202021173806 U CN202021173806 U CN 202021173806U CN 212116071 U CN212116071 U CN 212116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abinet
data center
power distribution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38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雄伟
吴铁刚
张蕴哲
彭广香
梁剑
戴鹏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Network Siji Purple Light Qingdao Yuns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Network Siji Purple Light Qingdao Yun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Network Siji Purple Light Qingdao Yuns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Network Siji Purple Light Qingdao Yun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38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6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6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6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机柜组、多个固定装置、制冷设备和监控设备,机柜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网络机柜和配电机柜;机柜组设置在集装箱内部,机柜组的长边的两端与集装箱的内壁贴合,每一机柜的顶部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机柜的顶部贴合,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与集装箱的顶部贴合;机柜组的第一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以及集装箱的内周壁之间构成冷通道;机柜组的第二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以及集装箱的内周壁之间构成热通道;冷通道的一端以及热通道的一端均与制冷设备连通,制冷设备用于向冷通道输入空气,并将热通道中的空气排出,以确保集装箱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可以独立实现数据中心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数据中心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发展迅猛,集装箱数据中心作为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方式,具有安全可靠、简单易用、智能管理、弹性部署、绿色高效的优势。
为了对箱式集装箱进行散热,通常会单独设置通道门来实现冷热通道的隔离,以便冷空气可以从通过冷通道进入,流过机柜再汇入热通道进行排出。而通道门无法完全封闭气流环境,造成气流短路,影响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用以改善集装箱的散热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机柜组、多个固定装置和制冷设备,所述机柜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机柜;所述机柜组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所述机柜组的长边的两端与集装箱的内壁贴合,每一机柜的顶部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机柜的顶部贴合,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贴合;所述机柜组的第一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以及集装箱的内周壁之间构成冷通道;所述机柜组的第二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以及集装箱的内周壁之间构成热通道;所述冷通道的一端以及所述热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制冷设备连通,所述制冷设备用于向所述冷通道输入空气,并将所述热通道中的空气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集装箱中并列放置机柜组,并通过机柜和固定结构的配合设置,可以形成相互隔离的冷热通道,在机柜组运行时,制冷设备输入的空气可以通过冷通道进入,再通过热通道将机柜的热能带出,能够有效减少气流短路的情况,确保集装箱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本申请提供的高度集成的箱式数据中心可以独立部署,以实现数据中心的功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备用制冷装置、至少一个备用供电装置和至少一个备用控制器,每一备用控制器分别与一个备用制冷装置和一个备用供电装置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制冷设备中设置备用的制动装置、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等部件,能够确保制冷设备的关键部件冗余,即使某一关键部件故障,也可以保证制冷设备的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制冷设备中靠近所述制冷设备与热通道的连接处,所述换热芯体用于冷却所述热通道排出的空气。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换热芯体来冷却热通道排出的空气,以便后续将冷却后的空气重新输入到集装箱的冷通道内,从而重复利用空气来节约制冷消耗的功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机柜包括网络机柜和配电机柜,所述配电机柜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配电机柜包括电力分配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电力分配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单元、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网络机柜和所述制冷设备连接,所述电力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网络机柜和所述制冷设备配电。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模块化的配电机柜,可以在为网络机柜和制冷设备进行正常配电的同时,也可以弹性扩展配电机柜,无需重新设计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力分配单元包括自动转换开关,所述自动转换开关与多个外部电源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自动转换开关与多个外部电源连接,一旦当前输入的外部电源无法正常工作,自动转换开关可以及时地切换其他的外部电源进行输入,保证箱式数据中心能够正常运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装箱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隔热层和第二金属层,以此来保证集装箱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装箱还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防火等级到预设等级,所述防护门的隔音系数达到预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防火、隔音性能较好的防护门,使得集装箱中的设备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也能正常进行工作,从而增加箱式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与所述防护门连接,所述门禁系统用于在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开启所述防护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门禁系统来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进入箱式数据中心的人员的身份明确,防止不法分子进入集装箱导致机柜中的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器、第二数据采集器和第三数据采集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外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内部,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机柜组的内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外部环境信息,所述外部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环境影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室内环境信息,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和室内影像信息,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机柜组的运行信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监控设备来采集外部环境信息、室内环境信息以及机柜组的运行信息,以便监控箱式数据中心的工作状态,保证箱式数据中心的设备正常工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连接,所述通信设备用于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监控设备采集的外部环境信息、室内环境信息和机柜组的运行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通信设备向控制中心输出监控设备监控的结果,以便用户通过控制中心及时地了解箱式数据中心的工作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箱式数据中心;100-集装箱;110-第一金属层;120-隔热层;130-第二金属层;200-机柜组;210-网络机柜;220-配电机柜;300-固定装置;310-支撑件;320-挡板;400-制冷设备;410-换热芯体;500-防护门;600-监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10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10的正视示意图,所述箱式数据中心10包括:集装箱100、机柜组200、多个固定装置300和制冷设备400,所述机柜组200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机柜;所述机柜组200设置在所述集装箱100内部,所述机柜组200的长边的两端与集装箱100的内壁贴合,每一机柜的顶部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装置300,所述固定装置300的一端与所述机柜的顶部贴合,固定装置300的另一端与所述集装箱100的顶部贴合;所述机柜组200的第一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300以及集装箱100的内周壁之间构成冷通道;所述机柜组200的第二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300以及集装箱100的内周壁之间构成热通道;所述冷通道的一端以及所述热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制冷设备400连通,所述制冷设备400用于向所述冷通道输入空气,并将所述热通道中的空气排出。
由于将数据中心的机柜组200等必要的组件放置在集装箱100中,并且,每个箱式数据中心10会根据内部的电子设备的容量承载大小,进行配电及散热功耗,使得每一个箱式数据中心10都是一个完成的系统。再者,由于本申请提供的箱式数据中心10的高度集成性,可以更加方便进行移动,后续也可以快速地进行部署服务,独立实现数据中心的功能。
其中,机柜中可以放置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放置用于处理或者存储数据的计算机,或者是用于配电的配电设备等常用的电子设备。在箱式数据中心10中,机柜中的电子设备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箱式数据中心10的散热环境较差,容易导致机柜中的热能堆积,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对于箱式数据中心10来说,一个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环境才能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其次,相邻的机柜之间可以填充有EVA泡沫胶条,以保证机柜之间无缝隙。每一机柜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可以包括支撑件310和挡板320,支撑件310的上底座与集装箱100的顶部连接,支撑件310的下底座与机柜的顶部连接,支撑件310用于固定对应的机柜在集装箱100中的位置,在集装箱100的搬运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机柜移动。同时,在相邻的支撑件310之间设置有挡板320,挡板320用于密封机柜顶部与集装箱100顶板之间的空间。相邻机柜之间填充的材料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稳定和密闭需求进行调整。
再者,通过在集装箱100中并列设置多个机柜,并且机柜组200的长边的两端与集装箱100的内壁贴合,使得机柜组200与所有的固定装置300配合,将集装箱100中的空间分成了两个通道,即机柜组200的第一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300以及对应的集装箱100的内周壁之间构成冷通道,机柜组200的第二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300以及对应的集装箱100的内周壁之间构成热通道。冷热通道的空气只能通过机柜进行流通,从而形成了较为封闭的气流环境,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其中,可以在集装箱100的长轴上设置并列的机柜,也可以在集装箱100的短轴上设置并列的机柜,机柜组200的具体设置位置不限定,可以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机柜组200中可以设置有10个机柜或者15个机柜,机柜组200中的具体机柜数量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机柜大小以及集装箱100的大小进行调整。机柜组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互相平行的两个面,机柜组200的第一侧面可以为机柜正面,也可以为机柜反面,机柜组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限定。
由此,通过制冷设备400向冷通道中输入温度较低的空气,温度较低的空气通过冷通道与机柜接触,并穿过机柜带走机柜的热能。穿过机柜到达热通道的空气的温度会上升,再利用制冷设备400将热通道内温度较高的空气排出,从而实现散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较为封闭的冷热通道,减少气流环境的短路效果,从而确保集装箱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还可以说明的是,制冷设备400可以设置在沿机柜组200的长轴线上,也可以设置在集装箱100内部,保证制冷设备400的一端与机柜组200的长边的一端贴合,另一边与集装箱100的内壁贴合,制冷设备400与集装箱100内壁贴合的一侧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制冷设备400的具体设置位置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制冷需求进行调整。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制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备用制冷装置、至少一个备用供电装置和至少一个备用控制器,每一备用控制器分别与一个备用制冷装置和一个备用供电装置连接。由此,通过在制冷设备中设置备用的制动装置、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等部件,能够确保制冷设备的关键部件冗余,即使某一关键部件故障,也可以保证制冷设备的运行。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制冷设备400与所述冷通道的连通处设置有竖直百叶,所述竖直百叶用于调整空气的输入量和输入方向。
其中,输入的空气与竖直百叶的接触面积越大,被百叶遮挡损耗的空气量越大,而输入到集装箱100中的空气实际输入量越小,反之,接触面积越小,被百叶遮挡损耗的空气量越小,空气的实际输入量越大。由此,通过调整竖直百叶的方向,可以调整输入的空气与竖直百叶的接触面积,进而控制空气的输入量。
由于机柜组200中不同的机柜的发热功率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配电设备相较于进行数据处理存储的计算机来说,发热功率会较高,因此,可以通过竖直百叶来改变空气的输入方向,使得输入的空气大部分可以与发热功率较高的机柜进行接触,进而带走发热功率较高的机柜的大部分热能,实现对所有的机柜的均匀散热。
还可以说明的是,竖直百叶的方向可以人工根据机柜的冷却需求进行调整,也可以由制冷设备400中的控制器,根据箱式数据中心10的状态从而对竖直百叶的方向进行调整。举例来说,假设制冷设备400中的控制器可以获取到机柜的温度,如机柜A的温度为50℃,机柜B的温度为30℃,机柜C的温度为45℃,则制冷设备400可以控制竖直百叶的方向,使得空气的输入方向对准温度最高的机柜,即机柜A。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制冷设备400包括换热芯体410,所述换热芯体410设置在所述制冷设备400中靠近所述制冷设备400与热通道的连接处,所述换热芯体410用于冷却所述热通道排出的空气。
可以说明的是,热通道排出的空气可以进入到换热芯体410的内部通道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空气达到预设温度后,可以被再次送入集装箱100的冷通道中,以进行重复散热,以节约能耗。再者,制冷设备400可以将外部环境获取到的空气先通过换热芯体410的表面,先对换热芯体410的表面进行冷却,从而确保换热芯体410的冷却效果,然后再将外部环境获取到的空气与已经冷却后的空气混合,再输入至集装箱100中进行散热。
还可以说明的是,制冷设备400可以有多种制冷模式,例如:全空气冷却模式、喷淋冷却模式或喷雾冷却模式等,都具有良好的换热效率,不同的制冷模式的换热效率可能有差异。制冷设备400还可以根据箱式数据中心10的状态,来选择不同的制冷运行模式。
举例来说,假设制冷设备400中的控制器可以获取到集装箱100外的环境温度以及集装箱100内的室内温度,并根据环境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与预设温度范围的对比结果,来选择对应的制冷模式。若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为[0℃,10℃],并且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对应全空气冷却模式,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为[10℃,15℃],并且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对应喷淋冷却模式。当环境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为5℃时,制冷设备400中的控制器可以使制冷设备400的制冷模式为全空气冷却模式。其中,预设温度范围的具体温度大小以及与制冷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制冷需求进行调整。
继续参考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机柜包括网络机柜210和配电机柜220,所述配电机柜220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配电机柜220包括电力分配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电力分配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单元、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网络机柜210和所述制冷设备400连接,所述电力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网络机柜210和所述制冷设备400配电,一旦网络机柜210和制冷设备400出现过载、短路和漏电等情况,配电机柜220可以提供断电保护。
由此,通过配电机柜中的功能性单元模块化,例如在配电机柜中设置模块化的电力分配单元和电池单元,可以在为网络机柜和制冷设备进行正常配电的同时,也可以弹性扩展配电机柜,无需重新设计结构。
再者,配电机柜220和网络机柜210可以均采用相同标准的机柜柜体,例如标准19英寸IT机柜,以便对同一种规格地机柜进行固定。并且,配电机柜220中还可以集成多路电源输入、自动转换开关、浪涌保护装置、多路电源分配回路、不间断电源、电池、远程监控装置等部件,以具备高标准的冗余、保护、自动化控制功能。柜体的具体型号以及配电机柜220中具体集成的部件可以根据实际的配电需求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电机柜220包括自动转换开关,所述自动转换开关与多个外部电源连接。
其中,外部电源可以包括多个电源输入回路,也可以包括不同容量的不间断电源设备,比如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高压直流电源,还可以包括多个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池。自动转换开关可以为多电源自动切换开关(AutomaticTransfer Switch,ATS),在当前的外部电源无法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自动转换开关进行冗余电源的切换,保证数据中心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再者,外部电源的具体类型以及自动转换开关的具体类型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配电需求进行选择。并且,配电机柜220还可以根据用户对备用电源后备时间的要求,灵活增加配电机柜220数量,实现多组后备电池的并联运行,更加快速地实现组装。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装箱100还设置有防护门500,所述防护门500的防火等级到预设等级,所述防护门500的隔音系数达到预设系数。
其中,防护500门可以为防火、防水、防盗的智能安全防护门。举例来说,防护门500可以采用达到了数据中心防护等级要求、防火等级达到甲级、隔音系数达到38dB并且通过防水、密闭等实验的防护门500。
同时,防护门500上还可以设置闭门器,防护门500在打开后可以自动锁闭。再者,防护门500上也可以设置过线器,保证电线可以从防护门500中引出。防护门500的具体防火等级以及具体的隔音系数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防护需求进行调整。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式数据中心10还包括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与所述防护门500连接,所述门禁系统用于在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开启所述防护门500。
其中,门禁系统可以包括电子开门器,用户可通过指纹、密码以及IC卡可以开启防护门500。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控制电子开门器,在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发送开门请求之后,电子开门器可以根据开门请求验证对应的终端设备的身份,如果验证通过,则电子开门器可以开启防护门500。
再者,门禁系统也可以在灾难发生时,保持防护门500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例如,在发生火灾时,门禁系统可以控制防护门500自动弹开,保障用户撤离的环境。
继续参考图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装箱100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110、隔热层120和第二金属层130。由此,通过增加隔热层120可以提高箱体的保温性能,减少冷桥现象,从而节约能耗。
其中,第一金属层110和第二金属层130的材料可以为钢、铝合金、不锈钢等,第一金属层110的材料和第二金属层13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隔热层12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传统绝热材料,隔热层120也可以为气凝胶毡、真空板等新型绝热层。第一金属层110和第二金属层130的具体材料以及隔热层120的具体材料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还可以说明的是,还可以对集装箱100的多个部位进行密封加固处理,例如对于集装箱100的侧板与集装箱100的门框的连接处、集装箱100的侧板与集装箱100远离防护门500的侧面的连接处以及集装箱100的底板与侧板的连接处,在缝隙之间垫有缓冲PVC板,并采用密封胶处理。
并且,还可以对集装箱100的多个部位进行保温加厚处理,例如对集装箱100的底板下方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填充,以增加集装箱100的保温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密封加固处理的具体位置以及进行保温加厚处理的具体位置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密封和保温需求进行调整。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式数据中心10还包括监控设备600,所述监控设备600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器、第二数据采集器和第三数据采集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100的外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100的内部,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机柜组200的内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外部环境信息,所述外部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环境影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室内环境信息,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和室内影像信息,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机柜组的运行信息其中,监控设备600可以向制冷设备400发送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和室内温度,以便制冷设备400根据环境温度和室内温度对应调整自己的制冷模式。并且,机柜组的运行信息可以包括:软件、IT设备、网络设备、动力设备、环境设备等设备的运行数据,具体来说,可以为机柜的温度、网络机柜210的流量和网络状态、配电机柜220的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等运行数据。监控系统可以在检测机柜组的运行信息之后,输出机柜组的运行信息,以便用户可以根据机柜的工作状态了解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监控系统也可以针对机柜组的运行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实现高阶的故障诊断、故障预判等功能。
再者,监控设备600可以设置有双节点热备,确保监控设备600具有高可用性。第一数据采集器和第二数据采集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第三数据采集器可以为电流互感器或者是流量监控器。数据采集器的具体型号以及监控设备600的具体监控内容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监控需求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箱式数据中心10还包括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600连接,所述通信设备用于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监控设备600采集的外部环境信息、室内环境信息和机柜组的运行信息态,以便用户通过控制中心可以及时地了解箱式数据中心10的工作状况。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箱式数据中心10的所有组件均可在线维护设计,并且箱式数据中心10的关键部件均设有冗余,有较高安全性,能够独立部署,在实际运用中该箱式数据中心10只需简单接入电力即可投入使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装箱、机柜组、多个固定装置和制冷设备,所述机柜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机柜;
所述机柜组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所述机柜组的长边的两端与集装箱的内壁贴合,每一机柜的顶部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机柜的顶部贴合,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贴合;
所述机柜组的第一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以及集装箱的内周壁之间构成冷通道;所述机柜组的第二侧面、所有的固定装置以及集装箱的内周壁之间构成热通道;
所述冷通道的一端以及所述热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制冷设备连通,所述制冷设备用于向所述冷通道输入空气,并将所述热通道中的空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备用制冷装置、至少一个备用供电装置和至少一个备用控制器,每一备用控制器分别与一个备用制冷装置和一个备用供电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制冷设备中靠近所述制冷设备与热通道的连接处,所述换热芯体用于冷却所述热通道排出的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机柜包括网络机柜和配电机柜,所述配电机柜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配电机柜包括电力分配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电力分配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单元、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网络机柜和所述制冷设备连接,所述电力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网络机柜和所述制冷设备配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分配单元包括自动转换开关,所述自动转换开关与多个外部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隔热层和第二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防火等级到预设等级,所述防护门的隔音系数达到预设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与所述防护门连接,所述门禁系统用于在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开启所述防护门。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器、第二数据采集器和第三数据采集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外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内部,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器设置在所述机柜组的内部;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外部环境信息,所述外部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环境影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室内环境信息,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和室内影像信息,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机柜组的运行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连接,所述通信设备用于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监控设备采集的外部环境信息、室内环境信息和机柜组的运行信息。
CN202021173806.8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Active CN212116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3806.8U CN21211607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3806.8U CN21211607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6071U true CN212116071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3806.8U Active CN21211607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6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92866A1 (en) Fluid-cooled data centres without air coinditioning,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JP5301009B2 (ja) データセンタの冷却
US9485887B1 (en) Data center with streamlined power and cooling
CN102608966B (zh) 机柜微环境监控系统
US9814162B2 (en) Data center micro-module and data center formed by micro-modules
JP4630356B2 (ja) 空調設備とict機器の連係制御方法
CN106550578A (zh) 一种单机柜数据中心
CN202486597U (zh) 机柜微环境监控系统
CN103154850B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ho et al. Development of modular air containment system: Therm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row-based cooling for high-density data centers
WO2016134589A1 (zh) 一种户外电源机柜和户外电源系统
US9395974B1 (en) Mixed operating environment
CN102854961A (zh) 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CN217427395U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机柜
CN107295789B (zh) 智能一体化机柜及其控制方法
CN212116071U (zh) 一种高集成性的箱式数据中心
CN103687384B (zh) 一种带制冷空调的通信机柜
CN205566857U (zh) 一体化屏蔽机柜
CN109952004A (zh) 一种大容量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CN107148198B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柜级优化制冷系统
CN204790794U (zh) 一种带冷背板的智能机柜级数据中心
CN210042673U (zh) 一种大容量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WO2021104154A1 (zh) 一种货柜式移动通信基站
CN210298367U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Battaglia et al. Modeled and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Retrofit of High Consumption Data Centers on an Academic Camp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