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0053U - 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0053U
CN212080053U CN202020067169.XU CN202020067169U CN212080053U CN 212080053 U CN212080053 U CN 212080053U CN 202020067169 U CN202020067169 U CN 202020067169U CN 212080053 U CN212080053 U CN 212080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orm wheel
gear
disc
sid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71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学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el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el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el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 filed Critical Wuhan Del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
Priority to CN2020200671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0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0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0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涉及蜗轮体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蜗轮蜗杆在使用过程中对结构安装精度的要求较高,在机体受到撞击或是冲击时容易对内部的蜗轮组造成损坏或是错位的问题。所述蜗轮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蜗杆组件,所述蜗杆组件包括螺纹转杆,所述螺纹转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环,且防撞环与螺纹转杆组合连接,所述防撞环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轴杆,且传动轴杆与螺纹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蜗轮壳罩,所述蜗轮组件包括蜗轮中心轴盘,所述蜗轮中心轴盘的表面设置有契合槽,所述蜗轮中心轴盘的外侧设置有齿轮盘,且蜗轮中心轴盘与齿轮盘组合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轮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结构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蜗轮与蜗杆在其中间平面内相当于齿轮与齿条,蜗杆又与螺杆形状相似,可以得到很大的传动比,比交错轴斜齿轮机构紧凑,两轮啮合齿面间为线接触,其承载能力大大高于交错轴斜齿轮机构,蜗杆传动相当于螺旋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故传动平稳、噪音很小,具有自锁性。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蜗杆带动蜗轮,而不能由蜗轮带动蜗杆。如在起重机械中使用的自锁蜗杆机构,其反向自锁性可起安全保护作用,传动效率较低,磨损较严重。蜗轮蜗杆啮合传动时,啮合轮齿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故摩擦损耗大、效率低。另一方面,相对滑动速度大使齿面磨损严重、发热严重,为了散热和减小磨损,常采用价格较为昂贵的减摩性与抗磨性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润滑装置,因而成本较高,蜗杆轴向力较大。
但是,现有的蜗轮蜗杆在使用过程中对结构安装精度的要求较高,在机体受到撞击或是冲击时容易对内部的蜗轮组造成损坏或是错位;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蜗轮蜗杆在使用过程中对结构安装精度的要求较高,在机体受到撞击或是冲击时容易对内部的蜗轮组造成损坏或是错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组件,所述蜗轮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蜗杆组件,所述蜗杆组件包括螺纹转杆,所述螺纹转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环,且防撞环与螺纹转杆组合连接,所述防撞环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轴杆,且传动轴杆与螺纹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蜗轮壳罩,所述蜗轮组件包括蜗轮中心轴盘,所述蜗轮中心轴盘的表面设置有契合槽,所述蜗轮中心轴盘的外侧设置有齿轮盘,且蜗轮中心轴盘与齿轮盘组合连接,所述齿轮盘的表面设置有圆形穿孔,且圆形穿孔有六个,所述齿轮盘的外侧设置有波纹齿槽。
优选的,所述蜗轮壳罩包括第一侧端壳罩和第二侧端壳罩,且第一侧端壳罩与第二侧端壳罩组合连接,所述第一侧端壳罩和第二侧端壳罩的表面均设置有中心开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端壳罩的外侧设置有锁紧螺杆,所述第二侧端壳罩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螺口,且锁紧螺杆与连接螺口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轮壳罩与蜗轮组件组合连接,且锁紧螺杆与齿轮盘通过圆形穿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转杆与齿轮盘通过波纹齿槽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侧端壳罩和第二侧端壳罩固定组合成的蜗轮壳罩,而在整个壳罩的表面设置有一定直径的缺口,这样可以露出内部的波纹齿槽,使其与上方的蜗杆进行连接,而通过蜗轮壳罩对内部的蜗轮形成包裹,在受到撞击时,可以通过外部的壳罩来承受撞击;
2、本实用新型的螺纹转杆的两端则设置有防撞环,防撞环的直径高度要大于螺纹转杆表面的螺纹槽高度,这样在受到撞击时,大面积的撞击物会先接触到防撞环,从而避免对螺纹槽造成磨损,导致无法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蜗轮壳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蜗轮组件;2、蜗杆组件;3、蜗轮壳罩;4、蜗轮中心轴盘;5、螺纹转杆;6、防撞环;7、传动轴杆;8、波纹齿槽;9、契合槽;10、齿轮盘;11、圆形穿孔;12、第一侧端壳罩;13、第二侧端壳罩;14、连接螺口;15、锁紧螺杆;16、中心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组件1,蜗轮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蜗杆组件2,蜗杆组件2包括螺纹转杆5,螺纹转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环6,且防撞环6与螺纹转杆5组合连接,防撞环6的直径高度要大于螺纹转杆5表面的螺纹槽高度,这样在受到撞击时,大面积的撞击物会先接触到防撞环6,从而避免对螺纹槽造成磨损,导致无法进行工作,防撞环6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轴杆7,且传动轴杆7与螺纹转杆5固定连接,蜗轮组件1的外表面设置有蜗轮壳罩3,在壳罩的表面设置有一定直径的缺口,这样可以露出内部的波纹齿槽8,蜗轮组件1包括蜗轮中心轴盘4,蜗轮中心轴盘4的表面设置有契合槽9,蜗轮中心轴盘4的外侧设置有齿轮盘10,且蜗轮中心轴盘4与齿轮盘10组合连接,齿轮盘10的表面设置有圆形穿孔11,且圆形穿孔11有六个,齿轮盘10的外侧设置有波纹齿槽8。
进一步,蜗轮壳罩3包括第一侧端壳罩12和第二侧端壳罩13,从蜗轮的两侧对其进行包裹保护,且第一侧端壳罩12与第二侧端壳罩13组合连接,第一侧端壳罩12和第二侧端壳罩13的表面均设置有中心开孔16,开孔与蜗轮中心轴盘4表面的契合槽9相互对应,便于进行使用。
进一步,第一侧端壳罩12的外侧设置有锁紧螺杆15,第二侧端壳罩1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螺口14,且锁紧螺杆15与连接螺口14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在壳罩安装好后,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只需将锁紧螺杆15从第一侧端壳罩12外部的开孔穿入,随后对准第二侧端壳罩13上的连接螺口14,通过转动锁紧螺杆15便可以完成固定。
进一步,蜗轮壳罩3与蜗轮组件1组合连接,且锁紧螺杆15与齿轮盘10通过圆形穿孔11连接,通过蜗轮壳罩3对内部的蜗轮进行包裹,在受到撞击时,可以通过外部的壳罩来承受撞击。
进一步,螺纹转杆5与齿轮盘10通过波纹齿槽8转动连接,当蜗轮转动时,螺纹转杆5表面的旋转螺纹就会沿着波纹齿槽8进行旋转,从而改变动能的传递方向。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第一侧端壳罩12与蜗轮组件1进行组合,在组合时需要将第一侧端壳罩12上的中心开孔16,开孔与蜗轮中心轴盘4表面的契合槽9相互对应,同时再将螺纹转杆5穿过齿轮盘10上的圆形穿孔11,随后将第二侧端壳罩1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螺口14对准穿过的螺纹转杆5,通过转动锁紧螺杆15将螺杆拧入到连接螺口14中,这样第一侧端壳罩12和第二侧端壳罩13便会组合固定在一起,而在组合成的蜗轮壳罩3的表面设置有一定直径的缺口,这样可以露出内部的波纹齿槽8,使其与上方的蜗杆进行连接,而通过蜗轮壳罩3对内部的蜗轮形成包裹,在受到撞击时,可以通过外部的壳罩来承受撞击,在上方的螺纹转杆5的两端则设置有防撞环6,防撞环6的直径高度要大于螺纹转杆5表面的螺纹槽高度,这样在受到撞击时,大面积的撞击物会先接触到防撞环6,从而避免对螺纹槽造成磨损,导致无法进行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蜗杆组件(2),所述蜗杆组件(2)包括螺纹转杆(5),所述螺纹转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环(6),且防撞环(6)与螺纹转杆(5)组合连接,所述防撞环(6)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轴杆(7),且传动轴杆(7)与螺纹转杆(5)固定连接,所述蜗轮组件(1)的外表面设置有蜗轮壳罩(3),所述蜗轮组件(1)包括蜗轮中心轴盘(4),所述蜗轮中心轴盘(4)的表面设置有契合槽(9),所述蜗轮中心轴盘(4)的外侧设置有齿轮盘(10),且蜗轮中心轴盘(4)与齿轮盘(10)组合连接,所述齿轮盘(10)的表面设置有圆形穿孔(11),且圆形穿孔(11)有六个,所述齿轮盘(10)的外侧设置有波纹齿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壳罩(3)包括第一侧端壳罩(12)和第二侧端壳罩(13),且第一侧端壳罩(12)与第二侧端壳罩(13)组合连接,所述第一侧端壳罩(12)和第二侧端壳罩(13)的表面均设置有中心开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壳罩(12)的外侧设置有锁紧螺杆(15),所述第二侧端壳罩(1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螺口(14),且锁紧螺杆(15)与连接螺口(14)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壳罩(3)与蜗轮组件(1)组合连接,且锁紧螺杆(15)与齿轮盘(10)通过圆形穿孔(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转杆(5)与齿轮盘(10)通过波纹齿槽(8)转动连接。
CN202020067169.X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Active CN212080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7169.XU CN21208005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7169.XU CN21208005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0053U true CN212080053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9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7169.XU Active CN21208005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0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52430A1 (zh) 一种二级串联摆线钢球减速器
CN212080053U (zh) 一种高强度新型蜗轮体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CN204185165U (zh) 轴传动快速机动绞磨机
CN204083080U (zh) 复差动减速传动轴承
CN106499774A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6419433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12717869U (zh) 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CN109534207A (zh)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轻量化电动葫芦
CN211778768U (zh) 一种弧形面接触蜗轮蜗杆传动动力装置
KR20230135623A (ko) 리프팅 기어
CN209383306U (zh)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轻量化电动葫芦
CN208767916U (zh)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电机
CN206419434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8831596U (zh) 一种新型双侧啮合双圆弧锥齿轮章动减速器
CN112855431A (zh) 一种阻力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
CN107289075B (zh) 减速总成
CN206571908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6816755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6708350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6929280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15580750U (zh) 一种减速电机
CN209228904U (zh) 一种单向离合器结构
CN214499954U (zh) 一种液压动力增速机
CN214999137U (zh) 一种带高精度防逆转结构的齿轮减速机
CN112696466A (zh) 一种两用液体泵用顶部双向齿轮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