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4507U -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4507U
CN212104507U CN202020090835.1U CN202020090835U CN212104507U CN 212104507 U CN212104507 U CN 212104507U CN 202020090835 U CN202020090835 U CN 202020090835U CN 212104507 U CN212104507 U CN 212104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tand
bolt fastening
energy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08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钏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xu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908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4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4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4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该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内均匀开有多个侧板固定孔,相邻的两个立柱的统一的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侧板,立柱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第一连接钢,第一连接钢的内壁开有多个固定孔,膨胀螺栓卡接于地面,立柱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第二连接钢,其中一组对角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的顶部外壁通过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大梁。本实用新型将整个建筑设计为框架填充结构,且框架为四个立柱,填充物为四个侧板和一个顶板,且立柱、侧板和顶板均采用钢材作为材料,相比通常以往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建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也迅速拔地而起,目前的建筑大多数为固定式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框架,后续以空心砖填充框架构成,这种建筑存在能耗高,产生建筑垃圾多、成本高的缺点。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688780Y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包括基础平台,基础平台是由平台盖和网格式砼桩柱填充平台组成,平台是由网格支撑架、管形砼桩柱和在支撑架里填充的绝热材料组成,平台盖下的柱脚放在管形砼桩柱里;平台盖上的四周固定槽钢,型钢作为立柱,焊接在槽钢里;梁为型钢,与柱为焊连接;墙板镶在由型钢围成的墙板框内,墙板框与立柱为焊连接。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大量的钢材,并且基础平台还是使用以往的混凝土结构,因此还存在成本高且产生的建筑垃圾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产生建筑垃圾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内均匀开有多个侧板固定孔,相邻的两个立柱的统一的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侧板,立柱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第一连接钢,第一连接钢的内壁开有多个固定孔,每个固定孔的内壁包裹有膨胀螺栓,膨胀螺栓卡接于地面。
为了使得建筑更加牢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第二连接钢,其中一组对角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的顶部外壁通过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大梁,另外一组对角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高度调节钢,两个高度调节钢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第一大梁。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符合当代社会对能源的清洁环保的要求,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顶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支架,顶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支架,两个第一支架和两个第二支架的相同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太阳能电池板。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人们对建筑内部的照明需求,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大梁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灯座,灯座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灯泡,灯座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进出,并且具有通风透气和采光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侧内壁铰接有门,侧板对称于门的一侧内壁铰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三支架,两个第三支架的内壁均卡接有平板玻璃。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降噪的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侧板、门和顶板的内壁均包裹有夹心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侧板、门和顶板的内部设置有一层夹心层,降低了钢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建筑自重和建筑制造成本,而且夹心层使用的是闭泡分子结构,可以杜绝水汽的凝结,并且夹心层是设计,可以使得本建筑具有保温降噪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整个建筑设计为框架填充结构,且框架为四个立柱,填充物为四个侧板和一个顶板,且立柱、侧板和顶板均采用钢材作为材料,相比通常以往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建筑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且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通过第二连接钢分别固定于对角的立柱外壁上,可以使得建筑更加牢固。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两个第一支架和两个第二支架与建筑相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太阳能电池板中,可以在需要时为建筑提供电力,并且,利用光伏效应来为本装置提供电力,符合了当代社会对能源的清洁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彩钢夹心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侧板;3-第一支架;4-太阳能电池板;5-第二支架;6-顶板;7-门;8-第一连接钢;9-膨胀螺栓;10-第二连接钢;11-第一大梁;12-第二大梁;13-侧板固定孔;14-平板玻璃;15-第三支架;16-灯泡;17-灯座;18-高度调节钢;19-夹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的内均匀开有多个侧板固定孔13,相邻的两个立柱1的统一的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侧板2,立柱1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第一连接钢8,第一连接钢8的内壁开有多个固定孔,每个固定孔的内壁包裹有膨胀螺栓9,膨胀螺栓9卡接于地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四个立柱1和四个侧板2共同组成的空间可供人居住,且立柱1和侧板2均采用钢材作为材料,在搭建建筑时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具体的,所述立柱1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第二连接钢10,其中一组对角的两个第二连接钢10的顶部外壁通过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大梁12,另外一组对角的两个第二连接钢10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高度调节钢18,两个高度调节钢18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第一大梁11。
本实施例中:第一大梁11和第二大梁12通过第二连接钢10分别固定于对角的立柱1外壁上,可以使得建筑更加牢固。
具体的,所述第一大梁11和第二大梁12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6,顶板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支架3,顶板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支架5,两个第一支架3和两个第二支架5的相同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太阳能电池板4。
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两个第一支架3和两个第二支架5与建筑相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4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太阳能电池板4中,可以在需要时为建筑提供电力,并且,利用光伏效应来为本装置提供电力,符合了当代社会对能源的清洁环保的要求。
具体的,所述第二大梁12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灯座17,灯座17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灯泡16,灯座1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于太阳能电池板4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灯座17与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导线连接,灯泡16与灯座17通过螺纹连接,可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4为灯泡16提供电力,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内部的照明需求。
具体的,所述侧板2的一侧内壁铰接有门7,侧板2对称于门7的一侧内壁铰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三支架15,两个第三支架15的内壁均卡接有平板玻璃14。
本实施例中:门7铰接于侧板2的内壁上,可以使得居住人员通过开关门7来进出建筑,两个第三支架15和卡接于第三支架15内壁的平板玻璃14可以实现其具有窗户的作用,在满足日常通风透气的需求同时还具有采光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侧板2、门7和顶板6的内壁均包裹有夹心层19。
本实施例中:夹心层19使用的是闭泡分子结构,可以杜绝水汽的凝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四个立柱1、四个侧板2和顶板6共同组成的空间可供人居住,其次,门7铰接于侧板2的内壁上,可以使得居住人员通过开关门7来进出建筑,两个第三支架15和卡接于第三支架15内壁的平板玻璃14可以实现其具有窗户的作用;随后,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两个第一支架3和两个第二支架5与建筑相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4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太阳能电池板4中;最后,灯座17与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导线连接,灯泡16与灯座17通过螺纹连接;以上所述结构装置共同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人们居住时照明、通风透气、采光以及电力的基本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内均匀开有多个侧板固定孔(13),相邻的两个立柱(1)的统一的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侧板(2),立柱(1)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第一连接钢(8),第一连接钢(8)的内壁开有多个固定孔,每个固定孔的内壁包裹有膨胀螺栓(9),膨胀螺栓(9)卡接于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第二连接钢(10),其中一组对角的两个第二连接钢(10)的顶部外壁通过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大梁(12),另外一组对角的两个第二连接钢(10)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高度调节钢(18),两个高度调节钢(18)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第一大梁(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梁(11)和第二大梁(12)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6),顶板(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支架(3),顶板(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支架(5),两个第一支架(3)和两个第二支架(5)的相同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太阳能电池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大梁(12)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灯座(17),灯座(17)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灯泡(16),灯座(1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于太阳能电池板(4)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一侧内壁铰接有门(7),侧板(2)对称于门(7)的一侧内壁铰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三支架(15),两个第三支架(15)的内壁均卡接有平板玻璃(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门(7)和顶板(6)的内壁均包裹有夹心层(19)。
CN202020090835.1U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Active CN212104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0835.1U CN212104507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0835.1U CN212104507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4507U true CN212104507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7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0835.1U Active CN212104507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4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1352B (zh) 模块化集成房屋
CN108729551A (zh) 一种多功能盥洗模块集装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104507U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建筑物
CN208950375U (zh) 可移动式模块化度假屋
CN209891589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屋面内天沟防水节点结构
CN207646877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便于拆卸的移动板房
CN207794414U (zh) 一种尖顶集装箱活动房
CN207063580U (zh) 一种可移动防风抗震移动板房建筑结构
CN213174923U (zh) 一种稳定性能好的钢结构板房
CN216380168U (zh) 一种一体式双层铝板隔热单元幕墙
CN206091496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发电功能的干煤棚
CN208039528U (zh) 一种t型钢连接的墙体及其建筑房屋
CN208518163U (zh) 一种大跨度拱形钢结构网架屋顶
CN204804379U (zh) 农村太阳能整体空间模块化拼搭式建筑
CN210194884U (zh) 一种折叠钢构房
CN208668601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钢结构厂房结构
CN209145008U (zh) 一种多功能盥洗模块集装箱结构
CN206667480U (zh) 蜂巢式活动房
CN108518030B (zh) 大规格通风采光天窗
CN201695517U (zh) 一种钢架钢索构成的封闭式建筑结构
CN221001424U (zh) 一种新型集装箱房屋结构
CN215406830U (zh) 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保温隔热单元块屋盖
CN108252434A (zh) 一种t型钢连接的墙体及其建筑房屋
CN214574669U (zh) 模块化折叠救灾住所
CN219952484U (zh) 一种天窗与光伏发电板一体化的体育馆屋顶天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8

Address after: Room 105, Building 6, No. 121 Shuangyong West Road, Langya District,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 Xudong

Patentee after: Wang Shaomin

Address before: 310000 No.3, group 10, xinmiaoqian village, Yipeng street,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g Chuann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8

Address after: Room 2201, 22nd Floor, Kaidike Gran Yuntian Hotel, No. 18 Beichen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Zhongxu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5, Building 6, No. 121 Shuangyong West Road, Langya District,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Xudong

Patentee before: Wang Shao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