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8062U -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8062U
CN212038062U CN202020292478.7U CN202020292478U CN212038062U CN 212038062 U CN212038062 U CN 212038062U CN 202020292478 U CN202020292478 U CN 202020292478U CN 212038062 U CN212038062 U CN 212038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far infrared
half part
infrared physiotherap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24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nyan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nyan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nyan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Anyan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924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8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8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8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包括舱体和温控系统,舱体内设置多个独立非隔断式的控温区域;舱体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后两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后半部分设置有活动舱盖,舱体内设置床体用于人体休养。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采用了CAN总线的连接方式,方便模块的增加,减少了相关的连线控制;能量舱采用前后的结构方式,方便拆装和运输,同时采用了所述实用新型的温控系统,能够适应一个系统里不同交直流不同的发热区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理疗及保健设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亚健康和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的折磨,如:身体湿寒、腰椎、颈椎、肩颈、痛风、肿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器官病变及职业病逐渐显现,患病者苦不堪言,现在有红外线理疗和传统按摩的方法进行缓解和治疗,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521091491.1,专利名称为富氧养生舱,其包括有带可启闭舱罩的密闭舱室、制氧机、负氧离子发生器及智能控制系统,密闭舱室内设有用于人体休养的躺椅,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控制制氧机、负氧离子发生器工作,制氧机、负氧离子发生器分别设有连通至密闭舱室内的输送管路,该养生舱能达到缓解精神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恢复身心健康;又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1411164.4,专利名称为负离子养生舱,该负离子能量舱包括床体和舱体,舱体包括活动舱和固定舱,舱体由支撑层、隔热层和负离子材料层组成,活动仓的前端设置有遮挡帘,遮挡帘上留有开口,床体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设置有温度和时间控制装置,床体的两侧设置有轨道,所述活动舱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滚轮,床体上设置有隔热层和负离子材料层,该负离子能量舱具有均匀持久的释放负离子、远红外线和磁场的特点。现有的这些养生设备其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理疗效果不理想,无法自动根据使用者的健康情况进行身体各个部位所需温度的调节,或是功能比较单一,无法监测使用者其他的一些健康数据,又或是能量舱的舒适度不够,使得整个养生床垫使用起来十分不舒服,不利于使用者的健康;而传统按摩是采用人工办法,对按摩师的经验、技术手法、体力都有严格要求,一般按摩师一天做8-10个治疗已有非常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以达到根据使用者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对身体各个部位所需温度对能量舱进行多点温度自动控制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包括舱体和温控系统,舱体内设置多个独立非隔断式的控温区域;舱体包括可活动的舱盖及床体,床体用于人体休养,舱盖对休养中的使用者进行头部以下部位可启闭;温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I/O模块和若干个负载模块1~负载模块N,I/O模块、负载模块 1~负载模块N均与主控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给所述稳控系统供电;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各个负载模块的工作,同时也用于通过I/O模块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所述的能量舱基于上面的温控系统,能量舱的主体结构包含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后两部分通过螺丝紧固件连接成一体,形成一个半闭合的舱体。
前半部分设置了至少两个发热区,位于肩膀和背部,可选地,在颈部和头部也可以设置发热区,每个发热区独立控温,和相关的控制板,就形成了上述的温控系统的负载子系统。前半部分上半区还有一个类C的形状,用于收纳平板电脑,为了增强平板电脑的声音效果,还可以在头部耳朵两侧的主体框架上嵌入小音响。
后半部分设置了至少一个发热区,位于腿部,腰部和脚底也可以设置发热区。后半部分由舱盖和支撑架组成,舱盖通过转轴和支撑架相连,舱盖可以通过转轴实现不同角度的调整。后半部分设置了控制面板,用于设置发热区的相关温度参数,以及舱盖的开关等功能。控制面板和平板电脑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在平板电脑上可以实现同样的控制功能。
为了增加远红外的理疗效果,舱盖的内部左右侧面、顶部和后侧面(靠近转轴的一侧) 也设置了发热区。由于不同部位对温度的要求不一致,所以设置了低压发热区和高压发热区,对于功率要求不高的地方,采用了低压发热区(如采用直流5V供电),对于功率要求高的地方,采用高压发热区(如采用市电直接供电)。发热区和控制电路即上述温控系统中的负载子系统。
能量舱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连接成一体之后,舱盖和前后的支撑架之间形成一个半闭合的空间,非闭合的口位于舱盖的前面,非闭合的口可以设置一个遮挡面,形成一个更封闭的空间,让舱体内的温度上升时间缩短。该遮挡面可以采用绒布制成,或者是蛋白质皮等材料制成,和人体接触部分要求亲肤。
可选地,为了适应不同人身高的需求,脚部的发热区可以通过电动推杆的方式前后移动。
可选地,还设置了导药模块,该模块通过USB接口供电。一般地,导药模块放置于命门处,可实现对药物加热,加速药物的导入功能。
可选地,为了方便使用者监测体脂参数,该能量舱还可以嵌入体脂检测模块,通过双脚脚底接触4电极的方式,在发热区工作前后,进行体脂的测量。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里所述的温控系统采用了CAN总线的连接方式,方便模块的增加,减少了相关的连线控制。
2)本实用新型里所述的理疗能量舱,采用的是前后的结构方式,方便拆装和运输,同时采用了所述实用新型的温控系统和先进的石墨烯电膜发热系统,能大大增加透射效果,能够适应一个系统里不同交直流不同的发热区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温控系统的框架结构;
图2为能量舱的右侧正视图;
图3为能量舱的拆分结构图一;
图4为能量舱的拆分结构图二。
图中:舱盖-1、肩膀发热区-2、背部发热区-3、腿部发热区-4、C型支撑架-5、平板电脑-6、后部支撑架-7、控制面板-8、遮挡帘-9、音响-10、头枕-11、滑轮-12、转轴-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的实施例,如图2-4所示,包括舱体和温控系统,舱体内设置多个独立非隔断式的控温区域;舱体包括可活动的舱盖1及床体,床体包含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后两部分通过螺丝紧固件连接成一体,与设置在后半部分活动舱盖形成一个半闭合的舱体,床体用于人体休养。
本实施例前半部分设置包括肩膀发热区2、背部发热区3的七个发热区(除2、3外还包括头顶百会穴、头底强间穴、脖颈大椎、命门穴以及上前舱发热区,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的后半部分设置了三个发热区,包括腿部发热区4(除4外的脚底及上后舱发热区,图中未示出),每个发热区为独立控温区域,控温区域和相关的控制板,就形成了上述的温控系统的负载子系统。前半部分上半区还有一个类C的形状的支撑架5,用于收纳平板电脑6,平板电脑作为温控系统的输入口之一,在使用的时候,该平板电脑可以往下放置,面朝使用者的脸部,供使用者控温使用,同时,平板电脑还可以提供娱乐的功能,如听音乐、看电影等。为了增强平板电脑的声音效果,还可以在头部耳朵两侧的舱体框架上嵌入小音响10。
后半部分由舱盖1和后部支撑架7组成,舱盖通过转轴和支撑架相连,舱盖一端基于一转轴13铰接在后部支撑架7,舱盖可沿该转轴进行转动,实现闭合和打开的动作,调节角度后的状态参见图4。
后半部分设置了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包括触摸显示屏,用于设置发热区的相关温度参数,以及舱盖的开关等功能。控制面板和平板电脑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在平板电脑上可以实现同样的控制功能。
舱盖的内部左右侧面、顶部和后侧面(靠近转轴的一侧)也设置了发热区,图中未示出。由于不同部位对温度的要求不一致,所以设置了低压发热区和高压发热区,对于功率要求不高的地方,采用了低压发热区,采用直流5V供电,对于功率要求高的地方,采用高压发热区,采用市电直接供电。发热区和控制电路同样即上述温控系统中的负载子系统。
能量舱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连接成一体之后,舱盖和前后的床体支撑架之间形成一个半闭合的空间,中间设置了隔温帘,形成两段大温差和多段精准温控,非闭合的口位于舱盖的前面,非闭合的口设置一个遮挡帘9,形成一个更封闭的空间,让舱体内的温度上升时间缩短。该遮挡帘采用绒布制成。
床体上层设置透明的石墨烯发热膜,本实施例选用硅胶为石墨烯发热电膜层的透射载体,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所述C型支撑架内还设置有头枕11,舱体的底部设置方便能量舱活动的滑轮12。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温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I/O模块和若干个负载模块 1~负载模块N,I/O模块、负载模块1~负载模块N均与主控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给所述稳控系统供电;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各个负载模块的工作,同时也用于通过I/O模块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
电源模块包括串联的总电源和电源转换单元;总电源可以连接外部市电(220V),或者采用电池供电;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总电源输出的电能转换为各个电压等级(比如24V,12V, 5V,3.3V等),并对后续的负载供电;
当总电源连接市电220V时,电源转换单元可以采用市面上各类型的电源模块,比如明纬电源的型号为LRS-100-24的220V转直流24V的电源模块;明纬电源的型号为LRS-50-12的 220V转直流12V的电源模块;明纬电源的型号为RS-15-5的220V转直流5V的电源模块;明纬电源的型号为RS-15-3.3的220V转直流3.3V的电源模块。
当采用电池供电时,可以采用申请号为200710091301.X的多输出型DC/DC变换电路,输出多路直流电源并为后续设备供电。
I/O模块可以采用触摸屏,或者也可以采用显示屏+按键开关的形式。
主控模块可以采用单片机、DSP或PLC作为控制器。
当I/O模块采用显示屏时,显示屏和主控模块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如201610339364.1 所公开的技术进行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此时,按键开关直接和主控模块的I/O引脚连接即可,具体以一个按键开关为例:按键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源信号,另一端连接主控模块的I/O 引脚(为输入引脚),当按键开关按下时,此时主控模块对应的引脚变为高电平,而当按键松开时,此时引脚电平恢复为默认电平(低电平),从而实现按键开关的输入。
每一个负载模块均包括一个从控模块、一个发热模块和一个温度检测模块;发热模块优选为透明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模块有两种不同的工作电压规格,一种是高功率的发热膜,此时发热模块直接采用市电供电,一种是低功率的发热膜,此时发热模块直接采用直流的5V 供电;温度检测模块采用NTC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直接连接从控模块的信号输入引脚,并将检测信息上传从控模块;从控模块的一个输出引脚连接驱动开关的驱动引脚,驱动开关的活动引脚串接在发热模块的供电电源线上,从控模块用于根据温度检测模块上传的温度检测信息,控制驱动开关的开通和关断,继而控制发热模块的工作时长,最终达到控制发热模块工作温度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时,从控模块、发热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申请号为 201721712915.0的专利中所公开的技术进行连接。
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之间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为采用CAN总线的方式进行连接;主控模块与若干个从控模块均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主控模块与若干个从控模块之间的连接,具体可以采用如申请号为201510692231.8中所公开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为实现对能量舱的设置多个发热区及发热区的温度进行控制,发热区设置石墨烯发热膜作为发热模块,并设置有若干ntc温度传感器,发热区分别位于床体的肩部、背部、腿部、舱盖的侧壁和顶部,脚底对应的支撑架上还设置接触式电极。温度传感器、接触式电极与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连接,并将温度数据及体脂数据通过平板电脑或控制面板显示,发热模块通过220伏的市电经开关电源转换所需工作电压的电源,控制器对各数据的传输采用CAN 总线方式。
为了增加理疗过程中血氧的含量,提高代谢能力,理疗舱中内置了制氧设备,在理疗过程中,弥散式向头部周围供氧,使调疗效果更加显著,并获得清新的舒适感。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包括舱体和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舱体内设置多个独立非隔断式的控温区域;舱体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后两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后半部分设置有活动舱盖,使能量舱成为半闭合的舱体,舱体内设置床体用于人体休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前半部分设置至少两个发热区,为肩膀发热区和背部发热区,后半部分设置至少一个发热区,位于腿部发热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前半部分上半区为C型支撑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舱盖铰接于后部支撑架,可进行不同角度的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舱盖表面还设置有触摸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舱盖的内部左右侧面、顶部和后侧面设置舱盖发热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能量舱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连接成一体之后,舱盖和前后的床体支撑架之间形成一个半闭合的空间,非闭合的口位于舱盖的前面,非闭合的口设置一个遮挡帘,该遮挡帘采用绒布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发热模块为石墨烯发热模块,封装于硅胶层内设置于床体上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支撑架还设置有头枕;所述舱体的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滑轮;床体的后部设置带伸缩杆的脚底支撑板,脚底支撑板通过电动推杆进行前后调节,电动推杆固定于后部支撑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还设置导药模块,导药模块设置有发热模块和中药包,该模块通过USB接口供电。
CN202020292478.7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Active CN212038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2478.7U CN212038062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2478.7U CN212038062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8062U true CN212038062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1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2478.7U Active CN212038062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80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4902A (zh) * 2021-02-02 2021-06-08 孙金宝 一种基于石墨烯能量夹板的生物理疗舱
CN114732630A (zh) * 2022-03-16 2022-07-12 安徽国章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能量舱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32630B (zh) * 2022-03-16 2024-06-11 安徽国章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能量舱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4902A (zh) * 2021-02-02 2021-06-08 孙金宝 一种基于石墨烯能量夹板的生物理疗舱
CN114732630A (zh) * 2022-03-16 2022-07-12 安徽国章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能量舱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32630B (zh) * 2022-03-16 2024-06-11 安徽国章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能量舱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90630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灸理疗房
CN108684090A (zh) 一种智能电热毯
CN205964248U (zh) 一种骨科牵引床
CN212038062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能量舱
CN202959651U (zh) 一种可调节分区调温床垫
CN2936012Y (zh) 多功能水气床垫
CN21115718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
CN108743295A (zh) 一种组合式新型按摩床
CN205307205U (zh) 一种石墨烯保暖保健袋
CN206239711U (zh) 一种家用桑拿汗蒸房
CN202724244U (zh) 一种理疗按摩床
CN205234016U (zh) 一种充气按摩沙发
CN212282157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
CN206548989U (zh) 一种具有电疗光疗功能的脊柱理疗仪
CN200987397Y (zh) 电暖鞋
CN204932238U (zh) 一种肿瘤科护理装置
CN111265358A (zh) 一种包含热疗、针灸和指压按摩三联执行机构的智能化床垫
CN208990067U (zh) 一种改进远红外养生舱
CN205903531U (zh) 一种远红外线颈椎治疗器
CN212282150U (zh) 一种妇科熏蒸治疗仪
CN214387020U (zh) 一种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型睡袋
CN201286846Y (zh) 美体减肥仪
CN216091420U (zh) 一种艾灸理疗被
CN205127153U (zh) 一种保健仪
CN220676210U (zh) 一种术后用下肢制动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