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3176U -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3176U
CN212053176U CN201922052104.8U CN201922052104U CN212053176U CN 212053176 U CN212053176 U CN 212053176U CN 201922052104 U CN201922052104 U CN 201922052104U CN 212053176 U CN212053176 U CN 212053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output
heating
w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21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521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3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3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31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包括水箱、电机、第一水泵、加热片和建筑本体,所述水箱包括外壳和保暖垫,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收集桶,所述电机的左侧设置有贯穿在水箱上的第一输出管,且第一输出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的输出端,所述水箱的底部贯穿有第二输入管,且第二输入管的外端连接有第二水泵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管安装在建筑本体上。该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能够对地下水过滤出的杂质进行清除,保证了调节冷暖作业稳定性,且能够对地下水进行扰流作业,保证了对的水加热效果,从而保证了制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建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和节能技术的推广,目前大量的建筑都通过地下水完成调节冷暖作业,利用地下水和空气的温度差,到的节省能源的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使用的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存缺陷,比如:
目前使用的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不能够对地下水过滤出的杂质进行清除,影响正常的调节冷暖作业,且对地下水再次进行加热时由于水流速度较快,影响水的加热效果,导致制暖效果较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不能够对地下水过滤出的杂质进行清除,影响正常的调节冷暖作业,且对地下水再次进行加热时由于水流速度较快,影响水的加热效果,导致制暖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包括水箱、电机、第一水泵、加热片和建筑本体,所述水箱包括外壳和保暖垫,且保暖垫粘贴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且水箱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设置有开设在水箱上端开口,且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预留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收集桶,且收集桶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支撑轮,所述电机的左侧设置有贯穿在水箱上的第一输出管,且第一输出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并且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输入管,所述水箱的底部贯穿有第二输入管,且第二输入管的外端连接有第二水泵的输入端,并且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管安装在建筑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关于安装板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收集桶与安装孔构成卡合式拆卸结构,并且收集桶的外径尺寸小于开口的内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收集桶的底部呈锥形结构,且收集桶和支撑板的表面均呈蜂窝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轮与支撑板的上表面相贴合,且支撑板位于第二输入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管贯穿在水箱上的一端位于凹槽的上方,且水箱的内壁与安装板的上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加热片在加热管的内壁上左右交错等间距分布,且加热片的长度尺寸大于加热管的半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能够对地下水过滤出的杂质进行清除,保证了调节冷暖作业稳定性,且能够对地下水进行扰流作业,保证了对的水加热效果,从而保证了制暖效果;
1、通过第一输出管下方收集桶能够对地下水进行过滤,且收集桶通过电机和安装板的作用能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方便了对收集有杂质的收集桶进行更换,且不会影响正常的调节冷暖作业,使用方便;
2、通过加热片能够有效的加热管内的水进行扰流作业,从而保证了对加热管内的加热效果,保证了制暖效果;
3、通过支撑杆和支撑轮的支撑,有效的降低电机和安装板的负荷,且减小了收集桶移动过程受到的阻力,保证了电机和安装板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管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与电机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101、外壳;102、保暖垫;2、支撑板;3、电机;4、开口;5、安装板;6、凹槽;7、安装孔;8、收集桶;9、支撑杆;10、支撑轮;11、第一输出管;12、第一水泵;13、第一输入管;14、第二水泵;15、第二输入管;16、第二输出管;17、加热管;18、加热片;19、建筑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包括水箱1、外壳101、保暖垫102、支撑板2、电机3、开口4、安装板5、凹槽6、安装孔7、收集桶8、支撑杆9、支撑轮10、第一输出管11、第一水泵12、第一输入管13、第二水泵14、第二输入管15、第二输出管16、加热管17、加热片18和建筑本体19,水箱1包括外壳101和保暖垫102,且保暖垫102粘贴在外壳101的内壁上,水箱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2,且水箱1的上端安装有电机3,电机3右侧设置有开设在水箱1上端开口4,且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上表面预留有凹槽6,且凹槽6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7,安装孔7的内部安装有收集桶8,且收集桶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9,并且支撑杆9的下端固定有支撑轮10,电机3的左侧设置有贯穿在水箱1上的第一输出管11,且第一输出管11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12的输出端,并且第一水泵1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输入管13,水箱1的底部贯穿有第二输入管15,且第二输入管15的外端连接有第二水泵14的输入端,并且第二水泵1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管16,第二输出管16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管17,且加热管17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片18,加热管17安装在建筑本体19上;
如图2和图4中安装孔7关于安装板5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收集桶8与安装孔7构成卡合式拆卸结构,并且收集桶8的外径尺寸小于开口4的内径尺寸,方便了对收集桶8进行更换,收集桶8的底部呈锥形结构,且收集桶8和支撑板2的表面均呈蜂窝状结构,避免了收集桶8出现堵塞的现象;
如图1中支撑轮10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相贴合,且支撑板2位于第二输入管15的上方,减小了电机3和安装板5的负荷,第一输出管11贯穿在水箱1上的一端位于凹槽6的上方,且水箱1的内壁与安装板5的上表面相贴合,避免地下水直接进入水箱1中,如图3中加热片18在加热管17的内壁上左右交错等间距分布,且加热片18的长度尺寸大于加热管17的半径尺寸,能有效的对水进行扰流,提高了对水的加热效果。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时,首先通过第一水泵12作业,配合第一输入管13和第一输出管11地下水输送至水箱1中,地下水进入收集桶8中,通过收集桶8对地下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水箱1中,在第二水泵14的作用下,配合第二输入管15和第二输出管16输送至加热管17中,进入加热管17后,通过加热片18对水进行扰流作业,能够保证对水的加热效果;
当收集桶8中收集的杂质过多需要更换时,通过电机3带动安装板5进行转动,将收集有杂质的收集桶8转动至开口4的下方,同时将另一个收集桶8转动至第一输出管11的下方进行过滤作业,由于安装板5的上表面与水箱1的内壁相贴合,配合安装板5表面位于第一输出管11下方的凹槽6,能够避免地下水直接进入水箱1中,避免了杂质进入加热管17内,通过支撑板2上的支撑轮10能够减小了电机3和安装板5的负荷,方便了电机3带动收集桶8进行移动,从而方便了对收集桶8进行更换,操作方便,这就是该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包括水箱(1)、电机(3)、第一水泵(12)、加热片(18)和建筑本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包括外壳(101)和保暖垫(102),且保暖垫(102)粘贴在外壳(101)的内壁上,所述水箱(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2),且水箱(1)的上端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右侧设置有开设在水箱(1)上端开口(4),且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上表面预留有凹槽(6),且凹槽(6)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的内部安装有收集桶(8),且收集桶(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9),并且支撑杆(9)的下端固定有支撑轮(10),所述电机(3)的左侧设置有贯穿在水箱(1)上的第一输出管(11),且第一输出管(11)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12)的输出端,并且第一水泵(1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输入管(13),所述水箱(1)的底部贯穿有第二输入管(15),且第二输入管(15)的外端连接有第二水泵(14)的输入端,并且第二水泵(1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管(16),所述第二输出管(16)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管(17),且加热管(17)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片(18),所述加热管(17)安装在建筑本体(1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7)关于安装板(5)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收集桶(8)与安装孔(7)构成卡合式拆卸结构,并且收集桶(8)的外径尺寸小于开口(4)的内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8)的底部呈锥形结构,且收集桶(8)和支撑板(2)的表面均呈蜂窝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10)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相贴合,且支撑板(2)位于第二输入管(15)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管(11)贯穿在水箱(1)上的一端位于凹槽(6)的上方,且水箱(1)的内壁与安装板(5)的上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18)在加热管(17)的内壁上左右交错等间距分布,且加热片(18)的长度尺寸大于加热管(17)的半径尺寸。
CN201922052104.8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53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2104.8U CN212053176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2104.8U CN212053176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3176U true CN212053176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9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210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53176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3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53176U (zh)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CN112832363A (zh)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CN104896776A (zh) 太阳能空气能双效吸热板
CN205089641U (zh) 一种具有加热保温效果的循环热水泵
CN201706726U (zh) 新型导热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3798216U (zh) 一种热侧双蒸汽进口板式热交换器
CN215563627U (zh) 一种保温型节能建筑幕墙
CN202032769U (zh) 一种与建筑一体化的真空免镀膜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20633899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的除霜装置
CN205369615U (zh) 一种新型双层玻璃节能幕墙
CN210070030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热风机组
CN209483050U (zh) 一种幕墙用节能型窗户
CN206113405U (zh) 一种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的水源热泵
CN206055976U (zh) 一种蓄能换热式承压运行太阳能热水器
CN211998901U (zh) 一种净水设备节能结构
CN106152550A (zh) 一种微细孔道结构全铝型太阳能集热器
CN213841699U (zh) 一种塑胶加工用网带烘箱蒸汽冷凝水余热利用结构
CN213362897U (zh) 一种节能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CN204665699U (zh) 一种微细孔道结构全铝型太阳能集热器
CN211233407U (zh) 新型太阳能平板热水器
CN212216594U (zh) 一种高效传热组合板加工用滚型机
CN208519992U (zh) 一种带电辅加热的双源热泵热水机
CN218544867U (zh) 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装置及系统
CN210460893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6459373U (zh) 一种新型微通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