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7858U -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7858U
CN212077858U CN202020103121.XU CN202020103121U CN212077858U CN 212077858 U CN212077858 U CN 212077858U CN 202020103121 U CN202020103121 U CN 202020103121U CN 212077858 U CN212077858 U CN 212077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rete
water
sill
forebay
energy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31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传昌
刘伟
李君�
高志锴
孙龙月
李晓超
高余鑫
董旭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20201031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7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7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7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闸门、引水渠、前池、进水池、离散式底坎、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窗式整流梁和消涡板;所述引水渠、前池和进水池依次设置在闸门的后面;所述离散式底坎设置在闸门后面的引水渠的前部,沿引水渠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布置在引水渠的中部,且位于离散式底坎的后面,沿引水渠中心线与离散式底坎呈交错式对称分布;所述窗式整流梁布置在前池的前部;所述消涡板布置在前池的后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闸控泵站运行过程中前池和进水池中存在水流流态不稳定和泥沙淤积的问题。

Description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许多泵站中,特别是引黄泵站,在运行设计中受到引水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需要闸门控制引水,从而形成闸下射流,且射流会直冲前池、进水池和泵室,导致流态恶化,带来汽蚀、泥沙淤积、机组和泵房强烈振动、泵站效率降低和运行效益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且随着闸前水位的升高,前池和进水池的运行特性也发生变化,进一步导致泵站运行工况不稳,振动更加强烈,最终迫使机组停止运行。这些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机组的寿命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还增加了泵站维修维护的工作量。
目前国内外针对泵站前池和进水池的水力消能措施整流措施主要连续底坎、立柱、导流墩、导流墙、导水锥和压水板等,针对不同泵站前池和进水池的流动特点,采取不同的整流措施,实际应用已经证明了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前池、进水池流态。
在采用连续底坎和立柱整流措施时,如果泵站引水中含有泥沙,底坎和立柱后存在绕流漩涡,容易引起泥沙淤积,而导流墩、导流墙主要用于具有明显主流方向特点的前池和进水池,导水锥主要用于水泵进口附近的流态整治,压水板主要用于加大前池池底流速,防止泥沙淤积。
鉴于此,对于很多沿黄闸控泵站来说,由于闸底射流从前池和进水池底部直冲泵室,且容易形成水跃,所以不存在主流,同时水流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很容易在前池和进水池产生泥沙淤积,上述整流措施效果不明显,整流后前池和进水池内流态差,所以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水力消能整流装置来消除闸下射流能量、改善流态和减小泥沙淤积,保证进水池内水流稳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能够有效解决闸控泵站运行过程中前池和进水池中存在水流流态不稳定和泥沙淤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包括闸门、引水渠、前池、进水池、离散式底坎、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窗式整流梁和消涡板;所述引水渠、前池和进水池依次设置在闸门的后面;所述离散式底坎设置在闸门后面的引水渠的前部,沿引水渠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布置在引水渠的中部,且位于离散式底坎的后面,沿引水渠中心线与离散式底坎呈交错式对称分布;所述窗式整流梁布置在前池的前部;所述消涡板布置在前池的后部。
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式底坎的数量为4个,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式底坎的高度为引水渠水深的十分之一,位于引水渠的底部;所述离散式底坎的形状为圆柱体,横截面为圆形,纵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高度为引水渠水深的三分之一,位于引水渠的底部;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迎水面为与水流反向的圆弧曲面,背水面为半圆柱体,横截面为矩形和半圆形,纵截面为由圆弧曲线构成的异形。
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式底坎的高度为引水渠水深的十分之一,位于引水渠的底部;所述离散式底坎的形状为四棱柱体,横截面为四边形,纵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高度为引水渠水深的三分之一,位于引水渠的底部;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迎水面为与水流反向的圆弧曲面,背水面为三棱柱体,横截面为矩形和三角形,纵截面为由圆弧曲线构成的异形。
进一步地,所述窗式整流梁的底端位于前池水深的四分之三处,顶端高于前池水面;所述窗式整流梁为类窗体,横截面为梯形,纵截面为三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消涡板的底端位于前池水深的五分之四处,顶端高于前池水面;所述消涡板倾斜布置,与水流方向呈135度;所述消涡板的形状为六面体,横截面是梯形,纵截面是倾斜的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消涡板的厚度为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水力消能功能,另一种是水力整流功能。闸控引水产生的具有较大能量的闸下射流,经过离散式底坎后,形成了多股射流,形成的多股射流经过与离散式底坎交错布置的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迎水面反向水流圆弧曲面将射流挑起,形成表面水跃,利用水跃来消能;交错布置的离散式底坎和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不仅缩短了池底闸下射流的长度,而且由于过流断面的减小,加大了底部流速,有效的防治了泥沙淤积。经过水跃消能后的水流仍存在旋涡和回流,经过窗式整流梁的消涡和整流作用,消除了部分能量和回流;水流再经过消涡板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水流则绕过消涡板后向上翻滚,形成板后旋涡,消除水流中的残余能量,另一部分稳定均匀的水流向下运动,流向进水池;窗式整流梁和消涡板同时能够加大池底流速,有效防治了泥沙在前池和进水池的淤积,保证了进水池水流均匀稳定,水泵机组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闸门,2.引水渠,3.前池,4.进水池,5.离散式底坎,6.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7.窗式整流梁,8.消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包括闸门1、引水渠2、前池3、进水池4、离散式底坎5、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窗式整流梁7和消涡板8;所述引水渠2、前池3和进水池4依次设置在闸门1的后面;所述离散式底坎5设置在闸门1后面的引水渠2的前部,沿引水渠2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布置在引水渠2的中部,且位于离散式底坎5的后面,沿引水渠2中心线与离散式底坎5呈交错式对称分布;所述窗式整流梁7布置在前池3的前部;所述消涡板8布置在前池3的后部。
其中,离散式底坎5的高度低于闸门1的开度,其高度为引水渠2水深的十分之一,设置在引水渠2的底部,离散式底坎5的离散尺寸与离散式底坎5的数量根据引水渠2宽度而定,本实例中离散式底坎5的数量为4个。离散式底坎5的形状为圆柱体,横截面为圆形,纵截面为矩形。离散式底坎5能够减小闸下射流长度,水流可以在相邻两个底坎之间通过,形成多股水流,坎间流速加大,有效的防治了泥沙淤积。
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的高度为引水渠2水深的三分之一,也设置在引水渠2的底部,本实例中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的数量比离散式底坎5的数量少一个,为3个。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的迎水面为与水流反向的圆弧曲面,背水面为半圆柱体,横截面为矩形和半圆形,纵截面为由圆弧曲线构成的异形。通过交错布置的离散式底坎5和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可以使经过离散式底坎5后的每股射流直接进入反向圆弧曲面弯道形成挑流,不仅能挑起水流形成表面水跃,利用水跃来消能,而且使闸下射流的长度大大缩短,达到湍动消能的目的。
窗式整流梁7的底端位于前池3水深的四分之三处,顶端略高于前池3水面,窗式整流梁7为类窗体,横截面为梯形,纵截面为三字型,可根据需要,添加龙骨来支撑整流梁,置于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的后面。窗式整流梁7具有消涡和整流的作用,消除了部分能量和回流。
消涡板8的底端位于前池3水深的五分之四处,顶端高于前池3水面0.5米以上,消涡板8倾斜布置,与水流方向呈135度,消涡板8的形状为六面体,横截面是梯形,纵截面是倾斜的矩形。优选地,消涡板8的厚度为100mm。
基于上述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实现的水力消能整流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闸门1至引水渠2水深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闸控引水产生的具有较大能量的闸下射流,经过离散式底坎5后,形成了多股射流;
步骤2,多股射流经过与离散式底坎5交错布置的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的迎水面反向水流圆弧曲面将射流挑起,形成表面水跃;
步骤3,经过水跃消能后的水流经过窗式整流梁7的消涡和整流作用,消除了部分能量和回流;
步骤4,水流流至消涡板8,在经过消涡板8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水流则绕过消涡板8后向上翻滚,形成板后旋涡,消除水流中的残余能量,另一部分稳定均匀的水流向下运动,流向进水池4。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内容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离散式底坎5的形状为四棱柱体,横截面为四边形,纵截面为矩形。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6的迎水面为与水流反向的圆弧曲面,背水面为三棱柱体,横截面为矩形和三角形,纵截面为由圆弧曲线构成的异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9)

1.一种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引水渠、前池、进水池、离散式底坎、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窗式整流梁和消涡板;所述引水渠、前池和进水池依次设置在闸门的后面;所述离散式底坎设置在闸门后面的引水渠的前部,沿引水渠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布置在引水渠的中部,且位于离散式底坎的后面,沿引水渠中心线与离散式底坎呈交错式对称分布;所述窗式整流梁布置在前池的前部;所述消涡板布置在前池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式底坎的数量为4个,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数量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式底坎的高度为引水渠水深的十分之一,位于引水渠的底部;所述离散式底坎的形状为圆柱体,横截面为圆形,纵截面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高度为引水渠水深的三分之一,位于引水渠的底部;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迎水面为与水流反向的圆弧曲面,背水面为半圆柱体,横截面为矩形和半圆形,纵截面为由圆弧曲线构成的异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式底坎的高度为引水渠水深的十分之一,位于引水渠的底部;所述离散式底坎的形状为四棱柱体,横截面为四边形,纵截面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5所述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高度为引水渠水深的三分之一,位于引水渠的底部;所述离散式反向挑流消能墩的迎水面为与水流反向的圆弧曲面,背水面为三棱柱体,横截面为矩形和三角形,纵截面为由圆弧曲线构成的异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整流梁的底端位于前池水深的四分之三处,顶端高于前池水面;所述窗式整流梁为类窗体,横截面为梯形,纵截面为三字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涡板的底端位于前池水深的五分之四处,顶端高于前池水面;所述消涡板倾斜布置,与水流方向呈135度;所述消涡板的形状为六面体,横截面是梯形,纵截面是倾斜的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涡板的厚度为100mm。
CN202020103121.XU 2020-01-17 2020-01-17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Active CN212077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3121.XU CN212077858U (zh) 2020-01-17 2020-01-17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3121.XU CN212077858U (zh) 2020-01-17 2020-01-17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7858U true CN212077858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3121.XU Active CN212077858U (zh) 2020-01-17 2020-01-17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78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9801A (zh) * 2020-01-17 2020-05-1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及水力消能整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9801A (zh) * 2020-01-17 2020-05-1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及水力消能整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78037A1 (en)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 based on cascade antiscour notched sill group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205804298U (zh) 一种适用于陡坡梯形明渠排水的跌水式消能工结构
CN114606986B (zh) 一种基于水流自耗能促进积淤的防冲刷装置
CN111139801A (zh)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及水力消能整流方法
CN112281770B (zh) 采用底孔与表孔联合泄洪消能的泄洪结构
CN209221573U (zh) 一种沉沙池
CN212077858U (zh) 交互式水力整流消能系统
CN109098152B (zh) 一种阶梯溢流坝的防空化设施
CN113863241B (zh) 一种生态洄游鱼道
CN103498451A (zh) 碰撞式组合底流消能工结构
CN104805797B (zh) 泵站前池倒t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
CN203429607U (zh) 具有挑流结构的组合式高低坎消力池
CN104594309A (zh) 一种间隔交错式反向挑流消能水力整流装置及方法
CN106049378B (zh) 一种适应水位变动的鱼道出口和设计方法
CN206289688U (zh) 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
CN214783728U (zh) 一种二次消能井
CN109281294B (zh) 一种可调节掺气消能的反弧阶梯型溢流坝
CN113136840A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闸下游引河消能防冲设施
CN216765789U (zh) 分散入流消能井
CN217629683U (zh) 一种适应水位大变幅升降的河库岸坡水工消能结构
CN214993623U (zh) 溢流坝多孔异位耦合水流消能结构
CN110952648A (zh) 一种调控泵站前池扩散流动的结构及方法
CN103437329A (zh) 具有挑流结构的组合式高低坎消力池
CN217782276U (zh) 一种挑流消能反弧段排水管布置结构
CN217231672U (zh) 一种水堰型交错式泵站防泥沙淤积前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