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4777U - 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4777U
CN212074777U CN202020077703.5U CN202020077703U CN212074777U CN 212074777 U CN212074777 U CN 212074777U CN 202020077703 U CN202020077703 U CN 202020077703U CN 212074777 U CN212074777 U CN 212074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lock
box
ro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77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红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dezhen Redleaf Cer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777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4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4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4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包括箱体、箱盖、移动机构、卡合机构、固定机构、固定盒、固定杆、转杆、支撑块、支撑杆、第二弹簧、挤压块、橡胶块、第一凹槽、支撑板、第三弹簧、拉杆、第二凹槽、卡槽、海绵和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固定盒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顶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便于使多个茶具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固定盒内部滑动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转动有多个转杆,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内部滑动有支撑杆,便于工作人员向下挤压固定杆,使转杆的一端翘起,从而使支撑块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与支撑板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将多个茶具固定在支撑板内部的凹槽中,防止了茶具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茶具,具体为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属于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陶瓷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由于目前的茶具套装都是直接放置在茶具箱的内部进行存放,因此,陶瓷茶具本体也方便进行携带。逐渐的各式各样的茶具盒也已经演变为茶具的一种了。
然而,当需要对陶瓷茶具本体进行携带时,大多是将陶瓷茶具放置在茶具盒内部的海绵层中,现有的茶具盒中大多只能放置一层茶具,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不便于携带更多的茶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操作灵活,便于对多个茶具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携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包括箱体及其设于所述箱体顶端的箱盖,所述箱体一端连接有卡合机构,所述箱体内部固定有海绵,所述海绵内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盒,固定杆,转杆、支撑块、支撑杆、第二弹簧、挤压块、橡胶块、第一凹槽、支撑板、第三弹簧、拉杆、第二凹槽和卡槽,所述海绵内部卡合有所述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部固定有多个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固定盒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部开设有多个所述卡槽,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盒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三弹簧,所述固定盒内部固定有所述拉杆,所述拉杆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转杆,所述转杆内部开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转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内部,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部滑动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块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有呈梯形结构的所述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底端固定有所述橡胶块,所述固定盒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箱体一端连接有移动机构。
优选的,为了便于更多的固定茶具,所述固定机构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匀分布于所述海绵的内部,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长度之和小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盒的高度。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固定茶具,所述第一凹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均呈倒梯形结构分布,且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所述橡胶块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橡胶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块均匀分布于所述挤压块的底端。
优选的,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误碰固定杆,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块和第四弹簧,所述固定盒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部固定有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盒之间夹持有所述第四弹簧。
优选的,为了便于携带,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背带和把手,所述箱体两侧固定有所述背带,所述箱体一端固定有所述把手。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箱体和箱盖进行固定,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座、固定块、卡块、按钮和第一弹簧,所述箱体一侧固定有所述卡座,所述箱盖一端固定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滑动有所述卡块,所述卡块一端与所述箱盖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卡块背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按钮,所述按钮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块的外部。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卡合,所述卡块为L型结构,且所述卡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块的长度,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盒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箱体内部固定有海绵,且海绵内部卡合有固定机构,便于对固定机构进行防护固定,防止固定机构在箱体由内部晃荡,通过固定盒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且多个支撑板顶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便于使多个茶具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进行初步固定,且由于固定盒内部滑动有固定杆,固定杆与固定盒之间夹持有第三弹簧,固定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通过支撑块内部滑动有支撑杆,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向下挤压固定杆时,使固定杆带动转杆在拉杆的作用下一端翘起,从而使支撑块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与支撑板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将多个茶具固定在支撑板内部的第一凹槽中,有效防止了茶具的损坏,并且通过支撑块与支撑杆之间夹持有第二弹簧,有利于对茶具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对茶具进行防护,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对固定杆进行限制,防止误碰固定杆从而造成茶具脱落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箱体与限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箱体与固定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移动机构,31、背带,32、把手,4、卡合机构,41、卡座,42、固定块,43、卡块,44、按钮,45、第一弹簧,5、固定机构,51、固定盒,52、固定杆,53、转杆,54、支撑块,55、支撑杆,56、第二弹簧,57、挤压块,58、橡胶块,59、第一凹槽,59a、支撑板,59b、第三弹簧,59c、拉杆,59d、第二凹槽,59e、卡槽,6、海绵,7、限位机构,71、限位杆,72、限位块,73、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包括箱体1及其设于所述箱体1顶端的箱盖2,所述箱体1一端连接有卡合机构4,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有海绵6,所述海绵6内部连接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盒51,固定杆52,转杆53、支撑块54、支撑杆55、第二弹簧56、挤压块57、橡胶块58、第一凹槽59、支撑板59a、第三弹簧59b、拉杆59c、第二凹槽59d和卡槽59e,所述海绵内部卡合有所述固定盒51,所述固定盒51内部固定有多个所述支撑板59a,所述支撑板59a顶端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59,所述固定盒51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杆52,所述固定杆52内部开设有多个所述卡槽59e,所述固定杆52与所述固定盒51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三弹簧59b,所述固定盒51内部固定有所述拉杆59c,所述拉杆59c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转杆53,所述转杆53内部开设有所说第二凹槽59d,所述转杆53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52内部,所述转杆5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块54,所述支撑块54内部滑动有所述支撑杆55,所述支撑杆55与所述支撑块54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二弹簧56,所述支撑杆55一端固定有呈梯形结构的所述挤压块57,所述挤压块57底端固定有所述橡胶块58,所述固定盒51连接有限位机构7,所述箱体1一端连接有移动机构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机构5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机构5均匀分布于所述海绵6的内部,所述支撑块54与所述支撑杆55之间的长度之和小于两个支撑板59a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杆52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盒51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凹槽59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59均呈倒梯形结构分布,且所述第一凹槽59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板59a的长度,所述橡胶块58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橡胶块58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块58均匀分布于所述挤压块57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限位杆71、限位块72和第四弹簧73,所述固定盒51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杆71,所述限位杆71外部固定有所述限位块72,所述限位块72与所述固定盒51之间夹持有所述第四弹簧7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背带31和把手32,所述箱体1两侧固定有所述背带31,所述箱体1一端固定有所述把手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卡合机构4包括卡座41、固定块42、卡块43、按钮44和第一弹簧45,所述箱体1一侧固定有所述卡座41,所述箱盖2一端固定有所述固定块42,所述固定块42内部滑动有所述卡块43,所述卡块43一端与所述箱盖2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一弹簧45,所述卡块43背离所述第一弹簧45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按钮44,所述按钮44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42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块42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卡块43为L型结构,且所述卡块43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块42的长度,所述限位杆71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杆52与所述固定盒51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陶瓷茶具进行携带时,首先通过卡合机构4使箱盖2与箱体1转动打开,之后取出海绵6内部的固定盒51,通过拉动固定盒51内部滑动的限位杆71,使限位杆71在限位块72的作用下挤压第四弹簧73,使第四弹簧73收缩产生弹力,从而使限位杆71与固定杆52分离,取消对固定杆52的限位作用,之后按压固定盒51内部的固定杆52,使固定杆52向下挤压第三弹簧59b,从而使固定杆52带动固定杆52一侧转动连接的转杆53转动,由于固定盒51内部固定有多个拉杆59c,多个拉杆59c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53,从而使固定杆52在向下运动时,使拉杆59c在转杆53内部的第二凹槽59d的内部滑动,从而使转杆53一端翘起,且由于转杆5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54,支撑块54内部滑动有支撑杆55,且支撑杆55与支撑块54之间夹持有第二弹簧56,从而使支撑块54在上移过程始终与支撑板59a保持垂直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将茶具推进支撑板59a内部的第一凹槽59内部进行放置,当茶具放置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开对固定杆52的限制,使固定杆52在第三弹簧59b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转杆53带动支撑块54挤压支撑杆55,使支撑杆55底端的挤压块57挤压茶具,从而对茶具进行固定,防止茶具在移动过程中掉落,当茶具放置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开对限位杆71的限制,使限位杆71在第四弹簧73的作用下复位继续与固定杆52卡合,防止茶具在携带过程中误碰固定杆52,从而使茶具掉落粉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包括箱体(1)及其设于所述箱体(1)顶端的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端连接有卡合机构(4),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有海绵(6),所述海绵(6)内部连接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盒(51),固定杆(52),转杆(53)、支撑块(54)、支撑杆(55)、第二弹簧(56)、挤压块(57)、橡胶块(58)、第一凹槽(59)、支撑板(59a)、第三弹簧(59b)、拉杆(59c)、第二凹槽(59d)和卡槽(59e),所述海绵内部卡合有所述固定盒(51),所述固定盒(51)内部固定有多个所述支撑板(59a),所述支撑板(59a)顶端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59),所述固定盒(51)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杆(52),所述固定杆(52)内部开设有多个所述卡槽(59e),所述固定杆(52)与所述固定盒(51)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三弹簧(59b),所述固定盒(51)内部固定有所述拉杆(59c),所述拉杆(59c)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转杆(53),所述转杆(53)内部开设有所述第二凹槽(59d),所述转杆(53)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52)内部,所述转杆(5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块(54),所述支撑块(54)内部滑动有所述支撑杆(55),所述支撑杆(55)与所述支撑块(54)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二弹簧(56),所述支撑杆(55)一端固定有呈梯形结构的所述挤压块(57),所述挤压块(57)底端固定有所述橡胶块(58),所述固定盒(51)连接有限位机构(7),所述箱体(1)一端连接有移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机构(5)均匀分布于所述海绵(6)的内部,所述支撑块(54)与所述支撑杆(55)之间的长度之和小于两个支撑板(59a)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杆(52)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盒(5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9)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59)均呈倒梯形结构分布,且所述第一凹槽(59)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板(59a)的长度,所述橡胶块(58)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橡胶块(58)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块(58)均匀分布于所述挤压块(57)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限位杆(71)、限位块(72)和第四弹簧(73),所述固定盒(51)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杆(71),所述限位杆(71)外部固定有所述限位块(72),所述限位块(72)与所述固定盒(51)之间夹持有所述第四弹簧(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背带(31)和把手(32),所述箱体(1)两侧固定有所述背带(31),所述箱体(1)一端固定有所述把手(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4)包括卡座(41)、固定块(42)、卡块(43)、按钮(44)和第一弹簧(45),所述箱体(1)一侧固定有所述卡座(41),所述箱盖(2)一端固定有所述固定块(42),所述固定块(42)内部滑动有所述卡块(43),所述卡块(43)一端与所述箱盖(2)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一弹簧(45),所述卡块(43)背离所述第一弹簧(45)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按钮(44),所述按钮(44)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42)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块(42)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3)为L型结构,且所述卡块(43)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块(42)的长度,所述限位杆(71)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杆(52)与所述固定盒(51)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CN202020077703.5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 Active CN212074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7703.5U CN212074777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7703.5U CN212074777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4777U true CN212074777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70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7703.5U Active CN212074777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47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2891A (zh) * 2021-08-11 2021-09-07 深圳市九洲卓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辆用仪表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2891A (zh) * 2021-08-11 2021-09-07 深圳市九洲卓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辆用仪表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0684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升降装置
CN212074777U (zh) 一种携带方便的陶瓷茶具
CN203735750U (zh) 可升降式多功能组合柜
CN210408905U (zh) 一种防尘医用护理托盘
CN208626543U (zh) 一种可调压腿装置
CN206823025U (zh) 用于健身训练的安全起跳板结构
CN214997396U (zh) 一种具有移动结构的安全爬梯
CN213555273U (zh) 一种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
CN206994807U (zh) 一种多功能背包
CN208569485U (zh) 一种稳定的平板携带装置
CN209361829U (zh) 滑雪板放置架
CN218542122U (zh) 一种具备防护结构的爬梯
CN219231339U (zh) 一种便携式健身盒
CN205251899U (zh) 一种简易床上护理装置
CN215459911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装置
CN213308330U (zh) 一种工程经济合同管理用收纳柜
CN209828240U (zh) 一种可拆式游戏手柄握把
CN215971592U (zh) 一种用于小分子水提取的能量棒装置
CN218740117U (zh) 一种多功能网球网
CN211344906U (zh) 一种台灯用防尘收放座
CN219822118U (zh) 一种用于人造革表面处理剂的存储装置
CN215461814U (zh) 一种新型太极揉推器装置
CN216571701U (zh) 一种卫生型的水过滤滤料用装置
CN216018627U (zh) 一种多功能钓箱
CN211130232U (zh) 一种医院病案室档案存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8

Address after: 333000 66 Hongye Road, Changnan New District, Jingdezhe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DEZHEN REDLEAF CERAM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200 No. 47, Heng Tang Village, Shifeng street, Tiantai County,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Lin Hong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