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4993U - 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4993U
CN212034993U CN201922273250.3U CN201922273250U CN212034993U CN 212034993 U CN212034993 U CN 212034993U CN 201922273250 U CN201922273250 U CN 201922273250U CN 212034993 U CN212034993 U CN 212034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tree
micro
flower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32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洪波
孙实强
高亮
于晓丹
郝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32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4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4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4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包括:树箱箱体;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设置于所述树箱箱体的顶部;第一微润管,所述第一微润管布置于所述树箱箱体内,且所述第一微润管与所述第一集水槽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移动装置,通过在树箱箱体内填充土壤和肥料,并通过第一集水槽和第一微润管对植物进行自动式补水,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养分、水分的同时供应,改善植被生长的微环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本申请的城镇绿化移动系统通过对多个放置单元的摆放,可解决当地城镇道路无绿化带的问题,达到城镇绿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城市的繁荣也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小。因此,建立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的不断提高,相应的采取了各种绿化环境的方法。
以道路绿化为例,道路绿化指的是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道路绿化的目的:提升空气质量、改善交通环境、降低司机驾驶疲劳感、规划交通的标志。
在西藏高寒高海拔地区,其环境特点为强辐射、低气温、低气压、干燥、多风等。严酷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该地区树木的天然分布,造成引种难、成活率低、长势差等问题,使得道路绿化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装置,包括:树箱箱体;
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设置于所述树箱箱体的顶部;
第一微润管,所述第一微润管布置于所述树箱箱体内,且所述第一微润管与所述第一集水槽连接。
可选地,所述树箱箱体为正方体,所述第一集水槽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树箱箱体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微润管为4个,且分布于所述树箱箱体内侧的四周。
可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
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连接于所述树箱箱体的底部;
第一限位栓,所述树箱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滚轮中设置有第二限位孔,在将所述第一限位栓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时,将所述树箱箱体固定。
可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
花箱箱体,所述花箱箱体的表面形成有种植区;
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设置于所述花箱箱体的顶部;
第二微润管,所述第二微润管贯穿所述种植区,且所述第二微润管与所述第二集水槽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微润管以及所述第二微润管均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管状薄膜层和位于外层的保护套层。
可选地,所述种植区呈竖向的阶梯状分层布置,且所述种植区位于所述花箱箱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
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连接于所述花箱箱体的底部;
第二限位栓,所述花箱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二滚轮中设置有第四限位孔,在将所述第二限位栓插入所述第三限位孔和所述第四限位孔时,将所述花箱箱体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镇绿化移动系统,包括多个放置单元,每个放置单元包括两个花箱箱体和一个树箱箱体,且两个所述花箱箱体分别布置于所述树箱箱体的两侧;
多个放置单元分别间隔地布置于道路的两侧,且位于道路两侧的每个所述放置单元的两个花箱箱体的种植区朝向一致。
可选地,多个放置单元依次排列放置于道路中间,且位于道路中间的每个所述放置单元的两个花箱箱体的种植区朝向相反。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装置,通过在树箱箱体内填充土壤和肥料,并通过第一集水槽和第一微润管对植物进行自动式补水,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养分、水分的同时供应,改善植被生长的微环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其次,树箱箱体和花箱箱体采用滚轮的设计,方便移动,减少人力物力。并且,在冬季可将树箱箱体和花箱箱体统一回收至大棚集中管护,大大提高植被的越冬成活率;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可将树箱箱体和花箱箱体搬运出,相对延长了植物的生长时间。
另外,将第一限位栓插入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时,可以将树箱箱体固定;将第二限位栓插入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时,可以将花箱箱体固定,简单而方便。
另外,通过在花箱箱体内填充土壤和肥料,并通过第二集水槽和第二微润管对花箱内的植物进行自动式补水,实现养分和水分的同时供应,改善植被生长的微环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本申请提供的城镇绿化移动系统,通过树箱箱体和花箱箱体组合成放置单元,乔木的高大树冠可以为花草灌木遮挡强紫外线,防止花草光休眠。另外,该放置单元可解决当地城镇道路无绿化带的问题,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噪的作用,达到城镇绿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移动装置的树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第一滚轮安装于树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移动装置的花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放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城镇绿化移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树箱箱体,12—第一集水槽,13—第一微润管,14—第一滚轮;
15—第一限位栓;16—第一限位孔,17—第二限位孔;
21—花箱箱体,22—第二集水槽,23—第二微润管;
24—种植区,25—第二滚轮,31—放置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对于西藏地区等高寒高海拔地区,如果将植物种植于地面,在春季一开始气温回升时,土壤深层依然是冰冻状态,待土壤深层消融后气温已明显回升,导致植物的生长周期变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移动装置,参见图1,包括:树箱箱体11、以及设置于树箱箱体11顶部的第一集水槽12和布置于树箱箱体11内的第一微润管13。
其中,树箱箱体11可以填充土壤和肥料,将植物种植于树箱箱体11内,从而为植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一般地,树箱箱体11内会种植各种树木,例如乔木、松柏、阔叶木等等。
可选地,树箱箱体11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等,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树箱箱体11设置为正方体的形式,便于摆放。
可选地,树箱箱体1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滚轮14,以方便移动,减少人力物力。对于个别种类的树木,例如乔木体积过大,则可使用叉车对树箱箱体11进行移动。
在将树箱箱体11移动至预设位置后,为了使树箱箱体11固定于预设位置,参见图2a~图2c,本实施例中的树箱箱体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16,第一滚轮14中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7,将第一限位栓15插入第一限位孔16和第二限位孔17时,将树箱箱体11固定;在将第一限位栓15取下时,可以将树箱箱体11移动。
可选地,第一限位栓15可以为多种,例如T形栓、U形栓、L形栓等等。
另外,树箱箱体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集水槽12,用以承载水分。水分可以通过洒水车浇灌收集,也可以为雨水收集。
可选地,第一集水槽12的布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环形、条形或者多个单元阵列布置等,本实施例优选第一集水槽12为环形布置,且第一集水槽12围绕树干布置。
由于树箱箱体11中土壤水分与土地土壤中的水分相比,损失较多较快,为了弥补土壤水分,树箱箱体11内还布置有第一微润管13,且第一微润管13与第一集水槽12连接,用于将水分连续不断地供给至树箱箱体11内的树木。
具体地,第一微润管13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管状薄膜层和位于外层的保护套层。管状薄膜层的表面设置有孔径约为10000nm的微孔,允许水分子或盐离子透过,而不允许较大的分子团和悬浮颗粒透过。保护套层为透水性保护套层。水分子通过管状薄膜层表面的微孔向第一微润管13外迁移,并最终渗入土壤中。根据植被对养分的需求,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供植物吸收。
其中,第一微润管13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第一微润管13为4个,且分布于树箱箱体11内侧的四周,从而实现将水分均匀地渗入树箱箱体11内的土壤中。
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通过在树箱箱体11内填充土壤和肥料,并通过第一集水槽12和第一微润管13对植物进行自动式补水,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养分、水分的同时供应,改善植被生长的微环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在使用时,冬季将树箱箱体11移至大棚集中管护,会大大提高树箱箱体11内植物的越冬成活率;春季待气温回升,可将树箱箱体11搬运出,相对延长了树箱箱体11内植物的生长时间。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移动装置,除去实施例一的树箱箱体11之外,还包括:花箱箱体21、布置于花箱箱体21顶部的第二集水槽22和布置于花箱箱体21内的第二微润管23。
其中,参见图3,花箱箱体21的主体呈长方体结构,且花箱箱体21的表面形成有种植区24,用于种植花草、灌木等低矮植物。
可选地,种植区24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设置于花箱箱体21的顶部或两侧。图3所示的例子中,种植区24呈竖向的阶梯状分层布置,且种植区24位于花箱箱体21的一侧。图3中,种植区24的每个阶梯的宽度为20cm、高度为10-15cm,花箱箱体21的总高度为70cm、宽度为70cm、长度为2m,花箱箱体21的厚度为5cm。每个阶梯种植颜色不同的灌木或花草,面向道路,起到立体的层次感。
其中,第二集水槽22布置于花箱箱体21的顶部,用以承载水分。水分可以通过洒水车浇灌收集,也可以为雨水收集。
可选地,第二集水槽22的布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呈条形布置、环形布置等,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集水槽22设置为两个,分别布置于花箱箱体21的顶部。
另外,由于花箱箱体21中土壤水分与土地土壤中的水分相比,损失较多较快,为了弥补土壤水分,花箱箱体21内还布置有第二微润管23,第二微润管23贯穿种植区24,且第二微润管23与第二集水槽22连接,用于将水分供给至种植于花箱箱体21内的灌木或花草。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二微润管23沿种植区24呈阶梯状布置。
具体地,第二微润管23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管状薄膜层和位于外层的保护套层。管状薄膜层的表面设置有孔径约为10000nm的微孔,允许水分子或盐离子透过,而不允许较大的分子团和悬浮颗粒透过。保护套层为透水性保护套层。水分子通过管状薄膜层表面的微孔向第二微润管23外迁移,并最终渗入土壤中。根据植被对养分的需求,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供植物吸收。
可选地,花箱箱体2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滚轮25,以方便移动,减少人力物力。
在将花箱箱体21移动至预设位置后,为了使花箱箱体21固定于预设位置,本实施例中的花箱箱体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限位孔,第二滚轮25中设置有第四限位孔,通过将第二限位栓插入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时,将花箱箱体21固定;在将第二限位栓取下时,可以将花箱箱体21移动。
可选地,第二限位栓可以为多种,例如T形栓、U形栓、L形栓等等。
在使用时,花箱箱体21可以与树箱箱体11结合摆放。由于西藏等高海拔高寒地区的太阳辐射较强,可能对植被造成光休眠,影响植被光合作用。树箱箱体11和花箱箱体21的组合,实现较大树冠的乔木对周围的灌木(或花草)进行遮阳,降低紫外线辐射,完成正常的光反应。
其排布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两个花箱箱体21和一个树箱箱体11组成一个放置单元31,且两个花箱箱体21分别布置于树箱箱体11的两侧。两个花箱箱体21的种植区24的朝向可以相同,参见图4a,也可以相反,参见图4b。
另外,还可以有别的排布方式,例如将一个花箱箱体21和一个树箱箱体11依次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花箱箱体21内填充土壤和肥料,并通过第二集水槽22和第二微润管23对花箱内的植物进行自动式补水,实现养分和水分的同时供应,改善植被生长的微环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在使用时,春天气温开始回升,但是地下深层(20cm以下)土壤仍处于冻土状态,植物生长受抑制。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冬季在大棚集中管护,会大大提高植被的越冬成活率;春季待气温回升,可将绿化装置搬运出,相对延长了植物的生长时间;夏季紫外线强烈,大植被可为灌木或花草进行遮阳,避免灌木或花草被光休眠,影响植被正常生长发育;秋季过后,再将移动装置统一回收管护,相对降低了管护成本。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装置,树箱箱体11和花箱箱体21采用滚轮的设计,方便移动,减少人力物力。并且,在冬季可将树箱箱体11和花箱箱体21统一回收至大棚集中管护,大大提高植被的越冬成活率;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可将树箱箱体11和花箱箱体21搬运出,相对延长了植物的生长时间。
另外,将第一限位栓15插入第一限位孔16和第二限位孔17时,可以将树箱箱体11固定;将第二限位栓插入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时,可以将花箱箱体21固定,简单而方便。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城镇绿化移动系统,参见图5a和图5b,包括多个放置单元31。
其中,放置单元31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前述实施例以及图4a和图4b。每个放置单元31包括两个花箱箱体21和一个树箱箱体11,且两个花箱箱体21分别布置于树箱箱体11的两侧。
对于道路较窄的情形,只能在道路的两侧进行放置单元31的摆放。摆放时,多个放置单元31分别间隔地布置于道路的两侧,且位于道路两侧的每个所述放置单元31的两个花箱箱体21的种植区24朝向一致。每两个放置单元31的间距为10米。其中,树箱箱体11内种植乔木,花箱箱体21内种植灌木。乔木可选择树冠较大、叶片带有蜡质层、抗逆性较强的植被,可保护和维持自身正常生长,灌木(或花草)可选择抗逆性较强、颜色种类较丰富的植被,物种统一,风格统一,如图5a所示。
对于道路较宽的情形,可以在道路两边以及道路中间进行放置单元31的摆放。参见图5b,多个放置单元31分别间隔地布置于道路的两侧,且位于道路两侧的每个放置单元31的两个花箱箱体21的种植区24朝向一致;对于道路中央,多个放置单元31依次排列放置于道路中间,且位于道路中间的每个放置单元31的两个花箱箱体21的种植区24朝向相反,起到上行、下行隔离作用。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城镇绿化移动系统,通过树箱箱体11和花箱箱体21的组合成放置单元31,乔木的高大树冠可以为花草灌木遮挡强紫外线,防止花草光休眠。另外,该放置单元31可解决当地城镇道路无绿化带的问题,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噪的作用,达到城镇绿化的效果。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树箱箱体(11);
第一集水槽(12),所述第一集水槽(12)设置于所述树箱箱体(11)的顶部;
第一微润管(13),所述第一微润管(13)布置于所述树箱箱体(11)内,且所述第一微润管(13)与所述第一集水槽(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箱箱体(11)为正方体,所述第一集水槽(12)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树箱箱体(1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润管(13)为4个,且分布于所述树箱箱体(11)内侧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滚轮(14),所述第一滚轮(14)连接于所述树箱箱体(11)的底部;
第一限位栓(15),所述树箱箱体(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16),所述第一滚轮(14)中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7),在将所述第一限位栓(15)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16)和所述第二限位孔(17)时,将所述树箱箱体(1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花箱箱体(21),所述花箱箱体(21)的表面形成有种植区(24);
第二集水槽(22),所述第二集水槽(22)设置于所述花箱箱体(21)的顶部;
第二微润管(23),所述第二微润管(23)贯穿所述种植区(24),且所述第二微润管(23)与所述第二集水槽(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润管(13)以及所述第二微润管(23)均为双层结构,且所述第一微润管(13)以及所述第二微润管(23)均包括位于内层的管状薄膜层和位于外层的保护套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24)呈竖向的阶梯状分层布置,且所述种植区(24)位于所述花箱箱体(2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滚轮(25),所述第二滚轮(25)连接于所述花箱箱体(21)的底部;
第二限位栓,所述花箱箱体(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二滚轮(25)中设置有第四限位孔,在将所述第二限位栓插入所述第三限位孔和所述第四限位孔时,将所述花箱箱体(21)固定。
9.一种城镇绿化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放置单元(31),每个所述放置单元(31)包括两个花箱箱体(21)和一个树箱箱体(11),且两个所述花箱箱体(21)分别布置于所述树箱箱体(11)的两侧;
多个所述放置单元(31)分别间隔地布置于道路的两侧,且位于道路两侧的每个所述放置单元(31)的两个花箱箱体(21)的种植区(24)朝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城镇绿化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放置单元(31)依次排列放置于道路中间,且位于道路中间的每个所述放置单元(31)的两个花箱箱体(21)的种植区(24)朝向相反。
CN201922273250.3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Active CN212034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250.3U CN212034993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250.3U CN212034993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4993U true CN212034993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2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3250.3U Active CN212034993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4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73895B1 (ko) 수경재배용 휀스
CN110959511B (zh) 一种蓄雨绿色屋顶毛细芯垂直向上渗灌系统
Mathers et al. Improving irrigation water use in container nurseries
CN201390967Y (zh)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构造
CN104186275A (zh) 一种大树全冠移植方法
CN202396254U (zh) 一种柱腾式栽培绿萝的自动渗灌装置
CN212034993U (zh) 一种移动装置及城镇绿化移动系统
CN102172181A (zh) 农业生态种植器系列
CN106718707A (zh) “灯芯”式给水园林集雨器
CN205884067U (zh) 一种植物培养基毯
CN215269623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装置
CN109717062A (zh) 一种悬挂式铁皮石斛林下种植结构及种植方法
CN212087467U (zh) 一种石斛仿野生保湿抗风的种植装置
CN107724739A (zh) 一种生态停车场
CN205284322U (zh) 一种垂直绿化墙
CN209732086U (zh) 一种用于乔木树干的立体绿化栽植装置
CN210470408U (zh) 一种园林绿化养殖箱
CN210226428U (zh) 一种土壤深层灌溉集水装置
CN112449925A (zh) 一种苗木短途运输分隔种植设备
CN108684370B (zh) 一种古树迁地复壮的方法
CN203912693U (zh) 一种植物屏风和植物墙
CN205143039U (zh) 一种可移动式藤本植物扩繁种植床
CN217064721U (zh) 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转运装置
CN111837793B (zh) 一种广玉兰冬季栽植与养护方法
CN204518765U (zh) 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