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6125U - 整体防护头罩 - Google Patents

整体防护头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6125U
CN212036125U CN202020356335.8U CN202020356335U CN212036125U CN 212036125 U CN212036125 U CN 212036125U CN 202020356335 U CN202020356335 U CN 202020356335U CN 212036125 U CN212036125 U CN 212036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human body
hood
main body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63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建飞
刘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3563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6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6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61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头罩主体和透明面罩,透明面罩呈两端敞口的筒状,透明面罩形成佩戴空间;头罩主体的一侧和透明面罩的一端的敞口连接,透明面罩的另一端设置弹性隔离层,弹性隔离层开设进入口,进入口的边缘设置松紧带;头罩主体面向透明面罩的一侧设置固定带,固定带贴合人体的一侧、头罩主体面向透明面罩的一侧和弹性隔离层贴合人体的一侧均设置亲肤层;头罩主体设置空气过滤口,以使佩戴空间外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口进入佩戴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提出技术方案中佩戴空间和外界仅通过空气过滤口连通,可以避免因脸部皮肤破损感染病毒;固定带和进入口位置均设置亲肤层,进一步降低了皮肤损坏的可能。

Description

整体防护头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体防护头罩。
背景技术
虽然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导致医疗手段和医疗器械不断更新换代,但是各种病毒也跟随医疗环境不断变异。例如,各种冠状病毒的传播使人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而这些病毒均会通过飞沫传播,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均会长时间戴口罩、眼罩等防护器械,口罩有不同防护级别及型号,口罩与面部的贴合性至关重要,不完全贴合的防护口罩是导致人员感染病毒的重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此口罩和眼罩等防护器械会导致皮肤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防护头罩,旨在解决现有口罩和眼罩长期使用会使面部皮肤受到损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头罩主体和透明面罩,所述透明面罩呈两端敞口的筒状,且所述透明面罩用于围绕人体头部设置并形成佩戴空间;所述头罩主体用于佩戴于人体头部的一侧和所述透明面罩的一端的敞口连接以封闭其敞口,所述透明面罩的另一端设置弹性隔离层,所述弹性隔离层开设进入口,所述进入口的边缘设置用于控制进入口的口径尺寸的松紧带,所述进入口用于供人体头部穿过所述进入口进入所述佩戴空间,通过所述松紧带的调节使所述弹性隔离层贴合人体颈部封闭所述佩戴空间;所述头罩主体面向所述透明面罩的一侧设置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所述头罩主体固定连接,以使人体头部和所述头罩主体固定,所述固定带贴合人体的一侧、所述头罩主体面向所述透明面罩的一侧和所述弹性隔离层贴合人体的一侧均设置亲肤层;所述头罩主体设置空气过滤口,以使所述佩戴空间外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口进入所述佩戴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头罩主体开设输氧通道,所述输氧通道分别连通所述佩戴空间和所述透明面罩外部;所述输氧通道连通所述佩戴空间的一端设置限位格栅,所述输氧通道连通所述透明面罩外部的一端设置密封盖,所述输氧通道内设置与所述输氧通道同轴的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外壁面和所述输氧通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柱用于供带供氧针头的氧气管通过针头穿过所述密封柱并被所述限位格栅阻挡,以使供氧针头通过限位格栅向所述佩戴空间内输氧。
优选的,整体防护头罩还包括限位带和若干连接带,所述限位带用于围绕人体胸腹部设置,至少一所述连接带用于设置于人体背部位置,至少两所述连接带用于设置人体正面,且设置于人体正面的各所述连接带沿所述透明面罩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各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均连接所述限位带,设置于人体正面的各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限位带的一端分别和所述头罩主体面向人体肩部的两侧可拆卸连接,设置于人体背面的各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限位带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头罩主体背离人体正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头罩主体面向所述透明面罩的一侧开设环状安装槽,所述环状安装槽内设置密封垫圈,所述透明面罩远离所述弹性隔离层的一端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环状固定槽,且所述环状固定槽的两槽壁向所述透明面罩方向延伸出所述环状安装槽,所述环状固定槽的两槽壁向所述环状固定槽的中心位置偏移;所述环状固定槽的两槽壁分别开设对称的卡槽;靠近所述透明面罩远离所述弹性隔离层的端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设置凸起,以使所述透明面罩远离所述弹性隔离层的端部插入所述环状固定槽内,所述透明面罩的壁面和所述环状固定槽的壁面贴合,一所述凸起插入一所述卡槽,另一所述凸起插入另一所述卡槽,且所述密封垫圈延伸出所述环状安装槽的两槽壁夹持所述所述透明面。
优选的,各所述凸起背离所述环状固定槽的槽底的一侧均设置插块,各所述插块的一端均和所述透明面罩的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所述远离所述头罩主体的方向偏移;所述密封垫圈延伸出所述环状安装槽的两侧壁的槽面开设插槽,以使所述透明面罩远离所述弹性隔离层的端部插入所述环状固定槽内,一所述插块插入一所述插槽,另一所述插块插入另一所述插槽。
优选的,所述头罩主体的外表面和所述透明面罩的外表面均设置透明的自清洁涂料涂层。
优选的,所述透明面罩的内表面设置防雾材料涂层。
优选的,所述头罩主体面向所述透明面罩一侧设置穿过设置于所述头罩主体的亲肤层的按摩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人体头部穿过进入口,进入到透明面罩的佩戴空间,并通过固定带和头罩主体固定,透明面罩围绕整个人体的面部设置,再通过松紧带使进入口和人体颈部贴合封闭整个佩戴空间,这样使佩戴空间和外界仅通过空气过滤口连通,可以避免长期佩戴口罩和护目镜造成的脸部皮肤破损,并且能通过空气过滤口隔离;同时整体防护头罩无需像传统的口罩、眼罩等对面部对个位置进行长时间压迫,且固定带和进入口位置均设置亲肤层,进一步降低了皮肤损坏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防护头罩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头罩主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氧通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头罩主体和透明面罩的连接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人体佩戴整体防护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18534680000031
Figure BDA000241853468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整体防护头罩。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头罩主体1和透明面罩2,透明面罩2呈两端敞口的筒状,且透明面罩2用于围绕人体头部设置并形成佩戴空间21;头罩主体1用于佩戴于人体头部的一侧和透明面罩2的一端的敞口连接以封闭其敞口,透明面罩2的另一端设置弹性隔离层22,弹性隔离层22开设进入口221,进入口221的边缘设置用于控制进入口221的口径尺寸的松紧带222,进入口221用于供人体头部穿过进入口221进入佩戴空间21,通过松紧带222的调节使弹性隔离层22贴合人体颈部封闭佩戴空间21;头罩主体1面向透明面罩2的一侧设置固定带11,固定带11和头罩主体1固定连接,以使人体头部和头罩主体1固定,固定带11贴合人体的一侧、头罩主体1面向透明面罩2的一侧和弹性隔离层22贴合人体的一侧均设置亲肤层;头罩主体1设置空气过滤口12,以使佩戴空间21外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口12进入佩戴空间21内。
人体头部穿过进入口221,进入到透明面罩2的佩戴空间21,并通过固定带11和头罩主体1固定,透明面罩2围绕整个人体的面部设置,再通过松紧带222使进入口221和人体颈部贴合封闭整个佩戴空间21,这样使佩戴空间21和外界仅通过空气过滤口12连通,可以避免长期佩戴口罩和护目镜造成的脸部皮肤破损,并且能通过空气过滤口12隔离病毒;同时整体防护头罩无需像传统的口罩、眼罩等对面部多个位置进行长时间压迫,且固定带11和进入口221位置均设置亲肤层,进一步降低了皮肤损坏的可能。
具体的,固定带11的亲肤层为棉布层,进入口221处的亲肤层为硅胶层,棉布层和硅胶层均很少会使人体过敏,棉布层类似于人体经常穿戴的衣服,可以有效的保护面部皮肤,硅胶层稳定性高,能和皮肤高密度贴合,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的,头罩主体1内设置电源,头罩主体1的外壁面设置显示屏13。固定带11的两端分别连接头罩主体1,且固定带11的带体用于贴合下颚以使头罩主体1和头部固定,温度传感器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红外线检测部件131和数据处理部件,电源分别电连接显示屏13、红外线检测部件131和数据处理部件。数据处理部件设置于头罩主体1内,红外线检测部件131设置于固定带11并与耳部贴合,以使红外线检测部件131不间断检测医护人员的耳部内体温,保证医护人员均处于健康的工作状态;数据处理部件用于获取红外线检测部件131检测的数据的红外线数据并处理后发送至显示屏13显示检测结果。红外线体温检测并发送至显示屏13显示属于现有技术,不在此赘述。
头罩主体1靠近人体正面的一侧分别设置电连接电源的聚光灯16和摄像头17。聚光灯16可以辅助医护人员的工作,摄像头17用于拍摄工作记录照片,为后期防疫宣传提供资料,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复盘。
参见图1至图3,头罩主体1开设输氧通道14,输氧通道14分别连通佩戴空间21和透明面罩2外部;输氧通道14连通佩戴空间21的一端设置限位格栅141,输氧通道14连通透明面罩2外部的一端设置密封盖143,输氧通道14内设置与输氧通道14同轴的密封柱142,密封柱142的外壁面和输氧通道14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密封柱142用于供带供氧针头的氧气管通过针头穿过密封柱142并被限位格栅141阻挡,以使供氧针头通过限位格栅141向佩戴空间21内输氧。医护人员在佩戴整体防护头罩的情况下,佩戴空间21和外界空气仅通过进入口221,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医护人员因为空气流通慢导致呼吸急促,这是医护人员可根据自身状态,将消毒后的带供氧针头的输氧管插入密封柱142,使输氧管通过输氧针头向佩戴空间21内输氧,具体的,输氧针头的顶端呈尖锐状并开设有一定直径宽度的敞口,以保证可快速输氧。
具体的,输氧通道14背离佩戴空间21的一端向外延伸出头罩主体1,且密封柱142位于输氧通道14的延伸段内。在不增加头罩主体1厚度的情况下,加长输氧通道14的长度,这样可以避免输氧针头太长,对人体造成刺伤。
参见图5和图6,整体防护头罩还包括限位带3和若干连接带31,限位带3用于围绕人体胸腹部设置,至少一连接带31用于设置于人体背部位置,至少两连接带31用于设置人体正面,且设置于人体正面的各连接带31沿透明面罩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各连接带31的一端均连接限位带3,设置于人体正面的各连接带31远离限位带3的一端分别和头罩主体1面向人体肩部的两侧可拆卸连接,设置于人体背面的各连接带31远离限位带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头罩主体1背离人体正面的一侧。具体的,人体正面设置两连接带31,人体背面设置一连接带31,各连接带31和头罩主体1的连接点之间形成三角形,以保证各连接带31使头罩主体1和透明面罩2稳固的固定于人体头部。
参见图1、图2和图4,头罩主体1面向透明面罩2的一侧开设环状安装槽15,环状安装槽15内设置密封垫圈4,透明面罩2远离弹性隔离层22的一端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环状固定槽41,且环状固定槽41的两槽壁向透明面罩2方向延伸出环状安装槽15,环状固定槽41的两槽壁向环状固定槽41的中心位置偏移;环状固定槽41的两槽壁分别开设对称的卡槽42;靠近透明面罩2远离弹性隔离层22的端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设置凸起23,以使透明面罩2远离弹性隔离层22的端部插入环状固定槽41内,透明面罩2的壁面和环状固定槽41的壁面贴合,一凸起23插入一卡槽42,另一凸起23插入另一卡槽42,且密封垫圈4延伸出环状安装槽15的两槽壁夹持透明面罩2。头罩主体1内设置有一定的电子部件,导致头罩主体1的成本较高;透明面罩2的使用率高且在治疗过程中,一些飞溅的物体一般都是飞溅到透明面罩2上,使其使用寿命一定低于头罩主体1,所以将两者作为可拆卸的,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在疫情期间的使用成本。具体的,各凸起23和各卡槽42均呈环状,以使头罩主体1和透明面罩2的连接更加稳固。
各凸起23背离环状固定槽41的槽底的一侧均设置插块24,各插块24的一端均和透明面罩2的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头罩主体1的方向偏移;密封垫圈4延伸出环状安装槽15的两侧壁的槽面开设插槽43,以使透明面罩2远离弹性隔离层22的端部插入环状固定槽41内,一插块24插入一插槽43,另一插块24插入另一插槽43。插块24进入环状固定槽41时,插块24最先进入环状固定槽41的一端呈尖锐状,这样利于插块24进入环状固定槽41,而插块24插入插槽43后,插块24成了透明面罩2上的倒刺,医护人员只能掰开密封垫圈4延伸出环状安装槽15的部分才能使透明面罩2和头罩主体1分离,这样使得透明面罩2和头罩主体1的连接密封性强。具体的,各插块24和各插槽43均呈环状,以使头罩主体1和透明面罩2的连接更加稳固。
头罩主体1的外表面和透明面罩2的外表面均设置透明的自清洁涂料涂层。具体的,自清洁涂料涂层为二氧化钛光催化涂料层,其加速附着自清洁材料层的细菌氧化。
透明面罩2的内表面设置防雾材料涂层。具体的,透明面罩2的内表面依次设置防雾材料涂层和塑料薄膜,医护人员使用时撕掉塑料薄膜,以保证医护人员在较长的使用时间内,透明面罩2不会因为医护人员的呼吸起雾,阻挡医护人员的视线。
头罩主体1面向透明面罩2一侧设置穿过设置于头罩主体1的亲肤层的按摩柱18。按摩柱18的设置可以避免长期佩戴头罩主体1,影响头皮血液流通,起到刺激头皮血液流通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头罩主体和透明面罩,所述透明面罩呈两端敞口的筒状,且所述透明面罩用于围绕人体头部设置并形成佩戴空间;所述头罩主体用于佩戴于人体头部的一侧和所述透明面罩的一端的敞口连接以封闭其敞口,所述透明面罩的另一端设置弹性隔离层,所述弹性隔离层开设进入口,所述进入口的边缘设置用于控制进入口的口径尺寸的松紧带,所述进入口用于供人体头部穿过所述进入口进入所述佩戴空间,通过所述松紧带的调节使所述弹性隔离层贴合人体颈部封闭所述佩戴空间;所述头罩主体面向所述透明面罩的一侧设置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所述头罩主体固定连接,以使人体头部和所述头罩主体固定,所述固定带贴合人体的一侧、所述头罩主体面向所述透明面罩的一侧和所述弹性隔离层贴合人体的一侧均设置亲肤层;所述头罩主体设置空气过滤口,以使所述佩戴空间外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口进入所述佩戴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主体开设输氧通道,所述输氧通道分别连通所述佩戴空间和所述透明面罩外部;所述输氧通道连通所述佩戴空间的一端设置限位格栅,所述输氧通道连通所述透明面罩外部的一端设置密封盖,所述输氧通道内设置与所述输氧通道同轴的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外壁面和所述输氧通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柱用于供带供氧针头的氧气管通过针头穿过所述密封柱并被所述限位格栅阻挡,以使供氧针头通过限位格栅向所述佩戴空间内输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整体防护头罩还包括限位带和若干连接带,所述限位带用于围绕人体胸腹部设置,至少一所述连接带用于设置于人体背部位置,至少两所述连接带用于设置人体正面,且设置于人体正面的各所述连接带沿所述透明面罩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各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均连接所述限位带,设置于人体正面的各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限位带的一端分别和所述头罩主体面向人体肩部的两侧可拆卸连接,设置于人体背面的各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限位带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头罩主体背离人体正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主体面向所述透明面罩的一侧开设环状安装槽,所述环状安装槽内设置密封垫圈,所述透明面罩远离所述弹性隔离层的一端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环状固定槽,且所述环状固定槽的两槽壁向所述透明面罩方向延伸出所述环状安装槽,所述环状固定槽的两槽壁向所述环状固定槽的中心位置偏移;所述环状固定槽的两槽壁分别开设对称的卡槽;靠近所述透明面罩远离所述弹性隔离层的端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设置凸起,以使所述透明面罩远离所述弹性隔离层的端部插入所述环状固定槽内,所述透明面罩的壁面和所述环状固定槽的壁面贴合,一所述凸起插入一所述卡槽,另一所述凸起插入另一所述卡槽,且所述密封垫圈延伸出所述环状安装槽的两槽壁夹持所述透明面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背离所述环状固定槽的槽底的一侧均设置插块,各所述插块的一端均和所述透明面罩的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所述远离所述头罩主体的方向偏移;所述密封垫圈延伸出所述环状安装槽的两侧壁的槽面开设插槽,以使所述透明面罩远离所述弹性隔离层的端部插入所述环状固定槽内,一所述插块插入一所述插槽,另一所述插块插入另一所述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主体的外表面和所述透明面罩的外表面均设置透明的自清洁涂料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罩的内表面设置防雾材料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体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主体面向所述透明面罩一侧设置穿过设置于所述头罩主体的亲肤层的按摩柱。
CN202020356335.8U 2020-03-20 2020-03-20 整体防护头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36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335.8U CN212036125U (zh) 2020-03-20 2020-03-20 整体防护头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335.8U CN212036125U (zh) 2020-03-20 2020-03-20 整体防护头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6125U true CN212036125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29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633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36125U (zh) 2020-03-20 2020-03-20 整体防护头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6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7375A (zh) 整体防护头罩
US20210368886A1 (en) Wearable Microbe Protective Shield
US10744286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fire prevention
ES2778000A1 (es) Mascarilla reutilizable antimicrobiana con sistemas de proteccion facial y sistemas de auto desinfeccion, circulacion y purificacion de aire, que permite ingerir liquidos.
CN211835888U (zh) 防护面罩
CN111317936B (zh) 一种人员头部整体病毒防护罩
CN212036125U (zh) 整体防护头罩
CN209915102U (zh) 一种普外科医用手术帽
CN211885006U (zh) 一次性正压呼吸器头罩保护套
CN115399537A (zh) 一种无重复吸入式防护头罩
CN216725565U (zh) 旋转面罩式晶体防护口罩
CN215936399U (zh) 一种皮肤科激光治疗用防护面屏
CN214550713U (zh) 防毒面具
CN216454920U (zh) 一种防飞沫罩具
CN212139461U (zh) 一种医用护眼口罩
CN213785478U (zh) 一种防护罩
CN212650444U (zh) 防护面罩
CN212235675U (zh) 一种一体化防护头罩
CN213819922U (zh)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CN213428478U (zh) 一种具有吸氧功能的口罩
CN217184942U (zh) 一种三级防护专用口罩面具
CN213527207U (zh) 一种防护头罩
CN211631533U (zh) 昏迷或危重患者防蚊蝇装置
CN212817693U (zh) 一种传染病护理防护装置
CN214630146U (zh) 一种具有护眼功能的抑菌防护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