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3110U - 新型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33110U CN212033110U CN202021130812.5U CN202021130812U CN212033110U CN 212033110 U CN212033110 U CN 212033110U CN 202021130812 U CN202021130812 U CN 202021130812U CN 212033110 U CN212033110 U CN 2120331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device
- battery pack
-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包括箱体及设于箱体内的电池组,箱体内设有固定组件、用于为电池组减震的减震件及由多个第一绝缘板围绕形成且罩设于电池组的绝缘罩,减震件设于绝缘罩内;固定组件包括设于绝缘罩顶部的固定座,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立座与第二立座,第一立座与第二立座均与绝罩的外壁抵接;电池组包括多个阵列布置的电池单体,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通过导电件电连接。若储能装置发生震动时,通过固定组件对电池组进行固定,且通过减震件吸收电池组晃动时产生的作用力,抗震性能强;通过绝缘罩及第二绝缘板的设计,将储能装置的带电体隔离起来,绝缘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而储能则是可再生能源接入、微电网、分布式发电以及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石。
但现有的储能装置因缺少减震结构,导致储能装置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承受各种颠簸震动,长时间后无疑会带来安全隐患,但是为这些应用特别设计减震电池箱增加大量成本,也不利于的电池箱的通用化;此外,现有的储能装置由于绝缘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起到良好的隔绝电源作用,导致操作人员存在触电的风险,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强以及绝缘性强的新型储能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储能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内的电池组,所述箱体包括配合安装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固定组件、用于为电池组减震的减震件以及由多个第一绝缘板围绕形成且罩设于电池组的绝缘罩,所述减震件设于绝缘罩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绝缘罩顶部的固定座,该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立座与第二立座,该第一立座与第二立座均与绝缘罩的外壁抵接;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阵列布置的电池单体,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通过导电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绝缘罩开设有便于导电件接线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容置腔以及用于分隔容置腔的隔板,该隔板将容置腔分隔为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第一安装腔以及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第二安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座的一端与固定座一体成型,第一立座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与固定槽对应的固定导柱。
优选的,所述第二立座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二立座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设有加固座,该加固座与固定座抵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件为缓冲棉。
优选的,所述减震件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减震件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电池组的下表面以及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抵接,另一个减震件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绝缘罩的内表面以及电池组的上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绝缘罩的顶部设有与固定座滑动连接的滑座,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设有与绝缘罩抵接的抵接座,该抵接座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抵接座和第二壳体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储能装置,若储能装置发生震动时,通过固定组件对电池组进行固定,使电池组可进行微小幅度的移动或无法进行移动,稳固性强,而若电池组因储能装置震动导致晃动时,通过减震件吸收电池组晃动时产生的作用力,抗震性能强,且这样的减震结构占用空间小,满足了储能装置小型化的发展需求,同时通过在电池组罩设绝缘罩,以及通过在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设置第二绝缘板,将储能装置的带电体隔离起来,以保证储能装置的安全运行,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隐藏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中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储能装置的实施例一,包括箱体1以及设于箱体1内的电池组2,所述箱体1包括配合安装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11,所述箱体1内设有固定组件、用于为电池组2减震的减震件3以及由多个第一绝缘板4围绕形成且罩设于电池组2的绝缘罩5,所述减震件3设于绝缘罩5 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绝缘罩5顶部的固定座50,该固定座5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立座51与第二立座52,该第一立座51与第二立座52均与绝缘罩5 的外壁抵接;所述电池组2包括多个阵列布置的电池单体20,相邻的电池单体 20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21,相邻的电池单体20之间通过导电件22电连接。
优选的,减震件3的数量为两个,下面该两个减震件3分别以第一减震件 3和第二减震件3进行表述;组装时,先在箱体1上放置第一减震件3,随后将电池组2放置在第一减震件3上,并在相邻的电池单体20之间放置第二绝缘板 21,然后将第二减震件3放置在电池组2上方,随后罩上绝缘罩5,并通过固定、第一立座51与第二立座52配合使用对电池组2进行固定,这样即完成了储能装置的组装。
若储能装置发生震动时,通过固定组件对电池组2进行固定,使电池组2 可进行微小幅度的移动或无法进行移动,稳固性强,而若电池组2因储能装置震动导致晃动时,通过减震件3吸收电池组2晃动时产生的作用力,抗震性能强,且这样的减震结构占用空间小,满足了储能装置小型化的发展需求,同时通过在电池组2罩设绝缘罩5,以及通过在相邻的电池单体20之间设置第二绝缘板21,将储能装置的带电体隔离起来,以保证储能装置的安全运行,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安全系数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罩5开设有便于导电件22接线的缺口53。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缺口53将电线与导电件22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组2的电源输入和输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11之间设有容置腔以及用于分隔容置腔的隔板12,该隔板12将容置腔分隔为用于安装电池组2的第一安装腔13以及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第二安装腔14。这样的设计,使电子元器件和电池组2的安装位置清楚分明,以便于操作人员组装,有效提高组装效率;优选的,第一壳体10包括底板以及前面板,该前面板设有正极接口17、负极接口18、通讯接口19以及提手部1A,这样将储能装置的控制模块集成在前面板上,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座51的一端与固定座50一体成型,第一立座51 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槽54,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设有与固定槽54对应的固定导柱15。第一立座51的一端与固定座50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结构强度高,使用稳定性强,而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固定槽54对应的固定导柱15对第一立座51进行定位安装,保证第一立座51安装位置的精确性,随后通过第二立座52与固定座50另一端固定连接,即可实现通过固定座50对电池组2进行固定,操作简易,可靠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座52的一端与固定座50固定连接,第二立座52 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抵接。优选的,第二立座52一端与固定座50 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分离螺栓螺母即可对固定座 50进行拆卸,随后即可拆卸出电池组2,而通过锁紧螺栓螺母即可对固定座50 进行固定,即锁紧了电池组2,操作简易,装卸便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1的内表面设有加固座16,该加固座16与固定座50抵接。加固座16用于增加固定座50对电池组2固定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3为缓冲棉。若储能装置发生晃动时,通过缓冲棉吸收在储能装置晃动时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减震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减震件3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电池组2的下表面以及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抵接,另一个减震件3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绝缘罩5的内表面以及电池组2的上表面抵接。两个减震件 3的设计,当储能装置发生震动时,通过两个减震件3分别吸收电池组2上下两端的震动作用力,有效提升了对电池组2的减震效果,另外也可在电池组2 的侧壁设置减震件3,以进一步的提升减震效果。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储能装置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绝缘罩5的顶部设有与固定座50滑动连接的滑座55,所述第二壳体11的内侧壁设有与绝缘罩5抵接的抵接座1B,该抵接座1B与第二壳体 11之间设有弹性件1C,该弹性件1C的两端分别与抵接座1B和第二壳体11抵接。优选的,所述弹性件1C为弹簧;若储能装置发生震动时,可通过滑座55 与固定座50的配合使用使电池组2跟随储能装置进行左右晃动,此时通过弹性件1C吸收电池组2在摇晃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从而达到减震效果,这样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储能装置的抗震能力,保证了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新型储能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于箱体(1)内的电池组(2),所述箱体(1)包括配合安装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固定组件、用于为电池组(2)减震的减震件(3)以及由多个第一绝缘板(4)围绕形成且罩设于电池组(2)的绝缘罩(5),所述减震件(3)设于绝缘罩(5)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绝缘罩(5)顶部的固定座(50),该固定座(5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立座(51)与第二立座(52),该第一立座(51)与第二立座(52)均与绝缘罩(5)的外壁抵接;所述电池组(2)包括多个阵列布置的电池单体(20),相邻的电池单体(20)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21),相邻的电池单体(20)之间通过导电件(2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5)开设有便于导电件(22)接线的缺口(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11)之间设有容置腔以及用于分隔容置腔的隔板(12),该隔板(12)将容置腔分隔为用于安装电池组(2)的第一安装腔(13)以及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第二安装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座(51)的一端与固定座(50)一体成型,第一立座(51)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槽(54),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设有与固定槽(54)对应的固定导柱(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座(52)的一端与固定座(50)固定连接,第二立座(52)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1)的内表面设有加固座(16),该加固座(16)与固定座(5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3)为缓冲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减震件(3)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电池组(2)的下表面以及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抵接,另一个减震件(3)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绝缘罩(5)的内表面以及电池组(2)的上表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5)的顶部设有与固定座(50)滑动连接的滑座(55),所述第二壳体(11)的内侧壁设有与绝缘罩(5)抵接的抵接座(1B),该抵接座(1B)与第二壳体(11)之间设有弹性件(1C),该弹性件(1C)的两端分别与抵接座(1B)和第二壳体(11)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30812.5U CN212033110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新型储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30812.5U CN212033110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新型储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33110U true CN212033110U (zh) | 2020-11-27 |
Family
ID=7347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30812.5U Active CN212033110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新型储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33110U (zh) |
-
2020
- 2020-06-18 CN CN202021130812.5U patent/CN2120331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86571B1 (ko) | 전지팩 케이스 | |
US11196120B2 (en) |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 |
JP5711850B2 (ja) | 構造的信頼性に優れる電池パック | |
KR101991925B1 (ko) | 그립핑부가 구비되어 있는 카트리지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모듈 | |
KR101281811B1 (ko) | 구조적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 |
KR101005607B1 (ko) | 완충 부재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모듈 | |
TW201947803A (zh) | 電池模組及汽車 | |
CN210403843U (zh) | 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 |
KR20120055451A (ko) |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전지팩 | |
CN109863618B (zh) | 电池模块以及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能量存储系统 | |
KR102492310B1 (ko) | 커버 구조물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자동차 | |
KR20180031203A (ko) |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 |
CN114024082B (zh) | 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 |
KR20140144473A (ko) | 조립식 전압 센싱 버스 바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 |
CN212033110U (zh) | 新型储能装置 | |
KR20150129494A (ko) | 크래쉬 빔을 포함하는 차량용 전지팩 | |
CN208873812U (zh) | 一种固定型蓄电池抗震动agm隔板 | |
CN115207534B (zh) | 车辆用电池包单元及具备电池包单元的车辆 | |
KR101477548B1 (ko) |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전지팩 | |
KR20170050443A (ko) |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 |
CN113594616B (zh) |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 |
KR101514426B1 (ko) | 커넥터,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의 조립 방법 | |
CN115136403A (zh) | 电池组、电力存储设备和车辆 | |
KR101345600B1 (ko) | 슈퍼 캐패시터 외장케이스 | |
CN213340597U (zh) | 电池及用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