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7219U -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 Google Patents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7219U
CN212107219U CN201921402914.5U CN201921402914U CN212107219U CN 212107219 U CN212107219 U CN 212107219U CN 201921402914 U CN201921402914 U CN 201921402914U CN 212107219 U CN212107219 U CN 212107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s
connecting pipe
sliding block
rod
slee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29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尚蔚
魏鲁双
魏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Oscar Park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Oscar Park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Oscar Park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Oscar Park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29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7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7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72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震支架预警系统,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铰接中推杆、左右拉杆和后拉杆;拉杆的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在内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内侧套装有压力传感器;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各压力部位的压力变化,甚至监测各杆件的位移变化,当变化幅度大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控制器或云监控系统发出警示信号,能够提供自动预警功能。

Description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抗震辅助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抗震支架构件部位的压力变化实现预警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建筑物顶面的电缆管道或风道等部件,是通过在先向天花板(天花板)上打入膨胀丝套并连接膨胀丝作为吊件,连接强度很弱,地震发生时,楼体会出现摆动,随楼体顶面安装的管道随电缆等构件也会随之摆动,这种构件摆动不会自行消除,而且构件摆动幅度会随建筑物摆动而逐渐加剧,甚至可能与建筑物摆动发生共振现象,反复高强度的摆动作用将导致管道构件的固定部位损坏,进而造成管道构件和其内部的重要构件损坏,扩大了地震的破坏程度。
现有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多是通过加固管道固定部件的方式,例如公开号CN208670283 U的抗震支架最为典型,该方案中包括与管道轴向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一支撑杆,沿管道轴向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支撑杆以及与沿管道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三支撑杆,抗震支架还包括套接于管道的管箍组件,管箍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管箍和第二管箍,第一管箍和第二管箍均套接于管道;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第四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第五支撑杆。可见,该方案提供的抗震支架主要是从三维角度提高管道固定部件的强度,使管道固定部件的固定端变为多个,而且从不同角度牵引管道,该方案虽然具有一定抗震效果,但仍然具有强度极限,各部件处于刚性连接,没有减震或阻尼功能,当震级较高时,由于管道构件的重力很大,单纯依靠提高管道固定部件的强度的方式仍然有弊端,整个管道的变形协调和自适应调节能力差,建筑物摆动频率较大和幅度随摆动次数而增大后,会被突破管道构件连接强度的约束极限,会更大程度地造成破坏。
所以,从多角度牵引固定管道构件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管道构件的稳定性,但具有强度极限,当该极限被突破后,往往会带来产生更大的破坏。而如果依靠提高固定部件材质的用量例如增加材料的厚度等方式来提高强度,会很大程度增加建造成本,用于固定管道构件的吊件数量庞大,为了预防偶然性事件而采取普遍性增加成本的方式,显然可行性较差,尤其是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通过普遍提高成本的方式会极大程度降低市场占有率,不利于企业正常持续发展,现有减震支架构件仍然有待于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现有抗震支架仍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抗震支架中增加具有减震作用和阻尼性效果的预警拉杆,通过在预警拉杆内安装相应传感器来达到实时监测抗震支架压力变化或位移边框情况并发出预警的预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包括支撑横梁和牵引端部以及牵引部件,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铰接中拉杆、左右拉杆和后拉杆;所述拉杆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内滑块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之外,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外滑块固定连接后连杆,在内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将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控制器或云系统输入端连接形成预警系统。
一种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包括支撑横梁和牵引端部以及牵引部件,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铰接中推杆、左右拉杆和后拉杆;所述拉杆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内滑块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之外,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外滑块固定连接后连杆,在内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所述中推杆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外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连体管支撑壁外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所述中推杆的上端与天花板连接,利用中推杆支撑牵引端部;各拉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铰接座固定在天花板上;中推杆和各拉杆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组合球体,通过各拉杆对牵引端部提供均衡的牵引力,使各拉杆与其对应中心的中推杆形成相斥关系,将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控制器或云系统输入端连接形成预警系统。
其中,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为组合球体,组合球体包括内半球、外左1/4球和外右1/4球组合并固定形成圆球体,从而存在前后对接缝和左右对接缝,在位于支撑横梁正上方的前后对接缝处设置有中球腔,中球腔外侧有腔口,腔口直径小于中球腔直径,中推杆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球体,球体直径大于腔口直径,中推杆下端的球体匹配套装于中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在位于中球腔左右两侧对称位置的前后对接缝处分别设置有左右球腔,左、右球腔的外侧分别有腔口,左、右腔口直径分别小于左、右球腔直径,左右拉杆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球体,球体直径大于腔口直径,左、右拉杆下端的球体分别匹配套装于左、右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在位于中球腔正后方位置的左右对接缝处设置有后球腔,后球腔的外侧有腔口,腔口直径小于后球腔直径,后拉杆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球体,球体直径大于腔口直径,后拉杆下端的球体匹配套装于后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半球、外左1/4球和外右1/4球组合的对接面设置有凸凹配合结构,相邻对接面的凸凹配合结构能够相嵌装在一起。
所述压力传感器采用MEMS压力传感器,每组支架随MEMS压力传感器配置有MEMS加速度计或MEMS陀螺仪用于感知支架的位移变化并预警。
一种应用于抗震支架预警系统的预警拉杆,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内滑块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之外,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外滑块固定连接后连杆,在内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
另一种应用于抗震支架预警系统的预警拉杆,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内滑块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之外,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外滑块固定连接后连杆,在外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外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
以上各方案中,所采用的连体杆的两内侧面为凹弧面,所述内滑块位于连体管内腔中的部分含有凸弧面,内滑块的凸弧面中心与对应连体杆的凹弧面中心贴合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抗震支架中增加具有减震作用和阻尼性效果的预警拉杆,通过在含有强力弹簧的各杆件的压力部位安装EMES压力传感器或者配套感应器,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各压力部位的压力变化,甚至监测各杆件的位移变化,当变化幅度大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控制器或云监控系统发出警示信号,从而能够提供自动预警功能。通过利用一定区域例如某社区或某企业的的监控系统后台或云预警系统,将各传感器信号输入监控系统后台或云预警系统作为预警监控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横梁的两端牵引端部中心分别施加推力和同时在推力周围施加均衡拉力,利用推力和拉力相互作用,能够分别能够对提供推力的顶杆组件增加预应推力,对提供拉力的牵引部件分别提供预应拉力,从而能够使支撑横梁的两端牵引端部处于应力状态,该状态下存在摆动时,首先需要克服相应的张斥力,所以该结构能够很好地提高支撑横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管道构件的稳定性。
当摆动幅度和频率超过张斥力极限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各牵引部件或顶杆组件提供的强力弹簧提供缓冲,以达到消能的效果,所以能进一步提高支撑横梁及管道构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调节方式多样且简单,容易操作,使用效果好,由于各牵引部件都具有缓冲功能,所以各牵引部件自身能够消能而防止硬性损坏,所以各牵引部件的耗材相对较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多个角度对支撑横梁及管道构件提供作用力,而且顶杆组件和各牵引部件都可以是上下端铰接的连接关系,从而提供了活动连接的支撑横梁及管道构件的结构关系,保持支撑横梁及管道构件始终不存在应力集中的部位,从而具有稳定和不易损坏的特点,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2中预警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预警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立体机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组合球体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组合球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球壳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支撑横梁,2为内半球,3为外左1/4球,4为外右1/4球,5为螺纹安装孔,6为中球腔,7为左右球腔,8为后球腔,9为中拉杆,9a为中推杆,10为左右拉杆,11为后拉杆,12为子球体,13为前后固定螺栓穿孔,14为左右固定螺栓穿孔,18为前后对接缝,19为左右对接缝,26为万向节,27为固定座。901为连体杆,902为螺套,903为螺杆,904为支撑壁,905为滑套,906为内滑块,907为外滑块,908为滑杆,909为后连杆,910为弹簧座,911为强力弹簧,912为传感器垫片,913为传感器引线孔,914为凹弧面,915为凸弧面,916为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通过对现有管道吊架设置多向牵引的支架形成抗震支架,同时对多向牵引的杆件分别设计使其具有轴向调节功能和弹性自调节功能,进一步在如图1所示拉杆中强力弹簧911端部增加压力传感器都部件实施采集抗震支架关键部位的压力变化或位移变化,并设置变化范围的阈值,超过阈值后发出报警,从而实现抗震支架预警功能。
如图1所示,位于支撑横梁1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为组合球体,支撑横梁1两末端分别安装在组合球体的螺纹安装孔5内,利用组合球体连接各杆件,包括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铰接中拉杆9、左右拉杆10和后拉杆11。
组合球体能够实现抗震支架的各杆件都允许摆动调节。在本实施中中采用的组合球体的固定结构,通过在组合球体的对接缝内部设置膨大的球腔,并匹配套装子球体12,从而能够对各子球体12进行很好地约束连接,但并不约束各杆件的摆动情况,实现各杆件都能够独立自由转动或摆动。该方案简单易行,使用效果好,为抗震支架实现多角度调节和抗震提供支持。
具体参见图8-图10所示,组合球体包括内半球2、外左1/4球3和外右1/4球4组合并固定形成圆球体,从而存在前后对接缝和左右对接缝。
在位于支撑横梁正上方的前后对接缝18处设置有中球腔6,中球腔6外侧有腔口,腔口直径小于中球腔直径,中拉杆9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12,子球体12直径大于腔口直径,中拉杆9下端的子球体12匹配套装于中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
同时,又在位于中球腔左右两侧对称位置的前后对接缝18处分别设置有左右球腔7,左、右球腔7的外侧分别有腔口,左、右腔口直径分别小于左、右球腔直径,左右拉杆10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12,子球体12直径大于腔口直径,左、右拉杆下端的子球体12分别匹配套装于左、右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
进一步地,又在位于中球腔正后方位置的左右对接缝19处设置有后球腔8,后球腔8的外侧有腔口,腔口直径小于后球腔直径,后拉杆11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12,子球体12直径大于腔口直径,后拉杆下端的子球体12匹配套装于后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内半球2、外左1/4球3和外右1/4球3组合的对接面设置有凸凹配合结构,相邻对接面的凸凹配合结构能够相嵌装在一起。相邻对接面的凸凹衔接关系结合连接螺栓固定能够形成稳定的圆球体,即分别在前后固定螺栓穿孔13和左右固定螺栓穿孔14内安装贯穿螺栓并拧紧固定,必要时关注封胶或电焊固定。
本实施中所采用的各(即左右拉杆和后拉杆)拉杆包括连体管,如图如图3、图6和图7所示,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902另一端为支撑壁904,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916而形成了连体杆901两端连接螺套902和支撑壁904结构体。螺套902内连接螺杆903,支撑壁90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905,两侧滑套905内分别套装有滑杆908。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906,内滑块906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916之外,两侧滑杆908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906的两侧,两侧滑杆908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907的两侧。外滑块907固定连接后连杆909。
在内滑块906与支撑壁904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911,且位于支撑壁904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912,位于传感器垫片912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904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913。
本实施例在抗震支架中增加具有减震作用和阻尼性效果的预警拉杆,通过在预警拉杆内安装相应传感器来达到实时监测抗震支架压力变化或位移边框情况并发出预警的预警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压力传感器优选采用MEMS压力传感器,还可以进一步每组支架随MEMS压力传感器配置有MEMS加速度计或MEMS陀螺仪用于感知支架的位移变化并预警,用于接收各压力传感器并发送给扬声器或者指示灯提供警示的控制系统为常见公知技术,不详述。
实施例2:通过对现有管道吊架设置多向牵引的支架形成抗震支架,同时对多向牵引的杆件分别设计使其具有轴向调节功能和弹性自调节功能,以及进一步将部分杆件以推力和拉力相斥作用施加张斥力来提高整体支架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能,例如图2所示,进一步在强力弹簧911端部增加压力传感器都部件实施采集抗震支架关键部位的压力变化或位移变化,并设置变化范围的阈值,超过阈值后发出报警,从而实现抗震支架预警功能。如图2所示,位于支撑横梁1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为组合球体,支撑横梁1两末端分别安装在组合球体的螺纹安装孔5内,利用组合球体连接各杆件,包括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铰接中推杆9a、左右拉杆10和后拉杆11。
组合球体能够实现抗震支架的各杆件都允许摆动调节。在本实施中中采用的组合球体的固定结构,通过在组合球体的对接缝内部设置膨大的球腔,并匹配套装子球体12,从而能够对各子球体12进行很好地约束连接,但并不约束各杆件的摆动情况,实现各杆件都能够独立自由转动或摆动。该方案简单易行,使用效果好,为抗震支架实现多角度调节和抗震提供支持。
具体参见图8-图10所示,组合球体包括内半球2、外左1/4球3和外右1/4球4组合并固定形成圆球体,从而存在前后对接缝和左右对接缝。
在位于支撑横梁正上方的前后对接缝18处设置有中球腔6,中球腔6外侧有腔口,腔口直径小于中球腔直径,中推杆9a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12,子球体12直径大于腔口直径,中推杆下端的子球体12匹配套装于中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
同时,又在位于中球腔左右两侧对称位置的前后对接缝18处分别设置有左右球腔7,左、右球腔7的外侧分别有腔口,左、右腔口直径分别小于左、右球腔直径,左右拉杆10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12,子球体12直径大于腔口直径,左、右拉杆下端的子球体12分别匹配套装于左、右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又在位于中球腔正后方位置的左右对接缝19处设置有后球腔8,后球腔8的外侧有腔口,腔口直径小于后球腔直径,后拉杆11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12,子球体12直径大于腔口直径,后拉杆下端的子球体12匹配套装于后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还可以在内半球2、外左1/4球3和外右1/4球3组合的对接面设置有凸凹配合结构,相邻对接面的凸凹配合结构能够相嵌装在一起。相邻对接面的凸凹衔接关系结合连接螺栓固定能够形成稳定的圆球体,即分别在前后固定螺栓穿孔13和左右固定螺栓穿孔14内安装贯穿螺栓并拧紧固定,必要时关注封胶或电焊固定。
本实施中所采用的各(即左右拉杆和后拉杆)拉杆包括连体管,如图如图3、图6和图7所示,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902另一端为支撑壁904,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916而形成了连体杆901两端连接螺套902和支撑壁904结构体。螺套902内连接螺杆903,支撑壁90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905,两侧滑套905内分别套装有滑杆908。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906,内滑块906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916之外,两侧滑杆908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906的两侧,两侧滑杆908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907的两侧。外滑块907固定连接后连杆909。
在内滑块906与支撑壁904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911,且位于支撑壁904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912,位于传感器垫片912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904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913。
本实施中所采用的中推杆包括连体管,如图5所示。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902另一端为支撑壁904,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916而形成了连体杆901两端连接螺套902和支撑壁904结构体,螺套902内连接螺杆903,支撑壁90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905,两侧滑套905内分别套装有滑杆908,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906,内滑块906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916之外,两侧滑杆908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906的两侧,两侧滑杆908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907的两侧,外滑块907固定连接后连杆909,在外滑块907与支撑壁904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911,且位于支撑壁904外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912,位于传感器垫片912内侧套装有压力传感器,支撑壁904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913。所述中推杆的上端与天花板连接,利用中推杆支撑牵引端部。各拉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铰接座固定在天花板上(例如通过万向节和连接固定座27及通过膨胀丝固定该固定座)。中推杆和各拉杆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组合球体,通过各拉杆对牵引端部提供均衡的牵引力,使各拉杆与其对应中心的中推杆形成相斥关系,将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控制器或云系统输入端连接形成预警系统。
本实施例通过在支撑横梁的两端牵引端部中心分别施加推力和同时在推力周围施加均衡拉力,利用推力和拉力相互作用,能够分别能够对提供推力的顶杆组件增加预应推力,对提供拉力的牵引部件分别提供预应拉力,从而能够使支撑横梁的两端牵引端部处于应力状态,该状态下存在摆动时,首先需要克服相应的张斥力,所以该结构能够很好地提高支撑横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管道构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含有强力弹簧的各杆件的压力部位安装EMES压力传感器或者配套感应器,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各压力部位的压力变化,甚至监测各杆件的位移变化,压力传感器优选采用MEMS压力传感器,还可以进一步每组支架随MEMS压力传感器配置有MEMS加速度计或MEMS陀螺仪用于感知支架的位移变化并预警,用于接收各压力传感器并发送给扬声器或者指示灯提供警示的控制系统为常见公知技术,不详述。当变化幅度大于设置阈值时,通过控制器或云监控系统发出警示信号,从而能够提供自动预警功能。当摆动幅度和频率超过张斥力极限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各牵引部件或顶杆组件提供的强力弹簧提供缓冲,以达到消能的效果,所以能进一步提高支撑横梁及管道构件的稳定性。
实施例3:一种应用于实施例1或2抗震支架预警系统的预警拉杆,参见图3和图4、图6和图7所示,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902另一端为支撑壁904,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916而形成了连体杆901两端连接螺套902和支撑壁904结构体,螺套902内连接螺杆903,支撑壁90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905,两侧滑套905内分别套装有滑杆908,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906,内滑块906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916之外,两侧滑杆908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906的两侧,两侧滑杆908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907的两侧,外滑块907固定连接后连杆909,在内滑块906与支撑壁904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911,且位于支撑壁904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912,位于传感器垫片912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904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913。
其中,设计所述连体杆901的两内侧面为凹弧面914,所述内滑块906位于连体管内腔中的部分含有凸弧面915,内滑块906的凸弧面915中心与对应连体杆901的凹弧面914中心贴合装配。
实施例4:一种应用于实施例2抗震支架预警系统的预警拉杆,参见图4和图5所示,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902另一端为支撑壁904,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916而形成了连体杆901两端连接螺套902和支撑壁904结构体,螺套902内连接螺杆903,支撑壁90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905,两侧滑套905内分别套装有滑杆908,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906,内滑块906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916之外,两侧滑杆908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906的两侧,两侧滑杆908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907的两侧,外滑块907固定连接后连杆909,在外滑块907与支撑壁904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911,且位于支撑壁904外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912,位于传感器垫片912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904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913。
顶杆的连体杆901两内侧面也为凹弧面914,所述内滑块906位于连体管内腔中的部分含有凸弧面915,内滑块906的凸弧面915中心与对应连体杆901的凹弧面914中心贴合装配。

Claims (8)

1.一种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包括支撑横梁和牵引端部以及牵引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铰接中拉杆、左右拉杆和后拉杆;所述拉杆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内滑块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之外,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外滑块固定连接后连杆,在内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将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控制器或云系统输入端连接形成预警系统。
2.一种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包括支撑横梁和牵引端部以及牵引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铰接中推杆、左右拉杆和后拉杆;所述拉杆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内滑块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之外,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外滑块固定连接后连杆,在内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所述中推杆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外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连体管支撑壁外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所述中推杆的上端与天花板连接,利用中推杆支撑牵引端部;各拉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铰接座固定在天花板上;中推杆和各拉杆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组合球体,通过各拉杆对牵引端部提供均衡的牵引力,使各拉杆与其对应中心的中推杆形成相斥关系,将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控制器或云系统输入端连接形成预警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采用MEMS压力传感器,每组支架随MEMS压力传感器配置有MEMS加速度计或MEMS陀螺仪用于感知支架的位移变化并预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支撑横梁两端的牵引端部分别为组合球体,组合球体包括内半球、外左1/4球和外右1/4球组合并固定形成圆球体,从而存在前后对接缝和左右对接缝,在位于支撑横梁正上方的前后对接缝处设置有中球腔,中球腔外侧有腔口,腔口直径小于中球腔直径,中推杆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子球体直径大于腔口直径,中推杆下端的子球体匹配套装于中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在位于中球腔左右两侧对称位置的前后对接缝处分别设置有左、右球腔,左、右球腔的外侧分别有腔口,左、右腔口直径分别小于左、右球腔直径,左右拉杆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子球体直径大于腔口直径,左、右拉杆下端的子球体分别匹配套装于左、右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在位于中球腔正后方位置的左右对接缝处设置有后球腔,后球腔的外侧有腔口,腔口直径小于后球腔直径,后拉杆的下端连接有膨出的子球体,子球体直径大于腔口直径,后拉杆下端的子球体匹配套装于后球腔内,能够自由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半球、外左1/4球和外右1/4球组合的对接面设置有凸凹配合结构,相邻对接面的凸凹配合结构能够相嵌装在一起。
6.一种应用于抗震支架预警系统的预警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内滑块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之外,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外滑块固定连接后连杆,在内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内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
7.一种应用于抗震支架预警系统的预警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连体管,连体管的一端为螺套另一端为支撑壁,连体管的两侧对称开有侧孔而形成了连体杆两端连接螺套和支撑壁结构体,螺套内连接螺杆,支撑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两侧滑套内分别套装有滑杆,在所述连体管内套装有内滑块,内滑块的两侧凸出所述侧孔之外,两侧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内滑块的两侧,两侧滑杆的外端分布固定在外滑块的两侧,外滑块固定连接后连杆,在外滑块与支撑壁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且位于支撑壁外侧套装有传感器垫片,位于传感器垫片内侧套装有MEMS压力传感器,支撑壁上设置有传感器引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预警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杆的两内侧面为凹弧面,所述内滑块位于连体管内腔中的部分含有凸弧面,内滑块的凸弧面中心与对应连体杆的凹弧面中心贴合装配。
CN201921402914.5U 2019-08-27 2019-08-27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07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2914.5U CN212107219U (zh) 2019-08-27 2019-08-27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2914.5U CN212107219U (zh) 2019-08-27 2019-08-27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7219U true CN21210721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0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291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07219U (zh) 2019-08-27 2019-08-27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72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8516A (zh) * 2019-08-27 2019-10-29 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8516A (zh) * 2019-08-27 2019-10-29 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7983B (zh) 铸造的结构屈服熔丝
CN210919788U (zh) 抗震支架的减震阻尼自适应连接球节点
CN212107219U (zh)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CN103362239B (zh) 拉索结构过载保护装置和由其构成的自平衡索桁架
CN210739704U (zh) 一种基于金属橡胶三向减振的管路吊架
CN112227179B (zh) 一种斜拉索外置式阻尼器用的位移放大装置及斜拉桥
CN110388516A (zh) 抗震支架预警系统和预警拉杆
CN110425369A (zh) 减震阻尼调节抗震支架
CN213448103U (zh) 一种拉索或吊杆用自适应阻尼减振装置
CN215054176U (zh) 一种复合阻尼器
CN202248289U (zh) 一种节点装置
CN210134535U (zh) 一种圆竹对接连接结构
CN210263179U (zh)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CN110425370B (zh) 活动卡接抗震支架及卡套组合件专用工具
CN214500285U (zh) 一种可拆卸组合使用的抗震支架
CN218441243U (zh) 一种抗震支架
CN215054175U (zh) 一种基于滑动摇摆机制的摇摆墙
CN215981161U (zh) 一种抗震支架
CN205449657U (zh) 一种用于带有中心管杆类载荷试验的装夹装置
CN219825758U (zh) 一种用于连接不同高度建筑的框架幕墙结构
CN220771148U (zh) 大跨度烟道
CN219954649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抗震管廊支吊架
CN218510414U (zh) 一种单管双向支撑
CN201137498Y (zh) 缓冲支架梁
CN215635416U (zh) 一种防止松动的紧固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