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6709U -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6709U
CN212056709U CN202020281093.0U CN202020281093U CN212056709U CN 212056709 U CN212056709 U CN 212056709U CN 202020281093 U CN202020281093 U CN 202020281093U CN 212056709 U CN212056709 U CN 212056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bottle
hydrogen storage
head
pressure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10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成瑞
乔琨
朱波
李哲
赵延滨
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eng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eng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eng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eng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10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6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6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6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内胆包括瓶体和封头,所述瓶体一端连接封头,瓶体的另一端封闭,瓶体由内至外依次由金属镀层和热塑性树脂层组合形成,所述封头的材料为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内胆瓶口设置在封头上,所述金属镀层的厚度不大于0.5mm。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塑料内胆的瓶口和金属件密封性差及内胆充装易局部过热的技术问题,并且能够很好的解决高压复合材料气瓶疲劳和轻量化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容器技术领域,涉及高压容器的内胆,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随着氢能源技术的发展,用作储氢、运氢的高压气瓶,其工作压力需大幅度提高。工作压力的提高在带来储气量提升的同时,对气瓶本身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力发展的是III型瓶(即: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和IV型气瓶(即:塑料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这两种气瓶的内胆具有各自的优缺点:III型瓶具有密封性好,抗渗透力强,与金属件结合力好等优点,但存在容重比低,疲劳性能差等缺点;IV型气瓶具有容重比高、耐腐蚀、疲劳性好等优点,但由于内胆和金属附件性能差异较大,存在塑料瓶口与金属阀门等金属件结合力差的情况,同时由于塑料内胆导热性差,在气体充装气瓶时,会产生局部过热,易产生静电等问题。目前,国内已有很多专利很好地解决了瓶口金属件与塑料内胆的接合问题,但是,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研究发现,瓶口的金属件存在密封缺陷、充装时存在局部过热及产生大量静电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解决了塑料内胆的瓶口和金属件密封性差及内胆充装易局部过热的技术问题,并且能够很好的解决高压复合材料气瓶疲劳和轻量化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包括瓶体和封头,所述瓶体一端连接封头,瓶体的另一端封闭,瓶体由内至外依次由金属镀层和热塑性树脂层组合形成,所述封头的材料为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内胆瓶口设置在封头上,所述金属镀层的厚度不大于0.5mm。
本实用新型内胆封头采用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能够使封头的刚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材料性能与金属阀门的材料性能更为接近,减少内胆瓶口和金属实用新型变形不一致的问题,从而解决瓶口的金属件存在密封缺陷。瓶体内采用金属镀层,提高了内胆抗渗透能力,同时解决塑料内胆导热性差、易产生静电等问题,同时,厚度不大于0.5mm,使得金属镀层很薄,避免对热塑性树脂层的弹性和韧性产生不利影响。
进一步的,金属镀层的厚度为0.2μm~500μm。
进一步的,瓶体的另一端封闭的结构为弧面。
进一步的,瓶体通过缩径结构与封头连接。
更进一步的,缩径结构的表面为弧面结构。
进一步的,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为0.1mm~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瓶口位置采用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成型,使瓶口的材料性能(如刚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和金属阀门的性能更接近,在气瓶充装过程中,减少内胆瓶口和阀门变形不一致的问题,提高金属阀门和内胆之间的结合力,增加密封性能。
2.本实用新型瓶身主体采用热塑性材料,保留了热塑性材料质量轻,耐疲劳性好的优点。内壁采用金属镀层,提高了内胆抗渗透能力,同时解决塑料内胆导热性差,易产生静电等问题,由于金属层很薄,不会对热塑性材料的弹性和韧性产生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封头成型示意图;
其中,1、封头,2、热塑性树脂层,3、金属镀层,4、焊接处,5、封头模具,6、热塑性树脂/金属纤维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鉴于现有内胆存在瓶口连接金属件时密封性差、充装时存在局部过热及产生大量静电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包括瓶体和封头,所述瓶体一端连接封头,瓶体的另一端封闭,瓶体由内至外依次由金属镀层和热塑性树脂层组合形成,所述封头的材料为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内胆瓶口设置在封头上,所述金属镀层的厚度不大于0.5mm。
本实用新型内胆封头采用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能够使封头的刚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材料性能与金属阀门的材料性能更为接近,减少内胆瓶口和金属实用新型变形不一致的问题,从而解决瓶口的金属件存在密封缺陷。瓶体内采用金属镀层,提高了内胆抗渗透能力,同时解决塑料内胆导热性差、易产生静电等问题,同时,厚度不大于0.5mm,使得金属镀层很薄,避免对热塑性树脂层的弹性和韧性产生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指以金属纤维作为增强纤维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可以为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等。为了保证封头的材料性能与金属阀门的材料性能最为接近,本实用新型中倾向选择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0.2μm~500μm。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瓶体的另一端封闭的结构为弧面。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瓶体通过缩径结构与封头连接。
该系列实施例中,缩径结构的表面为弧面结构。
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为0.1mm~10mm。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如图1所示,包括瓶体和封头1,瓶体一端通过表面为弧面的缩径结构连接封头1,瓶体的另一端通过弧面封闭,瓶体由内至外依次由金属镀层3和热塑性树脂层2组合形成,封头1由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内胆瓶口设置在封头1上,所述金属镀层的厚度为8~10μm。瓶体和封头1在焊接处4进行热熔焊接连接。
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1:如图2所示,利用缠绕机将直径为8~10μm,丝束为10K的铝纤维与熔融好的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在封头模具5上,通过二次熔融或缠绕工艺使封头树脂含量由瓶口位置的20%向两侧衬肩逐渐增加至80%,形成热塑性树脂/金属纤维复合层6,冷却成型后切割脱模,制备出复合封头。
步骤2:将高密度聚乙烯置入注塑模腔内,加热温度为230℃,注塑压力为100MPa,冷却后为气瓶筒体,厚度约2mm。
步骤3:将封头和热塑性瓶体在模具内热熔焊接成型,焊接温度为200℃,热熔压力为3MPa。
步骤:4:最后将内胆置放于真空室内,不镀层部位用塑料膜包扎遮挡。当真空度达到一定(1.3×10-2Pa~1.3×10-3Pa)时,将蒸发舟升温至1300℃~1400℃,然后再把纯度为99.9%的铝丝连续送至蒸发舟上。设置工件旋转速度为30r/min,开通冷却源,使铝丝在蒸发舟上连续地熔化、蒸发,从而在旋转的内胆内表面冷却后形成一层光亮的铝层即为镀铝薄膜。镀层厚度为8~10μm。
实施例2
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包括瓶体和封头,瓶体一端通过表面为弧面的缩径结构连接封头,瓶体的另一端通过弧面封闭,瓶体由内至外依次由金属镀层和热塑性树脂层组合形成,封头由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内胆瓶口设置在封头上,所述金属镀层的厚度为50~55μm。
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1:利用缠绕机将直径为15-20μm,丝束为12K的铝纤维与熔融好的聚苯硫醚缠绕在封头模具上,通过二次熔融或缠绕工艺使树脂含量由瓶口位置的10%向两侧衬肩逐渐增加至90%,冷却成型后切割脱模,制备出复合封头。
步骤2:将复合封头和聚苯硫醚置入注塑模腔内,加热温度为340℃,注塑压力为140MPa,冷却后为复合内胆。
步骤3:最后将内胆置放于真空室内,不镀层部位用塑料膜包扎遮挡。当真空度达到一定(1.3×10-2Pa~1.3×10-3Pa)时,将蒸发舟升温至1300℃~1400℃,然后再把纯度为99.9%的铝丝连续送至蒸发舟上。设置工件旋转速度为30r/min,开通冷却源,使铝丝在蒸发舟上连续地熔化、蒸发,从而在旋转的内胆内表面冷却后形成一层光亮的铝层即为镀铝薄膜。镀层厚度为50~55μ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其特征是,包括瓶体和封头,所述瓶体一端连接封头,瓶体的另一端封闭,瓶体由内至外依次由金属镀层和热塑性树脂层组合形成,所述封头的材料为金属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内胆瓶口设置在封头上,所述金属镀层的厚度不大于0.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其特征是,金属镀层的厚度为0.2μm~5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其特征是,瓶体的另一端封闭的结构为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其特征是,瓶体通过缩径结构与封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其特征是,缩径结构的表面为弧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其特征是,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为0.1mm~10mm。
CN202020281093.0U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Active CN212056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1093.0U CN212056709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1093.0U CN212056709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6709U true CN212056709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1093.0U Active CN212056709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67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6400A (zh) * 2020-03-09 2020-06-26 山东大学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6400A (zh) * 2020-03-09 2020-06-26 山东大学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6400A (zh)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及制备方法
TW466172B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s and products fabricated by the method
TW466173B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s and products fabricated by the method
JP5456889B2 (ja) 圧力容器の口金部材とブローピンとの係合構造並びにこれを有する圧力容器の口金構造および圧力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9890587B (zh) 纤维增强塑料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CN212056709U (zh) 一种高压储氢瓶的内胆
CN104070687A (zh) 一种气囊加压辅助树脂膜转移成型复合材料管型件的方法
CN105465597A (zh) 一种100升碳纤维缠绕铝内衬复合材料气瓶及其制造方法
CN1562617A (zh) 一种包含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管线及复合管的制造
CN105003753A (zh) 有关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管道及生产方法
US1154820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pressure tank
CN111779965B (zh) 复合气瓶及其成型方法
CN106586035B (zh) 具有三角形夹芯壁的运载火箭低温复合材料贮箱及其加工方法
CN105135207A (zh) 一种储运高压气瓶中用的复合塑料内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43386B (zh) 一种无内衬深冷高压储氢气瓶制备方法
CN106402558A (zh) 一种热熔式rtp高压管接头以及连接方法
CN101516609A (zh) 制造热水储器的方法
CN203594528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膜片贮箱
CN115095789B (zh) 一种无内衬深冷高压储氢气瓶及其制备装置
US11565455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hollow body
CN107090660B (zh) 一种复合材料编织填充方法
CN115401927A (zh) 一种内嵌金属密封件的气瓶塑料内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7142A (zh) 连续玻纤单向预浸带双向增强芯层高压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18645254U (zh) 一种玄武岩编织网滚塑成型高气气瓶结构
CN113001924A (zh) 一种圆管编织专用高性能热塑性预浸带及其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