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8309U -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8309U
CN212088309U CN202020362883.1U CN202020362883U CN212088309U CN 212088309 U CN212088309 U CN 212088309U CN 202020362883 U CN202020362883 U CN 202020362883U CN 212088309 U CN212088309 U CN 212088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sheet
layer
protective clothing
replac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28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9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9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9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9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28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8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8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8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包括脚套、防护帽、防护上衣和防护裤子;所述防护上衣的腋下设置有第一透气口,所述第一透气口上覆盖有第一可替换片,所述第一可替换片由内到外包括亲水层、吸水层和拒水层;所述第一可替换片周圈设置有第一延长片,所述第一延长片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透气口的外径,所述第一延长片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本申请的多次使用防护服,因人身体一些部位汗腺多,出汗量大,汗液气味大,有一定腐蚀性和着色性,在可多次使用的防护服的易出汗位置设置可替换贴片,每次使用过后将贴片去除再对防护服的主体进行洗涤、消毒。降低了防护服每次清洁时的清洁步骤、时间和成本并,增加了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防护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现阶段使用的医用防护服95%均是使用一次性防护服,但是因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防护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紧缺状态,直接接收和治疗相关病患的医院不到不得已不脱下或更换防护服,其它医院医生和排查港点则无防护服可用,有些医院药店则是一套防护服多次使用,穿着几星期之久。防护服还经常要使用在需要经过消毒通道的使用环境下,消毒通道经常使用喷洒消毒喷雾进行消毒,大部分防护服会因接触消毒喷雾使得阻挡水和血液的性能大幅下降。
并且现阶段的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均是从头到脚一种材料的连体结构,但是人身体不同位置受热后出汗量不同,使得需要的透气性也不同,因此,同一种材料制备使穿着的舒适性很差再者并且不同材料的价格差异也非常大,吸收汗液量大后护理困难度也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部分可替换的可多次使用并不怕洗涤和消毒。
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包括脚套、防护帽、防护上衣和防护裤子;
所述防护上衣的腋下设置有第一透气口,所述第一透气口上覆盖有第一可替换片,所述第一可替换片由内到外包括亲水层、吸水层和拒水层;
所述第一可替换片周圈设置有第一延长片,所述第一延长片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透气口的外径,所述第一延长片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汗液气味大,有一定腐蚀性和着色性,在可多次使用的防护服的易出汗位置设置可替换贴片,每次使用过后将贴片去除再对防护服的主体进行洗涤、消毒。降低了防护服每次清洁时的清洁步骤、时间和成本。并增加了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延长片通过粘结胶粘接在防护服上,既能固定可替换片,又能将过可替换片与防护服之间密封,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亲水层为亲水纺粘无纺布,吸水层由木浆纤维和活性炭纤维混合制备,拒水层为拒水熔喷无纺布。
在上述方案中,亲水层迅速将水汽吸收,并最终传递给吸水能力很强的吸水层,并除去异味,拒水层过滤小颗粒、阻止病菌入侵,同时还起到向内防水和向外扩散吸水层的汗液的作用。巧妙的利用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既能够快速的将水汽从内向外方向排散,从而减小因水汽排出不及时造成的体表有水粘住感、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效的将小颗粒和病菌过滤;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拒水层的拒水纺粘无纺布上固载有固载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
在上述方案中,将高聚碘离子通过化学键牢牢地固定在纤维表面,通过表面的高聚碘离子与细菌或病毒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空气消毒;该杀菌消毒层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能高、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消毒寿命长、无残留、不腐蚀和消毒成本低等特点,特别是该材料能够在有人存在条件下进行空气消毒。设置多层杀菌消毒层,使杀菌消毒彻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可替换片向身体一侧突出形成凸状的立体形状。
在上述方案中,腋下的替换片形成对应腋下形状形成凸状再附着在防护服相应位置,使用时服帖性好,更好的提高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可替换片包括靠近身体一侧的体侧片和靠近手臂一侧的臂侧片,所述体侧片和臂侧片上端接合形成接合边,所述接合边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接合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接合边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与腋下匹配的凹槽。
在上述方案中,接合边在腋下中部形成最低点,然后向身体前后两侧向上延伸更贴合身体,使用后穿着更舒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上衣的背后设置有第二透气口,所述第二透气口上覆盖有第二可替换片,所述第二可替换片由内到外包括吸水层、亲水层和拒水层;所述第二可替换片周圈设置有第二延长片,所述第二延长片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透气口的外径,所述第二延长片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背部也较易出汗,汗液气味大,有一定腐蚀性和着色性,在可多次使用的防护服的易出汗位置设置可替换贴片,每次使用过后将贴片去除再对防护服的主体进行洗涤、消毒。降低了防护服每次清洁时的清洁步骤、时间和成本。并增加了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中,亲水层迅速将水汽吸收,并最终传递给吸水能力很强的吸水层,并除去异味,拒水层过滤小颗粒、阻止病菌入侵,同时还起到向内防水和向外扩散吸水层的汗液的作用。巧妙的利用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既能够快速的将水汽从内向外方向排散,从而减小因水汽排出不及时造成的体表有水粘住感、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效的将小颗粒和病菌过滤;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延长片通过粘结胶粘接在防护服上,既能固定可替换片,又能将过可替换片与防护服之间密封,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拒水层的拒水纺粘无纺布上固载有固载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
在上述方案中,将高聚碘离子通过化学键牢牢地固定在纤维表面,通过表面的高聚碘离子与细菌或病毒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空气消毒;该杀菌消毒层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能高、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消毒寿命长、无残留、不腐蚀和消毒成本低等特点,特别是该材料能够在有人存在条件下进行空气消毒。设置多层杀菌消毒层,使杀菌消毒彻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可替换片包括主体和肩片,所述肩片位于所述第二可替换片主体上方两侧。
在上述方案中,增加贴合的牢度,并也可将肩部的汗液吸收并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上衣颈部设置有环绕颈部的衣领,所述衣领内部设置有第三可替换片,所述第三可替换片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亲水层、吸水层和粘结层。
在上述方案中,颈部运动多,易磨损也易出汗,放置替换片可增加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中,亲水层迅速将水汽吸收,并最终传递给吸水能力很强的吸水层,并除去异味,拒水层过滤小颗粒、阻止病菌入侵,同时还起到向内防水和向外扩散吸水层的汗液的作用。巧妙的利用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既能够快速的将水汽从内向外方向排散,从而减小因水汽排出不及时造成的体表有水粘住感、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效的将小颗粒和病菌过滤;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帽与所述防护上衣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方便对防护帽的替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衣领相匹配的第三延长片,所述第三延长片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延长片通过粘结胶粘接在防护服上,既能固定可替换片,又能将过可替换片与防护服之间密封,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延长片、第二延长片和第三延长片均在外边沿处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片。
在上述方案中,方便对可替换片的撕除。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多次使用防护服,因人身体一些部位汗腺多,出汗量大,汗液气味大,有一定腐蚀性和着色性,在可多次使用的防护服的易出汗位置设置可替换贴片,每次使用过后将贴片去除再对防护服的主体进行洗涤、消毒。降低了防护服每次清洁时的清洁步骤、时间和成本。并增加了防护服的使用寿命。可替换片由内到外包括亲水层、吸水层和拒水层,亲水层为亲水纺粘无纺布,吸水层由木浆纤维和活性炭纤维混合制备,拒水层为拒水熔喷无纺布。亲水层迅速将水汽吸收,并最终传递给吸水能力很强的吸水层,并除去异味,拒水层过滤小颗粒、阻止病菌入侵,同时还起到向内防水和向外扩散吸水层的汗液的作用。巧妙的利用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既能够快速的将水汽从内向外方向排散,从而减小因水汽排出不及时造成的体表有水粘住感、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效的将小颗粒和病菌过滤;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的第一可替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背面透气拒水层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内部通风管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的可替换片的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的脚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背面出气孔的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的过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气防护服材料结构图。
附图标记:
1-防护上衣;
11-第一出气孔组;
12-第一可替换片;
121-体侧片;
122-臂侧片;
123-接合边;
124-第一延长片;
13-第二可替换片;
131-第二延长片;
1311-主体;
1312-肩片;
14-衣领;
2-脚套;
21-脚套部;
22-紧固部;
23-耐磨鞋底;
24-延长边
3-脚踩气泵;
31-进气口;
32-出气口;
33-过滤装置;
331-过滤装置外壳;
332-进风口;
333-出风口;
334-吸附层组;
335-杀菌消毒层组;
336-第一透气拒水层;
34-通风管;
35-顶板;
36-底板;
4-防护裤子;
41-第二出气孔组;
5-防护帽;
51-第三出气孔组;
6-第二透气拒水层;
711-基布;
712-拒水涂层;
72-中层;
73-内层;
74-粘合点;
8-面罩。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参见图1-10所示,为本申请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包括脚套2、防护帽5、防护上衣1和防护裤子4;
所述防护上衣1的腋下设置有第一透气口,所述第一透气口上覆盖有第一可替换片12,所述第一可替换片12由内到外包括亲水层、吸水层和拒水层;
所述第一可替换片12周圈设置有第一延长片124,所述第一延长片 124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透气口的外径,所述第一延长片124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汗液气味大,有一定腐蚀性和着色性,在可多次使用的防护服的易出汗位置设置可替换贴片,每次使用过后将贴片去除再对防护服的主体1311进行洗涤、消毒。降低了防护服每次清洁时的清洁步骤、时间和成本。并增加了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延长片通过粘结胶粘接在防护服上,既能固定可替换片,又能将过可替换片与防护服之间密封,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亲水层为亲水纺粘无纺布,吸水层由木浆纤维和活性炭纤维混合制备,拒水层为拒水熔喷无纺布。
在上述方案中,亲水层迅速将水汽吸收,并最终传递给吸水能力很强的吸水层,并除去异味,拒水层过滤小颗粒、阻止病菌入侵,同时还起到向内防水和向外扩散吸水层的汗液的作用。巧妙的利用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既能够快速的将水汽从内向外方向排散,从而减小因水汽排出不及时造成的体表有水粘住感、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效的将小颗粒和病菌过滤;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拒水层的拒水纺粘无纺布上固载有固载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
在上述方案中,将高聚碘离子通过化学键牢牢地固定在纤维表面,通过表面的高聚碘离子与细菌或病毒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空气消毒;该杀菌消毒层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能高、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消毒寿命长、无残留、不腐蚀和消毒成本低等特点,特别是该材料能够在有人存在条件下进行空气消毒。设置多层杀菌消毒层,使杀菌消毒彻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可替换片12向身体一侧突出形成凸状的立体形状。
在上述方案中,腋下的替换片形成对应腋下形状形成凸状再附着在防护服相应位置,使用时服帖性好,更好的提高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可替换片包括靠近身体一侧的体侧片121和靠近手臂一侧的臂侧片122,所述体侧片121和臂侧片122上端接合形成接合边123,所述接合边123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接合边123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接合边123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与腋下匹配的凹槽。
在上述方案中,接合边123在腋下中部形成最低点,然后向身体前后两侧向上延伸更贴合身体,使用后穿着更舒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上衣1的背后设置有第二透气口,所述第二透气口上覆盖有第二可替换片13,所述第二可替换片13由内到外包括吸水层、亲水层和拒水层;所述第二可替换片13周圈设置有第二延长片131,所述第二延长片1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透气口的外径,所述第二延长片131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背部也较易出汗,汗液气味大,有一定腐蚀性和着色性,在可多次使用的防护服的易出汗位置设置可替换贴片,每次使用过后将贴片去除再对防护服的主体1311进行洗涤、消毒。降低了防护服每次清洁时的清洁步骤、时间和成本。并增加了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中,亲水层迅速将水汽吸收,并最终传递给吸水能力很强的吸水层,并除去异味,拒水层过滤小颗粒、阻止病菌入侵,同时还起到向内防水和向外扩散吸水层的汗液的作用。巧妙的利用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既能够快速的将水汽从内向外方向排散,从而减小因水汽排出不及时造成的体表有水粘住感、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效的将小颗粒和病菌过滤;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延长片通过粘结胶粘接在防护服上,既能固定可替换片,又能将过可替换片与防护服之间密封,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拒水层的拒水纺粘无纺布上固载有固载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
在上述方案中,将高聚碘离子通过化学键牢牢地固定在纤维表面,通过表面的高聚碘离子与细菌或病毒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空气消毒;该杀菌消毒层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能高、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消毒寿命长、无残留、不腐蚀和消毒成本低等特点,特别是该材料能够在有人存在条件下进行空气消毒。设置多层杀菌消毒层,使杀菌消毒彻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可替换片13包括主体1311和肩片 1312,所述肩片1312位于所述第二可替换片13主体1311上方两侧。
在上述方案中,增加贴合的牢度,并也可将肩部的汗液吸收并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上衣1颈部设置有环绕颈部的衣领14,所述衣领14内部设置有第三可替换片,所述第三可替换片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亲水层、吸水层和粘结层。
在上述方案中,颈部运动多,易磨损也易出汗,放置替换片可增加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中,亲水层迅速将水汽吸收,并最终传递给吸水能力很强的吸水层,并除去异味,拒水层过滤小颗粒、阻止病菌入侵,同时还起到向内防水和向外扩散吸水层的汗液的作用。巧妙的利用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既能够快速的将水汽从内向外方向排散,从而减小因水汽排出不及时造成的体表有水粘住感、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效的将小颗粒和病菌过滤;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帽5与所述防护上衣1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方便对防护帽5的替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帽5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衣领14 相匹配的第三延长片,所述第三延长片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延长片通过粘结胶粘接在防护服上,既能固定可替换片,又能将过可替换片与防护服之间密封,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延长片124、第二延长片131和第三延长片均在外边沿处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片。
在上述方案中,方便对可替换片的撕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脚套2内底部设置有脚踩气泵3,所述脚踩气泵3上设置有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所述防护服上设置有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所述进气口31和所述进气装置连通,所述出气口32与所述防护服穿着后的内腔连通;
所述进气装置包设置在脚套2上的进气孔和密封覆盖在所述进气孔外侧的过滤装置33,所述过滤装置33包括过滤装置外壳331,所述过滤装置外壳331两侧设置有进风口332和出风口333;所述进风口332与大气连通,所述出风口333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过滤装置33外壳内进风口332和出风口333之间设置有过滤芯。
在上述方案中,在防护服内的脚底位置设置脚踩气泵3,每当人行走或自主抬压脚时,抬脚时就会从外界通过防护服上的进气装置抽气进入脚踩气泵3中,再落脚踩踏脚踩气泵3时,气泵中的气就会吹入穿着后防护服的内腔中,风再通过防护服上的出气装置排出,在穿着后防护服的内腔中形成风,可降低穿着后防护服的内腔中的温度,并增加穿着后防护服的内腔中空气的流动和交换,净化了穿着后防护服的内腔中的空气,防止细菌滋生。大大的提高了穿着防护服人员的穿着舒适度。
在防护服上设置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均设置防病毒的过滤结构,保证了进风的干净,也防止病毒、细菌等从出风处进入,保护了穿着人员的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在双脚的鞋套中均设置有脚踩气泵3。
在上述方案中,可增加供风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33周圈设置有延长条,所述延长条内侧设置有粘接胶。
在上述方案中,延长条通过粘结胶粘接在脚套2上,既能固定过滤装置33,又能将过滤装置33与脚套2之间密封,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芯包括吸附层组334和杀菌消毒层组335,所述吸附层组334由若干个吸附层平行排列呈梳状,所述杀菌消毒层组335由若干个杀菌消毒层平行排列呈梳状,所述吸附层与杀菌消毒层相互穿插在一起。
在上述方案中,因为通过脚踩气泵3吸进空气,空气的流量和流速很大。吸附层吸附空气中的浮尘,杀菌消毒层吸附并杀掉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交替设置吸附层和杀菌消毒层,使空气净化的彻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吸附层为熔喷无纺布,所述吸附层由进风口332向出风口333密度依次升高。
在上述方案中,空气中会包含较多浮尘,浮尘容易堵塞滤芯,降低滤芯使用寿命,减低了空气的流量。吸附层设置成由进风口332向出风口333 密度依次升高,将空气中的浮尘逐层过滤。增加滤芯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杀菌消毒层是固载有固载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的纤维制备的,其中,纤维为网状纤维,所述网状纤维为网状活性炭纤维、网状尼龙纤维或网状聚酯纤维。
在上述方案中,将高聚碘离子通过化学键牢牢地固定在纤维表面,通过表面的高聚碘离子与细菌或病毒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空气消毒;该杀菌消毒层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能高、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消毒寿命长、无残留、不腐蚀和消毒成本低等特点,特别是该材料能够在有人存在条件下进行空气消毒。设置多层杀菌消毒层,使杀菌消毒彻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风口332外附着有第一透气拒水层 336,所述出风口333上设置有仅向防护服内侧方向进气的单向阀。
在上述方案中,设置透气拒水层防止水进入污染滤芯,并防止液体携带病毒入内,优选地,透气拒水层为拒水纺粘无纺布层。
设置仅向防护服内侧方向进气单向阀,防止脚踩气泵3出气时在进气孔排出,更好的增加防护服内空气的流动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气口32通过通风管34与穿着后的所述防护服的内侧连通,所述通风管34由脚底延伸至头部,沿着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出风孔。
在上述方案中,通风管34延身体方向延伸并在上面均匀分布出风孔,使得身体各个部分均能感受的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包括两条通风管34道,两条通风管34道分布与两脚的脚踩气泵3连接,并延人体后侧向头部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风孔朝向身体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风口朝向人身体设置使使用者更好的接受风,增加舒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通风管34为截面是长方形的柔性管,截面较长的边与身体平行。
在上述方案中,身体对通风管34的感受最小,几乎感觉不到通风管 34的存在,提高使用舒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气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护上衣1背部的第一出气孔组11、设置在双腿部的第二出气孔组41和设置在头部的第三出气孔组51;
所述第一出气孔组11、第二出气孔组41和第三出气孔组51均包括若干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设置有仅能出气的单向阀。
在上述方案中,在身体不同位置设置出气孔,使出气更加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气孔组11、第二出气孔组41 和第三出气孔组51外侧覆盖有第二透气拒水层6。
在上述方案中,设置透气拒水层防止液体携带病毒入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透气拒水层为拒水纺粘无纺布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脚踩气泵3为风箱式脚踏气泵,所述脚踩气泵3设置在脚跟处,所述脚踩气泵3包括顶板35和底板36,所述顶板35和所述底板36之间呈大于0°小于90°的夹角,所述顶板35和所述底板36间距较大的一侧靠近脚跟后端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脚踩气泵3的形状及设置位置和方向穿着起来无违和感,并符合行走时脚部的运动形态,既舒适进风效率又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护帽5、防护上衣1和防护裤子4一体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帽包括密封面罩8。
在上述方案中,因为有泵气结构,因此将面部密封也不会产生缺氧的情况,也省去了佩戴护目镜和口罩的麻烦。
第一出气孔组11可与第二透气口为相同的开口,覆盖在第一出气孔组11外的第二透气拒水层6可与第二可替换片13相互替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护服,由外至内包括外层、中层72和内层73;所述外层为拒水机织布,所述中层72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压织物,所述内层73为采用经纳米双疏技术处理的棉布层;
所述拒水机织布包括基布711和拒水涂层712,所述拒水拒油涂层包括由聚四氟乙烯纳米级微粉、二氧化钛纳米级微粉和交联剂和水性涂层胶。
在上述方案中,防护服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包括三层防护,增强医用防护服的整体物理性能,且三个防护层采用不同的防护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并且使用结构和材料均可多次使用,可进行洗涤和消毒。
其中,防护服中间层为层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层压织物,由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多层复合而成,优选4~7层复合。
最内层73为采用经纳米双疏技术处理的具有防水、防油性能的棉布层,该层防护结构支持多次洗涤,且作为里层,可使医护人员穿着具有舒适感,不会产生过敏现象。
纳米级粉体具有最低的表面张力,这些纳米级粉体与基布711纤维结合,充满到纤维内外表面,使织物的纤维具有拒水拒油防污能力。另外,由于添加了纳米级粉体,使纤维表面的粗糙程度达到纳米水平,即施加到纤维表面,覆盖层上的颗粒是纳米级。这样织物就具有了非常好的拒油拒水性能,从而在织物表面呈现拒油拒水功能。
通过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使得产品用于医用防护服,在具有透湿、透气性能的同时,还可具有良好的屏蔽水、血液、体液等液体的功能,耐洗性好,可重复多次使用,还可耐医学高温消毒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基布711由经纱和纬纱机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为70-80D/34-38F涤纶长丝。所述基布711做过拒水处理,拒水处理采用拒水剂和拒水增效剂,所述拒水剂以偏二氯乙烯、十八烷基丙烯酸酯、羟甲基丙烯酸酰胺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四种单体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而成;所述拒水增效剂为异氰酸酯溶液。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层与所述中层72之间和所述中层72所述内层73之间均均匀的设置有粘合点74。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粘合点74粘合比常规涂层制品透湿性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粘合点74的直径为0.2-1.5毫米,粘合点74之间的间距为0.2-1.0毫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压织物由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多层复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压织物上均匀的分布有 10-500纳米的微孔,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压织物厚度为0.01-0.1毫米。
在上述方案中,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压织物作为病毒的阻隔防护层比一般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防护病毒能力更强,耐洗涤性能更好,使用次数更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层73嵌织有多条导电纤维,所述相邻导电纤维之间的间距为5-50毫米。
在上述方案中,导电纤维的设置可使防护服抗静电,增加穿着舒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包括脚套2、防护帽5、防护上衣1和防护裤子4;所述脚套2与所述防护裤子4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脚套2因长时间踩踏和与地面摩擦,受损率会远高于防护服的其他部分,因此需要高频的更换,仅更换脚套2可大大节省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脚套2包括脚套2部和紧固部22,穿着时候所述脚套2部套设在脚上,所述紧固部22套设在脚腕和小腿上,所述紧固部22由周向由弹性的材质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脚套2易与防护服分离,易更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脚套2部和所述紧固部22无缝粘接。
在上述方案中,防止外部的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部22上端设置有延长边24,所述延长边24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延长边24通过粘结胶粘接在防护服上,既能固定可替换片,又能将过可替换片与防护服之间密封,防止空气进入防护服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延长边24在外边沿处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片。
在上述方案中,方便对延长边24的撕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脚套2外侧底部设置有耐磨鞋底23,所述耐磨鞋底23一侧设置有粘结胶层,所述耐磨鞋底23通过所述粘结胶层与所述脚套2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增加脚底耐磨结构,增加脚套2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层73喷涂有纳米银抗菌剂。
在上述方案中,内部抗菌,使穿着更舒适。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脚套、防护帽、防护上衣和防护裤子;
所述防护上衣的腋下设置有第一透气口,所述第一透气口上覆盖有第一可替换片,所述第一可替换片由内到外包括亲水层、吸水层和拒水层;
所述第一可替换片周圈设置有第一延长片,所述第一延长片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透气口的外径,所述第一延长片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替换片向身体一侧突出形成凸状的立体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替换片包括靠近身体一侧的体侧片和靠近手臂一侧的臂侧片,所述体侧片和臂侧片上端接合形成接合边,所述接合边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接合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边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与腋下匹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上衣的背后设置有第二透气口,所述第二透气口上覆盖有第二可替换片,所述第二可替换片由内到外包括吸水层、亲水层和拒水层;所述第二可替换片周圈设置有第二延长片,所述第二延长片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透气口的外径,所述第二延长片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第二可替换片包括主体和肩片,所述肩片位于所述第二可替换片主体上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上衣颈部设置有环绕颈部的衣领,所述衣领内部设置有第三可替换片,所述第三可替换片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亲水层、吸水层和粘结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与所述防护上衣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衣领相匹配的第三延长片,所述第三延长片的内侧设置有粘接胶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片、第二延长片和第三延长片均在外边沿处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片。
CN202020362883.1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Active CN212088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2883.1U CN212088309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2883.1U CN212088309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8309U true CN21208830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2883.1U Active CN212088309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8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5034B2 (en) Ergonomic protective air filt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10346736A1 (en) Reusable Face Mask with Changeable Filters
CN212088183U (zh)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CN106343635B (zh) 防感染手术衣
CN111713785A (zh) 一种微正压透气防护服
CN106388087A (zh) 可重复使用的手术衣
CN106388088A (zh) 一种手术衣
CN105876935B (zh) 手术室用防辐射抑菌杀毒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110383A1 (en) Face mask
CN106360848A (zh) 手术衣
CN212088309U (zh) 一种多次使用防护服
CN211932748U (zh) 呼吸式防护衣医疗包、医疗防护系统
CN210017984U (zh) 一种具有杀菌及防渗透功能的手术衣
CN212465046U (zh) 一种透气防护服
CN206213351U (zh) 防感染手术衣
CN206227761U (zh) 手术衣
AU2020101945B4 (en) A covering for attenuating microorganisms.
CN212368352U (zh) 一种微正压透气防护服
CN112656061A (zh) 一种防护面罩
JP2022007889A (ja) マスク
CN206213353U (zh) 一种手术衣
TWM601972U (zh) 複合式多功能口罩
CN111820507A (zh) 一种具有杀菌及防渗透功能的手术衣
CN206564084U (zh) 教学用手术衣
CN206213352U (zh) 可重复使用的手术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