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5598U - 箱体结构和音箱 - Google Patents

箱体结构和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5598U
CN212115598U CN202021248702.9U CN202021248702U CN212115598U CN 212115598 U CN212115598 U CN 212115598U CN 202021248702 U CN202021248702 U CN 202021248702U CN 212115598 U CN212115598 U CN 212115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veneer
shell
plat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87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敏正
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87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5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5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5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箱体结构和音箱,其中,箱体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包括贴皮和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沿所述贴皮的长度方向依次贴设于所述贴皮的粘贴面,所述贴皮的两端弯折对接,多块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筒状结构;顶板,所述顶板盖合于所述第一端的开口;底板,所述底板盖合于所述第二端的开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改变箱体结构的合箱方式,以缩短合箱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箱体结构和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体结构和音箱。
背景技术
由于木材制品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谐振性能好等优点,所以,在现有技术中,音箱所用的材料大多以木材及其制品为主。虽然木材是音箱较为理想的天然材料,但箱体结构的合箱工艺却是十分繁琐,箱体结构的传统做法是,将多块木板一块一块的用夹具定位好后,通过在两木板之间设置转接支架,并拼接形成外壳,再将外壳与顶板和底板进行合箱,这种合箱方式工艺复杂,作工时间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结构,旨在改变箱体结构的合箱方式,以缩短合箱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箱体结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包括贴皮和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沿所述贴皮的长度方向依次贴设于所述贴皮的粘贴面,所述贴皮的两端相互连接,多块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筒状结构;
顶板,所述顶板盖合于所述第一端的开口;
底板,所述底板盖合于所述第二端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顶板的外缘凸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插设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凹槽内;所述底板的外缘凸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插设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一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外壳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顶板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二凸块沿所述底板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块邻近所述顶板的内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凸块邻近所述底板的内表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侧板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顶边和第一底边,所述第一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
可选地,相邻两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顶边相互连接,并呈第一夹角设置,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相同;
相邻两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底边相互连接,并呈第二夹角设置,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箱体结构还包括多块子板,多块所述子板与多块所述侧板沿所述贴皮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均贴设于所述贴皮的粘贴面,所述贴皮的两端相互连接,多块所述子板和多块所述侧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筒状结构;
所述子板具有第二顶边和第二底边,所述第二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的长度,且所述第一顶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底边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设置胶黏层,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设置胶黏层。
可选地,所述箱体结构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外壳,并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音箱,包括播放器和如上述的箱体结构,所述播放器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顶板和底板,外壳由多块侧板通过贴皮围合形成,顶板和底板分别盖设于外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开口。具体地,贴皮具有一定的长度,多块侧板沿贴皮的长度方向依次贴设于贴皮的粘贴面,且贴皮的两端相互连接,使多块侧板围合成筒状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块贴皮即可实现多块侧板的相互连接,以形成筒状外壳,并不需要通过在两侧板之间设置转接支架来实现外壳的拼接,避免了多块侧板与多个转接支架的拼接工艺过于繁琐和耗时的情形,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贴皮将多块侧板进行拼接,使外壳的拼接工艺简单化,同时可缩短大量的拼接时间,从而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分解图;
图3为图2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顶板的另一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另一视图;
图6为图5中A-A的截面图;
图7为图1的又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箱体结构 143 第一底边
10 外壳 20 顶板
11 第一端 21 第一凸块
12 第二端 30 底板
13 贴皮 31 第二凸块
14 侧板 40 子板
141 第一凹槽 41 第二顶边
142 第一顶边 42 第二底边
50 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箱体结构100。
如图1至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箱体结构100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10包括贴皮13和多块侧板14,多块所述侧板14沿所述贴皮13的长度方向依次贴设于所述贴皮13的粘贴面,所述贴皮13的两端相互连接,多块所述侧板14围合形成所述筒状结构;
顶板20,所述顶板20盖合于所述第一端11的开口;
底板30,所述底板30盖合于所述第二端12的开口。
外壳10由侧板14围合形成中部漏空,两端开口的筒状或框体结构,外壳10可以为多边立体结构或柱状结构。外壳10、顶板20和底板30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贴皮13为柔性材质制成的具有胶粘性的粘合件,具体可以采用PVC贴皮13,贴皮13两端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相互对接贴合,也可以是相对两侧边弯折扣合后,粘贴与侧板表面;另外,贴皮与侧板的粘贴方式还可以是先将多块侧板通过夹具固定成筒状结构,在再侧板的外表面贴设贴皮,使侧板与贴皮贴合后,再将夹具取下,如此也可实现通过贴皮将多块侧板围合成筒状结构,可以理解地,筒状结构可以为圆柱形结构或多棱柱结构等,能够与顶板和底板拼接成箱体结构即可。外壳10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和扩音孔,以增加音箱运行时的散热效果和播放效果。顶板20和底板30的结构相似,外壳10可以是上下面积一样大的支柱形木质音箱,也可以是上小下大的异形结构。顶板20和底板30的结构与外壳10的水平横截面结构相同,以实现顶板20和底板30紧密盖设于外壳10的两端,避免音箱使用时漏音。采用贴皮13将多块侧板14围合成筒状结构,相比于现有的通过转接支架将多块侧板14拼接,该方法在拼接工艺上更加简便,而且可以缩短拼接时间,方便快捷。
侧板14为方形板状结构,多块侧板14之间还通过胶粘剂进行拼接,即侧板1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一侧板14的一侧边与另一侧板14的一侧板14通过胶粘剂进行粘合,另一侧板14的另一侧板14再与相邻子板40的一侧边进行粘合,如此排布,可将多块侧板14拼接呈需要的形状。可以看出,多块侧板14的拼接并未通过转接支架来实现,而且现有的转接支架为塑料材质,转接支架与侧板14的连接需要用PVC聚氯乙烯树脂胶水,在高温加热下会释放出氯乙烯,这是致癌物质,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安全隐患,而多块侧板14之间只需用到白乳胶,白乳胶可常温固化、固化较快、粘接强度较高,粘接层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久性且不易老化,对身体也不会造成损坏。因此,本实用性减去了对转接支架的使用,不仅可以简化外壳10的拼接程序,而且提高了使用者和加工者的安全保障。
具体地,外壳10由多块侧板14通过贴皮13围合形成,并不需要通过转接支架进行拼接,顶板20和底板30分别盖设于外壳10的两端,即顶板20盖设于第一端11的内壁,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在第一端11侧板14端面开设向下凹设的槽孔,顶板20面向第一端11的表面凸设凸块,将凸块插设在槽孔内,或在侧板14内侧壁开设安装槽,顶板20的侧壁凸设凸块,将凸块插设在安装槽内;当然,顶板20面向侧板14的表面开设安装槽,在侧板14的端面凸设凸条,将凸条插设于安装槽内,也可实现顶板20于壳体第一端11的插接固定。底板30与第二端12的连接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10、顶板20和底板30,外壳10通过侧板14围合形成,顶板20和底板30分别盖设于外壳10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顶板20和底板30分别插设于外壳10的内壁,可以理解地,外壳10直接由侧板14围合形成空腔体,在外壳10形成的过程中并不需要通过转接支架来实现外壳10的拼接,同时,在顶板20和底板30与外壳10合箱的过程,可将顶板20和底板30直接插设在外壳10的两端,即实现合箱,并不需要通过胶水粘合也可实现顶板20和底板30与外壳10的安装,该种合箱方式简化了侧板14与转接支架的拼接过程及顶板20和底板30与外壳10的胶粘过程,合箱工艺更简单,缩短了合箱时间,从而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41,所述顶板20的外缘凸设有第一凸块21,所述第一凸块21插设于所述第一端11的第一凹槽141内;所述底板30的外缘凸设有第二凸块31,所述第二凸块31插设于所述第二端12的第一凹槽141内。
外壳10与顶板20和底板30分别为卡接固定,具体地,侧板14具有上述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的内壁均设有第一凹槽141,也即,第一凹槽141设于侧板14的内侧壁,多个侧板14的第一凹槽141相互连通,且并排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41设于侧板14的位置相同。顶板20的外边缘凸设有第一凸块21,第一凸块21插设于第一端11的第一凹槽141内,以实现顶板20与第一端11的卡接固定,底板30的外边缘凸设有第二凸块31,第二凸块31插设于第一端11的第一凹槽141内,以实现底板30与第二端12的卡接固定。此种安装方式方便快捷,成本较低。第一凹槽141、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31可以是设置一个,也可以是间隔设置多个,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31与第一凹槽141的相互对应卡接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41沿所述外壳10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一凸块21沿所述顶板20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二凸块31沿所述底板30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
第一卡槽设于侧板14,并沿侧板14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多个侧板14拼接形成外壳10,因此,多个第一凹槽141沿外壳10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且多个第一凹槽141相互连通。也就是说多个第一凹槽141设于侧板14的同一位置,且距离底板30和顶板20的位置距离相同,同时第一凸块21沿顶板20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以使第一凸块21与第一端11第一凹槽141卡接配合,第二凸块31沿底板30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以使第二凸块31与第二的第一卡槽卡接配合。可以理解地,第一凹槽141、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31均周向环绕外壳10设置,以此可以增加底板30和顶板20与外壳10的接触面积,确保底板30和顶板20与外壳10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21邻近所述顶板20的内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凸块31邻近所述底板30的内表面设置。
第一凸块21设于顶板20靠近第二端12的外边缘,也即顶板20靠近外壳10的一端,以便第一凸块21插入第一端11的第一凹槽141内,第二凸块31设于底板30靠近第一端11的外边缘,也即底板30靠近外壳10的一端,以便第二凸块31插入第二端12的第一凹槽141内。同时顶板20的上端面边缘与第一顶边142贴合,使上端面盖合于第一端11的端面,底板30的下端面边缘与第一底边143贴合,使下端面盖合于第二端12的端面。以此,可增加箱体结构安装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14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顶边142和第一底边143,所述第一顶边14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底边143的长度。
可以理解地,侧板14为上窄下宽形,而多个上窄下宽的侧板14围合形成的壳体则为上小下大的立体结构,同时侧板14的第一顶边142与顶板20的上边缘贴合设置,多个第一顶边142分别与顶板20的多个上边缘贴合设置,即顶板20插设于壳体的第一端11,且刚好盖合于第一端11端面;侧板14的第一底边143与底板30的下边缘贴合设置,多个第一底边143分别与底板30的多个下边缘贴合设置,即底板30插设于壳体的第二端12,且刚好盖合于第二端12端面,由于壳体为上小下大形,即第一端11的端面小于第二端12的端面,所以顶板20的横截面积小于底板30的横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侧板14的所述第一顶边142相互连接,并呈第一夹角设置,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相同;
相邻两所述侧板14的所述第一底边143相互连接,并呈第二夹角设置,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相同。
由于多块侧板14相互连接并围合呈筒状结构,所以相邻两侧板14的第一顶边142相互连接,并呈第一夹角设置,且相邻的两第一夹角的角度相同;同时,相邻两侧板14的第一底边143相互连接,并呈第二夹角设置,且相邻的两第二夹角的角度相同,可以理解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角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结构还包括多块子板40,多块所述子板40与多块所述侧板14沿所述贴皮13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均贴设于所述贴皮13的粘贴面,所述贴皮13的两端弯折对接,多块所述子板40和多块所述侧板14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筒状结构;
所述子板40具有第二顶边41和第二底边42,所述第二顶边4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42的长度,且所述第一顶边14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边41的长度,所述第一底边14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底边42的长度。
可以理解地,多块子板40和多块侧板14交替贴设与贴皮13的粘贴面,再通过将贴皮13的两端弯折对接,以使多块子板40和多块侧板14共同围合形成筒状结构,也即外壳10。子板40的宽度小于侧板14的宽度,且子板40也为上小下大型,另外子板40与侧板14的高度相等,侧板14与子板40交错排列,多个侧板14与多个子板40围合形成上述空腔体,子板40的两端内壁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用于与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31卡接,而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31分别环绕顶板20和底板30的周向向方向延伸设置,所以第二凹槽也应沿外壳10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141相互连通,同时为确保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31,能够插入第二凹槽中,所以第二凹槽距离顶板20和底板30的距离与第一凹槽141距离所述顶板20和所述底板30的距离相等。另外子板40与侧板14之间还设置有胶粘剂,以将子板40和侧板14粘贴固定,即侧板14的一侧边与子板40的一侧边贴合设置,如此交替设置。如图1、图8及图9所示,将箱体结构设置成六棱柱结构时,为确保加工方便及产品的美观性,所以设置两种不同规格的木板(即侧板和子板)进行围合,可使各木板之间的夹角相等,此时需要3块侧板和3块子板,且相邻侧板与子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当将箱体结构设置成四棱柱或八棱柱结构时,只需用到一种规格的木板(即侧板)即可,即箱体结构为四棱柱时,外壳需要4块侧板进行拼接,且相邻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为90°;箱体结构为八棱柱时,外壳需要8块侧板进行拼接,且相邻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为135°,即要使相邻两边之间的形成的角度相等,则若设置一种规格的木板时,侧板的数量应当为偶数,同理,当设置两种不同规格的木板时,侧板与子板的数量相等,且相加为偶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边142连接于所述第二顶边41,所述第一底边143连接于所述第二底边42,且所述第一顶边142和所述第二顶边41呈夹角设置,定义第一顶边142与第二顶板20的夹角为α,则相邻设置的两α值相同,所述第一底边143和所述第二底边42呈夹角设置,定义第一底边143与第二底板30的夹角为β,则相邻设置的两β值相同。
侧板14与子板40的侧边贴合设置,同时,侧板14的第一顶边142的一端与子板40的第二顶边41的一端连接,且第一顶边142与第二顶边41呈夹角设置,定义第一顶边142与第二顶板20的夹角为α,由于多个侧板14与多个子板40交替设置,所以相邻设置的每一第一顶边142和一第二顶边41连接,即相邻的两个α值相同。而侧板14的第一底边143的一端与子板40的第二底边42的一端连接,且第一底边143与第二底边42呈夹角设置,由于多个侧板14与多个子板40交替设置,所以相邻设置的每一第一底边143和一第二底边42连接,定义第一底边143与第二底板30的夹角为β,则相邻设置的两β值相同。可以理解地,壳体为多边体结构,即侧板14和子板40的数量之和为偶数,当只有一种规格的侧板14时,即只有侧板14或子板40,则侧板14或子板40的数量为偶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21与所述第一端11之间设置胶黏层,所述第二凸块31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设置胶黏层。
设置胶黏层可确保外壳10与顶板20连接的稳定性,设置胶黏层上涂抹有胶粘剂,胶黏层设于第一凸块21与第一端11的卡接处,以及第二凸块31与第二端12的卡接处。胶黏层贴设于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31的的外表面,使其插入第一凹槽141和第二凹槽时能够与外壳10紧密粘合,胶黏层上涂抹的胶粘剂为白乳胶,可在常温下固化、固化较快、粘接强度较高,粘接层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久性且不易老化等特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结构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外壳10,并连通所述外壳10内部,所述。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应用于各种派对场合,安装孔用于安装播放器,所以,外壳10的一表面开设有贯通外壳10的安装孔,安装孔与外壳10内部连通设置,用于供设于设于外壳10内部的播放器伸出,安装孔的大小以播放器的大小为准。空腔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系统,以实现音箱的智能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音箱,包括播放器和如上述的箱体结构100,所述播放器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播放器设于箱体结构内部,并能够从安装孔伸出,用于播放音乐或其他音频文件。当然外壳内部好设置有其他用于配合播放器工作的功能键,以使音箱能够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包括贴皮和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沿所述贴皮的长度方向依次贴设于所述贴皮的粘贴面,且所述贴皮的两端相互连接,多块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筒状结构;
顶板,所述顶板盖合于所述第一端的开口;
底板,所述底板盖合于所述第二端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顶板的外缘凸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插设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凹槽内;所述底板的外缘凸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插设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一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外壳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顶板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二凸块沿所述底板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邻近所述顶板的内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凸块邻近所述底板的内表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顶边和第一底边,所述第一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顶边相互连接,并呈第一夹角设置,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相同;
相邻两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底边相互连接,并呈第二夹角设置,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还包括多块子板,多块所述子板与多块所述侧板沿所述贴皮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均贴设于所述贴皮的粘贴面,所述贴皮的两端相互连接,多块所述子板和多块所述侧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筒状结构;
所述子板具有第二顶边和第二底边,所述第二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的长度,且所述第一顶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底边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设置胶黏层,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设置胶黏层。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外壳,并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
10.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播放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箱体结构,所述播放器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CN202021248702.9U 2020-06-30 2020-06-30 箱体结构和音箱 Active CN212115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8702.9U CN212115598U (zh) 2020-06-30 2020-06-30 箱体结构和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8702.9U CN212115598U (zh) 2020-06-30 2020-06-30 箱体结构和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5598U true CN212115598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8702.9U Active CN212115598U (zh) 2020-06-30 2020-06-30 箱体结构和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5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5598U (zh) 箱体结构和音箱
CN113175172A (zh) 一种墙角处的装饰一体板安装体系
WO2020001230A1 (zh) 扬声器及便携终端
US4033082A (en) Plate block
JPS63240199A (ja) 密封スピーカボックスおよびそのノックダウン式キット
CN111464924A (zh) 发声器
CN210609572U (zh) 音箱
US4961299A (en) Baseboards for use as playboards and/or displays
CN210722200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5627350A (en) Speaker housing combination
US7013020B2 (en) Speaker cabinet
CN220123009U (zh) 易于装配的木质立式音箱结构
CN215182525U (zh) 塑料包边式点读画本
CN207436322U (zh) 一种隔墙装置
CN215400289U (zh) 内衬及包装盒
JP2000028154A (ja) 木質系暖房床材
CN215331108U (zh) 一种具有双饰面的吸音产品
CN215565454U (zh) 一种pvc包覆组装门
CN210989154U (zh) 一种柜体顶线安装结构
CN209930446U (zh) 一种侧放式音箱
CN215529222U (zh) 一种隐形音响以及衣柜
CN215015293U (zh) 一种抽屉前面板
CN215529290U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217703797U (zh) 一种粘黏牢固的绿色环保型胶合板
CN217592459U (zh) 一种可拼装的墙面相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6 community 37,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Tong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37,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