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2914U - 电力分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分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2914U
CN212062914U CN202020644979.7U CN202020644979U CN212062914U CN 212062914 U CN212062914 U CN 212062914U CN 202020644979 U CN202020644979 U CN 202020644979U CN 212062914 U CN212062914 U CN 212062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housing
shell
conductive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49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洪
杨树新
邓力元
朱舜炜
朱振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ud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ud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ud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ud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449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2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2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2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力分配装置,其包括电力轨道和分接器,电力轨道包括第一壳体和胶条,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插口,胶条设为两个并平行布置,两胶条均设于第一插口处以共同遮蔽第一插口;分接器具有插装部,插装部插设于第一插口并能够沿第一插口前后滑动,插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具有过渡部,各过渡部沿着朝向其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宽度,过渡部夹置于两胶条之间。通过上述结构,当插装部插设于第一插口时,胶条与过渡部的端面之间的空隙很小,能够有效阻隔异物进入,避免异物进入第一壳体内引起电气事故,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力分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力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对于装潢布线的形式也有不同的要求,为了便于连接电器,在一些场合会安装有电力轨道,分接器安装于电力轨道上并能够沿着电力轨道滑动。一般的,电力轨道上具有插口,分接器上具有与插口配装的插装部,一些电力轨道还会在其插口处设置胶条,以避免外界异物进入,从而可起到绝缘隔离的效果。在实际使用时,插装部插设于插口后,插装部的前后两侧与胶条之间难以做到紧密贴合,插装部的前后两侧与胶条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使得外界异物容易穿过该空隙进入电力轨道内部,降低绝缘隔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电力分配装置,能够避免异物进入电力轨道内部,提高绝缘隔离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力分配装置,其包括:电力轨道,包括第一壳体和胶条,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插口,所述胶条设为两个并平行布置,两所述胶条均设于所述第一插口处以共同遮蔽所述第一插口;分接器,具有插装部,所述插装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口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插口前后滑动,所述插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具有过渡部,各所述过渡部沿着朝向其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宽度,所述过渡部夹置于两所述胶条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分配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过渡部沿着朝向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宽度,当插装部插设于第一插口时,胶条与过渡部的端面之间的空隙很小,能够有效阻隔异物进入,避免异物进入第一壳体内引起电气事故,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胶条和所述第一壳体两者其一设有第一卡凸部,另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凸部设于所述第一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装部的侧壁内凹形成有凹槽,所述胶条伸入至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力轨道还包括:绝缘隔离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包括两个以上的隔离层,两个以上的所述隔离层自内向外依次排列,且相邻所述隔离层之间具有间距,最内侧的所述隔离层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第一插口连通;导电条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供电条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隔离部的接地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离部设有隔离腔和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所述隔离腔、所述第二插口以及所述安装腔顺次连通,所述第二插口的高度小于所述隔离腔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隔离部设于所述第一插口的下方,所述第一隔离部设置为两个,两所述第一隔离部分设于所述第二隔离部的两侧,各所述第一隔离部均设有所述供电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接器包括:第二壳体;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座上设有所述插装部;可导电的插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导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插接组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接器还包括插座壳,所述插座壳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插接组件设于所述插座壳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连接座两者其一设有第一限位槽,另一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槽偏离所述连接座的旋转轴线布置;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时,所述限位件可移动至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呈圆弧形的通槽,至少两个的所述通槽绕所述连接座的旋转轴线布置,所述连接座上与各所述通槽一一对应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穿设于所述通槽,其中,所述安装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或者所述安装部的侧壁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限位凸部插设配合的第三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筒,沿所述连接座的旋转轴线布置,且所述导电筒的上端与所述插接组件固定连接;接地柱,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导电筒;弹性件,设于所述导电筒内并位于所述接地柱的上方;导电触片,设置为两个并分设于所述接地柱的两侧,所述导电触片与所述插接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力分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电力分配装置移除端盖后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电力轨道移除端盖后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电力轨道的分解图;
图5为图1中所示分接器的结构图;
图6为图1中所示分接器的分解图;
图7为图6中所示插座壳的分解图;
图8为图6中所示背壳和连接座的结构图;
图9为图6中所示分接器中的插接组件与导电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壳体100、第一插口110、第一卡槽120、第二卡槽130、第三卡凸部140、导槽150、胶条210、第一卡凸部211、端盖220、接线块230、供电端子231、接地弹片232、绝缘隔离件300、第一隔离部310、隔离层311、第二隔离部320、安装腔330、隔离腔340、第二插口350、筋条360、第二卡凸部370、第三卡槽380、导电条组400、供电条410、接地条420、第二壳体500、前壳510、背壳520、通槽521、定位柱522、围壳530、限位件540、连接座600、插装部610、过渡部620、第一限位槽630、安装部640、第二限位槽641、导向部650、插接组件710、导电组件720、导电筒721、接地柱722、导电触片723、插座壳730、上壳731、底壳7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分配装置,其包括电力轨道和分接器。
其中,参照图2至图4,电力轨道包括第一壳体100、胶条210、绝缘隔离件300、导电条组400、端盖220和接线块230。第一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一插口110,胶条210设置为两个,两个胶条210平行布置,两个胶条210均设置于第一插口110处,通过两个胶条210共同遮蔽该第一插口110,即两个胶条210各自的纵向投影均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一插口110的纵向投影内。端盖220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前后两端。
参照图5,分接器上具有插装部610,插装部610的前侧和后侧均具有过渡部620,各过渡部620沿着朝向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宽度,即前侧的过渡部620朝前逐渐减小宽度,后侧的过渡部620朝后逐渐减小宽度。
在安装时,插装部610插设于第一插口110,且插装部610并能够沿第一插口110前后滑动,插装部610将胶条210挤开,两个胶条210共同夹持过渡部620,由于过渡部620沿着朝向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宽度,使得胶条210与过渡部620的端面之间的空隙很小,能够有效阻隔异物进入,避免异物进入第一壳体100内引起电气事故,提高安全性。此外,由于过渡部620沿着朝向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宽度,胶条210在插装部610附近的形变较为平缓,能够避免插装部610的侧壁的中部所在位置对应的胶条210发生翘起,使得胶条210能够更好地贴合插装部610,以对插装部610进行稳定夹持,当插装部610插设于第一插口110时,通过胶条210的稳定夹持能够避免插装部610脱出第一插口110。
参照图5,过渡部620的两侧壁之间通过其各自对应的端面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部620的两侧壁可以直接相连,以使过渡部620的横截面形成尖劈状。
可以理解的是,过渡部620的侧壁可以是呈倾斜的平面状,也可以是呈弧面状。
参照图2和图3,胶条210上设置有第一卡凸部211,第一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20,第一卡凸部211设置于第一卡槽120,以将胶条210与第一壳体100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将第一卡凸部211设置于第一壳体100,将第一卡槽120设置于胶条210。或者将胶条210粘接于第一壳体100,或者将胶条210通过螺钉、压板或者压扣等结构固定于第一壳体100。
此外,插装部610的长度小于分接器的长度,插装部610的宽度也小于分接器的宽度,通过分接器能够遮挡插装部610与胶条210之间的接缝处,避免异物从接缝处进入。
参照图2和图3,绝缘隔离件300包括第一隔离部310和第二隔离部320,第一隔离部310包括两个隔离层311,两个隔离层311自内向外依次排列,且两个隔离层311之间具有间距,即在两个隔离层311之间形成有空气隔层,最内侧的隔离层311围设形成安装腔330。导电条组400包括供电条410和接地条420,供电条410设置于安装腔330,接地条420设置于第二隔离部320上。供电条410用于连接火/零线以传输电力,接地条420用于连接地线。端盖220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端部,用以遮蔽第一壳体100的端面。
如上,第一隔离部310设置为中空双层结构,其能够具有较好的绝缘隔离效果,降低电流泄露至第一壳体100的概率,从而可降低触电的风险,提高安全性。此外,不需要过于增加第一隔离部310的材料总厚度,能够降低第一隔离部310的材料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离部310中的隔离层311的数量也可设置为三个以上,三个以上的隔离层311也自内向外依次排列,且相邻隔离层311之间也具有间距。如此,第一隔离部310可设置为三层以上的结构,以优化绝缘隔离的效果。
在相邻隔离层311之间连接有筋条360。筋条360用以起到支承作用,提高第一隔离部310的强度,避免其产生形变。
参照图2,第二隔离部320设置于第一插口110的下方,第一隔离部310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隔离部310分设于第二隔离部320的两侧,各第一隔离部310均设有供电条410,即供电条410设置为两个,两个供电条410分设于接地条420的两侧,这样的结构较为对称,可均匀受力。其中一供电条410用于连接火线,另一供电条410用于连接零线。
第一隔离部310与第二隔离部32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绝缘隔离件300能够通过挤出的方式一体成型,以简化其加工,且减少装配步骤。
绝缘隔离件300卡设于第一壳体100内,以将绝缘隔离件300进行定位。具体的,在第一壳体100的靠近第一插口11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槽130,在绝缘隔离件30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凸部370,第二卡凸部370设置于第二卡槽130内。在第一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卡凸部140,在绝缘隔离件30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卡槽380,第三卡凸部140设置于第三卡槽38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将第二卡凸部370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靠近第一插口110的位置,第二卡槽130设置于绝缘隔离件300的对应位置。同样的,亦可将第三卡槽38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底部,将第三卡凸部140设置于绝缘隔离件300上的对应位置。
参照图2和图3,第一隔离部310上设置有隔离腔340和第二插口350,第一插口110、隔离腔340、第二插口350以及安装腔330顺次连通。第二插口350的高度小于隔离腔340的高度。上述结构能够将供电条410稳定可靠地定位。在此,图3中所示上下方向即为高度方向。
参照图4,在第一壳体100的端部设置有该接线块230,接线块230上具有供电端子231和接地弹片232。在装配时,供电端子231与供电条410接触配合,接地弹片232压设于接地条420上。
参照图5至图9,分接器包括第二壳体500、连接座600、插接组件710以及导电组件720。
其中,插接组件710设置为可导电,该插接组件710用于与电器的插头插接配合,插接组件710包括火线触片、零线触片以及地线触片。连接座600与第二壳体500可转动地连接,以使连接座600能够相对第二壳体500转动,在连接座600上设置有前述的插装部610。插接组件710设置于第二壳体500内。导电组件720设置在第二壳体500上,该导电组件720与插接组件710电连接。
在安装时,将插装部610插入第一插口110,然后转动第二壳体500,导电组件720跟随第二壳体500转动,以使导电组件720与导电条组400接触配合,供电条410上的电流能够经导电条组400传输至插接组件710,以对电器进行供电。
插装部610的侧壁内凹形成有凹槽611,当插装部610插入第一插口110时,插装部610挤压胶条210,两胶条210共同夹持插装部610,胶条210的一部分弹性形变恢复以使其一部分伸入凹槽611,凹槽611与过渡部620之间形成凸起,胶条210可以夹持凸起,胶条可以对过渡部620的侧壁、凹槽611的侧壁和凸起的侧壁形成较大的压力,以对插装部610形成较为稳定的多位置夹持。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在使用完电器后,可通过转动第二壳体500,以使导电组件720与供电条410脱离接触而实现断电,通过胶条210可以将插装部610较为稳定的夹持,避免插装部610脱出第一插口110。
参照图6和图7,分接器还包括插座壳730,插座壳730设置于第二壳体500内,且插接组件710设置在插座壳730内。如此,插接组件710也设置为双层隔离结构,第二壳体500和插座壳730均可对插接组件710绝缘隔离,提高安全性。其中,插座壳730包括上壳731和底壳732,上壳731和底壳732扣接,以便于安装插接组件71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731和底壳732亦可粘接或螺钉连接。
参照图5和图9,导电组件720包括导电筒721、接地柱722、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和导电触片723。
导电筒721沿连接座600的旋转轴线布置,且导电筒721的上端与插接组件710的地线触片固定连接,以能够在导电筒721与插接组件710之间传输电流。其中,连接座600绕该旋转轴线相对第二壳体500转动。
接地柱722可滑动地插设于导电筒721,弹性件设置在导电筒721内,弹性件设于接地柱722的上方,通过弹性件能够推动接地柱722伸出导电筒721的下端。导电触片723设置为两个,两个导电触片723分设于接地柱722的两侧,导电触片723与插接组件710的火线触片、地线触片对应固定连接,以能够在导电触片723与插接组件710之间传输电流。接地柱722与导电筒721接触配合以能够传输电流;弹性件可采用金属材质的弹簧,以使插接组件710与接地柱722之间还可通过弹性件传输电流。
导电筒721和导电触片723可以封装在第二壳体500内,即在生产时,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将导电筒721和导电触片723安装定位。
在安装时,将插装部610插入第一插口110,接地柱722与接地条420接触配合,弹性件推压接地柱722,以使接地柱722能够紧贴于接地条420;然后转动第二壳体500,导电触片723随之转动,导电触片723依次穿过隔离腔340和第二插口350,最后进入安装腔330与供电条410接触配合。隔离腔340可便于导电触片723的插入,且将供电条410与第一插口110之间隔开一段距离,避免导电异物直接从第一插口110进入安装腔330,提高安全性。且上述结构能够将导电触片723稳定可靠地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亦可采用其他材质,例如橡胶条210等。
参照图6和图8,在连接座60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630,在第二壳体500上设置有限位件540,第一限位槽630偏离连接座600的旋转轴线布置,即第一限位槽630所在位置与连接座600的旋转轴线之间具有间距。连接座600相对第二壳体500转动至使限位件540与第一限位槽630相对时,限位件540可移动至插入第一限位槽630。
例如,限位件540可设置为螺钉,螺钉螺设在第二壳体500上,在安装时,将插装部610插设于第一插口110,然后正向转动第二壳体500,连接座600与第二壳体500相对转动,当导电触片723转动插入安装腔330内时,第一限位槽630与螺钉相对,转动螺钉,可使螺钉移动至插入第一限位槽630,此时可以限制连接座600相对第二壳体500反向转动。通过该结构,能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第二壳体500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第二壳体500与连接座600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可以将导电触片723保持在插入安装腔330并与供电条410接触配合的状态,确保电流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一些公共场合,还可防止有人将分接器取出,确保分接器能够保持在电力轨道上,有效保护物权者的财产。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540还可设置为插销、旋扣等结构。其中,插销插设于第二壳体500;旋扣枢设于第二壳体500,即旋扣通过旋转移动的方式插入第一限位槽630。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540可作为选装结构,在家用环境中,可以不用将限位件540插入第一限位槽630,以便用户通过转动第二壳体500的方式实现断电。在一些公共场合,可将限位件540插入第一限位槽630,避免分接器脱出电力轨道。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将限位件540设置于连接座600,将第一限位槽630设置于第二壳体500。
参照图6和图8,第二壳体500上设置有两个呈圆弧形的通槽521,两个通槽521绕连接座600的旋转轴线布置,在连接座600上与各通槽521一一对应设置有安装部640,安装部640穿设于通槽521,其中,在安装部640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槽641,第二壳体500的一部分伸入至第二限位槽641内,从而可将连接座600与第二壳体500可转动地连接,且可限制连接座600脱离第二壳体500。其中,第二限位槽641由连接座600的顶面与安装部640围设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641亦可与连接座600的顶面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即第二限位槽641仅开设于安装部640上。
可以理解的是,亦可在安装部640的侧壁设置限位凸部,在第二壳体500上设置第三限位槽,限位凸部与第三限位槽插设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槽521的数量还可设置为三个以上。其中,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通槽521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圆上,也可以是设置在同心的多个圆上。其中,连接座600的旋转轴线经过这些圆的圆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压板,压板与连接座600之间通过紧固螺钉相连,紧固螺钉穿设于通槽521,压板与连接座600共同夹持第二壳体500,如此亦可将连接座600与第二壳体500可转动地连接,且连接座600与第二壳体500之间的配合松紧度可调。
参照图1和图5,在第一壳体100的外表面设置有导槽150,该导槽150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连接座600上设置有导向部650。当插装部610插设于第一插口110时,导向部650位于导槽150内,通过该结构可对插装部610的滑动进行导向,避免插装部610偏移而过于挤压某一侧的胶条210,亦可避免分接器偏移而导致某一侧的导电触片723与对应供电条4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
参照图1、图5和图6,第二壳体500包括前壳510、背壳520以及呈筒状的围壳530,前壳510与背壳5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电组件720设于背壳520,连接座600与背壳520可转动地连接,限位件540设置在背壳520上。围壳530罩设于前壳510和背壳520,通过围壳530能够遮挡限位件540,避免其外露,使得分接器美观;前壳510、背壳520和围壳530围设形成容腔,插座壳730设置于容腔内。
其中,插座壳730被夹置于前壳510和背壳520之间,背壳520上设置有定位柱522,定位柱522插设于插座壳730,以将插座壳730定位。当然,插座壳730亦可与前壳510和/或背壳520通过螺钉等结构固定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力轨道,包括第一壳体和胶条,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插口,所述胶条设为两个并平行布置,两所述胶条均设于所述第一插口处以共同遮蔽所述第一插口;
分接器,具有插装部,所述插装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口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插口前后滑动,所述插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具有过渡部,各所述过渡部沿着朝向其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宽度,所述过渡部夹置于两所述胶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的侧壁内凹形成有凹槽,所述胶条伸入至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轨道还包括
绝缘隔离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包括两个以上的隔离层,两个以上的所述隔离层自内向外依次排列,且相邻所述隔离层之间具有间距,最内侧的所述隔离层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第一插口连通;
导电条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供电条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隔离部的接地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部设有隔离腔和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所述隔离腔、所述第二插口以及所述安装腔顺次连通,所述第二插口的高度小于所述隔离腔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部设于所述第一插口的下方,所述第一隔离部设置为两个,两所述第一隔离部分设于所述第二隔离部的两侧,各所述第一隔离部均设有所述供电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接器包括
第二壳体;
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座上设有所述插装部;
可导电的插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导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插接组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接器还包括插座壳,所述插座壳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插接组件设于所述插座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连接座两者其一设有第一限位槽,另一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槽偏离所述连接座的旋转轴线布置;
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时,所述限位件可移动至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呈圆弧形的通槽,至少两个的所述通槽绕所述连接座的旋转轴线布置,所述连接座上与各所述通槽一一对应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穿设于所述通槽,其中,
所述安装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或者
所述安装部的侧壁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限位凸部插设配合的第三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
导电筒,沿所述连接座的旋转轴线布置,且所述导电筒的上端与所述插接组件固定连接;
接地柱,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导电筒;
弹性件,设于所述导电筒内并位于所述接地柱的上方;
导电触片,设置为两个并分设于所述接地柱的两侧,所述导电触片与所述插接组件固定连接。
CN202020644979.7U 2020-04-24 2020-04-24 电力分配装置 Active CN212062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4979.7U CN212062914U (zh) 2020-04-24 2020-04-24 电力分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4979.7U CN212062914U (zh) 2020-04-24 2020-04-24 电力分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2914U true CN212062914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4979.7U Active CN212062914U (zh) 2020-04-24 2020-04-24 电力分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29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3973A (zh) * 2020-04-24 2020-07-10 中山市优腾电器有限公司 电力分配装置
WO2024027572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导电轨道及导电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3973A (zh) * 2020-04-24 2020-07-10 中山市优腾电器有限公司 电力分配装置
WO2024027572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导电轨道及导电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632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CN212062914U (zh) 电力分配装置
CN103116051B (zh) 插拔式电表箱
CN111403973A (zh) 电力分配装置
CN218732089U (zh)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CN212085378U (zh) 电力轨道
CN210092387U (zh) 电连接器
CN215489586U (zh) 一种用于轨道灯的塑钢轨道
CN108565603B (zh) 连接器锁扣结构
CN215343094U (zh) 一种连接器插座
CN112366473A (zh) 一种磁吸式耦合器
CN212517701U (zh) 一种插座
CN217507739U (zh) 插座以及具有其的家具
CN221708952U (zh) 一种直流插座
CN217334477U (zh) 安全电连接器
CN212011407U (zh) 防水防触电母座及连接器
CN217788921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7788812U (zh) 一种接线器
CN220510354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总成
CN219106700U (zh) 一种倒插式电力导轨
EP4228103A1 (en) High-voltag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219801320U (zh) 防漏电插座结构
CN212011506U (zh) 可便捷安装的电力轨道
CN210468192U (zh) 一种插接效果好的ac插座
CN112054332B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