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2689U - 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2689U
CN212112689U CN202020962239.8U CN202020962239U CN212112689U CN 212112689 U CN212112689 U CN 212112689U CN 202020962239 U CN202020962239 U CN 202020962239U CN 212112689 U CN212112689 U CN 212112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ocessor
component
electrostatic
electric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22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圣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ca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622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2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2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2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包括:静电探测主机、静电电缆围栏、报警装置和采集当前环境信息的环境探测器;静电探测主机包括:处理器和信号调制装置;处理器通过信号调制装置向静电电缆围栏发送初始电波信号;静电电缆围栏接收初始电波信号,并通过信号调制装置向处理器发送当前电波信号;处理器根据初始电波信号、当前电波信号和当前环境信息,控制报警装置输出报警信息。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采集静电电缆围栏上的电波信号,还可以采集当前环境信息,通过对静电电缆围栏上电波信号的变化和当前的环境情况结合分析,判断是否为入侵现象,这样可以排除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干扰信号,减少误报警,提高针对入侵现象报警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周界探测和安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但机场、军事基地、武器弹药库、监狱等重要场所安装周界探测设备,油库、化工厂、核电站、输气站、社区、学校、别墅区等也越来越多的用到周界探测设备。
现有的周界探测设备可以利用对线缆上电波信号的释放和采集,简单判断电波信号是否出现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出现入侵,并对入侵现象进行警报。但是如果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容易对电波信号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对入侵现象的检测。因此,仅通过电波信号的变化与否对入侵现象进行判断,从而发出警报,容易出现误报警,使得针对入侵现象报警的准确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感应探测系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仅通过电波信号的变化与否对入侵现象进行判断,从而发出警报,容易出现误报警,使得针对入侵现象报警的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包括:静电探测主机、静电电缆围栏、报警装置和采集当前环境信息的环境探测器;
所述静电探测主机包括:处理器和信号调制装置;
所述静电电缆围栏和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调制装置相连;
所述环境探测器和所述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调制装置向所述静电电缆围栏发送初始电波信号;
所述静电电缆围栏用于接收所述初始电波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调制装置向所述处理器发送当前电波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波信号、所述当前电波信号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输出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中,所述静电电缆围栏包括:围栏柱、感应线和绝缘子;
所述感应线通过所述绝缘子固定在所述围栏柱上;
所述感应线与所述信号调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中,所述信号调制装置包括:第一信号放大组件、过压保护组件、信号升压组件、信号降压组件、第二信号放大组件、信号限幅组件和A/D转换组件;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组件相连;
所述第一信号放大组件通过所述过压保护组件与所述信号升压组件相连;
所述信号升压组件和所述信号降压组件分别与所述感应线相连;
所述第二信号放大组件分别与所述信号降压组件和所述信号限幅组件相连;
所述信号限幅组件通过所述A/D转换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感应线用于接收经所述第一信号放大组件、所述过压保护组件和所述信号升压组件调制后的所述初始电波信号,并发送所述当前电波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经所述信号降压组件、所述第二信号放大组件、所述信号限幅组件和所述A/D转换组件调制后的所述当前电波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还包括:通信装置;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RS485总线和/或以太网组件;
所述以太网组件包括:以太网芯片和与所述以太网芯片相连的RJ45接口;
所述RS485总线和/或所述以太网芯片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显示装置相连;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显示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还包括:输入装置;
所述输入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输入参数信息,并将所述输入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还包括:设备外壳和安全装置;
所述静电探测主机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部;
所述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上;
所述安全装置分别与所述设备外壳和所述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中,所述安全装置包括:锁组件和防拆组件;
所述锁组件包括:机械锁和/或电子锁;
所述机械锁和/或所述电子锁均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上;
所述电子锁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防拆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上;
所述防拆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防拆组件用于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拆卸报警信号,以使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输出拆卸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中,所述环境探测器包括:风力探测器、雨水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包括:静电探测主机、静电电缆围栏、报警装置和采集当前环境信息的环境探测器;静电探测主机包括:处理器和信号调制装置;静电电缆围栏和处理器分别与信号调制装置相连;环境探测器和报警装置分别与处理器相连;处理器通过信号调制装置向静电电缆围栏发送初始电波信号;静电电缆围栏接收初始电波信号,并通过信号调制装置向处理器发送当前电波信号;处理器根据初始电波信号、当前电波信号和当前环境信息,控制报警装置输出报警信息。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采集静电电缆围栏上的电波信号,还可以采集当前环境信息,通过对静电电缆围栏上电波信号的变化和当前的环境情况结合分析,判断是否为入侵现象,这样可以排除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干扰信号,减少误报警,提高针对入侵现象报警的准确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框图;
图2是图1中静电电缆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信号调制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图1中处理器的电路图;
图5是图1中通信装置的电路图;
图6是图1中环境探测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包括:静电电缆围栏101、静电探测主机102、报警装置104和采集当前环境信息的环境探测器103。静电探测主机102包括:处理器1022和信号调制装置1021。静电电缆围栏101和处理器1022分别与信号调制装置1021相连;环境探测器103和报警装置104分别与处理器1022相连。
处理器1022可以发送初始电波信号,该初始电波信号经信号调制装置1021的调制后发送到静电电缆围栏101;静电电缆围栏101可以接收经过调制后的初始电波信号,并发送当前电波信号,该当前电波信号经过信号调制装置1021的调制后发送到处理器1022。当外界有人或物体接近或者触碰静电电缆围栏101时,静电电缆围栏101会产生电波变化,则发送的当前电波信号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处理器1022可以根据发送的初始电波信号和接收到的当前电波信号分析判断电波变化情况,还可以结合环境探测器103采集的当前环境信息综合判断当前的电波变化情况,排除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干扰信号,当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入侵行为发生时,处理器1022可以控制报警装置104输出报警信息,以便工作人员及时针对入侵行为做出处理。
其中,环境探测器103可以包括:风力探测器、雨水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在外界环境中,风力会扰动静电电缆围栏101,引起对地信号波动,雨水会使信号减弱,温湿度的变化也会引起信号的强弱变化,另外,外界烟雾和声音也会对信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环境探测器103采集的当环境信息可以包括:当前风力信息、当前雨水信息、当前温湿度信息、当前烟雾信息和当前声音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报警装置104可以为蜂鸣器、声光报警器等,报警装置104可以分别设置在监控室和室外静电电缆围栏101所监测的区域,这样,如果有人入侵时,不仅可以通过报警装置104通知监控人员,还能够利用报警装置104对入侵人员给予警示。
本实施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处理器1022通过信号调制装置1021向静电电缆围栏101发送初始电波信号;静电电缆围栏101接收初始电波信号,并通过信号调制装置1021向处理器1022发送当前电波信号;处理器1022根据初始电波信号、当前电波信号和环境探测器103采集的当前环境信息,控制报警装置104输出报警信息。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采集静电电缆围栏101上的电波信号,还可以采集当前环境信息,通过对静电电缆围栏101上电波信号的变化和当前的环境情况结合分析,判断是否为入侵现象,这样可以排除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干扰信号,减少误报警,提高针对入侵现象报警的准确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中,信号调制装置1021包括:第一信号放大组件10211、过压保护组件10212、信号升压组件10213、信号降压组件10214、第二信号放大组件10215、信号限幅组件10216和A/D转换组件10217。处理器1022与第一信号放大组件10211相连;第一信号放大组件10211通过过压保护组件10212与信号升压组件10213相连;信号升压组件10213和信号降压组件10214分别与静电电缆围栏101相连;信号降压组件10214和信号限幅组件10216分别与第二信号放大组件10215相连;信号限幅组件10216通过A/D转换组件10217与处理器1022相连。
该系统正常启动后,处理器1022会发送初始电波信号,初始电波信号经过第一信号放大组件10211放大后,再通过信号升压组件10213升压,之后便输入到静电电缆围栏101,其中过压保护组件10212可以用于过压保护。静电电缆围栏101可以发送当前电波信号,当前电波信号通过信号降压组件10214进行降压后,再通过第二信号放大组件10215进行信号放大,之后再利用信号限幅组件10216实现信号限幅的作用,使得当前电波信号始终保持在A/D转换组件10217的正常输入范围内,保证A/D转换组件10217的安全并防止误码,当前电波信号输入到A/D转换组件10217中,通过A/D转换组件10217转换后的当前电波信号输入到处理器1022,以便处理器1022利用当前电波信号分析入侵情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中,静电电缆围栏101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在围墙上,图2是图1中静电电缆围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静电电缆围栏101包括:围栏柱1011、感应线1012和绝缘子1013。感应线1012通过绝缘子1013固定在围栏柱1011上;感应线1012分别与信号升压组件10213和信号降压组件10214相连。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还包括通信装置105,通信装置105可以包括:RS485总线和/或以太网组件;以太网组件可以包括:以太网芯片和与以太网芯片相连的RJ45接口。RS485总线和/或以太网芯片分别与处理器1022相连。处理器1022可以通过RS485总线或者以太网组件与终端设备20进行数据交互,处理器1022可以将当前环境信息和报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过RS485总线或者以太网组件发送给终端设备20,处理器1022也可接收终端设备20通过RS485总线或者以太网组件发送的指令信息,以便处理器1022根据该指令信息执行相应的指令。例如,当处理器1022判断出入侵发生时,控制报警装置104输出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通过RS485总线或者以太网组件发送给终端设备20,工作人员通过终端设备20查看到报警信息后,及时查看入侵情况,并通过RS485总线或者以太网组件向处理器1022发送停止报警的指令信息,处理器1022根据该指令信息控制报警装置104停止报警。其中,终端设备20可以为主控主机等设备。本实施例设置通信装置105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和报警状态上传的功能,提高静电感应探测系统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106,显示装置106与处理器1022相连。显示装置106可以接收处理器1022发送的显示信息,并显示该显示信息,以便工作人员查看。其中,显示装置106可以为液晶屏。显示信息可以包括初始电波信号与当前电波信号的对比波形图和当前环境信息,当前环境信息可以包括:温度值、湿度值、雨水量、风速、烟感信息和声音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温度值、湿度值、风速可以采用数值显示;雨水量可以采用有无显示,也可显示大、中、小,也可显示雨水量数值;烟感信息可以采用圆形图示法,无烟雾时,为绿色圆形,当有烟雾时为红色圆形;声音信息可以采用显示条显示,声音分贝越大,显示条越长。初始电波信号与当前电波信号的对比波形图中还可以显示出电波信号的阈值,可以使工作人员更直观的看出电波信号的变化情况。
另外,每个防区均可设置静电电缆围栏101,因此,信号调制装置1021可以连接多个静电电缆围栏101,从而使得处理器1022接收多个静电电缆围栏101的当前电波信号和每个静电电缆围栏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信息,从而监测多个防区的入侵情况。显示装置106也可同时显示多个防区的显示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还包括输入装置107,输入装置107与处理器1022相连。输入装置107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输入参数信息,并将该输入参数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022。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输入装置107输入初始电波信号的指定频率,输入装置107将该指定频率发送给处理器1022,以使处理器1022发送指定频率的初始电波信号。其中,输入装置107可以采用键盘等。另外,本实施例可以采用触控屏从而实现显示装置106和输入装置107的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还包括设备外壳和安全装置108,安全装置108包括锁组件1081和防拆组件1082,锁组件1081包括机械锁和/或电子锁,静电探测主机102设置在设备外壳内部,机械锁和/或电子锁设置在设备外壳上,防拆组件1082也设置在设备外壳上,电子锁和防拆组件1082分别与处理器1022相连。电子锁可以采集用户输入的当前密码,并将当前密码发送给处理器1022,处理器1022根据当前密码和预设密码,控制电子锁的开关。防拆组件1082可以向处理器1022发送拆卸报警信号,以使处理器1022控制报警装置104输出拆卸报警信息。防拆组件1082可以采用声音传感器,通过声音传感器监测声音分贝,如果有人强制拆卸,便会发出较大声音,声音传感器检测到当前声音分贝超过预设分贝阈值,则向处理器1022发送拆卸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可以在设备外壳内部设置烟雾传感器,以免设备外壳内部的静电探测主机102因为短路等原因引起火灾,如果烟雾传感器检测到设备外壳内部出现烟雾,处理器1022可以控制报警装置104输出火灾报警信息,从而提高静电探测主机102的安全性。
图3是图1中信号调制装置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信号调制装置1021包括:电阻R1~R32、电容C1~C35、MOS管Q1、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单排针P1和P2、插座J1、变压器T1和T2、压敏电阻RV1。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放大组件10211为第一芯片U1,过压保护组件10212为MOS管Q1,信号升压组件10213为变压器T1,信号降压组件10214为变压器T2,第二信号放大组件10215为第二芯片U2,信号限幅组件10216为二极管D2。单排针P1和单排针P2分别与两个不同防区的两个静电电缆围栏101相连。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22内部集成了A/D转换组件10217,因此无需设置外置的A/D转换组件10217,如果处理器1022内部没有集成A/D转换组件10217,则需要外置A/D转换组件10217。
图4是图1中处理器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22包括第四芯片U4、电阻R33、电阻R34、电容C36和电容C37。第三芯片U3优选采用的型号为STM32F107VCT6。
第四芯片U4的引脚PE13与电阻R3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C0与电阻R31、电阻R32和电容C35相连;电阻R21分别与第三芯片U3的引脚-INB和引脚OUTB相连;电容C33分别与第二芯片U2的引脚OUTA、电容C20和电阻R18相连。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不再具体赘述。
处理器1022还可以包括电池BT1,电池BT1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VBAT相连,电池BT1用于对处理器1022内部的实时钟提供备用供电,这样即使在设备断电的情况下,时间也可以保持。
图5是图1中通信装置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通信装置105中以太网组件包括:以太网芯片U5、RJ45接口CN1、电阻R35~R58、电容C38~C46。以太网芯片U5优选采用的型号为DP83848IVV。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11通过电阻R35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TX_EN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12通过电阻R36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TXD_0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13通过电阻R37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TXD_1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C4通过电阻R40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RXD_0/PHYAD1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C5通过电阻R41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RXD_1/PHYAD2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10通过电阻R42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RX_ER/MDLX_EN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A7通过电阻R43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RX_DV/MII_MODE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C1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MDC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A2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MDIO相连;第四芯片U4的引脚PA1和第四芯片U4的引脚PA8与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X1相连;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TD+与RJ45接口CN1的引脚TD+相连;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TD-与RJ45接口CN1的引脚TD-相连;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RD+与RJ45接口CN1的引脚RD+相连;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RD-与RJ45接口CN1的引脚RD-相连;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LED_SPEED/AN0与RJ45接口CN1的引脚LED(Yellow)_K相连;以太网芯片U5的引脚LED_ACT/COL/AN_EN与RJ45接口CN1的引脚LED(green)_K相连;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不再具体赘述。
图6是图1中环境探测器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环境探测器103包括:第六芯片U6、插座J2、接口CN2、电阻R59~R65、电容C47~C49、放大器A1、放大器A2、稳压二极管D3~D5和三极管Q2。第六芯片U6的引脚RO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PC11相连;第六芯片U6的引脚RE和第六芯片U6的引脚DE分别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PC12相连;第六芯片U6的引脚DI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PC10相连;第六芯片U6的引脚A分别与插座J2的第一引脚和插座J2的第二引脚相连;第六芯片U6的引脚B分别与插座J2的第三引脚和插座J2的第四引脚相连;接口CN2的引脚TD+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6相连;接口CN2的引脚TCT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0相连;接口CN2的引脚TD-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7相连;接口CN2的引脚RD+与电阻R62相连;电阻R65和三极管Q2分别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5相连;电阻R66和电阻R67分别与第四芯片U4的引脚PB1相连。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不再具体赘述。环境探测器103中的风力探测器、雨水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均可通过与接口CN2相连,实现与处理器1022的数据交互。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探测主机、静电电缆围栏、报警装置和采集当前环境信息的环境探测器;
所述静电探测主机包括:处理器和信号调制装置;
所述静电电缆围栏和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调制装置相连;
所述环境探测器和所述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调制装置向所述静电电缆围栏发送初始电波信号;
所述静电电缆围栏用于接收所述初始电波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调制装置向所述处理器发送当前电波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波信号、所述当前电波信号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输出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电缆围栏包括:围栏柱、感应线和绝缘子;
所述感应线通过所述绝缘子固定在所述围栏柱上;
所述感应线与所述信号调制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制装置包括:第一信号放大组件、过压保护组件、信号升压组件、信号降压组件、第二信号放大组件、信号限幅组件和A/D转换组件;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组件相连;
所述第一信号放大组件通过所述过压保护组件与所述信号升压组件相连;
所述信号升压组件和所述信号降压组件分别与所述感应线相连;
所述第二信号放大组件分别与所述信号降压组件和所述信号限幅组件相连;
所述信号限幅组件通过所述A/D转换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感应线用于接收经所述第一信号放大组件、所述过压保护组件和所述信号升压组件调制后的所述初始电波信号,并发送所述当前电波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经所述信号降压组件、所述第二信号放大组件、所述信号限幅组件和所述A/D转换组件调制后的所述当前电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装置;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RS485总线和/或以太网组件;
所述以太网组件包括:以太网芯片和与所述以太网芯片相连的RJ45接口;
所述RS485总线和/或所述以太网芯片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显示装置相连;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显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装置;
所述输入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输入参数信息,并将所述输入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备外壳和安全装置;
所述静电探测主机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部;
所述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上;
所述安全装置分别与所述设备外壳和所述处理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包括:锁组件和防拆组件;
所述锁组件包括:机械锁和/或电子锁;
所述机械锁和/或所述电子锁均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上;
所述电子锁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防拆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上;
所述防拆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所述防拆组件用于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拆卸报警信号,以使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输出拆卸报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感应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探测器包括:风力探测器、雨水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CN202020962239.8U 2020-05-28 2020-05-28 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Active CN212112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2239.8U CN212112689U (zh) 2020-05-28 2020-05-28 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2239.8U CN212112689U (zh) 2020-05-28 2020-05-28 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2689U true CN21211268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14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2239.8U Active CN212112689U (zh) 2020-05-28 2020-05-28 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2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38210B2 (en) Wireless takeover of wired alarm system components
US8310365B2 (en) Control system,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 location
CN203773681U (zh) 配电房安全防范系统
US20180096571A1 (en) Security system providing a localized humanly-perceivable alert for identifying a facility to emergency personnel
CN103514706B (zh) 一种家庭安防系统及方法
CN108375922A (zh) 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可视化安全监控系统
CN107301753A (zh)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6444592A (zh) 一种综合智能化环境集中监控中心服务器及系统
CN2842592Y (zh) 无线安防和抄表系统
CN212112689U (zh) 静电感应探测系统
CN103136887A (zh) 智能型电子围栏周界安防阻挡报警系统装置
CN202067380U (zh) 安全远程预警终端
CN202033857U (zh) 脉冲电子围栏报警系统
CN201590144U (zh) 智能报警装置及系统
CN106059080A (zh) 基于电力设备运行智能综合在线监控系统
CN212112681U (zh) 压敏电缆入侵探测系统
CN210072844U (zh) 适用于智能小区的物业防盗系统
KR102252262B1 (ko) 접지선 도난방지 및 이상유무 감시 시스템
CN2821717Y (zh) 全时无线防盗报警系统
CN216623441U (zh) 安全围栏设备
CN201213036Y (zh) 简易智能防盗报警装置
CN201123093Y (zh) 移动通信基站监控装置
CN103869772A (zh)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环境监控系统
CN211207459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实验室安全监测系统
CN205910796U (zh) 一种现场信息可视化的主动红外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8

Address after: Room 2007, Building 1, Building 10, Hongfu, Beiqijia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0

Patentee after: Suncare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4, Shajinghe, Chengdong Street, Dinghai District, Zhoush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6000

Patentee before: Miao Shengka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