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6811U -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6811U
CN212066811U CN202020087703.3U CN202020087703U CN212066811U CN 212066811 U CN212066811 U CN 212066811U CN 202020087703 U CN202020087703 U CN 202020087703U CN 212066811 U CN212066811 U CN 212066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ricothyroid membrane
needle body
needl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77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解放
范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877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6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6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68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一对所述半个漏斗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的锥形腔体,所述针体用于驱动所述腔体的尖端刺入患者的环甲膜且所述针体的针尖从所述尖端伸出,手术时,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与患者的环甲膜抵触,以驱动所述针体使其针尖伸出所述腔体的尖端并带动所述尖端刺穿所述环甲膜,且所述尖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通过驱动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两侧的刀刃切割所述环甲膜,实现快速通气和切开所述环甲膜,缓解缺氧,提高手术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背景技术
环甲膜穿刺术是在急诊情况下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也是临床上一种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而在紧急情况下具体操作时,大多数是用12号针头进行紧急环甲膜穿刺通气,然后等待耳鼻喉科进行气管切开术。但是由于患者气管的管腔大,以导致穿刺针头不容易固定,从而造成通气量严重不足,甚至损伤对侧的气管壁;另外由于通气不充分,使气管切开术操作更加复杂,费时费力,尤其对一些体型较胖的患者,会耗费更多时间进行手术,且患者有可能在此期间,由于严重缺氧造成脑死亡,或者是心跳停止。
基于此,如何快速解决气道堵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快速解除气道堵塞,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的锥形腔体,且所述尖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通过驱动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两侧的刀刃切割所述环甲膜。
进一步,所述半个漏斗为半个圆锥形漏斗。
进一步,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铰接在一所述手柄后端的固定板和固定在另一所述手柄后端的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穿插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的开口内并于所述开口滑动配合,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布的卡槽,所述卡槽均与所述开口连通,以将所述固定螺丝与不同的卡槽配合实现固定一对所述手柄前端张开的角度。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手柄的后端相互远离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手柄连接的弹簧条。
进一步,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设置为向所述手柄的前端倾斜。
进一步,所述尖端由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针体的针尖倾斜设置且与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针体远离所述针尖的一端设置有针柄,且所述针体的截面积从所述针尖到所述针柄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针体内开设有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沿所述针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刀刃远离所述尖端的一侧逐渐向所述尖端的端部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结构与众不同,操作方便,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的锥形腔体,所述针体用于驱动所述腔体的尖端刺入患者的环甲膜且所述针体的针尖从所述尖端伸出,手术时,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与患者的环甲膜抵触,以驱动所述针体使其针尖伸出所述腔体的尖端并带动所述尖端刺穿所述环甲膜,且所述尖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通过驱动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两侧的刀刃切割所述环甲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针体插入所述环甲膜实现快速通气,且通过驱动手柄的前端张开以实现快速切割所述环甲膜,并方便后续将与呼吸机连接的气管导管穿过两个所述半个漏斗之间的间隙插入患者的胸腔内,实现快速改善通气,且整个手术时间不超过2分钟,快速缓解缺氧,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的俯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主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4为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中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3中装配针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个漏斗,2.腔体,3.手柄,4.驱动装置,5.固定板,6.固定螺丝, 7.开口,8.卡槽,9.尖端,10.针柄,11.针体,12.通气孔,13.针尖,14.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3,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 1,具体地,一对所述手柄3上的所述半个漏斗1合起来为一个完成的漏斗,所述漏斗的直径逐渐变小且两端连通,所述半个漏斗1的大径端与所述手柄3 的前端固定连接,且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1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11的锥形腔体2,所述针体11与所述腔体2为活动连接,所述针体11用于驱动所述锥形腔体2的尖端9刺入患者的环甲膜且所述针体11的针尖13从所述尖端9伸出,手术时,所述锥形腔体2 的尖端9与患者的环甲膜附近的皮肤抵触,所述尖端9为所述半个漏斗的小径端,以驱动所述针体11使其针尖13伸出所述腔体2的尖端9并带动所述尖端9刺穿所述环甲膜,具体为,所述针尖13先刺入所述环甲膜,然后所述针体11带动所述尖端9刺入所述环甲膜,即通过所述针尖13预先在环甲膜上开孔以方便所述尖端9进入所述环甲膜,且所述尖端9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14,通过驱动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9两侧的刀刃14 切割所述环甲膜;
在具体手术过程中,首先使用爱尔碘进行快速消毒,确定环甲膜位置,并固定两侧皮肤,将所述针体11装配到所述腔体2内,且所述针尖13对准环甲膜,左手握住一对所述手柄3,右手握住所述针体11针柄10,向气管下后方用力穿破皮肤皮下,继续穿透环甲膜,且在所述针体11的带动下所述腔体2的尖端9同步刺入所述环甲膜,这时握动手柄3以张开所述手柄3的前端,使所述尖端9两侧的所述刀刃14横向切开环甲膜约10mm,并推动所述针尖13连同所述尖端9进入人体气管约5mm,然后拔除所述针体11,选择 ID3.5或4.0的气管导管,并将所述气管导管经过所述腔体2尖端9的开口7 插入气管,最后移除本装置,对气管进行套囊充气,连接麻醉机环路系统,整个手术即结束。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时,通过所述针体11插入所述环甲膜实现快速通气,且通过驱动手柄3的前端张开以实现快速切割所述环甲膜,并方便后续将与呼吸机连接的气管导管通过分开的两个所述半个漏斗1 之间的间隙插入患者的胸腔内实现快速改善通气,整个手术时间不超过2分钟,快速缓解缺氧,提高手术效率。
具体地,所述半个漏斗1为半个圆锥形漏斗,以保证一对所述半个漏斗1 合并后形成的漏斗无锐边,实现降低所述半个漏斗1插入所述环甲膜的阻力,且所述半个圆锥形漏斗合并成完整的锥形漏斗后,其侧面平滑过渡,截面逐渐变大,方便进入人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装置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铰接在一所述手柄3后端的固定板5和固定在另一所述手柄3后端的固定螺丝6,所述固定螺丝6穿插在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的开口7内并于所述开口7滑动配合,即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开口7内滑动,且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开口7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布的卡槽8,所述卡槽8均与所述开口7连通,所述卡槽8用于容纳所述固定螺丝6,在具体实际操作中,以将所述固定螺丝6与不同的卡槽8配合实现固定一对所述手柄3前端张开的角度,即将所述固定螺丝6放入/卡固在不同的卡槽8内,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之间的张开程度不同,也即在将所述手柄3的前端张开到要求的位置后,将所述固定螺丝6卡固在对应的所述卡槽8内,以保证所述手柄3的前端之间的角度固定不变,保证稳定,方便后续进行手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锁紧装置不仅仅为上述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固定位置的装置,且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由于所述固定螺丝6为磨损件,所述固定螺丝6与所述手柄3 螺纹连接,所述手柄3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丝6连接的螺纹孔,方便拆装更换。
优选地,为了保证所述固定螺丝6和所述固定板5之间稳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6位于所述卡槽8内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该端通过旋合螺母,以紧固所述固定板5。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手柄3的后端相互远离的驱动装置4,以实现在静置状态下,所述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处于自然合拢状态,握紧所述手柄3的后端才能控制所述手柄3的前端张开从而进行切割所述环甲膜,且通过所述驱动装置4保证手术时,一对所述半个漏斗1处于合并状态,无需人工用力掰动所述手柄3的后端从而使所述手柄3 前端的所述半个漏斗1合并,方便手术操作,节省时间;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4为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手柄3连接的弹簧条,所述弹簧条的一端固定在一所述手柄3的后端,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手柄3的后端抵触,通过所述弹簧条的弹性形变实现驱动所述手柄3的后端相互远离,在此对所述弹簧条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锥形腔体2的尖端9设置为向所述手柄3的前端倾斜,以保证在插入所述气管导管时,所述倾斜的尖端9起导向作用,方便所述气管导管沿所述尖端9滑入人体的气管,并沿所述气管向前滑动,避免所述气管导管直上直下戳伤所述气管或导致弯折。
更为具体地,所述尖端9由靠近所述手柄3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手柄3的一端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以使所述尖端9弯曲为弧形,保证所述尖端9穿过所述环甲膜进入所述气管的顺滑,且实现保证所述尖端9进入所述气管后,所述尖端9的端部指向所述气管的走向,方便后续穿插所述气管导管。
优选地,所述针体11的针尖13倾斜设置且与所述锥形腔体2的尖端9 相匹配,方便所述针尖13沿所述尖端9的倾斜方向滑动,并伸出所述尖端9,避免所述尖端9倾斜设置以至于在穿插所述针体11时卡滞所述针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驱动所述针体11刺穿所述环甲膜,所述针体11远离所述针尖13的一端设置有针柄10,方便医护人员施力,且所述针体11的截面积从所述针尖13到所述针柄10逐渐增大,实现所述针体11 的侧壁与所述腔体2的内壁贴合,避免手术时,所述针体11在腔体2内晃动,影响进行手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针体11的最大截面积大于所述尖端9上供所述针尖13进出所述腔体2的孔的张开面积,通过所述针体11的侧壁与所述腔体2的内壁配合,以带动所述腔体2的尖端9插入所述人体的气管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所述针体11内开设有通气孔12,且所述通气孔12沿所述针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在所述针体11刺入所述气管后,外界气体能够立刻通过所述通气孔12进入所述气管内,以快速解决通气问题,避免出现所述气管的通气量严重不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方便所述刀刃14穿过患者的环甲膜,所述刀刃14远离所述尖端9的一侧逐渐向所述尖端9的端部倾斜,随着所述尖端9 逐渐插入环甲膜,所述刀刃14与环甲膜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以降低所述刀刃14刺入所述环甲膜的阻力,也即通过针体11施加在所述刀刃14上的力一定时,所述刀刃14与环甲膜的接触面积越小,作用到环甲膜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就越大,所述刀刃14也就越容易刺穿所述环甲膜。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3),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1),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1)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11)的锥形腔体(2),且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9)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14),通过驱动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9)两侧的所述刀刃(14)切割患者的环甲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个漏斗(1)为半个圆锥形漏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铰接在一所述手柄(3)后端的固定板(5)和固定在另一所述手柄(3)后端的固定螺丝(6),所述固定螺丝(6)穿插在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的开口(7)内并与所述开口(7)滑动配合,且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开口(7)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布的卡槽(8),所述卡槽(8)均与所述开口(7)连通,以将所述固定螺丝(6)与不同的卡槽(8)配合实现固定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张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闭合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为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手柄(3)连接的弹簧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9)设置为向所述手柄(3)的前端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9)由靠近所述手柄(3)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手柄(3)的一端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1)的针尖(13)倾斜设置且与所述锥形腔体(2)的尖端(9)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1)远离所述针尖(13)的一端设置有针柄(10),且所述针体(11)的截面积设置为从所述针尖(13)到所述针柄(10)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1)内开设有通气孔(12),且所述通气孔(12)沿所述针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14)远离所述半个漏斗(1)的一侧逐渐向所述尖端(9)的端部倾斜。
CN202020087703.3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66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7703.3U CN212066811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7703.3U CN212066811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6811U true CN212066811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770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66811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6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1791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an emergency or non-emergency tracheotomy
EP0122901B1 (en) Instru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obstruction
JP7035135B2 (ja) 患者の皮膚の下へ鈍端カニューレを挿入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CN212066811U (zh)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US10806881B2 (en) Cricotherotomy apparatus and method
DE69731739T2 (de) Vorrichtung und kit zum expandieren von körpergewebe
CN207137124U (zh) 一次性气管切开套装包
CN213189965U (zh) 组合式环甲膜穿刺麻醉装置
US20170326318A1 (en) Cricothyrotomy introducer tool
CN219645787U (zh) 环甲膜穿刺撑开器
CN111544726B (zh)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组件及其笔式一体化装置
CN112190313B (zh) 一种鹰嘴式气管切开撑开一体钳
CN201551366U (zh) 气管穿刺扩张钳
CN219680733U (zh) 一种新型针刀
CN214208449U (zh) 一种鹰嘴式气管切开撑开一体钳
CN219167387U (zh) 一种改良型icu经皮气管切开术扩张钳
CN220256604U (zh) 一种外科临床用肢体保护装置
CN202619803U (zh) 一种刀片式经皮气管切开器
US3906956A (en) Cricothyrostomy instrument
CN213758360U (zh) 不用穿线的医用微创减肥塑形调理埋线器
US20230233226A1 (en) Surgical Tool with Retractable Blade and Bougie Passage and a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01558152U (zh) 一种硬脊膜外麻醉用引刀
US11622790B2 (en) Obturators for surgical access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thereof
CN214761337U (zh) 一种软组织扩张导管引导钳
CN213821629U (zh) 一种针刀推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