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3399U -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3399U
CN212113399U CN202021178525.1U CN202021178525U CN212113399U CN 212113399 U CN212113399 U CN 212113399U CN 202021178525 U CN202021178525 U CN 202021178525U CN 212113399 U CN212113399 U CN 212113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hell
current transformer
ventilation
protectiv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85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ru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ru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ru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ru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85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3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3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3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外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保护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结构,所述保护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通风外壳,所述通风外壳与防护外壳、保护壳体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通风外壳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的外侧绕制有线圈,所述线圈、铁芯的外侧均设置有浇铸体,所述浇铸体为环氧树脂绝缘层,所述浇铸体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减震结构、第二减震结构、第一散热结构以及第二散热结构,从而实现了电流互感器的散热,散热效果好,散热迅速,且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使用,二次侧不可开路。
但是现有的电流互感散热机构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在长时间使用中,电流互感器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流互感器内部过温会造成电流互感器内部元件的损坏,容易造成其寿命短,目前使用单一的散热片对电流互感器的内部进行散热,电流互感器的内部热量不能及时的流失,导致散热缓慢。
2.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在散热过程中,空气会进入电流互感器的内部,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也会随着空气进入电流互感器内部,灰尘和水分会对电流互感器的元件造成破坏,影响其正常运行。
3.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在工作室时,会产生震动,长时间的的震动会造成电流互感内部元件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外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保护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结构,所述保护壳体的上端开设有通风外壳,所述通风外壳与防护外壳、保护壳体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通风外壳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的外侧绕制有线圈,所述线圈、铁芯的外侧均设置有浇铸体,所述浇铸体为环氧树脂绝缘层,所述浇铸体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连接杆,所述浇铸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保护壳体的底部设置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结构由减震垫构成,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保护壳体与防护外壳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的一端与保护壳体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一减震垫的另一端与防护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减震垫由橡胶制品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与保护壳体之间贯穿第一减震垫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外部设置有灰尘过滤网,所述通风孔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水棉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灰尘过滤板、风扇以及吸水板,所述灰尘过滤板设置在通风外壳的内部顶端,且所述灰尘过滤板与保护壳体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风扇通过固定支架与通风外壳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且所述风扇位于灰尘过滤板的正下方,所述吸水板设置在通风外壳的底部,所述吸水板与通风外壳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吸水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吸水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吸水棉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由散热片构成,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浇铸体的外侧,所述散热片的外侧设置有铜片,所述铜片与金属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结构由第二减震垫构成,所述第二减震垫设置在接线盒的外侧,所述第二减震垫的一侧与保护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减震垫的另一侧与接线盒的外壁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以及通风孔,通过散热片将电流互感器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还通过风扇提升了散热效果和散热速度,还通过通风孔提升了保护壳体内部的通透性,同时通过灰尘过滤网和灰尘过滤板避免了灰尘进入保护壳体内,通过第一吸水棉层和第二吸水棉层避免了水分随着空气进入电流互感器内,从而使得电流互感器具有防尘、潮的性能。
2、该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通过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避免了电流互感器长期处于由于内部产生振动中,对电流互感器的内部元件造成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也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的第一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的第一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的吸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壳体;2-防护外壳;3-通风外壳;4-铁芯;5-线圈;6-浇铸体;7-接线盒;8-第一减震垫;9-通风孔;10-灰尘过滤网;11-第一吸水棉层;12-灰尘过滤板;13-风扇;14-吸水板;15-散热孔;16-第二吸水棉层;17-散热片;18-第二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包括保护壳体1,所述保护壳体1的外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2,所述防护外壳2与保护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结构,所述保护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通风外壳3,所述通风外壳3与防护外壳2、保护壳体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通风外壳3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保护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铁芯4,所述铁芯4的外侧绕制有线圈5,所述线圈5、铁芯4的外侧均设置有浇铸体6,所述浇铸体6为环氧树脂绝缘层,所述浇铸体6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连接杆,所述浇铸体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保护壳体1的底部设置接线盒7,所述接线盒7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结构。
所述第一减震结构由第一减震垫8构成,所述第一减震垫8设置在保护壳体1与防护外壳2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8的一端与保护壳体1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一减震垫8的另一端与防护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减震垫8由橡胶制品制备而成,通过第一减震垫8减缓了电流互感器工作产生的振动,避免了由于长时间振动对电流互感器内部元件造成损坏;
所述防护外壳2与保护壳体1之间贯穿第一减震垫8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的外部设置有灰尘过滤网10,所述通风孔9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水棉层11,通过通风孔9提升了保护壳体1的内部的通透性,且灰尘过滤网10和第一吸水棉层11防止了灰尘或水分进入保护壳体1的内部,对电流互感器内部元件造成干扰;
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灰尘过滤板12、风扇13以及吸水板14,所述灰尘过滤板12设置在通风外壳3的内部顶端,且所述灰尘过滤板12与保护壳体1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风扇13通过固定支架与通风外壳3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且所述风扇13位于灰尘过滤板12的正下方,所述吸水板14设置在通风外壳3的底部,所述吸水板14与通风外壳3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吸水板14上开设有散热孔15,所述吸水板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吸水棉层16,通过风扇13提升了电流互感器散热速度,且散热效果好,且通过灰尘过滤板12和吸水板14避免了灰尘和水分对电流互感器造成破坏;
所述第二散热机构由散热片17构成,所述散热片17设置在浇铸体6的外侧,所述散热片17的外侧设置有铜片,所述铜片与金属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散热片17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散热;
所述第二减震结构由第二减震垫18构成,所述第二减震垫18设置在接线盒7的外侧,所述第二减震垫18的一侧与保护壳体1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减震垫18的另一侧与接线盒7的外壁抵接,通过第二减震垫18对电流互感器产生的振动进行减震处理,提高了该电流互感器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当电流互感器工作时,电流互感器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17片进行散热,此时空气进入通风外壳3,灰尘过滤板12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处理,风扇13对保护壳体1内部进行散热处理,空气通过吸水板14,通过散热孔15和第二吸水棉层将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水处理,于此同时空气通过通风孔9进入保护壳体1内,灰尘过滤网10和第一吸水棉层11将通过通风孔9的灰尘或水分进入进行过滤处理和吸水处理,当电流互感器工作产生振动时,通过第一减震垫8、第二减震垫18对电流互感器工作产生的振动进行减震处理,即可实现电流互感器内部元件的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包括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的外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2),所述防护外壳(2)与保护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结构,所述保护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通风外壳(3),所述通风外壳(3)与防护外壳(2)、保护壳体(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通风外壳(3)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保护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铁芯(4),所述铁芯(4)的外侧绕制有线圈(5),所述线圈(5)、铁芯(4)的外侧均设置有浇铸体(6),所述浇铸体(6)为环氧树脂绝缘层,所述浇铸体(6)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连接杆,所述浇铸体(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保护壳体(1)的底部设置接线盒(7),所述接线盒(7)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由第一减震垫(8)构成,所述第一减震垫(8)设置在保护壳体(1)与防护外壳(2)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8)的一端与保护壳体(1)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一减震垫(8)的另一端与防护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减震垫(8)由橡胶制品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2)与保护壳体(1)之间贯穿第一减震垫(8)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的外部设置有灰尘过滤网(10),所述通风孔(9)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水棉层(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灰尘过滤板(12)、风扇(13)以及吸水板(14),所述灰尘过滤板(12)设置在通风外壳(3)的内部顶端,且所述灰尘过滤板(12)与保护壳体(1)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风扇(13)通过固定支架与通风外壳(3)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且所述风扇(13)位于灰尘过滤板(12)的正下方,所述吸水板(14)设置在通风外壳(3)的底部,所述吸水板(14)与通风外壳(3)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吸水板(14)上开设有散热孔(15),所述吸水板(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吸水棉层(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机构由散热片(17)构成,所述散热片(17)设置在浇铸体(6)的外侧,所述散热片(17)的外侧设置有铜片,所述铜片与金属连接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由第二减震垫(18)构成,所述第二减震垫(18)设置在接线盒(7)的外侧,所述第二减震垫(18)的一侧与保护壳体(1)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减震垫(18)的另一侧与接线盒(7)的外壁抵接。
CN202021178525.1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Active CN212113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8525.1U CN212113399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8525.1U CN212113399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3399U true CN21211339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8525.1U Active CN212113399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33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0021A (zh) * 2021-10-15 2022-02-15 芜湖金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防尘的线圈防护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0021A (zh) * 2021-10-15 2022-02-15 芜湖金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防尘的线圈防护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3399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机构
CN209029191U (zh) 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滤波电感器
CN213027814U (zh) 一种便于散热具有防水结构的电源滤波器
CN212677633U (zh) 一种用于屏蔽设备的通风波导窗
CN213424836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容器壳体
CN212875848U (zh) 一种具有连接线束存储结构的交换机
CN213988482U (zh) 一种叠层片式高效散热型电感器
CN212136220U (zh) 一种降噪型变压器
CN108109811A (zh) 一种低损耗干式变压器
CN110932105A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消声外壳结构
CN218525414U (zh) 一种低噪型电感器
CN218447565U (zh) 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电容器
CN220041571U (zh) 一种可减少铁芯漏磁的变压器铁芯
CN210865863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
CN212342406U (zh) 一种霓虹灯电子变压器保护装置
CN216084519U (zh) 一种有效散热的变压器
CN212411740U (zh) 一种建筑变压器的防尘机构
CN218918585U (zh) 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
CN217655734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防护装置
CN215183470U (zh) 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低噪音式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
CN210403418U (zh) 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室外挂壁式三相进线电抗器
CN215578088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功率电感
CN210006571U (zh) 一种防尘变压器辅助散热装置
CN207704987U (zh) 一种电压调节装置
CN214897969U (zh) 一种节能的气体绝缘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