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6834U -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6834U
CN212066834U CN202020010351.1U CN202020010351U CN212066834U CN 212066834 U CN212066834 U CN 212066834U CN 202020010351 U CN202020010351 U CN 202020010351U CN 212066834 U CN212066834 U CN 212066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ps
outer tube
pipe
arm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03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屠晨阳
申屠江洪
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uod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uod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uod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uod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03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6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6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6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包括两个对称铰接设置的锯齿钳头,所述锯齿钳头通过铰接轴与对接管连接,所述对接管后端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芯杆,所述芯杆的前端通过两个连杆与两个锯齿钳头的后端铰接形成一个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芯杆的伸缩可以带动锯齿钳头的开合,所述芯杆的后端套接有连接固定钳臂和活动的钳臂的弹簧,所述外管外侧设置有旋转帽,所述外管可相对于旋转帽旋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进行很牢固的夹持,旋转时头部不会跳动,可以进行很顺畅的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背景技术
异物钳用于人体消化道钳取和清除异物用,而且有时候需要进行旋转到不同的角度使用,但是现有的异物钳大都夹持不够牢固,而且旋转时头部跳动,旋转不顺畅,很难达到能均匀顺畅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异物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进行很牢固的夹持,旋转时头部不会跳动,可以进行很顺畅的旋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包括两个对称铰接设置的锯齿钳头,所述锯齿钳头通过铰接轴与对接管连接,所述对接管后端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芯杆,所述芯杆的前端通过两个连杆与两个锯齿钳头的后端铰接形成一个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芯杆的伸缩可以带动锯齿钳头的开合,所述外管后端连接有与之成一定角度向下设置的固定钳臂,所述固定钳臂铰接有活动钳臂,所述芯杆的后端与活动钳臂连接,所述活动钳臂可带动芯杆在外管内进行伸缩,所述芯杆的后端套接有连接固定钳臂和活动的钳臂的弹簧,所述外管外侧设置有旋转帽,所述外管可相对于旋转帽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钳臂与外管呈90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钳臂、活动钳臂上均设置有指环,所述固定钳臂的指环上设置有搬杆。
进一步的,所述芯杆的前端设置有扁头,所述扁头与两个连杆的后端铰接,所述两个连杆的前端分别与两个锯齿钳头的后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管上设置有与四边形连杆结构对应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与铰接轴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芯杆后端形成有连接球一,所述连接球一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设置有与连接球一对应的凹槽一,所述连接杆一后端形成有连接球二,所述连接球二与活动钳臂上的凹槽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套接在芯管外部,所述外管通过连接管与固定钳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外管之间形成一台阶状结构,所述旋转帽包括外旋转帽、设置在外旋转帽内部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后端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台阶状结构形成一密闭环形空间,所述密闭环形空间内设置有按圆周布置的圆珠滚子,所述外管位于圆珠滚子前端的位置设置有与旋转体内孔对应的圆周凸起,所述圆周凸起高度与圆珠滚子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外旋转帽内壁对应的防滑槽一,所述外旋转帽外部设置有若干防滑槽二,所述外旋转帽前端外部套设固定有与外管对应的旋转管,所述旋转管设置有与外管对应的缩口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进行很牢固的夹持,旋转时头部不会跳动,可以进行很顺畅的旋转,使用时,将钳子伸入消化道后,食指扣住固定钳臂的指环,拇指扣住活动钳臂的指环之后,拇指带动活动钳臂的指环向内侧运动,进而带动活动钳臂上端向外侧运动,进而拉动芯杆沿外管内壁向后运动,芯杆前部拉动四边形连杆结构的连杆,进而带动两个锯齿钳头咬合夹住异物,锯齿结构可以更牢固的夹住异物,需要旋转时,一只手握住旋转帽,另一只手可以旋转固定钳臂,此时外管会沿旋转帽的旋转体的内壁旋转,圆珠滚子和圆周凸起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且圆珠滚子可以使旋转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四边形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芯杆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锯齿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二与活动钳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芯杆与连接杆一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帽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旋转帽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包括两个对称铰接设置的锯齿钳头1,所述锯齿钳头通过铰接轴2与对接管3连接,所述对接管3后端连接有外管4插接熔融固定,所述外管4内设置有芯杆5,所述芯杆5的前端通过两个连杆6与两个锯齿钳头1的后端铰接形成一个四边形连杆结构7,所述芯杆5的伸缩可以带动锯齿钳头1的开合,所述外管4后端连接有与之成一定角度向下设置的固定钳臂8,所述固定钳臂铰8接有活动钳臂9,所述芯杆5的后端与活动钳臂9连接,所述活动钳臂9可带动芯杆5在外管4内进行伸缩,所述芯杆5的后端套接有连接固定钳臂8和活动的钳臂9的弹簧10,所述外管4外侧设置有旋转帽11,所述外管4可相对于旋转帽11旋转。
其中,所述固定钳臂8与外管4呈90度设置。
所述固定钳臂8、活动钳臂9上均设置有指环12,所述固定钳臂8的指环上设置有搬杆13。
所述芯杆5的前端设置有扁头501,所述扁头与两个连杆6的后端铰接,扁头上设置有铰接孔502,所述两个连杆6的前端分别与两个锯齿钳头1的后端铰接。
所述对接管3上设置有与四边形连杆结构7对应的通槽301,所述通槽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与铰接轴2对应的通孔302。
所述芯杆5后端形成有连接球一503,所述连接球一503连接有连接杆一504,所述连接杆一设置有与连接球一对应的凹槽一505,所述连接杆一504后端形成有连接球二506,所述连接球二506与活动钳臂9上的凹槽二901连接。
所述外管4套接在芯管5外部,所述外管4通过连接管14与固定钳臂8连接,连接管套接在外管外臂、固定钳臂固定管内壁,熔融连接固定。
所述连接管14与外管4之间形成一台阶状结构1401,所述旋转帽11包括外旋转帽1101、设置在外旋转帽内部的旋转体1102,所述旋转体1101后端设置有凹槽结构1103,所述凹槽结构1103与所述台阶状结构形成一密闭环形空间,所述密闭环形空间内设置有按圆周布置的圆珠滚子1104,所述外管4位于圆珠滚子前端的位置设置有与旋转体内孔对应的圆周凸起1105,所述圆周凸起高度与圆珠滚子高度相同。
所述旋转体1102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外旋转帽1101内壁对应的防滑槽一1106,所述外旋转帽1101外部设置有若干防滑槽二1107,所述外旋转帽前端外部套设固定熔融连接有与外管对应的旋转管1108,所述旋转管设置有与外管对应的缩口部11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进行很牢固的夹持,旋转时头部不会跳动,可以进行很顺畅的旋转,使用时,将钳子伸入消化道后,食指扣住固定钳臂的指环,拇指扣住活动钳臂的指环之后,拇指带动活动钳臂的指环向内侧运动,进而带动活动钳臂上端向外侧运动,进而拉动芯杆沿外管内壁向后运动,芯杆前部拉动四边形连杆结构的连杆,进而带动两个锯齿钳头咬合夹住异物,锯齿结构可以更牢固的夹住异物,需要旋转时,一只手握住旋转帽,另一只手可以旋转固定钳臂,此时外管会沿旋转帽的旋转体的内壁旋转,圆珠滚子和圆周凸起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且圆珠滚子可以使旋转更加容易。
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铰接设置的锯齿钳头,所述锯齿钳头通过铰接轴与对接管连接,所述对接管后端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芯杆,所述芯杆的前端通过两个连杆与两个锯齿钳头的后端铰接形成一个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芯杆的伸缩可以带动锯齿钳头的开合,所述外管后端连接有与之成一定角度向下设置的固定钳臂,所述固定钳臂铰接有活动钳臂,所述芯杆的后端与活动钳臂连接,所述活动钳臂可带动芯杆在外管内进行伸缩,所述芯杆的后端套接有连接固定钳臂和活动的钳臂的弹簧,所述外管外侧设置有旋转帽,所述外管可相对于旋转帽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臂与外管呈90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臂、活动钳臂上均设置有指环,所述固定钳臂的指环上设置有搬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的前端设置有扁头,所述扁头与两个连杆的后端铰接,所述两个连杆的前端分别与两个锯齿钳头的后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上设置有与四边形连杆结构对应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与铰接轴对应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后端形成有连接球一,所述连接球一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设置有与连接球一对应的凹槽一,所述连接杆一后端形成有连接球二,所述连接球二与活动钳臂上的凹槽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套接在芯管外部,所述外管通过连接管与固定钳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外管之间形成一台阶状结构,所述旋转帽包括外旋转帽、设置在外旋转帽内部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后端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台阶状结构形成一密闭环形空间,所述密闭环形空间内设置有按圆周布置的圆珠滚子,所述外管位于圆珠滚子前端的位置设置有与旋转体内孔对应的圆周凸起,所述圆周凸起高度与圆珠滚子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外旋转帽内壁对应的防滑槽一,所述外旋转帽外部设置有若干防滑槽二,所述外旋转帽前端外部套设固定有与外管对应的旋转管,所述旋转管设置有与外管对应的缩口部。
CN202020010351.1U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Active CN212066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0351.1U CN212066834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0351.1U CN212066834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6834U true CN212066834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6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0351.1U Active CN212066834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6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52945A1 (zh) 一种止血夹子装置
CN104083196B (zh) 气管异物钳装置及钳体
CN212066834U (zh) 一种可旋转异物钳
CN212066833U (zh) 一种医疗长圆口异物钳
CN209754948U (zh) 一种钳柄长度可调的鲤鱼钳
CN211094328U (zh) 一次性活体取样钳
CN204484220U (zh) 一种可变向调节且钉仓可拆卸的管状吻合器械
CN113679478A (zh) 一种肠钳用钳套组件
CN115414125A (zh) 一种万向关节组、万向关节组驱动机构及手术机器人
CN210843387U (zh)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CN213283303U (zh) 环杓关节复位钳
CN210871964U (zh) 一种带有磁性的异物钳
CN105156764B (zh)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CN206612831U (zh) 一种新型鼻腔内异物夹取钳
CN211325391U (zh) 一种消化内镜用双向抓钳
CN210962207U (zh) 一种胆囊抓钳
EP3949879A1 (en) Lapar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
CN208910428U (zh) 一种胃镜钳道异物剪
CN215129627U (zh) 球囊扩张式可伸缩异物钳
CN220801046U (zh) 一种胃镜活体取样器
CN214907704U (zh) 水平连动可拆卸输尿管取石钳
CN211633486U (zh) 一种钳夹静脉复合体用无损伤钳
CN206453825U (zh) 一种专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抓钳
CN213047154U (zh) 一种胃镜钳道凝血块取出装置
CN215606260U (zh) 一种肠钳用钳套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